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京剧谚语
长按二维码,即可购买
此系雷喜福先生所言。
把唱腔比喻为一幅图画,把嗓音比喻是做画的颜色,是讲演唱者唱好唱腔,必须根据曲情的需要,在演唱中运用好各种不同音色。比如“哭音”、“虎音”、“立音”、“堂音”、“脑后音”、“沙音”、“滑音”、“炸音”……等等。“哭音”的声音特点缓慢低沉,唱时略带鼻音,如《文昭关》伍子胥唱段中多用此音。“虎音”特点是音高,宽亮而壮实。《群英会》中周瑜的“也是我暗杀他不用钢刀”唱句,运用了“虎音”。“炸音”的特点是宽厚、粗实而洪亮,多表现性格耿直粗犷、暴躁一类人物。“脑后音”高亢雄壮,虽不像“炸音”响亮,但它的音色浑圆厚实,善于表现悲壮的感情,如《逍遥津》中汉献帝的“父子们在宫院伤心泪落”唱句即是。
讲念白和演唱易犯的两个毛病。即念白缺乏抑扬顿挫只一个节奏的数字和演唱只注重声音的响亮圆美而缺乏感情,听起来平淡无味儿。
声音要灌台 字音要吐真
理解词中意 阴阳顿挫准
快中需要慢 慢中反应紧
气口用得当 语气有区分
此系雷喜福先生所言,是讲演唱的字音与旋律的关系。
京剧演唱中,有一类属于花腔者,即旋律丰富多变的唱腔,如《秦琼卖马》中的[西皮慢板]“提起了此马……”的唱句,就用的是旋律多变的唱腔。在唱这类唱腔时,由于演员在字音上掌握的不准确,往往把字音唱错,如“马”字,韵母为“阿”音,有些演员在“阿”音的行腔中,时而“阿”音,忽而“喔”音、“哦”音……摇摆不定,听起来既不好听,往往把字音也唱错了。“千啭百啭,本音始终不变”,就是讲演唱时,不管旋律多么曲折,原来的字音不能唱错。
从物理学角度讲,声音的发生,是物体相击,发生振动的结果。
任何声音的产生离不开三个条件,即振动力源,振动物体,共鸣体。例如人的鼓掌,双手为振动物体,人用力合掌为振动力源,合掌之空隙起共鸣作用。又如人们在讲话、歌唱时的声音,人的声带为振动体,呼出气流为振动力源,口、鼻、头、胸等各部位为共鸣体。从上述可以看出,在声音的发生中,三个要素之一的气流(振动力源)为首位要素。气乃音之帅即强调气息对于歌唱、念白所起之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