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方新解』《古今录验》续命汤解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论中风曰:“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喎僻不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府,即不识人;邪入于藏,舌即难言,口吐涎。”

  其论中风,从血络空虚,寒邪入侵着眼;其脉浮紧者,寒虚相搏也;或左或右者,贼邪不泻也;邪袭之处肌肤舒缓,正存之地相对坚急,急缓相引,则喎僻不遂;邪在于络者,血不能荣,肌肤不仁;邪入于经者,经气不利,即重不胜;邪入于府(同腑)者,神机散漫,即不识人;邪入于藏(同脏)者,藏气逆乱,舌即难言,口吐涎矣。

  是以中风之轻浅者,治之必先补其经络之虚,而后除其所搏之邪,则其病自愈。然其入府、入藏者,或则昏不识人,或则难言吐涎,上法即恐难效,是又当何治?于此一节,仲景未出主方,而后世之发明亦少。余今不揣谫陋,勉从篇后附方《古今录验》续命汤约略述之。

  《古今录验》续命汤:用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持,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并治但伏不得卧,咳逆上气,面目浮肿。

  方用麻黄、桂枝、当归、人参、石膏、干姜、甘草各三两,川芎一两,杏仁四十枚。上九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当小汗,薄覆脊,凭几坐,汗出则愈,不汗更服;无所禁,勿当风。

  欲明方义,先论方证。或问曰:何为中风痱?《灵枢·五变》云:“肉不坚,腠理疏,则善病风。”故知病风者,虚为先决,风为病因,此风者,邪气之总称也。《灵枢·热病》云:“痱之为病也,身无痛者,四肢不收,智乱不甚,其言微。”是知《古今录验》续命汤所治中风痱一证,即仲景所云内虚外中之中风入藏府者矣。

  方证既明,乃探病机。《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今邪气入于藏府,藏气因而逆乱,故身体不能收持,拘急不得转侧;藏府蕴邪,神机散漫,故口不能言语,冒昧不知痛处。是知中风痱一证,实因虚邪中,藏气逆乱,升降失序,出入无权之患也。

  病机已明,治法乃立。此证缘于因虚邪客,藏气逆乱,故治之必当补虚损而除外邪,复出入以调升降也。夫升降之用,当从一身之气调之;一身气之升降,又当于中气求之;中气之升降,又须从太阴阳明求之;而太阴阳明之用,又须得中气充足、肺气通利及肝气条畅以为助也。是以中风痱一证,治之必以恢复中气之升降为本,且以填补中气之虚,通利肺气之塞,并条畅肝气之舒为要也。

  法随证立,方药乃出。试观续命汤一方:石膏、干姜等量并用,一升一降,所以调气机而复出入也;且二者一寒一温,又所以温太阴而清阳明者也;太阴得温则其气能升,阳明得清则其气可降,此又成相辅相成之用也。用归、芎之辛温补血虚,且令肝气条达。用麻、桂之辛温祛邪滞,更使肺气通利。

  肝血足则左升有本,肺气利则右降可行,是又寓升降臣佐之意于其中也。再用参、草之甘温补中弱,并助芎、归补血之效,且使动静有序。杏仁之苦温能利肺气,更合麻、桂辛散之力,又成升降之师,是为辅佐之品也。

  诸药并用,其人虚损平而外邪自去,升降复而出入能行,神机因而重生,气息由是再续,故风痱之证自愈矣。

  又,此方亦为大青龙加参、归、芎、姜而成,故亦可用治“但伏不得卧,咳逆上气,面目浮肿”之属因虚寒客,饮热互结之证,观方后薄覆取汗及避风调摄之法即可知矣。

  此方临证施用,但得方证相应,则必有桴鼓之效。药王孙氏曰:“古人立方,皆准病根冷热制之,则验方用无不效。”诚见道之言矣。余今粗论如上,权做抛砖引玉之用,还望不贻笑诸君尔。

  附:

  《古今录验》续命汤歌

  续命石膏杏干姜,归芎参草桂麻黄。

  风痱瘫痪不能语,或痛拘急难转尝。

  并治但伏不得卧,咳逆上气面肿康。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0)

相关推荐

  • 《古今录验》续命汤讲稿

    原创 刘帮来 医道从简 1周前 好久没有讲课,群里青年才俊,理论和技术都突飞猛进,讲课有压力啊! 以前以我自己的思路讲过<金匮要略>中风篇的侯氏黑散.风引汤等.在<金匮要略>中 ...

  • JT叔叔伤寒论慢慢教视频13-105(2)

    金匮要略5.3 寸口脉迟而缓,迟则为寒,缓则为虚,营缓则为亡血,卫缓则为中风,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心气不足,邪气入中,则胸满而短气. 解释:仍然从脉象说明了一个容易中风的体质,是又寒又虚的体质. ...

  • 自古中风续命雄外感内伤皆可用(一)

                           毛进军 天,我们就来谈谈<金匮要略>中的一个不太好理解但临床疗效非常好的方子,这就是<古今录验>续命汤,以及这个续命汤所涉及的系列 ...

  • 『古方新解』古今名医经方一剂退热案

    古人治病,常有"效如桴鼓""一剂知,二剂已""覆杯而卧""一服愈,不必尽剂"的记载,难道这些都只是传说?中医是慢郎中?经 ...

  • 『古方新解』小柴胡汤治验举隅

    小柴胡汤是<伤寒论>中主治少阳病的方剂.该方由柴胡.半夏.人参.黄芩.甘草.生姜.大枣等组成.主治伤寒五六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 ...

  • 『古方新解』古今第一方

    五子衍宗丸是著名的补肾良方,是治疗阳痿不育.遗精早泄等肾虚精亏病症的代表方剂之一.据考证该方起源于唐代,最早记载于道教的<悬解录>一书.书中记载了张果献于唐玄宗的圣方"五子守仙丸 ...

  • 『古方新解』陈潮祖详解真武汤

    陈潮祖(1929-2018),四川省宜宾人,著名方剂学专家,成都中医药大学方剂学科奠基人,其代表作<中医治法与方剂>刊印90余万册,该书问世后迅速被日本.韩国翻译出版,流传海外,陈老在著作 ...

  • 『古方新解』乙未年备化汤验案二则

    江苏龙砂医学流派善用陈无择所创"三因司天方"十六方,疗效颇佳,并成为该流派重要特色.备化汤出自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症方论>,系为丑未年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而设的 ...

  • 『古方新解』北京同仁堂安宫牛黄丸古今谈

    人们常说,中医的特点是"不治已病治未病",因此,在很多人的概念中,中药是不能用于急救的,它往往与防病.养生.保健等关系密切.其实,中药并非都是"慢性子",有些还 ...

  • 『古方新解』参芪地黄汤治肾病综合征验案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胡本先 张某某,女,15岁,主诉肾病综合征1年.现激素治疗,近2日发现双下肢轻肿,查尿常规有蛋白3+,手足发热,口干口渴,尿黄,舌红苔白,脉沉.辨证属气阴两虚,湿热内蕴.处方 ...

  • 『古方新解』古方治失眠验案

    不寐即失眠,虽属阴阳失调,心神不安所致,但与五脏六腑都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病因病机不同,故临床症状各有差异,当分虚实论治,不能机械地统一用法.笔者在近几年临床工作中,运用古方治失眠,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

  • 『古方新解』临证古方今用验案三则

    古方今用一直为中医临床所探讨,是取得临床疗效的一个重要方向.笔者于临床上多从古方今用之道,收效甚佳,现将三例病案报道如下.        麦门冬汤证-肺痿案       患者,女,40岁,于2008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