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追求程序性知识的语文教科书不应该得到肯定

刻意追求程序性知识的语文教科书不应该得到肯定

——读《让语文教科书引领课程建设与深化教学改革》与韩雪屏先生商兑 

唐建新

【内容提要】本文对韩雪屏先生《让语文教科书引领课程建设与深化教学改革》一文观察角度、思考路径,以及所推崇的上教版语文一课后的文字进行定量与定性的分析,认为刻意追求程序性知识的语文教科书是不应该得到肯定的观点。

【主题词】语文 教科书  程序性知识  不应肯定

韩雪屏先生是高校中颇得中学一线教研员及教师赞赏的语文教学论的研究者,多年来的思考一直在有力地影响和牵引着喜欢思考和研究的实践中人。然而,近日读《让语文教科书引领课程建设与深化教学改革》(本文以下简称《教科书》),却让人颇感意外。一些立论流于简单化,所举论据定位不清楚,得出的结论也值得商兑;最主要的是对上教社的高中语文教科书中一课的肯定,流露出的对繁琐教学以及对程序性知识的赞赏态度是值得商榷的。

本文分为对全文的讨论以及对韩文《教科书》一课的讨论两部分。

韩文《教科书》将人教社2004年版、语文社2006年版以及上教社2007年版的同一篇课文的课后文字拿出来进行比较进而得出教材编者的编辑思想及智力付出的优劣,是不恰当的。我们知道,不同位置的同一篇课文在单元中所承载的角色是不相同的,有的是精读课文有的是略读课文,有的是单元的重点课文有的是单元的参读课文甚至是备选课文。由此又引出不同的单元在一册教课书中承担的角色也是不同的,有重点单元有次重点单元,有以人文主题立意的单元有以文体划分的单元,还有综合性的单元、实践性的单元。因此,以一篇课文的课后文字来判定一个单元一册教科书的编辑思想显然是很不严肃的,何况是对全部学段语文教科书的判断。要知道,《十八岁出门远行》一文已经早在五年前就被人教社删减掉了,再拿这被删减掉的不存在的课文来判定整个语文教科书的编辑质量就更加显得站不住脚了。

其次是韩文《教科书》中的结论,仿佛把人带回了21世纪之初的亢奋年代。采用二分法的非此即彼的思考模式,把什么“主体”“客体”(教教材和用教材教)、“是什么”与“做什么”,“教人文”与“教语文”、“主观体验”与“理性提升”对立起来,片面地一味强调后者,很容易造成一线教师思维的混乱。应该说在语文课堂上,在经历了十年的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之后,广大一线教师对概念之类的东西已经从期盼到厌恶再到反思的阶段了,对脱离教学现场的一些玩弄字眼兜售概念的术语名词早已经深恶痛绝。全国中语会第九届年会上刘国正先生针对时弊提出的“用课文内容教学生”得到广大一线教师的认可,就因为该观点承载着之前对“用教材教”的一种错误倾向的匡正。我们多少年的语文教学不关心课文内容,以为有了程序性知识就一通百通包打天下,学生就可以靠一点可怜的干巴巴的语文的自学方法走遍天下,就可以以此替代本身应该有的语文素养的积淀滋生,完全忽略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育及成长的过程。韩文的《教科书》中提出的四种关系,是语文教学实践中可

以依据不同受教育对象不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阶段进行转换的,而不是什么绝对的凝固的正确与错误的对立概念。

韩文《教科书》最后对上教版的语文教材的三点充分的肯定,即提供教学资源、开发课程内容、营造教学结构,给人的感觉是同义重复,也就是将简单问题复杂化之后,教师就有事可做了,不必要去另外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需要再去联系所在社区联系不同学生实际联系所教课文做二度开发了。韩文还将这样的繁琐上纲上线为:所体现的是政治上的巨大意义——具有教育的公平性。其实大家知道,最理想的高中教育包括高中语文教育,应该

是因材施教,应该是最适合不同学生自己的发展的教育,而不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的教育,更不是如上教版这样的剥夺教师的创造性智慧,将教师的满堂灌铺陈为教科书的书面满堂灌的毫无思维挑战性的细嚼慢咽式的所谓的自主性学习与发展性学习。

上教版的语文教科书在《十八岁出门远行》一文后出现了一些什么样的文字呢,为了阅读的方便,这里不妨将韩文《教科书》一文中所引用的部分在此再次原样呈现:

“上教版”( 高中必修?第一册  2007年8月第1版) 编者把这篇小说置于第一单元中。该单元前言指出“想象与移情是文学阅读的起点。高明的读者在阅读作品时,总是全身心地投入,移注自己的情感,创造性地还原并领会作品文字所编织的世界。培养这样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是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再进而提出“想象与移情要真正做到既充分又适度,须调动自身的知识经验,须关注并推敲文本,还须在语文学习中不断地摸索与反思。”编者呈现的选文带有学生的同龄人初次阅读这篇小说时写下的7条旁批。

[准备与预习]

1. 你喜欢读小说吗?提起“小说”你想到什么?请记下你最先想到的五个词语。

2. 向年长一些的亲友请教:提起“小说”他们最先想到的是哪些词语?他们年轻时读过哪些小说作品?

3. 你是否有过读不懂,却坚持读下去的阅读经历?如果有,请写出篇目名称。

4. 在课前不必阅读课文,先猜猜它会写些什么内容。

[整合与建构]

一、初读小说,关注自己的阅读感受:

1. 看到这篇小说的题目,你产生了哪些联想?简单说说你阅读这篇小说前的心理期待。

2. 初次接触这篇小说,你是否觉得它“太奇怪了”,难以理解?

3. 请带着你的阅读期待,和自己对“十八岁”的想象,不看旁批,通读小说。

二、学习旁批,促进想象与移情:

1. 说说你对旁批的理解。课文中的旁批是你的同龄人在初次阅读时写下的,它们有什么特点?

2. 这些旁批,是针对小说中哪些语句有感而发的?试着分别找出来。

3. 旁批的文字,在情绪上有一个从轻松自信到疑惑不解,最后略带反讽的过程。使者体会着其中的情绪变化。

4. 揣摩下列语句及其批语(例句从略)。在这项作业下,编者还提出如下要求:

①这些批语与课文上的旁批有何异同?

②这些批语体现了这位高中生读者的阅读期待和阅读图式不断受到挑战的过程。你在阅读时有过类似的经验吗?请回想一下,你的阅读是从哪里开始“受挫”的?你又是如何调整的?

③在小说中,你还能找到类似“旅店”这样反复出现的文本关键点吗?讨论它们的象征意义。

三、在旁批的实践中提升想象与移情能力:

1. 自己动手写旁批:①细读小说,写5-10则旁批,及时记录下你的阅读反应。②与同桌交流各自的批语。

2. 检查并提升:①课文旁批所说的“奇怪的比喻”,是这篇小说重要的语言特色之一。查查你的旁批有没有涉及这一方面的内容。②结合上下文,品评下列语句,体会它们对小说的整体表达效果所起的作用(例句从略)。③参照下面的文字,请你也写一段“总评”,总结自己的阅读活动和学习收获(总评例文从略)。

[应用与拓展]

1. 再次阅读课文,请特别留意这类小说的语言。

2. 查阅资料,了解1980年代的中国文坛上有哪些现代主义风格的小说作品;有兴趣的话,选择其中一篇,开展班级读书活动。(注意:在阅读过程中,应激活个人的生活经验,调整自己的阅读姿态,而不必依赖过多的背景材料和专家解读。)

编者还在选文前后设置了上述三类15题28项作业,不说例句就已经涉及到了五个层级的庞杂系统的标示,另有写5—10句旁批的要求。就电脑对上述文字的统计,文字量多达1300字,当然不包括引文略去的若干例句以及文字,更不包括若干旁批和评语,如果算上这些文字,估计不会比原文4400的文字量少。

由于上海很早就开始了高考自主命题和自编教材,其教材还有H和S两个版本,因此,站在全国广大语文教师的角度来看,上海是相对神秘也可以说是相对陌生的,大家不太清楚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上走得顺不顺,走得远不远。也不知道韩文所例举的上教版语文这样的教材在上海的教学实践中受欢迎的程度如何。至少,在我们周围的一线教师中是不受欢迎的,一看,就回到了上个世纪后期的肢解甚至尸解美文的年代。把一篇好端端的文章切割成若干的小问题,布置若干的细作业,让学生在繁琐的枯燥的有些甚至是无聊的问题中去带着编者预设的枷锁跳舞阅读。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从课后的思考与练习开始的,过去的教科书课后设置了十来道练习,涉及到了文本阅读的方方面面,似乎学生学深学透此课以后,该类文体或者该类主题的什么问题都能够彻底解决了。实践证明,这样的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也是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没有一定量的螺旋式的重复,想一次性达到理想状态的语文

学习境界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

三类15题28项作业另有写5—10句旁批的要求,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也是不可能得到全面落实的。过多的教学要求只会引起学生的抵触与反感,因为没有办法完成,没有时间完成,没有精力完成。按照缺乏教材编写经验的编者想当然的要求,学习本课需要多少课时,完成这不包括批语评语就得有的28项作业,需要多少时间,需要书写多少汉字,典型的经院派的烦琐哲学!应该说,设计越具体细腻,就越没有普遍适应性,就越只能够做个别学生的家庭教育的专项补课教材,就越没有推广使用的价值。何况,现代高中教育不可能只学语文甚至只学小说,青年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很多课程很丰富,希望以数量取胜占用学生学习时间的想法是良好的然而是不人道的,也绝对是不可以拿到实践中去实施的。这样众多的作业不加区分去一一要求学生,是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对学生来说是一刀切的做法,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去做相同的繁琐练习,原本对语文有一点爱好的学生也会被这样的课本把已有的热情给消磨得一干二净。

从练习的内容上看,上教版的预习是脱离实际的扭捏作态,仅最后一题有一点实用价值。预习的四道题前三道是要求动笔写的作业,第一题是正反问喜欢阅读小说吗,并要求写出读小说想到的五个词语。既然是正反问,学生为什么就不能够就无权力回答不喜欢呢,而实际上现在不喜欢文学类阅读的学生是越来越多,编者也太不了解这一现状了。不喜欢之后,学生应该就不需要再写什么由小说想到的五个词语了吧。第二个问题,向年长的亲友请教的问题,这对全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住校的高中学生(听说上海寄宿制高中的发展也非常迅猛)如何配合教师完成这一道题每一位学生需要花费多少长途电话费用,不知道编者是否设身处地想过没有?第三道题与第一道题是连锁反应的题,不喜欢阅读小说的广大学生似乎又可以跳过去了吧。不知道编者为什么要为自己设计好很无辜地去钻的套子。

在课后文字的第二部分“整合与建构”中,编者为什么要硬塞一个语文学科词汇贫乏无法表达的概念“建构”给学生,并将学习阅读小说的过程分为“初读”“学旁批”和“写旁批”三部曲,全部的9题11问中,编者对小说内容的关注远远低于对学生学习旁批的关注。这一部分编者所写的文字650,当然不包括略去的例句旁批评论的文字,应该是编者和韩文最欣赏的部分。仔细一看,编者的关注点不在小说本身,而在学生的旁批的模仿与写作,在本部分的文字中“旁批”出现了14次,由此可见编者对旁批是如何放心不下,关注程度是如何之高。至于学生对文本内容本身的理解如何,似乎都变得很次要了,只要学会了旁批的方法,就意味着完成了本篇课文的学习。那据说是另外的同龄人写的旁批不知道是否是撒谎的人造旁批以及总捉刀代笔的评论,即使不是,又有多大的代表性与普适性,又能够对千千万万的高中学生的小说阅读带来什么样的牵引与借鉴。我们不能够否认,学习旁批是有助于小说阅读能力的提高的,但是,当前的情况下,读懂小说应该是更为重要的教学任务。学生如果连是什么都闹不清楚,舍本逐末去学习什么旁批又有什么意义呢?这一“术”和“道”的问题应该是不需要再讨论的问题。

关于名词术语的堆积问题。仅仅一篇课文后面就出现了诸如教学论方面的整合与构建等两个术语,而涉及到的阅读尤其是小说阅读方面的则更加显得频繁,如“想象与移情”、“心理期待”、“反讽”、“阅读期待”和“阅读图式”、“文本关键点”、“象征意义”、“阅读反应”、“现代主义风格”、“(调整自己的)阅读姿态”等,如果按照韩文《教科书》中的分类则是“‘上教版’为这一篇小说所做的教学设计,实际上已经涉及到如下一些阅读知识与技能:阅读客体知识——现代派小说的反讽、荒诞、语言新奇、文本关键点;传统小说的知识要素;一篇小说与一个小说流派的文本间性等;阅读主体知识——阅读姿态、阅读期待、阅读图式、阅读反应、阅读挫折、联想、想象与移情,不同时空中的读者间性等;阅读本体知识——多次阅读过程、以及旁批、总评、反思、调整”等等。即阅读客体、主体、本体三大类知识,其间客体知识又分为现代派、传统派、一篇小说与一个流派等四小类,其“气质”第一小类又再分为“反讽”、“荒诞”、“语言新奇”、“文本关键点”等四个小点。这难以计数的知识点无疑组成了编者最期待的教学过程的具体内容,这些内容即使严重妨碍着学生对文本的有效解读也似乎是值得的,因为编者相信这些学习与阅读的技法以及旁批的技法,是最主要的学习任务,有了这一些武器,就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就可以包打天下无往而不胜。

过去我们太不注意方法,一段时间甚至将方法斥之为“奇技淫巧”,严重地阻碍了理性思维的发展,这的确是应该进行反思的。然而,近二三十年来,一些地方一些人又把方法奉为神明,甚至抬到了不应该有的吓人高度,以为只要方法正确什么问题都能够解决,这实际上也是非常错误的。近些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很多时候学生对内容并不理解,就凭借一点小聪明凭借几个可怜的名词术语也能够在低质量的考试中获得一定的分数,久而久之逐渐养成了不良的学风,把方法视为最主要的目的而对内容本身却给以了忽略的态度。这是典型的买椟还珠,是形式主义猖獗的体现,也是应试教育不断往前掘进所积累的恶果。

没有想到的是韩先生欣赏这样的舍本逐末过分看重名词术语堆积与灌输的教科书编排。到学生中去看一看就知道,要说如何写好作文,很多学生说起来都是口若悬河头头是道名词术语一大堆,就是难以下笔难以进行实实在在的写作。这与多年来我们过分强调方法强调技法不能说毫无关系。

本部分从目的、数量、内容、概念、实践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目的只有一个,我们的语文教科书的编写,不应该走到形式主义的道路上去,不应该走到技术主义的道路上去,让青年学生学习的教科书应该是在现代语文学科编辑思想指引下注重语言与文学修炼养成的能够适应不同层次学生发展需要的富有较大包容性的又有基础要求与多样选择相结合的教科书。

本文曾发表在《课程 教材 教法》

长按或扫描此码方便继续关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