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瑞彬文学原创】一个人的行走
个人简介
卢瑞彬,笔名:安白、默涵涵。内蒙作家协会会员,赤峰作协理事。出版散文集《攀援生命之圆》、《花香满径》;长篇传记《辽河之魂》 、《赤子情怀》。
创作发表都市长篇小说《醒来的青年湖》、玄幻儿童长篇小说《聪聪救母遇险记》。长篇散文《遥远的牧歌》,短篇小说《大海带走每条河流》。
玄幻儿童长篇小说《聪聪救母遇险记》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获全国榕树下第二届儿童长篇小说大赛佳作奖,被列为赤峰市首届奖励扶持作品,目前在中国移动旗下咪咕网站全文播出。
工作经历:历任林西纪委宣教调研室主任、林西县外宣办副主任、林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2007年借调内蒙古日报赤峰分社,开始“走遍天崖”的人生。
【卢瑞彬文学原创】一个人的行走
之三:秦淮河:历史的云烟
从苏州到达南京时,已经夕阳西下了,晚上要游秦淮河。对秦淮河的认知,还停留在课本里和历史资料中,停留在杜牧的“夜泊秦淮近酒家”的烟花女子的风云中。回来后,查阅了关于秦淮河的很多资料,秦淮河从开始的影子,到如今已经栩栩如生了。
秦淮河是长江的支流,是南京第一大河,分内河和外河,内河在南京城中,是十里秦淮最繁华之地。我们游的就是内河。
上了船,仿佛进了一座海市蜃楼般的夜景,千年的石墙上,嵌着黄色龙的图腾。看着秦淮河幽幽的斑斓的水,沿河的彩灯,画舫凌飞,流光溢彩,感受着淮河人家的宁静淡泊。置身于此,思绪飞到远古,兴奋的同船的游人已经在我的眼界内了。历史的画面、历史的云烟在我的脑海里沉浮。唱后庭花的女子不会知道今天的秦淮河如此的明丽祥和,脂粉的味道已经成为过去的一抹云烟,偶尔会令人想起。都说秦淮河的水融着无数生灵的沉沦,也融着无数金戈铁马壮士的鲜血,正因如此,才有了今天秦淮河的繁华和荣耀。
历史和今天就这样在我的脑海里穿越着,幻化着,追溯着。在新石器时代,秦淮河沿岸人烟稠密,经济发达,孕育了南京的古老文化,被称为“南京的母亲河”,是南京古老文明的摇篮。从南朝开始,秦淮河成为名门望族聚居之地。两岸酒家林立,浓酒笙歌,无数商船昼夜往来河上,许多歌女寄身其中,文人才子流连其间,因此佳人故事留传千古。六朝时,两岸的乌衣巷、朱雀桥、桃叶渡被纷纷化作诗酒风流,千百年来传于后世。乌衣巷更是六朝秦淮风流的中心,东晋时曾经聚居了王导、谢安两大望族而名满天下。隋唐以后,秦淮河渐趋衰落,却引无数文人骚客来此凭吊,儒学鼎盛,南宋时建的江南贡院,成为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于是秦淮逐渐复苏为江南文化中心。明清两代,是十里秦淮的鼎盛时期,富贾云集,青楼林立,画舫飞凌,成为江南佳丽云集之地。明太祖朱元璋曾下令元宵节时在秦淮河上燃放小灯万盏,因此秦淮两岸,华灯灿烂,这一灿烂,竟灿烂了几千年。名地当然也就人才辈出,明清两代吴承恩、唐伯虎、郑板桥、吴敬梓、翁同龢、张謇等均出于此。
秦淮河畔的夫子庙 、贡院 是封建统治者笼络和挑选人才的地方。明代吴敬梓的小说《儒林外史》中,对此有深刻的描述。清代戏曲家孔尚任的《桃花扇》以秦淮河为背景,写出了歌妓李香君的意情操节,也揭露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和腐败,描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剧。
从“夜泊秦淮近酒家”到朱自清《桨声灯影中的秦淮河》,不仅是景色的呈现,更折射着历史的变幻。
用五十分钟游了秦淮河。岸边有一排高高的黄色方形圆锥顶的灯柱,码头边停满了大大小小有彩灯的游船。码头两端各有一座横跨河上的石桥,桥两边有精美的汉白玉石栏,桥上方挂满了一排排的红灯笼。夜晚,两岸建筑的轮廓灯和桥下的蓝色灯点点亮起,在河面上还形成倒影,天海辉映,很有意境。
“抹过六朝金粉”的秦淮河,如今更是“ 梨花似雪草如烟,春在秦淮两岸边。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粉影照婵娟。”秦淮文化已经是我们民族的一笔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