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游记//巍巍太行

虽说这是第五次去太行,却也算不上故地重游,云台山、白石山、西沟、龙潭大峡谷、万仙山都属于太行的这端那段的,无甚区别,前几次却也都如冬季里的辽阔山景,晕晕蒙蒙,含含混混,巍巍二字总不能清晰地在内心浮出,此次太行之行,巍巍太行才连景带人一并录入记忆,叹服由心底蒸腾而出,或因时节,或因场景,或因人群。

寒冬时节穿越太行,出发时,尚还披星戴月,途经寒口、瓦泽沟、滴水寨、姊妹峰、王莽岭、神龙峡、南坪、郭亮、莲花山,连续拔高一千多米,第一天连续下台阶2500多个,次日,再连续登一千多个台阶,往返3000多个台阶,两天走了将近七十里山路,难度虽说不大,强度不小,这样的户外若非强驴,的确很难。太行壁立何止千仞,有的地方几乎是万仞,登高下探中,绝大多数驴友只能穿件速干,头上蒸汽如薄雾,三十六个人,一半以上五十左右,虽说轻装,却是将吃的、喝的、洗漱用品、替换衣物,有的还带着相机全程背着,少说也有十多斤。这群队伍,这样季节,在这样的灰冷格调里,如此的画面,你眼中无论如何都抹不去“巍巍”二字,这便是情景的最佳组合。

一路上,在王莽岭、姊妹峰、石林和莲花山观景台,当群峰叠嶂尽览后,我喟叹着中原最原始的自然界传递给我的一种顽强和坚持,群峰的波涛里一簇簇高浪耸立着,这何止是山,简直就是波涛汹涌的大海。行走中,我敬佩着一路见闻中的驴友行为,他们每个人都在演绎着自身感人的章节:布道哥,珍珠婚之后依旧携妻子出行;休闲爱好者莲花山归来,用一个半小时从郭亮村到喊泉来了个折返跑,回来匆忙扒了一碗白米饭赶车;飞扬夫妻互搀着走下陡峭的台阶;益达小伙膝盖韧带有伤坚持活动结束;签证薄和金秋十月如孪生姐妹般相互照顾;领队俺家没有钱将身体不适的王晓和公司有急事的凭海临风送至客家,交代好让他们如何安全回家,全程中前闯后跑地探路、拍照;栋子和皮卡丘耐心等待每位劳累停歇的驴友,甚至因我误走多走了三、四公里。巍巍太行之行,何止是山的冷峻呢?驴友身上的侠骨柔肠如同太行山起伏柔顺的山脉,让寒冬里让人感受到丝丝温暖和柔情。

一种精神,一种萌生于华夏的文明本能地在驴友的行为中表征出来,古今的故事便是本正源清的最好体现,祖先们一代代传到我们手里的接力棒,唯有秉承这种精神和意志才会无坚不摧,如郭亮老书记当初的行为,如锡崖沟全部村民卖鸡蛋攒钱也要凿出一条出山的路。在中国的文化里,愚公何止是传说,它是现实生活的写照,是一种让后人敬仰和学习的榜样。巍巍太行,几十亿年的沉积岩层层叠叠着,就像我儿童记忆里的夯实地基,夯实的过程里铸进了灵魂,亿万年间,这些沙石泥浆一层层被氧化,一层层压实下去,它们上下翻腾,层层叠加,一层压紧一层,一层扣实一层,直至无懈可击,密实严合,这才有了太行独特的地貌,也让祖祖辈辈生活在它们身边的人们感染了这种气节和精髓,一方山水养一方人,有了太行精神才有了中原文明,才有了我们源远流长的华夏历史。写到这里,忽然想起旧作《红石峡》〔海浪〕掀起千层的浪/将秦皇汉武的铁戟/折进翻滚的沙底/从此,锈蚀了岁月/折叠起古昔。〔章节〕饱蘸历代的风霜/奏写了一本没有尾声的演义/以时间作章节/用殷红的字句/将每个缝隙/添满身前身后的风情与没落。〔背影〕从夏商的斜缝里走来/用不变的执念重泼/一幅沧海桑田的素写/阔阔的背影/游离于行人的叹息间。文化的承继是永久的,太行之行,何曾不是文明方面的寻根认祖呢?

冬日暖阳里,太行如一幅幅国画屏立在我们眼前,高低起伏,错落有致,或隐或现,向四周辐射开来,无垠无际,巍巍太行,从河南延伸至河北,绵延不绝,经年累月,展现在每个行人面前。有驴友说,较比冬季的冷灰色调,尤喜它春夏郁葱厚绵的模样,那样的太行沾染了足味的生机,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催人奋进,而我则喜爱面前的它,骨感、凛冽、屹立、挺拔,或深或浅的线条脉络如工笔、似重墨,平实的山实则一个硕大的画板,季节用简单的色彩随意勾勒泼洒,用顽强生存着的崖柏点缀,用精干的纸条轻描,让坚韧的骨骼裸露着,沉积岩、石灰岩、沙质灰岩交替着,一幅幅大写意展示在我们面前,我唯有讶然。顿感,一字一词都是多余,美,只需用眼睛和心来细读,来欣赏。冷峻疏落的长廊里,一行行,一点点,移动的五颜六色和笑语盈盈瞬间打乱了这静寂。安静太久了,色调太单了,或许更需要世间的精灵们来窜访,如同静默安闲的阔阔江河里需要一叶扁舟,一曲唱晚来点缀。也许,唯有重负的我们才与这巍巍的太行和谐,一个个坚毅的身影,一声声踏实的步履,还有微微的喘息声,此景如同湍急河流岸边的纤夫,亦庄亦谐,美妙无穷。巍巍太行,何止不是驴友们用这样行为来诠释当代人生活本真和心理需求呢?

不跟旅行社走马观花单纯的走景区,而是选择从驴道穿行,让出行刻意增加些难度,去欣赏无人探究的深藏在大山里的美景,以自虐的方式来检验自己的意志,这可归入旅行一族中的巍巍行列中去,阿萍姐,肺切去三分之一,却一年四季坚持爬山,军人所特有的顽强意志让她战胜病魔,一个五十多岁的哥哥,原来体重180多斤,体弱多病,经过坚持不懈的爬山锻炼,现体重140多斤,体格很棒,轻松地走完这七十多里的行程,毫无倦怠之像。在崎岖的山路上走着,看着高耸岩石上拼命生长的崖柏,其实,虽说生命很脆弱,但,也可以说生命很顽强,几十亿年来,太行屹立在这里,年年岁岁,容貌不改,任何的风吹雨打无法撼动它,大概,巍巍太行山,也有这种坚韧和不屈的成分吧,太行之行,锻炼的是体格,感受的是精神,赏阅的是美景,体味的是人间真情!

(0)

相关推荐

  • 太行明珠,郭亮村

    郭亮村位于山西和河南两省交界处的密林山中.村子坐落在万仙山绝壁山崖之上,地势险绝,景色优美,以奇绝水景和绝壁峡谷的"挂壁公路"闻名于世,有被誉为"太行明珠". ...

  • 跟着三味去巡山

    跨越四省市绵延四百余公里.太行山的知名度说是家喻户晓应该不算过分,但是知道太行山脉分为北太行.西太行.南太行等三部分的人应该就没有那么多了.此次三味先生召集驴友徒步游历的双岭区域就位于西太行与南太行的 ...

  • 【江苏】毛君达《“桃源”游记》指导老师:戴秋霞

    "桃源"游记 世茂实验小学三年级 毛君达 今天我特地起了个大早,飞快地洗漱着.因为妈妈答应要带我去外公的老家"桃源"游玩,可能大家不知道"桃源&quo ...

  • 桃源游记//情系七宝老街

    "十年上海看浦东.百年上海看外滩.千年上海看七宝"的美誉,早已经是家喻户晓,我慕名而至. 七宝老街宽不过2米,长不到半公里,呈南北走向.蒲汇塘河从街腰而过,故分为了南街湖北街,又形 ...

  • 桃源游记//菲律宾之行—净化心灵之旅

    晚上,应印度朋友Kaven邀请去参加印度人的一个宗教活动! 宗教在印度人们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80%多的人都信奉印度教.在印度人看来,宗教至关重要,认为没有宗教就没有生活,这种思想体现在人们生活 ...

  • 桃源游记//环世界去旅游,悟世界之奇妙

    旅行是一种心情.走一程山水,观一路景色,知一些奇妙.风雨人生,且旅且行. 旅行是一种学习.从中能得到知识的养分,阅历的增长. 旅行是一种交际.一路旅行,微信群的朋友不断添加,老驴友的情谊不断加深. 旅 ...

  • 桃源游记//西域大漠一一鸣沙山月牙泉

    严国基简介:1952年4月出生,上海交通大学工学硕士,高级经济师.曾任上海吴泾化工厂党委付书记.付厂长:上海化学工业区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付书记等职.个人兴趣爱好:诗和远方,伴我前行:文与健身,为我所爱. ...

  • 桃源游记//房车自驾加拿大

    房车自驾加拿大~3000公里~18天   为了吸引更多的粉丝,我先说一下费用,人均10680元.     行车线路:北京~温哥华~坎卢普斯~冰川国家公园~班夫国家公园~冰原大道~贾斯泊国家公园~坎卢普 ...

  • “遵义杯”第五届《中国最美游记》入围作品:宜将春心付桃源II王国林(贵州省)

    2021"遵义杯"<中国最美游记>第五届文学大赛征稿启事 ☆宜将春心付桃源☆ ☆王国林(贵州省) 将三月的心事撒在桃源,快乐便如野草般疯长.蔓延. 位于遵义正安县市坪乡 ...

  • 【老牛梁军游记】英伦巡游记(30):天空岛,化外之地?桃源仙境?

    英伦巡游记(30): 天空岛,化外之地?桃源仙境? 1.在苏格兰高地游览徜徉,景物已经让人陶醉,再通过跨海大桥登上天空岛,真像到了一个化外之境! 2.山峦起伏,草场广阔,河湖微波,长桥勾连,那一种静谧 ...

  • 《行摄生活》-144【自如桃源—应县白马石游记】

    <自如桃源>--涂向东书 摄影--涂向东 旅途 光阴流逝着,像丝丝风语,如片片云絮,复制着岁月的山高水长.时光的脚步,总是匆匆而有序地向着无限延伸.行走是一种生活方式,任时光来去,从容面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