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唱腔的《唱词句法》有哪些?

京剧的唱腔,如前所述,是分为板腔体和联曲体两大类型的。

〖联曲体〗的唱腔因为是由许多具有自己特定腔格的曲牌所构成,所以在同一曲牌中一般没有什么板式的变化,其句法也是像古宋词、元曲那样的“长短句”——每句的基本字数、平仄和增加衬字的位置都有自己的定格、规律。这里就不一一加以介绍了。

而〖板腔体〗的唱腔则一律是由一系列的“上下句”构成的。所以它的句法是有规律可循的。一般来说,京剧的板腔体唱词多是由“十字句”和“七字句”构成。“十字句”是由3(三个字)—3(三个字)—4(四个字)三个分句组成,

例如《空城计》中诸葛亮的〔西皮慢板〕唱腔“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一段的唱词和《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打虎上山》的成套二簧唱腔“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一段的前半部分唱词就都基本上是“十字句”;“七字句”则是由2—2—3三个分句组成,例如《苏三起解》中苏三的〔西皮流水板〕唱词“苏三离了洪洞县”和《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的〔西皮快二六〕唱词“今日痛饮庆功酒”就都是“七字句”的。

“十字句”和“七字句”只是京剧的基本句格,在实际上是有许多变化的。可以将句子加长,在句子里加许多“衬字”,还可以在分句与分句之间加上更多的分句,组成“叠字句”(或称“垛字句”),这样一句可以有十几个字甚至二十多字;也可以将长句子缩短,十字句变成八字句、九字句,七字句变成六字句、五字句,甚至还有四字和三字的句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