一关分南北 千年话雁门

在山西的代县、繁峙县以北,横亘着一座西南—东北向的恒山山脉,绵延数百里,形成一道天然屏障,将太原盆地、忻定盆地与大同盆地隔开,雁门关就是这道屏障上的关隘。

司马迁在《史记》中,给古代的农耕区和游牧区划了一条线,即著名的“龙门—碣石线”,“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旃裘、筋角”。

“龙门—碣石线”在今山西境内为西南—东北向,从吕梁山南端开始,经过太原北边,向东北穿越太行山。恒山山脉在“龙门—碣石线”以北,从植被生态而言,恒山屏障是古代山西更明显的农牧分界线。

有歌谣曰:“雁门关外野人家,不养桑蚕不种麻;百里并无梨枣树,三春哪得桃杏花?”

在数千年的历史上,山西中南部的农耕文明,倚仗这道屏障的保护得以发展。这条屏障,是中原王朝在黄河以东、太行之西防御北方游牧民族最南的一条防线。这条屏障以北,人们习惯上称为塞北、塞外、雁北。

穿越恒山屏障的南北通道,取道代县西北的句注山间,因形势险峻,控扼南北,古称句注塞。

此处山脉属于断块山,陡峭险峻,群峰高耸,东西连绵,横断南北,海拔多在2000米左右,只在代县西北形成了一处海拔1800多米的U形山峪,两山对峙,其形如门,北飞南归的大雁,选择这处相对较低的山峪通过,古人把这处山峪称为过雁峰。后世于过雁峰上置关,故名雁门关。

成书于战国晚期的《吕氏春秋》,论及当时的天下九塞。九塞之中,在北方有六处:大汾(今灵石县西南)、崤(崤山—函谷关)、井(今井陉)、令疵(今河北喜峰口,古称卢龙塞)、句注(今雁门关之西)、居庸(今北京居庸关)。

其中句注、居庸、令疵三处关隘,自西向东,构成了当时最北边的一组关隘。《山海经·海内西经》:“雁门山,雁出其间,在高柳北。” 高柳即今阳高县。战国时期,赵国在今山西北部设有雁门郡,郡治今右玉县南,是因为雁门郡所辖的高柳县有雁门山而得名。

东汉以前的雁门山、雁门郡都与现在的雁门关没有什么关系,不可不察。《史记》记载名将李牧在雁门防备匈奴,李牧驻防的雁门指雁门郡,在今右玉县。现在的雁门关一带当时称句注塞,属于赵国的腹地。

公元前311年,纵横家张仪到燕国劝说燕王与秦国联盟,句注塞就出现在张仪的言谈中。公元前283年,句注塞还出现在另一位纵横家苏厉的笔下,他给赵王写信说:“秦以三军攻王之上党而危其北,则句注之西非王之有也。”说明句注塞是战国中期一处知名度很高的要塞。

作为军事要塞,雁门关的历史至少有2300多年了。

就现在而言,雁门关不过是山西境内一处知名度较高的历史名关而已。但在历史上,雁门关却是名震天下。

因为雁门关一线是古代农耕区与草原游牧区的分界线,一直是中原汉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十分重视的攻防之地。

汉、唐、宋时期,太原是关中、河洛的北大门,雁门关则是太原的门户。雁门失守,太原危矣;太原失陷,长安、洛阳震动。

元代以前,雁门关是中原王朝关注度最高的一座关隘。战争时期,无数名将在此出塞远征,成千上万的胡马从此南下袭扰中原,雁门关是南北攻防的重地;和平时期,雁门关则成为塞南塞北商旅往来的要道。

加之雁门关一带地势高峻,无霜期短,即使是夏天,早晚与中午的温差很大,向来有“六月雨过山头雪”“早穿皮袄午穿纱”的说法,更给雁门关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吸引着无数的文人骚客前往游历,留下数以百计的壮丽诗篇。

所以,雁门关不仅是一个地理符号,在中国历史上还具有十分重要的象征意义,在某些时段甚至可以看作是胡汉军事力量消长的“寒暑表”。

两汉时期:从雁门塞看胡汉势力的消长

西汉初,天下初定,刘邦把韩王信迁到北边,以马邑(今朔州市)为韩王信的都城。

匈奴南下,大军围攻马邑,韩王信投降匈奴。匈奴引兵南逾句注塞,至晋阳(今太原市西南)城下。匈奴突破句注屏障南犯河东重镇晋阳,如果沿着汾河谷地南下,长安城就危在旦夕。

刚刚立国的西汉王朝面对匈奴的威胁,必须进行反击,刘邦率兵出征。匈奴单于佯败,撤离晋阳,引诱汉军北上决战。汉军通过句注塞一路追击匈奴,但出师不利,兵败于今大同附近的白登山。

白登之战后,汉对匈奴开始采取和亲之策。汉文帝晚年,匈奴绝和亲,犯汉境。汉朝派大将驻防北边的句注塞、飞狐口,以备匈奴。“胡骑入代、句注边,烽火通于甘泉、长安。”

从地理形势来看,位于恒山山脉的句注塞是距离长安较近的防御匈奴的军事要塞,当匈奴南下越过句注塞,都城长安就会接到警报。

汉武帝初年,公元前133年,汉军以马邑城为诱饵,引诱匈奴南下,匈奴单于贪图马邑城的财物,以十万骑兵从武州塞(今左云县)南下,向马邑进发。汉军三十余万通过句注塞北上,埋伏于马邑附近。不料,汉军的意图被匈奴察觉,匈奴退兵,汉军无功而返。

数年之后,汉军开始连续北征匈奴,李广、卫青、霍去病都曾通过句注塞北征。在汉武帝北伐匈奴的战争中,从河东进军的这路汉军,句注塞是其北上必经的要隘,源源不断的汉军,越过句注塞北上远征。

因为此时汉朝的国力已经强盛,句注塞已由原来防备匈奴的最后一道防线,变为汉军打击匈奴的“中继站”。西汉时期,句注塞见证了胡汉势力的消长。

▲雁门关附近的汉墓群

东汉时,雁门郡治从北边的善无县(今右玉县南)移治阴馆县(今朔州市),郡治之南的句注塞始称雁门塞,这便是后来雁门关名称之滥觞。

东汉后期,北方崛起的鲜卑不断南下骚扰,对东汉形成威胁。熹平六年(177)八月,东汉军队分三路北伐鲜卑,其中一路从雁门塞出发。

这一时期,鲜卑族南下侵扰几乎每年都有发生,雁门塞以北几乎成为鲜卑的天下。东汉末年,朝廷准备放弃句注塞以北之地,在今忻州置新兴郡,安置原来在北边的定襄、云中、五原、朔方、上郡等五郡的流散百姓。

曹魏初,“自陉岭以北并弃之”,将归顺的鲜卑步度根部安置在句注塞南守边,称为“保塞鲜卑”。

魏明帝青龙元年(233),鲜卑步度根部要北上与鲜卑柯比能部汇合,并州刺史毕轨出兵追击,因为句注塞以北是鲜卑控制区,魏明帝恐怕毕轨的军队过塞后吃亏,下诏不让他越过句注塞。但诏书未到,毕轨的军队已经越过句注塞,结果折损了两员大将。

曹魏时,雁门郡的治所从句注塞之北的阴馆县,迁到句注塞之南的广武县(今代县西南)。

从雁门郡治的不断南移,可以看出汉族防御线的逐步内缩。

北朝时期:得雁门者雄霸北方

西晋末年,并州刺史刘琨率兵进攻匈奴,请求鲜卑出兵相助,刘琨与鲜卑首领拓拔猗卢结为兄弟,并请晋怀帝封猗卢为代公,以代郡(治今河北蔚县)为封邑。

拓拔猗卢认为代郡与他们的住地相隔太远,要求把陉岭(即恒山山脉)以北的地方作为封地,率其部众南下。

刘琨把陉岭以北的楼烦(今朔州市南)、马邑(今朔州市)、阴馆(今朔州市东南)、繁畤(今浑源县西南)、崞县(今浑源县)五个县的百姓迁往恒山以南。

汉民族的实际控制线局限于陉岭以南,今雁门关一线成为胡汉分界线。

繁畤人莫含,世代经商,富甲一方。其宅院建在恒山以北、桑干河之南,世称莫含壁、莫回城,这是1700年前的“晋商大院”。

莫含所居在塞北,常通过雁门塞往来南北。莫含家族世代从事胡汉贸易,获利丰厚,正是凭借了这里地处胡汉交界区域的地利。

当时北边的毛皮、南边的粮食,源源不断地通过句注塞,胡汉百姓各获所需,句注塞一度成为繁忙的商道。西晋把陉岭以北五县作为拓拔氏的封地,句注塞一线逐渐进入“鲜卑时间”。

▲雁门关以北的朔州盆地

公元386年,鲜卑首领拓拔珪即代王位,不久改代王为魏王,史称北魏。396年,拓跋珪统步骑四十余万,南出马邑,越句注塞,旌旗连绵,浩浩荡荡,兵临晋阳城下,击败后燕守军,控制了并州。

此年十月,魏军从晋阳城东出太行山井陉关,进入河北平原,各地的后燕守军望风而逃。控制了北部的句注塞、东部的井陉关两处军事要塞之后,北魏在山西高原、河北平原的军事攻势,已经无人可以阻挡。

在《魏书·礼志》中记载:泰常四年(419)八月,“幸代,至雁门关,望祀恒岳。”

这是史书中第一次出现雁门关的名称,至今已有1600年。

北魏在398年迁都平城(今大同市),雁门关很可能就是在当年设立的,当时设雁门关的目的,是向南防御,以确保都城平城的安全,而不是像后来的雁门关主要是向北防御。

太和十七年(493),北魏孝文帝率30万大军南征,准备迁都洛阳,从平城南下雁门关,经过晋阳,再经过上党郡,南下太行山,到达洛阳。

次年,北魏从平城迁都洛阳,取道穿越太行山的灵丘道,没有选择艰险难行的雁门关这条道路。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时,太子拓跋恂留守平城。

当太子准备南赴洛阳时,部分不愿意迁往洛阳的皇室成员,企图将太子留在平城,“举兵断关,规据陉北”,即断绝雁门关的交通,割据塞北。

可见,在魏孝文帝时,雁门关已成为南北巨防。

北魏末年,六镇之乱时,尔朱荣深知雁门关的军事价值,“广召义勇,北捍马邑,东塞井陉”,控制雁门、井陉要塞,以晋阳城为大本营,成为左右北魏朝政的大军阀。

从北魏初年南下雁门,控制晋阳,东出井陉开始,“雁门—晋阳—井陉”,一城两要塞的军事组合关系,在历史上变得愈来愈明晰。这样的军事态势,一直延续到北宋末年。

东魏、北齐时,雁门关的名称不见于记载,以“陉岭”相称。

东魏时期,高欢认为晋阳城地处“四塞之地”,在晋阳建大丞相府,坐镇晋阳城,遥控朝政。高欢所看重的,是晋阳城既靠近雁门,能就近抑制北方的军事势力崛起,避免重蹈北魏失去北方武力之覆辙,又可以东出井陉或南下上党,以控制河洛地区。

在东魏、北齐时代,高欢家族一直不敢对雁门以北的军事力量掉以轻心。

552年,北方的柔然被突厥攻击,柔然可汗兵败自杀,柔然王子庵罗辰逃至北齐。553年底,突厥又一次攻击柔然,柔然举国投奔北齐。北齐皇帝高洋从晋阳出兵迎战突厥,接纳柔然部众。北齐军队追击突厥至今朔州一带,突厥投降北返。

高洋把柔然部众安置在马邑川(今朔州市以北),立柔然王子庵罗辰为柔然可汗。不料仅过了几个月,庵罗辰竟然率众背叛北齐。

次年四月,柔然经雁门南犯北齐,高洋从晋阳出兵,北出雁门,追击到恒州(今大同一带),柔然部众溃散。

高洋下令北齐大军返回晋阳,自己率领两千多名精锐殿后。在黄瓜堆(即今黄花梁,在山阴县和怀仁县交界处),高洋指挥两千多名北齐重装骑兵部队,突破数万敌军的重围,以一当百,追杀二十多里,三万多柔然部众被俘虏。黄瓜堆之战,彻底击垮了柔然南下雁门的勇气。

563年,北周武帝派杨忠率领一万名步骑兵,联合突厥南下讨伐北齐,又派大将军达奚武率领三万名步骑兵,向平阳进发,计划在晋阳会师。杨忠从北面进攻,连续攻克北齐二十余城。北齐的军队驻守陉岭(今雁门关之西的太和岭道),杨忠所部突破陉岭防线。突厥的十万兵马分三路从恒州南下。

当时大雪已经下了几十天,塞内外一片白茫茫,平地积雪数尺。通过陉岭南下晋阳的突厥军队,看到北齐将士杀气腾腾、严阵以待,被北齐军队的气势所吓倒,都上了晋阳西山,不肯出战,只留下杨忠的一万兵马被北齐痛击,大败而还。

突厥士兵心有余悸,一路北逃。经过陉岭关时,地冻路滑,无法行走,突厥士兵只好在山路上铺上毛毡过关,十分狼狈。

从冬季路滑的情形可知,突厥北逃时,为了节省时间,没有走南下时的太和岭道,而是选择了相对径直的关沟河道,就是现在雁门关所在的这条道路。

这是今雁门关道最早见于文献的记载,距今有1400多年的历史。

北朝时,通过陉岭的道路以西边的太和岭道为主,但坡陡难行。东边的关沟河道较平坦,但多有流水,入冬则坚冰塞道,不易通行。东魏、北齐以晋阳为大本营40多年,与其北控雁门有很大关系。

隋唐时期:从屏障到出塞

隋朝初年,突厥开始南下,今大同一带不时遭到骚扰。

大业十一年(615),隋炀帝到雁门一带北巡,突厥始毕可汗率十万大军南下雁门,围攻隋军,隋炀帝被困于雁门城(今代县),差点当了突厥的俘虏。突厥得知勤王的援兵已到忻口,方才解围北去。

突厥的“雁门之围”,宣告突厥与隋朝关系的破裂,雁门一带进入多事之秋。隋代和唐代中期以前,雁门郡的关隘以“西陉”“东陉”见于记载。

隋末,刘武周依附突厥,割据马邑,成为晋阳以北不可忽视的军事力量。李渊准备从晋阳起兵进占长安,雁门一带的刘武周是其后顾之忧,如果刘武周联合突厥从雁门南下晋阳,李渊就会腹背受敌。

为了确保晋阳无虞,李渊只好向突厥示好。

619年三月,刘武周联合突厥,南下占领了榆次、平遥等地,最终占领了晋阳,对刚刚立国的唐王朝形成威胁。李世民通过“柏壁之战”,收复了河东、晋阳,但雁门一带还在突厥的控制之下。

唐初,突厥凭借雁门以北的马邑作为据点,不断南下骚扰。武德七年(624)八月,突厥从雁门南下,进攻忻州、太原,长安城为此戒严。

这和西汉初年的情形一样,都把雁门一线作为河东地区防御北方势力的最后一道屏障,只要雁门屏障被突破,长安就会戒严。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派名将镇守太原,突厥才不敢越过雁门南下。

▲雁门关

国力强盛后,大唐开始了“出塞行动”,北出雁门,远征突厥。629年,唐太宗派三路大军北伐突厥,其中从雁门之北马邑出发的一支三千精锐骑兵,一直追击到阴山一带,突厥的势力方才退出了塞北地区。

679年,突厥又南下骚扰,人数有几十万之众。唐高宗诏令裴行俭统率30多万人马讨伐突厥,大军北上雁门,军旗连绵上千里,史称“唐世出师之盛,未之有也”,唐军大获全胜。

名将薛仁贵晚年担任代州(今代县)都督,镇守雁门,出塞北击突厥,在云州(今大同市)大败突厥。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郭子仪指挥唐军在静边军(今右玉县西北右卫镇)大败叛军,派遣一支两千人的骑兵部队攻克军事重镇马邑。

马邑南通西陉关,北达今杀虎口,为南北要冲。唐军控制马邑,为大军南下提供了屏护。

当时为防御叛军南下,雁门、太原等地皆闭关严防、设置路障,塞北的叛军还没有被完全剿灭,西陉关还不敢开关通行,唐军只好考虑取道东陉关。

东陉关在今代县东北20余千米的胡峪山上,与西陉关遥遥相对,距离今雁门关道的直线距离约8千米。

当时,南北往来大都走西陉关,东陉关不常使用,所以唐军需要开通此道。唐军开通东陉关,打通了由塞北南下唐王朝的战略重地河东的通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东陉关开通后,李光弼、郭子仪率领部队先后通过东陉关南下太原,然后东出井陉关,在河北嘉山大败叛军,斩杀四万,唐军声威大振。

作为军事要塞,雁门关一带对战略全局的影响,以此时为最。

到了唐会昌二年(842),雁门关的名称又见于记载。此年,回鹘南扰太原,朝廷诏命河东节度使刘沔统一指挥河东、幽州、河西党项兵马在太原集中。刘沔率大军先屯驻雁门关,然后北上云州,击败回鹘。

史书中说到雁门关,而西陉关、东陉关的名称同时并存,说明最迟在会昌初年,西陉关、东陉关之外,还有一座以雁门关命名的关隘,这就是现在的雁门关。

雁门关一名,从419年见于记载,经过400多年的演变,这时最终固定下来,一直沿用至今。

雁门一带是唐军的出征之地,在边塞诗繁荣的唐代,唐诗中与雁门有关的作品自然不在少数。如:

王昌龄《塞上曲》:“秋风夜渡河,吹却雁门桑。遥见胡地猎,鞲马宿严霜。”

李颀《塞下曲》:“黄云雁门郡,日暮风沙里。千骑黑貂裘,皆称羽林子。”

刘长卿《从军六首·其四》:“目极雁门道,青青边草春。”

韦应物《杂曲歌辞·突厥三台》:“雁门山上雁初飞,马邑阑中马正肥。日旰山西逢驿使,殷勤南北送征衣。”

在唐代的边塞诗中,雁门关和西北的阳关、玉门关出现的频率最高。

两宋时期:从遥望到梦想

唐代末年,兴起于东北的契丹势力已经进逼到今大同一带。

后唐清泰三年(936),驻守在晋阳的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为了打败后唐的军队,派人向契丹皇帝耶律德光求救,承诺愿把契丹皇帝当作父辈尊敬,约定事成之后,“卢龙一道及雁门关以北诸州与之”。

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给契丹人,使河北平原的北部屏障尽失,而雁门关一线竟成了中原汉族政权的边界线,改变了唐代以来的疆域格局,中国历史又出现了长达300多年的南北对峙局面。

在宋王朝南渡以前,宋朝疆域的北端基本上被限制在雁门关一线。正是由于幽云十六州的丢失,使宋王朝从立国之初就受制于人,占据雁门关以北的契丹人就像蹲在宋王朝北门口的一头猛虎,让宋王朝成天提心吊胆。

980年,辽国的十万大军企图通过雁门关南犯。面对十万敌军,单凭正面防守很难取胜,杨业率领数千骑兵从雁门关西边的西陉关北出,绕到雁门关的北口,从辽军的背后发动突然袭击,与潘美的正面防守形成南北夹击。

杨业所部从西陉关北出,西北经过旧广武村、新广武村,再沿着广武沟东南行,经过后腰铺、大峪沟一线,到达今雁门关北口。

广武沟山道长达8千米,从广武沟南下,山间道路逐渐由宽变窄,从最初的800米左右,到雁门关附近仅有3米左右。

山道两边,山崖壁立,道路蜿蜒曲折,如此地形,不适合大部队来往调度,辽军的十万大军进入这样的地带,是真正的“进退维谷”。

当时,辽军正气势汹汹地扑向雁门关,根本不会想到宋军会迂回到背后。面对杨业所部的突然袭击,辽军不知道背后的宋军到底有多少人马,惊慌失措,前锋部队已经进入深谷,因山道狭窄,无法回援。

杨业率兵由北向南出击,潘美率兵从南向北出击。混战中,辽军主帅萧多罗被宋军斩杀,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诲被生擒,辽军群龙无首,成为乌合之众,仓皇逃命中又自相践踏,伤亡惨重。

杨业奇袭辽军,声威大震。

982年,辽兵又一次兵分三路南下,杨业在雁门关阻击了辽军的西路军,使辽军止步于雁门关前。

杨业镇守雁门关,使辽军数年不敢南犯,“杨无敌”的威名远扬。此后一千多年,民间的传说、演义、戏台上的“杨家将”故事,让雁门关和杨家将的威名妇孺皆知。

▲旧广武城

986年,宋军兵分三路北伐辽军,试图收复“幽云十六州”,史称“雍熙北伐”。杨业所部属于西路军,出兵雁门关,所向披靡,接连收复了朔、寰、应、云四州,部队很快就到了飞狐口,杨业在飞狐口大败辽军,消灭了三万辽军。

由于曹彬的失误,东路主力大败,宋军合围幽州的战略意图已不可能实现。辽军开始反扑,乘胜攻陷山后的蔚州、寰州等地。西路军处于十分不利的地步。

宋太宗诏令潘美、杨业护送云、朔、寰、应四州百姓内迁。杨业主张分兵应州,诱辽军向东,以强弩手千人扼守石竭谷口 (今朔州市南的下石竭峪村),阻击辽军,以保护百姓安全南撤。

监军王侁早就对杨业的战功过多心怀不满,不采纳杨业的建议,还冷嘲热讽,逼杨业出兵寰州(今朔州市东)与辽军正面对阵。

杨业建议潘美、王侁在陈家谷口 (今朔州市西南、宁武县东北的阳方口,谷口两侧有山峰,形势险要)设伏兵接应自己。杨业率部血战,当他回师到陈家谷口时,却不见潘美、王侁的接应部队。杨业孤军奋战,负伤被俘,绝食而死,其子杨延玉亦战死。

杨业以身殉职,宋军士气大受影响,防守云州、应州的将领听到杨业殉职的消息,都弃城而去。宋太宗对杨业殉职十分痛惜,对潘美、王侁的行为十分震怒,把潘美连降三级,将王侁除名。

在杨业之后,宋军再也没有越过雁门关一线,恒山山脉成为北宋和辽之间的界山,雁门以北的疆土宋人只能遥望。北宋末年,金兵分两路南下攻宋,其西路军经过雁门关南犯代州、忻州,进逼太原。

宋室南渡之后,雁门关也成为文人诗词中的梦想,如:

南宋诗人陆游《夜游宫·雪晓清笳乱起》:“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严羽的《从军行》有诗句云:“朔风嘶马动,遥想雁门秋。”

在南宋诗人的作品中,雁门关成为北方故国的象征。

明清时期:从军事雄关到商贸要冲

元代初年,元好问有一首《雁门关外》:“四海于今正一家,生民何处不桑麻。重关独居千寻岭,深夏犹飞六出花。云暗白杨连马邑,天围青冢渺龙沙。凭高吊古情无尽,空对西风数去鸦。”

诗人描写了当时四海一家、天下一统的局面,长期的南北分裂结束了,雁门关不再是隔绝南北的边关。元代的雁门关,在较长时间不再出现烽火和刀光剑影,是一处供人们凭高吊古的名关。

明代,退居蒙古草原的元朝残余势力一直是明朝的北部威胁。为了防御元朝残余势力南下骚扰,在北方修建了大量的关塞,山西的北边设立了偏头关、宁武关、雁门关三处关塞,被称为 “外三关”。

当时的形势:北京之安危与山西关系密切,山西之安危视外三关,所以外三关之得失,事关国家安危。

雁门关西抵宁武关、偏头关,东连平型关、紫荆关、倒马关,乃北京之藩卫、山西之屏垣,既屏护山西中南部,也是首都北京的外围防线。

外三关之中,偏关在西,雁门关居东,偏关为门户,雁门关为堂奥。其时大同为防御蒙古骑兵南下的第一道防线,雁门关为第二道防线。

洪武七年(1374),在现在的位置修筑雁门关城,后来在嘉靖、万历年间又多次增修、复修。在修筑雁门关城时,还在附近修筑了长城。

在关、隘、口、堡、长城等军事设施的连通下,形成了南北纵深20千米、东西横跨近200千米,点线结合、以点护线、体系完备、雄伟壮观的雁门关防御体系。

在明景泰之后,明朝国力转弱,大同防线已难以阻挡蒙古骑兵南下,外三关防线频频告急。因为雁门关有比较完备的防御体系,蒙古南犯的军队或止步于雁门关之北,或选择从宁武关、偏关南进。

但随着蒙古南下规模的增大,冲击力越来越强,雁门关防线多次被俺答所部突破,雁门关以南的繁峙、五台、忻州等地均遭劫掠。

嘉靖二十一年(1542)六月,俺答所部突破雁门关,由太原南下,劫掠晋中、晋东南各地,深入至襄垣、长子一带。返回时由太原北上,从雁门关北出。

俺答所部此次南犯,涉及山西境内30多县,杀戮甚众,危害极大。可见,当国力衰弱、军无斗志时,像雁门关这样形势险要的雄关也无能为力。

▲雁门关附近的长城

清代,雁门关地处腹地,无边患之忧,为商贸必经之通道,是晋商万里茶路的重要关口。

因为车多路窄,雁门关经常发生道路堵塞现象,为解决此问题,当地官府在这段道路上划定了“单行线”,为此刻立了一通“分道碑”。

碑文云:“正堂禁示:雁门关北路紧靠山崖,往来车辆不能并行,屡起争端,为商民之累。本州相度形势,于东陲另开车道,凡南来车辆于东路行走,北来车辆从西路径由。不得故违,干咎未便。特示。乾隆三十六年三月吉日立。”

这应该是国内出现较早的车辆通行守则碑刻。由此可见,乾隆时期雁门关商贾往来之繁荣。在晋商称雄天下时,历史名关雁门关为晋商货物的北运南销发挥了重要作用。

抗战时期:八路军雄关扬军威

1937年10月中旬,中国军队与日军在忻口会战。雁门关位于忻口之北70多千米,是日军从大同到忻口运输军需物资和援兵的必经之地。

为了配合忻口前线的友军,八路军第120师师长贺龙命令第358旅第716团在雁门关一带设伏,袭击日军的运输队,切断日军的补给线。

10月17日黄昏,在团长贺炳炎、政委廖汉生的率领下,第716团到达雁门关附近。第二天早上,八路军在雁门关以南的黑石头沟公路西侧高地设伏。

上午10时许,50余辆满载步兵的日军汽车由北而来进入伏击区,八路军以密集火力袭击日军车队,击毁部分汽车。

激战正酣,又有200多辆日军汽车从阳明堡方向驶来。第716团当即以一部兵力阻击该敌,战斗到晚上,日军又派来援兵,第716团撤出战斗。

当天的战斗,八路军共毙、伤日军300余人,击毁汽车20余辆。

▲雁门关附近的长城

10月20日晚上,第716团一部袭取了雁门关,另一部破坏了广武至太和岭之间的公路、桥梁。

21日,第716团再次于雁门关附近的黑石头沟设伏。9时许,由南向北行驶的200余辆日军汽车和由北向南行驶的数十辆日军汽车,同时进入伏击区,第716团随即展开攻击。

八路军战士居高临下,消灭部分日军,击毁汽车10余辆,日军有飞机前来增援,八路军主动撤出战斗。

八路军在雁门关的两次伏击战,共消灭日军500余人,击毁汽车30余辆,一度阻断日军由大同到忻口的交通,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有力地配合了忻口前线的友军。

在千年名关之上,扬八路军抗战之军威,鼓舞民族御敌之士气。

▲今日雁门关

雁门要塞的历史悠久,可追溯到2300多年前。雁门关之得名也为时颇早,已有1600年。现在雁门关道的历史,最晚可以追溯到1450多年前的北齐时期。

晋北要塞雁门关,凭借着李广、卫青、霍去病、薛仁贵、郭子仪、杨业等历代名将在此征战,名震天下。因为战略位置的重要,雁门关的烽火往往拉响长安、洛阳的警报,其得失事关国家安危。

中原王朝国力不强时,雁门关是一道屏护中原的防守线;中原王朝国力强盛时,雁门关往往是“出塞行动”的出发地;中原王朝南渡江淮流域后,雁门关便成为文人诗作中的梦想和远方。

名将、名战、名事、名诗,造就了雁门关在天下的鼎鼎大名。

在数千年的历史上,雁门关就像一个角力场,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等游牧民族,在此轮番与汉民族对阵

雁门关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文化符号,既是南北战争的见证,也是民族融合、四海一家大一统的见证。

凭高吊古去雁门,感受名关之魅力。

(来源:老家山西V)

点一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