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德培 | 给暑假的孩子添点“野性”
【往期回读】
给暑假的孩子添点“野性”
徐德培
徐德培先生:1947年生,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1966年高中毕业于江都县中学,1972年参加教育工作,1980年毕业于扬州教育学院,2008年退休。原江都中学工会主席、江都实验初中党支部书记。曾获得“全国优秀教师”荣誉。
一年一度的暑假又到了,这是带领孩子走进大自然,接触大自然,享受大自然的极好机会。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我们应给孩子的暑假添加一点“野性”。
当今人们都以野生山参、野生甲鱼为滋补极品,因为它们完全生活在纯天然状态之下,经历风霜雨雪,熬过酷暑严寒,吸收日月之灵气,聚集天地之精华,有抗疾病、抗衰老之功效。而人工培植的人参和家养的甲鱼,肥料过于丰富,饲料过于单一,环境过于“温和”。在它们“野性”逐渐萎缩的同时,“野味”随之淡化,营养价值与药用功效亦随之降低。
儿童的成长也类似于此。没有野趣的童年是空泛的,淡而无味的,不可思议的。即便是鲁迅先生这样的伟大人物,在“朝花夕拾”中,也深情回忆了不少“百草园”的野趣。没有了童年野趣,便失却了童年生活的“调味品”,失却了回忆童年生活之思绪的载体,本该绚丽多彩的童年,就成了人生记忆的“黑洞”,连做梦都会少了许多“童真的浪漫”。
我们40后50后这一代人的童年,多半属于“散养”类型。童年的生活,野性十足。坟地里的“战斗”,灌溉渠中的嬉戏,青纱帐里的迷藏,西瓜地里的“盛宴”,晒谷场上的故事,拾麦穗,摸鱼捉虾,偷桃摘杏,现在都成了回忆中的“经典”。
现在许多孩子的童年,受到了长方体的囚禁:电视荧屏是长方形的“保姆”,电脑显示屏是长方体的游乐园,电冰箱、微波炉都是藏有食物的长方体,学校教室与家里的房间都是长方体的空间……孩子们面临诸多的“禁令”:不准自己开电饭锅,不准弄脏弄湿衣服,不准碰煤气灶开关,不准自己倒开水……长辈们的过度呵护成为一种束缚孩子行动与心灵的无形之网。儿童的天性、原始的“野性”受到严重的限制,“大棚栽培”和“圈养”的痕迹成为一种特殊标签。
猪圈岂生千里马,花盆难养万年松。大自然是一切知识的源头,实践是一切智慧的摇篮。孩子们在失去扎堆疯玩的机会的同时,也失去了许多互相帮助、共同合作、动手实践、学会组织领导的机会,生活能力及社交能力的缺乏也就不足为怪了。
于是,我想到当今父母应该努力帮孩子们找回童年“野趣”,充分利用假期,领着孩子走进大自然,走向田园,让孩子领略一下“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的诗情,体验一下“溪头卧剥莲蓬”的画意,享受一下“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的韵味,品尝一下“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苦。
童年是不可复制的,每个人只有一次。为孩子的童年留一点“野性”,努力保护孩子们的童趣、童真与天性,让孩子生活得像个孩子,是每个父母更是整个社会应有的意识和应尽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