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上的几次重要谢绝
语文学科上的几次重要谢绝
渐新堂
参加过1980年代中期的分科教材实验(初中阅读写作、高中文言文学文化),1990年参加过一次义务教育西部初中语文教材编写方案审定,之后也参加过几次教材编写,对语文学科算是有所接触的人。
上世纪末,一位全国知名特级诚邀参加由一家资深的著名的开明出版社组织的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且完全没有经济压力与发行压力,还是被我回绝了,并还直接劝阻该名师如果没有独特的编写理念,就不要去编教材,很难顺利也基本上难以成功。
本世纪初,两家有影响的语文杂志邀请我组织点评高考满分作文,让我非常吃惊——在高二的优秀学生中找人写,按照满分的要求来指导并写出评语,并保证年年这样进行操作。自然,我毫不犹豫地坚决予以回绝。
对苏教版的主编洪宗礼先生我是心怀敬意的,上世纪就参加过他的教材编写理论研讨会,很是敬佩:一线教师有此编写语文教材宏愿实属难得。洪也邀请我参与其编写,我谢绝了。虽然帮助找到了渴望已久的印度母语教材十多本,因为一看已久编出的几本教材以及五卷本的母语教育丛书的编译,似乎仅仅处于很初级的仓促思考阶段。
2003年,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编写会参加了两次就告辞了,虽然最初从教材发行的角度考虑还不多,几乎没有去找各地市教研员参加。来南粤这么些年了当时也很想为广东做点事情,但是,几次会议下来,主编仍然回答不出与通用的人教版教材在编写体例上有什么新的思考,既然简单照搬模仿,就只剩下了经济利益的切分了。
2004年的回绝压力就大一些。国家课程改革的直接业务指挥在大兴明确提出,希望全国课程改革之后的首次中考语文试题,深圳(即南山)要带头大胆做出改革探索,加上传统中考所没有的口语考试内容。我用厦门多年的中考听力检测的客观性以及叶圣陶等人的语文教育论述来当场回绝,并强调从语文学科发展的价值看没有必要,在全国也没有实施的研究基础与条件装备的可能。
1990年代中后期,有一两家杂志要为我开办专栏——每一期刊登一点文字(当时似乎有了开专栏的萌芽),我断然回绝:一线教师要发表一点东西多么艰难,杂志应该去多多发现新人。我处于地市一级的位置发文字相对容易,再去占据版面于心不忍。再好的朋友办的杂志,我也坚持说服他们,每年最多在同一种期刊上发两篇,绝不多发,何况也没有那么多的有价值的深入思考。
至今,我也不后悔,我的三不主义无奈地远离了名,我的几次重要回绝谢绝又傻傻的疏远了利,但是,心里感觉还是活得比较坦然实诚,尤其是在市场经济大潮之中。
长按或扫描此码方便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