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心灵奇旅》的惊喜与瑕疵

文:野人五

编辑:Mr.Friday

图片:网络

星期五言:《心灵奇旅》作为皮克斯与迪士尼联手打造的动画片,其奇幻色彩与技术性给观众带来的观感刺激已是见怪不怪了,但这不代表它就是一个纯粹工业体制下出来的商品,否则创作者也不会将故事借助一个搞“爵士乐”的“中年男人”讲述出来。更甚者,电影不惜摈弃了“爱情”这一讨好大众的环节,取而代之在纯爵士乐的普及以及生命的辩证上大费笔墨,这足以证明它的偏执与反叛了。

当然,说它是纯艺术片也有失偏颇——细加思考,你能在故事的结构以及主题里找到很多矛盾之处,这些矛盾进而转化成了电影的瑕疵。我认为这种瑕疵便是商业与思想妥协的结果,而非创作者能力所致。

一、惊喜:关于爵士乐的专业化渲染

《心灵奇旅》是一部取材于音乐的故事片,但与一般商业音乐类电影不同的是,后者往往是挂羊头卖狗肉——满口说着什么音乐要随心啦,要追逐个性啦,可主角们唱出来的往往却是取悦大众的流行歌曲,是为取悦观众精心打造的产品。

而《心灵奇旅》创作者却在纯音乐性上大费周折,这点不但在听觉上表现突出,视觉渲染也费劲了心思,比如说爵士即兴中每个乐手演奏的手型、嘴型、表情,比如说传统摇摆乐中合奏与独奏的精准设计与编配,再比如说纽约爵士酒吧经典色调的模拟……

所有这些细节让看者犹如进了百老汇的酒吧。我们与其说这些情节是在讲故事,倒不如说那是在向大众普及“爵士乐”。

说实话,这样专注于专业细节对票房并不是什么明智之举,因为大众(包括文艺青年)谁都想沾点陀思妥耶夫斯基、卡夫卡的文艺范儿,可谁都不想费脑子把《卡拉马佐夫兄弟》或《城堡》看完。皮克斯这么做实冒险。

二、瑕疵:两个世界的视觉二元化处理

正如《寻梦环游记》、《爱丽丝漫游仙境》那类奇幻片一样,《心灵奇旅》在故事结构和视觉上对整部电影进行了“二元化”式的处理——即“另一个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对照。然而在我看来,二元本身并不是《心灵奇旅》瑕疵产生的原因,真正原因在于:二元化处理后其商业目的与主题思想目的之间产生的矛盾。我们来拿《爱丽丝漫游仙境》做例:

电影中“另一个世界”的设置意图很明确:它就是帮观众逃离现实的!它就是让现实世界与虚幻世界产生强烈视觉对比的!

▲《爱丽丝漫游仙境》海报,2010

当然,电影通常结尾会讲出个大道理或用个大团圆结局去掩藏这一目的,圆了另一个世界的慌,让你神不知鬼不觉回到现实。但至少在电影院里的两个小时,你是逃避到另一个世界里的。

那么《心灵奇旅》是这一目的吗?来看——

电影开端十分钟(也就是出电影名称字幕之前)的目的很明确:男主角落井后展现出来的死后景象其视觉冲击力很强,它牢牢抓住了观众的眼球,它看似要帮你逃离现实了。

然而,男主角在接下来的故事里真的要像《寻梦环游记》里的男孩儿那样,来一场超现实之旅了吗?看过电影的人会知道:在之后大部分的电影时间里,角色们又回到现实中了。换句话说,导演并没拿“另一个世界”的奇幻大做文章吸引观众,而且两个世界也并没有产生太强烈的正反对照(另一个世界并没有那么好,现实世界也没那么坏)。

如此看来,电影开端的10分钟和之后的90分钟其情节设置的目的性是矛盾的,具体说就是:开端部分的商业目的与之后部分的主题思想目的是矛盾的

我认为这一矛盾影响了故事整体结构的严谨性,反应在情节设置上便是男主角的“死因”——不慎落井(如此一部讲述生死灵魂的电影,其诱因竟是男主走路不小心,违反交通造成的)。这种死因对主题思想显得过于草率,它缺少了一种逃避或是绝望的深层次动因。

好在电影中的另一个人物——那个厌世的灵魂,弥补了在两个世界间往返的“动因”,这个待会再说。

三、惊喜:对另一个世界的视觉淡化

当然上面的瑕疵是从故事和主题角度而言的。如果我们能抛开商业类型片的概念,单从视觉角度来看,“另一个世界”的淡化处理需要的是创新加取舍,这是皮克斯创作团队让人着实佩服的地方,来看:

相比于《寻梦环游记》里另一个世界的华丽与花哨,《心灵奇旅》几乎做到了“极简主义”——几根线条,几个形态、一两种色彩便能勾勒出一个“奇幻空间”。

这种极简的创作是艺术化的思维(而非商业化),它们被抽象化、哲学化(体现在对灵魂、肉体、性格、生死的论述上)呈现出来。不止于此,导演甚至连那些可能吸引观众的味觉刺激也给剔除了。自然,“另一个世界”的观赏性与娱乐性大打折扣,甚至对某些观众变得枯燥乏味。

然而当这些抽象创作退居到了“现实空间”与故事之后,你会发现,它们虽然没有增强故事的矛盾冲突和戏剧张力,但也没有破坏故事的主体节奏,没有影响故事的情绪节奏。它们只不过让电影看起来更像散文式的叙述了,它们让角色干事的阻力更小了(或者没那么明显了)。

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另一个世界”的创作,一是需要创作者的想象力,二是需要创作者的想象力不落于“重口味”,三是需要创作者的权衡与取舍(不用花哨的创意去抢故事的风头)。

说实话,作为一个基于商业基础之上的动画片创作者,能产出这么一部作品,也着实让人惊喜了。

四、瑕疵:人物设置上的矛盾

我一直对电影中那个“厌世的灵魂(剧中名字叫:十二)”耿耿于怀。要知道,电影开端男主角在落入“生之处”的地方时,电影曾有交代:那些灵魂都是纯洁的,都对地球充满了好奇与渴望。怎么就出了个“厌世的灵魂”,它那些性格是怎么来的,是那些“导师”塑造的?

如果是这样,那电影便是落入了“爱丽丝”、“寻梦环游记”的套路了,即另一个世界实际也在隐喻现实世界,那反倒让这部电影落于俗套(而非纯粹探讨灵魂了);

那它的性格是前世得来的吗,显然编剧不想这么说,那会让电影落于宗教轮回的狭隘套路;再者,这个厌世灵魂几千年都没找到生命火花,几代大师、大人物教导都没有开化它,怎么去了趟人间就转变了,难道就差一块披萨?这未免有点牵强。

这是人物塑造上的一个瑕疵。如果这个人物仅仅如同电影中的那些猫啦、理发师啦之类,那有点瑕疵也就罢了。可正是因为这个人物的性格太过强烈,反倒有点抢了男主角的风头,它甚至可以跟男主角并列称为反面一号主角了。

我认为,这个反面主角的设置再次体现了创作者商业性与主题思想性上的矛盾——它一方面增强了故事的矛盾冲突与戏剧张力,另一方面却在解构这一人物的身世与心理上无能为力,产生了不可避免的瑕疵。

五、惊喜:淡化意识形态

近些年来,美国主流电影在没有意识形态的驱使(或者说无视政治正确)下拍片几乎是寸步难行的。创作者主动也好,被动也罢,总之你得在电影中多多少少为那些种族、女权、阶层等问题站队,否则便可能被诟病。

这些因素会渗透到电影中的每一个环节,包括人设、演员选取、情节、甚至是人物正反定性与电影结局。

《心灵奇旅》很聪明地避开了这些东西——

从故事的表面层次,它仅仅探讨了黑人之于美国爵士乐、小人物之于理想、人类之于生活这些概念,导演将细节对准了一些具体的生活琐事以及专业技术层面(比如说爵士乐),回避了任何可能产生冲突的社会矛盾;

从主题的隐性层次,它也只是单纯地讨论了“灵魂归宿”的问题,用一些具象的空间创意与捆绑技巧解释了执着、神秘主义、忘我、灵魂迷失。这些问题相对于社会科学孤立而设,站在了宇宙观的角度,自然避开了被诟病的可能性;

电影当然有一些小而隐晦的社会批判与讽刺,比如说另一个世界那个精打细算的统计员,比如说那些爱说教的人,创作者干脆将这些人要么抽象化成个图形,或者找个逝去的大师比如说什么荣格之类做黑。

总之,这是一部没有明显“站队”的电影。

六、瑕疵:封闭结局

《心灵之旅》的结局终归是回到了“大团圆”的结局——该复活的人复活了,该找到生命火花的人找到火花了,该满足理想的人也满足理想了。

当然我们不能说大团圆用在哪都是错的,都是非艺术的!而在这里,你能明显感觉到创作者在照顾迎合观影大众的心情,而非诱发观众自己思考出答案,自己对生死认知的问题作出选择。于是便有了另一个世界的人为死者“开后门”的一出戏。

电影末尾,本来已经死去的人得到了另一个世界掌控者的特赦,而且还是耍了个小聪明骗过守门者特赦的。这在现实中是做不到的,只能在电影中做到。换句话说,电影非但没有帮观众解决门外的事情,还让你在门里面意淫了一把。让那生死问题的答案封闭在了一个单一的“幻想”中。

这是电影创作者与电影观众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要么让观众失望,要么说谎满足观众。

好啦,不管怎么说,瑕不掩瑜,这部电影的那些惊喜之处足以启发我们去辩证、受益了。

最后补充一句:上周我们曾写过关于《“哆啦A梦”是怎样做到老少通杀》的文章。要知道,与那部动画片不同的是——在我看来——《心灵奇旅》只适合成年人看!或者说大多数好莱坞出品的动画大片都是给成年人看的,

不知这算不算一个瑕疵?


▼▼▼ 往期相关文章,你可能会喜欢:

 十万名著也抵不过童年看的这套漫画书!一起追忆吧...

 「推荐」西方人是怎样解读意识灵魂的,10部电影告诉你

 带孩子去看《寻梦环游记》之前,请务必思考下面的问题

 《千与千寻》的创意是怎样为时代背景服务的

 送给“大孩子”的10部动画片

 从《天气之子》看商业片的七大套路

如果你觉得与主流格格不入

如果你渴求真理

关注我们

▼▼▼

▲▲▲

所有文字均为本公众号独家原创,未经允许不得复制转载

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