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冯乖旦/赤水河畔的红色回响(外一章)
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原创文学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微信号—
本刊网络所发作品,同步在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搜狐号、网易号、百家号、知乎号、360个人图书馆七大平台推送。敬请关注。本刊纸媒及公众号只刊发原创首发稿件,请勿一稿多投!
(外一章)
冯乖旦
“横断山,路难行,敌重兵,圧黔境。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其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敌人弃甲丢烟枪,我军乘胜赶路程,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这是音乐史诗《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精彩唱段。自1965年8月在北京演出,至今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红军长征的故事家喻户晓,历久弥新,四渡赤水的壮举,成为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这个奇迹的创造者就是毛泽东和他领导的中央红军。
为什么红军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迂回穿插于敌人数十万重兵之间,四渡赤水?
赤水(河)是长江上游右岸支流,为贵州、四川、云南三省界河。战役发生于1935年1月19日至1935年5月9日,作战地区集中在贵州省和四川、云南省交界地区,红一方面军和国民党军周浑元、吴奇伟两部8个师,湘军3个师,滇军3个旅,川军12个旅,桂军3个师,黔军3个师,斗智斗勇,周旋了3个多月,共歼敌1.8万余人,俘敌3600余人。由于毛泽东等以高超的指挥艺术,巧妙地隐蔽我军战略意图,有计划地调动敌人,造成了我军许多局部的优势和主动,从而使整个形势向着有利于我、不利于敌的方向变化,终于打破了敌人妄图围歼中央红军的战略计划。使中央红军在长征的危急关头,从被动走向了主动,从失败走向了胜利。
2021年7月10日下午,我们终于来到了梦寐以求的茅台镇,住进了怀庄酒店。翌日,太阳冉冉升起,我们来到赤水河的西岸茅台渡口,参观了高起点设计的“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园”,登上了位于朱砂堡顶的“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我们踏着台阶向上攀爬,看到了格外高大、引人瞩目的纪念塔,塔座上有“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八个字,由江泽民主席题写。塔高25000毫米,寓意红军长征两万五千里,纪念塔由四个巨大的浪形柱依次错位重叠构成,寓意四渡赤水,浪形柱上部悬嵌着四个不锈钢球,恰似腾空的浪花。塔座为木船造型寓意着中国革命事业乘风破浪,奋勇前进。高大巍峨的纪念塔使我们感到特别震撼,非仰视不可。
下山后,我们来到“红军长征过茅台陈列馆”,该馆依山而建,两层楼房,于2016年5月开馆,项目占地2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00平方米,展陈面积1100平方米,展陈馆生动再现了红军四渡赤水波澜壮阔的历史,重温茅台酒镇与中国革命历史红色情缘,展示中国工农红军在血与火中建立的不朽功勋。
在该馆有这样一则回忆录故事,红军到达茅台镇的时候,老百姓受国民党的反动宣传不敢出来,但仍有许多老百姓出来欢迎,听说红军要修被国民党炸坏的铁索浮桥,老百姓就主动把盐船给红军用,红军对每个盐船都预付了30块大洋。不拿群众东西,不占群众便宜,最终赢得了群众的信任。
在陈列馆,我们了解到了许多概念和鲜为人知的故事。比如“干人”这个词,是贵州的方言,意指穷人(穷得一干二净);还有一个概念叫“鸡鸣三省”,是位于滇黔川三省交界处的一个村庄的名字,在贵州省毕节市境内。意为公鸡一叫鸣,三个省都能听到。1935年2月,中央红军在这里召开了“鸡鸣三省会议”。
在一个“各路红军长征里程表”上展示着各路红军的长征历程:红一方面军25000里,红二方面军20000余里,红四方面军10000余里,红25军10000余里,各路红军总里程65000余里。日常,我们所说的25000里长征,是指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的路程,它代表了那个艰难岁月红军的信仰和巨大的牺牲,是红军走向胜利的标志性符号。而红军的长征精神:“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则是我们共同的财富,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红军四渡赤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中央领导都有极高的评价:
周恩来说:这是相当困苦的一个时期,走“之”字路,四渡赤水河。
朱德说:赤水四渡棋一盘。
邓小平说:毛主席军事思想最光辉的一页,就是长征中的四渡赤水。
胡锦涛说:这一伟大历史事件,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骄傲,是人民军队的光荣,是中华民族的自豪。
江泽民说:长征将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的丰碑上。
1960年5月,二战名将、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访问中国时对毛主席说:“我读了您的军事著作,研究了您指挥的战役,特别是三大战役,那可是您的得意之笔,可以与世界上任何伟大的战役相媲美。”
毛主席闻言摆了摆手说:“不,那不是我的得意之笔,我的得意之笔是四渡赤水。”
在黑龙江的哈尔滨、河北的石家庄、山西的侯马、湖北的黄石等地都有红军街。贵州省遵义市的红军街却与众不同,它是我们这次重走长征路中极有特色的红色旅游景点。作为历史文化名城遵义的标志性旅游街区,品特色、听红歌、忆历史,这里的红色韵味十足。
2021年7月9日晚,我们穿过遵义市的大街小巷,跨过湘江河,来到了久闻其名的红军街。
红军街位于遵义市红花岗区,是驰名中外的遵义会议会址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风景秀丽的遵义公园隔墙相望。
流连于一幢幢红军旧址,心里涌动着一缕怀旧的幽情,那红军情怀更是弥漫全身。
第一眼,我们看见的是一座高大的木牌楼,牌楼上“红军街”三个苍劲流畅的金色大字嵌在黑色木牌上。一位青年大学生行人介绍说,“红军街”三个字是张爱萍将军题写的。
从牌楼下穿过,即进入了红军街。
这是一条仿古建筑群步行街,长约三四百米,是典型的融观光、休闲、餐饮、娱乐、购物于一体的商业文化一条街。
放眼望去,街道两旁是错落有致的仿古小楼,木栏青瓦,雕花门窗,古色古香,体现出黔北民居特有的建筑风格。街道路面一律用大小不一的青石板铺设,昭示着沧桑与古朴,幽清整洁。沿街店铺门面上插着红旗,无数串精致的红灯笼,从店家的屋檐垂挂下来,汇成了一条红色的河流,遵义人把红色运用到了极致,弘扬红色文化早已成为他们下意识的行为。
在一家店铺门前,我们被柜台里和台面上琳琅满目的当地特产所吸引,于是前往探究。另有几位战友被热情的酒家老板邀请店内落座,一边享用风扇,一边品尝当地的美酒。体验式消费是聪明的遵义人把脉人性、摸准顾客消费心理的重要营销方式。
令我遗憾的是,我看上了一款雕刻精美的拐杖,打算给我87岁的母亲买一个。考虑到我初来乍到,红色之旅还要持续几天,带上它行动不便,就决定离开遵义时再买。谁知就是这一犹豫,我再也没有时间去红军街了。
红军街的许多“老字号”店铺,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已在此经营。100年沧桑巨变,至今仍生意兴隆,那些新兴的企业同样顾客盈门。在这里,遵义和贵州当地的名优土特产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最有名气的贵州茅台酒、湄潭茶、蜡染布,都在此设置专卖店、专柜。天麻、杜仲、金银花、野山参这些遵义产的中药材,都有店面销售。另外,在此也能找到四川、重庆、云南的特产、小吃的身影。
南来北往的游客,都可以在红军街挑选一份自己满意的纪念品。被誉为“遵义第一风味小吃”的豆花面,门面就开在红军街的街口。可惜,豆花面门店已经打烊。我不知道豆花面是怎样的面,奋力想象着它的模样和味道,却不由自主的把豆花面和宝鸡的扯面、臊子面、豆花泡馍联系在一起,不免口里生津,嘴就馋了起来。
据了解,2007年11月,遵义市政府投资7000多万元建成了红军街,房屋建筑面积16404.4平方米,营业房176间。
红军街原名杨柳街历史街区,在原动物园、水上乐园及部分住户拆迁地上建设而成,为遵义市传统商业、文化中心区域,地处红色旅游景点核心位置,是遵义市委、市政府打造的红色旅游精品工程。遵义会议会址、遵义会议陈列馆、红军街、红军总政治部旧址、遵义会议纪念馆、文化小学、穿城而过的湘江河和红军山烈士陵园等景点,共同构成遵义红色旅游的一条主线。
红军街,是近年来遵义市凭借得天独厚的人文环境优势,精心打造的“中国红色旅游第一街”,诸多红色元素,丰富了红色文化的内涵。
第二天,我们参观遵义会议会址,路过红军街时,看到了夜晚看不到的景象。
阳光下的红军街更加亮堂亲切,店家笑盈盈地招呼我们消费,红歌的旋律在耳畔回响。在我们的前方,歌声越来越响亮,大老远,我们看见一群身着红军服的人在丁字路口一个L形的廊亭下唱红歌,喜爱音乐的我一下子被吸引。我跑了过去,这才看得真切。原来,她们是遵义红歌艺术团的合唱演员们,看上去年纪不轻,约有百人之众,女歌手占了90%以上,别看她们失去了青春的容颜,但个个精神抖擞,自信心十足,演唱都很投入,唱得真好,而乐队在为她们认真热情地伴奏。此刻,资深美女们正在演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游客们驻足观赏,纷纷拿着手机拍照。
看到遵义红歌艺术团的女演员多,我也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我们宝鸡市文学创作学会和学会旗下的文学艺术团。我们也是女会员多男会员少。在社会活动中女多男少的局面是个现实问题。男人们都在上班、都在干事业、都在忙着挣钱,生活的担子“亚历山大”。而女人们则没有这些顾虑,浪漫的她们在单位遇到不顺心的事就躲到家里,天冷天热都会左右到她们对工作的心情,而对于唱歌跳舞这种既锻炼身体又愉悦心情的轻松艺术,她们情有独钟,乐此不疲。
红歌颂盛世,激情唱长征。红歌从遵义人的心中飞出,红军街的歌声荡漾在游客的心里,也将随着游客的足迹传遍天下,威震寰宇。
红军街,我真的愿意重走一回。
欢迎关注河南文学杂志抖音号
作者简介
冯建伟,笔名冯乖旦,陕西宝鸡市凤翔区人,中共党员,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本科毕业,军转干部。系陕西省作协会员、陕西省摄协会员,现为宝鸡市文学创作学会会长,《西部作家文学》总编。作品散见各类媒体。曾两次荣获“陕西新闻奖”,小说获“华澳杯”第三届中国人口文化奖”,出版有长篇小说《阴杨村的故事》。
《河南文学》杂志是河南阅读学会旗下的一个纯文学刊物,双月刊。以“不厚名家、力推新人”为办刊宗旨,以“不唯名家,但求名篇;不拘篇幅,唯求美文;不唯形式,文道并重”为原则,主要刊登小说、散文、诗歌等文体,面向全球各界征稿,所刊登稿件主要从“河南文学杂志”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稿件中选取(已在其他媒体刊发并被原创保护的,本平台不予刊发)。欢迎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本平台周一至周五更新
投稿邮箱:
散文:hnwxsanwen@126.com
小说:hnwxxiaoshuo@126.com
诗歌:hnwxshige@126.com
评论:hnwxpinglun@126.com
出品/河南阅读学会
编辑/河南文学杂志社
主编/李一
副主编/阿 若 冯新林
编辑部主任/ 任学青
责任编辑/宋 兵 达 林
刘海波 蓝 岛
平台维护:河南阅读学会文化传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