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氏文化】斗胆自驾滇藏川 (文/郁国政)

郁氏文化

斗胆自驾滇藏川

文/郁国政

时间永远刻印在2020年6月2日。是日上午8点,我们湖南张家界自发组织的由4车(看哥、范哥、腾飞、我车)18人(其中8男10女)组成的自驾、自行车骑行队(珠峰、德哥、姚哥、平淡、山5人),从张家界市区南庄坪车多多自行车店出发,先前两日统一坐车(自行车邮寄到云南泸水市)走张花高速、沿蓉高速、银昆高速、杭瑞高速,驱车1680公里直达云南泸水市。然后按照突出骑行主题,驾车服务骑行,快慢相互照应,平安至达终点的理念实施本行程计划。

计划开始实施后,13人坐车、5人骑行走219国道滇藏线,沿怒江大峡谷向北逆江而上,目标直奔全国驴行热点、著名刺激惊险且极具挑战的“丙察察”线路和全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西藏秘境“墨脱县”。

前12天完成第一阶段计划后,四车分开行动,其中范哥、腾飞两车坐8人和除珠峰外4人骑行去林芝、拉萨。我车和看哥车6人选择藏东、川西方向(林芝、拉萨方向我们早已去过所以不想再去),各自奔向喜欢玩的地方。

后14天看哥车两人先行返张,我车坐4人游玩了昌都、色达、九寨沟、黄龙、松潘、理县、四姑娘山等著名景区。我车全程历时26天,行驶7005公里,于6月27日平顺返回张家界。腾飞、范哥两车也于28、29日先后安全返张。

这次出行对我来说,不一般的年纪,不一般的行程,不一般的风景,不一般的感触,以超乎寻常的胆量、精力和毅力驾车驰骋滇藏川,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尤其险走有天堂和地狱之称的“丙察察”路线和三日身居西藏秘境“墨脱”更是痕深。于是把经历的过程写成回忆留存。

魔幻之路丙察察

泸水市位于云南西北部怒江畔,是云南怒族傈傈族自治州政府所在地,西与缅甸接壤,东部的碧罗雪山与西部的高黎贡山夹怒江由北向南纵贯全境。泸水境内山高谷深,少有平地。沿途所见傈僳族、独龙族、白族、怒族民居几乎都修建在山间坡地或江河岸边。选择泸水因为这里是通向丙察察路线的必经之地。5个骑友为了满足尽兴骑行的愿望,便把泸水作为此行的起点,先期3天从泸水骑行福贡和贡山两县418公里后,自此拉开骑行丙察察路线的序幕。

“丙察察”路线:丙是指丙中洛镇。该镇位于云南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北部,比邻西藏;一察是指察瓦龙乡,是位于西藏最东部林芝市察隅县的一个乡;二察是指察隅县城。这条路线是近年来全国户外爱好者自驾或骑行的经典越野线路,都是在219国道上,都紧靠中、缅、印三国边境。2009年始建曾投资10多亿元。比214国道进藏缩短了260多公里。有“滇藏神秘新通道”之称。全线因多是砂砾、坑洼、乱石、塌方、流沙、滚石、路窄评定为四级公路。因此也有最美丽、最原始、最艰险、最难走的公路之概说。

从丙中洛镇至察瓦龙乡有79公里。都是在怒江大峡谷畔穿行。我们在6月6日出行第五天,早上8点从贡山县城出发正式走上“丙察察”线路。开始沥青路面,宽阔平坦,视线良好,行车急速。但行走不到30公里,突遇前几天暴雨造成的一百多米长的断崖式塌方,我们车队只好和其他车辆改道行走横跨怒江400多米长,100多米高的铁索吊桥。从那急弯、陡坎、狭窄、摇摇晃晃桥头、桥面通过时真是让人提心吊胆,惊恐万分,至今心有余悸。过了桥,行走的完全是被暴雨冲坏还未修复的坑洼泥泞乡村小路,只能以不足时速30的低速前行。骑行的5人也别无选择行走此路。

到达丙中洛镇已接近中午。镇政府所在地是一个集镇,坐落在怒江左岸半山腰一块台地上。这里雪山环绕,风景秀丽,是滇西北“三江并流”风景核心区之一。桃花岛、怒江第一湾、石门关、茶马古道、雾里村等精品旅游景点汇聚于此。

走出丙中洛镇不过几公里,就不再有沥青路,而是等外级的砂石简易公路。丙察察魔幻魅力的驱使,我们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直奔当天预定的住宿目标之地——察瓦龙乡政府所在地。

向北逆江而上,给人无不是紧张压抑的感觉,植被逐渐消失,道路坡陡弯急,炮弹坑搓板路绵延不断,不时遭遇滚落的乱石;公路外侧是怒江万丈深谷,一旦坠落后果将不堪设想;浑浊的江水在谷底像脱缰的野马一泻千里,因落差极大发出咆哮怒吼;汽车在悬崖峭壁的山腰间忽上忽下行驶,不时卷起阵阵尘土。

丙察这段路,虽然只有79公里,我们却行走了近3个小时,尤其“悬崖路烂”、“大流沙滚石”两处地方更是令人胆战心惊,额头发凉。在网上难怪被走过的人感叹为是“一条命悬一线的路”,是从滇进藏“最短、最新、最烂、最险,再不想走第二次的路”,其原因不言而喻。下午5点多钟,我们一行坐车13人,骑车5人全部安全到达察瓦龙乡集镇。

第二天早9点,坐车、骑车整装出发踏上目标至察隅县城226公里的征程。行走约10公里范围,依然是砂石、炮弹坑、搓板路。与前几天不同的是,路线不再向北,不再沿着怒江,而是转折向西开始爬山。海拔高度也由2000多米上升到3000多米。也许是地理位置的变化,气候也发生了变化,体感气温下降了许多,山沟山坡植被开始有了草本植物和乔灌木的出现,大多数人开始有了气促高反的症状。当天考虑到5个骑行人的骑行速度、强度和难度,决定选择一个叫“锯木场”的地方住下,等待他们到来。

“锯木场”过去是个伐木场,现在只是一个地名。几间木房呈“7”型摆放。房主是一位39岁的男性藏民,常年居住在这里为路人提供食宿服务。周围有原始森林,有参天大树,有湛蓝溪水,有高山雪水汇成的瀑布。夜晚,这里格外寂静,格外寒冷。房主虽然提供房间床被,我们感觉很欠卫生,于是只好用随带的靠枕铺垫下榻车上,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次日,从锯木场出发前行的道路,虽还是砂石路,但比丙察路好走得多,危险的地方还有护栏,有警示牌。余下的168公里路程,一路的风景美不胜收:有碧绿草甸、天然牧场、麻花公路、高山湖泊、原始森林、高山杜鹃、皑皑雪山、雪崩雪墙,薰衣草花海,成片的仙人掌花。有的像雕塑,有的像盆景,有的像山水画,有的像海市蜃楼。尤其在通过海拔4636米的雄珠拉垭口、4498米昌拉垭口、4706米益秀拉垭口时,远眺众多雪山尽收眼底。脚踏冻土,抚摸雪墙,仿佛置身于天外,给人以唯我独尊,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到达中印缅三国边境县城察隅,我们小住了两晚。一是等待骑行晚来的5位骑友,要知道他们骑行100多公里体力消耗多么大,还要翻越那三座大雪山是多么艰难;二是去探寻中印缅边界具有非常神秘感的上察隅、下察隅两地。到达察隅县城当天,我们就到察隅县公安局边境站办理好了通行证。

第二天一早就出发前去两个目的地。下察隅是一个边境镇,距县城60公里,中印边境线长达95公里,中缅边境线长25公里。是通向印、缅境外的交叉路口,我国边防部队因此在这设立哨卡对过往车辆、人身、物品进行严格检查。凭身份证、健康码人人过关,车内车外大包小包都不放过。我们到此先后经过了三道军警检查,大约花了半个小时才过关。过关后,我们三车13人沿着贡日嘎布曲(河名)上行去上察隅。上察隅也是一个边境镇,距下察隅镇50公里。中印边境线长达120公里。上察隅和下察隅大部分地方都位于河谷山地,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区,享有西藏江南誉称。我们乘车所到之处,森林茂密,植被良好,交通方便,民房井然。难怪印度长期在这些边界地区不断挑起事端。据悉,至今在上、下察隅镇域南部及西南大部分地区还被印度非法占领着。我相信,随着我国日益强大,总有一天,属于我国的领土一定会回到祖国的怀抱。

走进秘境墨脱县

墨脱,藏语的意思是“花朵”。墨脱县位于西藏东南部,地处雅鲁藏布江下游,喜马拉雅山东段与岗日嘎布山脉的南坡。过去在地图上,在新闻里,看到和听到的墨脱,是位于边境最边远、不通公路最闭塞、大山深处最贫穷、没有文化最落后的地方。而今身临其境,亲眼目睹给人的印象是另一番景象。公路通进城乡,县城街道宽敞。百姓安居乐业,旅游事业兴旺。

6月11日,是我们从滇进藏的第10天,天气晴朗。当天我们带着憧憬和向往的心情计划去墨脱县。按照当地单进双出控制行车的规定,早上7点半,4车13人(5人还在骑行途中)一起从察隅县城出发,翻越海拔4900米的德目拉雪山,经然乌,走318国道,至波密县城,在此加油、稍微休息,然后沿波墨公路直奔墨脱县城。

墨脱在通车前有中国“高原孤岛”之称。波密至墨脱的公路从波密的扎木镇起,全长117公里,命名为G559国道,这条路1961年勘察,1975年开始动工,多次修修停停,总投资近30亿元,于2017年整治改建成现状。这条路跨越波斗藏布江,金珠藏布江,西莫河等6条江河,经嘎隆寺,以打通3315米隧道穿过嘎隆拉海拔4100米雪山,途经喜马拉雅山地震带。高度从海拔4000米下降至1000米。最后经米日和马迪村到达墨脱县城莲花广场。此路段居于十分复杂的地质结构,目前还只能通行除小轿车以外的车辆。

我们行走此路花费了近4个小时。居多是长距离下坡,路面大体好走,只是逾越江河、山涧、滑坡、泥石流路段须低速小心驾驶。沿途的风景主要有雪山、瀑布、村寨、河流,参天大树、原始森林。在县城周围著名的景点有:“果果糖大拐弯”。因其俯瞰似棒棒糖而得名;“嘎隆拉雪山”。地势陡峭,地形复杂,山顶常年积雪;“仁钦崩寺”。寺庙极具少数民族风格;“仰桑河”。河水晶莹剔透;“汗密瀑布”。可与美国第二大瀑布蒙诺玛媲美;“老虎嘴瀑布”。誉为没有人敢松开方向盘拍照的地方;“墨脱解放大桥”。跨越雅鲁藏布江,接近中印边境的桥;“莲花圣地公园”。位于县城中心,为福建省投资兴建;“墨脱博物馆”位于县城最高处,可了解墨脱历史,俯瞰全城及远眺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近年来,这里的旅游业快速发展,慕名而来的内陆游客络绎不绝,当地对车辆虽推行单进双出的限行规定,但每晚都可见各类车辆摆满大街小巷。

墨脱的气候不同一般,进入境内,在几小时便可领略到从高山寒带到热带雨林异常感受,有着“一地显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描述。我们在此居住了三天,亲身经历了这里的气候变化,当你仰望湛蓝天空,欣赏朵朵白云漂浮时,不一会就会风起云涌,云遮雾罩,下起一阵阵雨来,需要打开刚刚收起的雨伞。因此由于这里的雨量充沛,特殊的气候和地理位置造就了这里景色秀丽,四季如春,气候宜人,为这里披上了神秘的色彩。

身体力行任我行

6月14日,是我们出行的第13天。第二个行程计划完成,从墨脱返回到波密。尊重所有人的意愿,开始分头行动。范哥和腾飞两车8人,骑行4人(德哥、姚哥、平淡、山)拟去林芝、拉萨、那曲等地。看哥车乘坐2人,我车乘坐4人向藏东的昌都、川西的九寨沟方向进发。我们走318国道,经然乌,住八宿,行程338公里。国道虽车多,但路好走。好看的景点有然乌高原湖泊、雪山、草地。尤其游览然乌湖别有情趣:伫立在然乌湖畔,凝视湖水、雪山、倒影,犹如置身于天地间的一幅巨画,这美妙绝伦的景象,盛满宁静。还有那湖边绿草如茵,碧蓝的湖水,白雪皑皑的雪峰,景色如诗如画,令人流连忘返。

第二天,我们先走94公里318国道,经怒江16公里的72拐,翻越海拔4618米业拉山后,向北走214国道去与317国道交汇的藏东地级市昌都。沿途处处可见高山峡谷、草原湿地。一天跨越了怒江和澜沧江两大河流。当天行程268公里,居住在昌都市内的康盛宾馆。

晴好的天气,促使我们畅快旅游。接下来的几天,先后经过江达、德格、色达、翁达、阿坝州府马尔康、理县等地。瞻仰了江达岗托镇红旗广场18路军纪念碑,翻越了海拔4481米宗拉夷山、4240米雪集拉山、4800米矮拉山、4580米乃龙山,穿越了4800米矮拉山、7079米雀儿山隧道,远观了著名的东嘎寺、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

6月20日,是我们出行第19天。早雨午晴。早8点从理县县城出发,经茂县、松潘,逆岷江而上。观岷江源头景点,然后下长坡至九寨沟景区。当天行程339公里,住门票站对面的速8酒店。在九寨沟我们住了两天,采取进景区坐车至尽头景点,后徒步走游道沿途欣赏景色。九寨沟景区呈“Y”字型。九寨沟的水,真是名不虚传,其海子(湖泊)更具特色。湖水终年碧蓝澄澈,明丽见底,而且随着光照变化,季节变换呈现不同的色调与水韵。每当风平浪静,蓝天、白云、远山、近树,倒映水中。水上水下,虚实难辨,色彩斑斓,如梦如幻。整个沟内,奇湖错落,目不暇接。百余湖泊,古树环绕,湖泊与激流串连,构成一幅幅动态画卷。

九寨沟是水的世界,也是瀑布王国。所有的瀑布都从密林里狂奔出来,最壮观的诺日朗瀑布,它从高高的翠岩上急泻倾挂,似巨幅品帘凌空飞落雄浑壮丽。有的瀑布从山岩上腾越呼啸,几经跌宕,形成叠瀑。阳光照射,出现奇丽的彩虹,无不使人赏心悦目,凝视不想移步。

看完九寨沟,我们前往相距107公里的黄龙景区。黄龙位于阿坝州松潘县境内岷山山脉南段,有《世界遗产名录》、《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绿色环球21》三项桂冠的世界级风景名胜区。是我国唯一保护完好的高原湿地。景致以彩池、雪山、峡谷、森林、滩流、古寺、民俗七大特色著名于世。被誉为“人间瑶池”、“人间仙境”、“浓缩的锦绣中华”。

黄龙沟的数千个钙化彩池形态各异,流光泛彩,长达2500多米的钙化流是世界之最。主要景点有洗身洞、金沙铺地、盆景池、黄龙洞、黄龙寺、石塔镇海、五彩池、转花玉池。那翡翠般的碧绿、宝石般的湛蓝、珍珠般的银白、玛瑙般的褚黄、琥珀般的殷红满盈池中,一眼望去异彩纷呈,争奇斗艳,沉淀着黄龙的神韵,集聚着黄龙的魂魄。好一道视觉的盛宴,好一个斑斓的梦境,好一个圣洁的童话!

6月24日,是我们出行的第23天。结束游览黄龙景区以后,计划前往四姑娘山景区。计算时间充裕,就顺道留宿松潘古城。在此瞻仰了规模宏大的红军长征纪念馆,远眺当年红军与国民党追兵激战松潘战役旧址,登上了300多米高土著人修建的古城堡。

6月25日,从松潘出发,经茂县、汶川、映秀、卧龙,行程356公里,到达目的地四姑娘山镇,住在一个叫雪山情的客栈里。由于到达时间较早,及时搞清了四姑娘山景区的概况。

四姑娘山风景区是世界自然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保护区、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遗产、全国十大登山名山。核心景点由双桥沟、长坪沟、海子沟及四姑娘山“三沟一山”组成。主峰海拔6250米,是邛崃山脉最高峰。这里山势奇特,流水清灈,古树苍翠,自然生态完好;这里蓝天白云,冰雪奇山,草甸湖泊及各种野花有机结合。千变万化,浑然天成,构成一幅幅绝妙的自然动态立体画面。双桥沟、长坪沟两景点为交通车送行游,海子沟为徒步游。我们到此当天上午游长坪沟,下午游双桥沟。其景色与九寨沟、黄龙相比各有特点,不乏都是亲近自然,陶冶心情,益寿延年,饱享眼福的好地方。

安全归来感慨深

这次长时间、远距离、高风险的出行,进了家、躺在床才着实放下心来。也许我们这些善良的人得到了上苍的眷顾,营造了兴致勃勃出门,毫发无损回家的好氛围、好环境,成就了一次圆满的自驾游。回家数日,浮想联翩,总结这次吉利出行有以下几大特点:

一是人身安全。一行8男10女18人,年纪最大上6旬,年纪最小也四十多。年纪普遍偏大。而经过的区域路况因素、地质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很复杂,尤其在西藏、高原反应没有造成人身安全事故。人人安全回家就是最大的收益。

二是骑车安全。5位骑友勇于挑战极限,从云南泸水到西藏拉萨,全程1816公里。他们面对沿途滑坡、泥石流、炮弹坑、陡坡、雪山、寒冷、高反的遭遇没有畏缩,而是义无反顾,勇往直前。他们那种常人难以忍受的吃苦耐劳的精神、挑战极限的毅力无不令人敬佩和赞叹!

三是开车安全。四台车全程都行驶了7、8千公里,尽管有三台车出现了爆胎现象,但都没有发生在危险路段,没有造成安全事故,值得每一位开车师傅欣慰和乐观。

四是团结友爱。全程大家相互关心,相互帮助,遇到困难共同去克服。我车受阻,范哥主动帮助解决问题。我车须买新胎,看哥当晚不顾疲劳,穿行昌都市内帮助找轮胎店买胎;看哥换胎,大家齐心协力装卸东西;在行车、骑车路上,前后相互照应,发现落后,及时等待;在用餐的时候,相互请吃请喝;话言话语温馨亲切,大家像一家人一样和蔼可亲。

五是收获满满。此行承受了挑战,经受了考验,探寻了秘境,登上了雪山,战胜了高反,做到了安全。尤其翻越了9座海拔高4000多米以上的雪山;穿过了20多座长3000多米以上的隧洞;跨越了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岷江、金川江、大渡河等十几条大江大河。饱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增强了人生活着的幸福感。

驾骑滇藏之行,圆满结束了,我开心,我高兴,我自豪,因为六旬的我还真行!(文中人均为网名)

郁国政
二零二零年七月六日于永定
作者简介

郁国政,男,1957年2月出生。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人。大专文化。正科级公务员。爱好写作,摄影,书法,自驾游,爬山骑车等户外活动。当过教师,行政干部,交通警察。在乡镇,区委机关,区公安局,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工作过。曾在公安部交管局,省公安厅交警总队,湖南日报,张家界日报发表论文,散文,新闻等作品九十余篇,摄影作品二十余件。现退休常住常德或张家界。

(0)

相关推荐

  • 圆一个越野梦——丙察察,地球最后的秘境! | 摄影家&博物学家彭建生老师同行

    平凡之路 音乐: 朴树 - 猎户星座 2005年10月1日 随着横跨怒江第一座大桥 尼当大桥的建成通车 云南省增添了一条新的进藏通道 --丙察察公路 这也是继川南北中.滇青新.唐蕃古道之后 第7条进藏 ...

  • 大理—怒江—独龙江—丙中洛—甲应村—察瓦龙—察隅—来古冰川—然乌湖—墨脱—易贡—尼屋—嘉黎县—拉萨—...

    大理出发-怒江大峡谷-独龙江-丙中洛-甲应村-察瓦龙-察隅-来古冰川-然乌湖-墨脱-波密-易贡-独峻大峡谷-八盖乡-尼屋乡-嘉黎县-墨竹工卡-拉萨-丙察察+念青东经典十三日游 丙察察-并不是一个地名, ...

  • 滇藏线上的丙察察,你怎么可以这么美

    选择滇藏线进藏,丙察察线是最近的,也是最惊险的,但也是风景最震撼的.话不多说,上图为敬. 原始森林中穿行 回旋山路 油画般的美景 让那曲 骑行者 电脑桌面 电脑桌面 山间瀑布 丙察察线分为两段,第一段 ...

  • 【郁氏文化】我很重要 (文/郁德田)

    郁氏文化 我很重要 文/郁德田 当我说出"我很重要"这句话的时候,我知道这是抱额头裸露在弓箭之下,心灵极容易被别人批判洞伤.多年来,从没有人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表示自己很重要,我从小受 ...

  • 【郁氏文化】跳 房 子 ( 文/郁万杰)

    郁氏文化 跳  房  子 文/郁万杰 [题解]郁志发院长正在创作长篇电视小说<房>剧,当我看到计划中的第十集"跳房之祸---非正常死亡者" 题名,突发灵感,回忆我幼时的 ...

  • 【郁氏文化】随笔四首(文/郁祝)

    郁氏文化 随笔四首 文/郁祝 1.回乡扫墓 清明节,故乡行,青山陵园奠亡灵. 情意深,雨雾蒙,回乡扫墓祭祖宗. 坟茔前,泪雨淋,父亲教诲铭记心. 莺飞舞,草绿茵,打扫墓穴心要诚. 献鲜花,鞭炮鸣,点燃 ...

  • 【郁氏文化】牛年话童年(文/郁时元)

    郁氏文化 牛年话童年 我出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的家坐落在大别山深处的一个小村庄里.祖祖辈辈都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在我出生的那个年代,受到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我自幼家境贫寒,缺衣少食.随着时间 ...

  • 【郁氏文化】代办所与船码头( 文/郁强)

    郁氏文化 代办所与船码头 文/郁强 童年的时候,在老家那条长不足百米,宽仅四五米的街道还很热闹,西头有一所"邮电局",很小,是两间朝南门面的瓦房,房屋后半部分为主人一家生活起居所用 ...

  • 【郁氏文化】弯路和冤枉钱( 文/郁光雷)

    郁氏文化 弯路和冤枉钱 文/郁光雷 引  子 发小和我聊了一件他起初认为他做的很仗义的事,但后来他被自己认为的也很"仗义"的伙计给坑了.或许他和我聊这事是想自嘲一下或者想让我安慰一 ...

  • 【郁氏文化】故乡的银杏树(文/郁强)

    郁氏文化 [郁氏文化]故乡的银杏树 作者 || 郁强(江阴) 故乡有一株古老的银杏树,它高大挺拔,枝繁叶茂. 童年的时候从父辈们那里得知,很久以前,在银杏树旁建有寺院,但在他们年幼上学的时候,大部分寺 ...

  • 【郁氏文化】我的前世今生(文/郁仲新)

    郁氏文化 我的前世今生 作者:郁仲新 1956年9月20日,我出生在汇通区民治乡齐心村郁家埭,父亲郁彦英,母亲陈秀兰,兄弟姐妹七个,我的降临不逢时日,赶上多灾多难的年代,历经五八年大跃进吃食堂,三年自 ...

  • 【郁氏文化】动物也有意识(文/郁德田)

    郁氏文化 [郁氏文化]动物也有意识 作者 || 郁德田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观察研究得出,动物也能通过学习来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其所在的特殊环境.动物的这种学习能力随处可见,比如安静地啄食的一群母鸡 ...

  • 【郁氏文化】半个馒头(文/郁斌生)

    郁氏文化 半 个 馒 头 文/郁斌生 日常生活中的馒头都是一个一个的,何谓半个呢?请听我细细道来. 一天早上闲来无事正悠哉闲哉在小区内踱着方步,路过一排窗下,突然一道影子"嗖"的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