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烂漫醉游人!记者带你打探重庆“两江四岸”“大客厅”

市民来信

编辑同志:

重庆是著名的山城、江城,主城都市区“两江四岸”是重庆“山水之城”的核心地带,也是城市发展的主轴。

2019年末,重庆启动了“两江四岸”“十大公共空间”建设,包括长滨路珊瑚公园片区,九滨路九龙滩公园,南滨路雅巴洞湿地公园,二塘滨江公园,北滨路相国寺码头,盘溪河入江口,江北嘴江滩公园,沙滨路磁器口滨江段,嘉滨路李子坝公园,巴滨路花溪河入江口。不知这些公共空间打造得如何了,是否能满足市民锻炼、亲水、憩息休闲功能?

热心市民刘渝

“两江四岸”被喻为重庆“大客厅”,带着市民的关切,重庆日报记者连日来走访了部分建设中的“公共空间”,提前打探重庆“大客厅”的未来模样。

慢行系统

运动增活力 休憩添闲适

1月6日,记者来到正在建设的江北嘴江滩公园,长达6公里的岸线南北延伸,记者的视野也豁然开朗。嘉陵江穿城而过,两岸高楼鳞次栉比,黄花园大桥、千厮门大桥飞架南北……

江北嘴江滩公园已栽种好1000多株日本晚樱。记者 郭晓静 摄/视觉重庆

有山有水有楼有桥的江滩公园是“两江四岸”公共空间的一个缩影。除了上述元素,江滩公园还有极具山城特色的步道系统,不同层次的步道让市民活力运动、闲适休憩两不误。

根据《重庆市中心城区“两江四岸”公共空间建设设计导则(试行)》,步行道结合滨江景观、地形地貌、生态环境和水文条件进行设置,根据标高分为弹性道(175米以下)、亲水道(175到180米)和活力道(180米以上)。弹性道无设置条件的特殊地段,仅设置亲水道和活力道。其中,弹性道宽度不宜大于2米,亲水道和活力道宽度不宜小于3米,特殊情况下不宜小于2米。

以江滩公园为例,该项目正在建设一条标高为178米的亲水道,市民不仅可以在此散步骑行,还能欣赏到1000多株连片种植的日本晚樱林。“将来成片的樱花开了,不论是身临其境还是从江对岸观赏,都是不同的景致。”在刚刚种植好的樱花林下,江北嘴江滩公园项目经理赵建西憧憬着未来樱花烂漫醉游人景象。

江北嘴江滩公园千米芦歌景点效果图。 市住房城乡建委供图

“长滨路珊瑚公园片区也有类似的设计。”市住房城乡建委城市提升统筹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在标高175米的岸线上,珊瑚公园设置了宽度不低于6米的亲水步道,满足市民亲水漫步、自行车等多样化出行选择。沿着这4公里长的亲水步道,珊瑚公园将整合零碎的场地空间,让市民“动起来”。

在江北嘴江滩公园,178米的亲水步道往上,是标高190米的江滩公园活力道。“项目完工后市民可以在这条道上喝咖啡赏江景,还能游玩修复后的古城墙,让生活节奏慢下来。” 赵建西指着正在铺装天然石材的步道告诉记者。

其实在江滩公园最下方,还有一条标高165米的弹性道。由于目前重庆属于三峡蓄水期,弹性道位于水面之下,记者还无法目睹真容。“等到春天来临时候,弹性道就会浮出水面。弹性道的铺装,我们在选材方面充分考虑了耐冲刷、抗滑等要求,能够满足‘弹性’功能。”赵建西表示。

“在十大公共空间建设的同时,我们正在实施全线贯通滨江慢行系统工程,并增加滨江与腹地地块连接,提高腹地至江岸慢行通道的密度。”市住房城乡建委城市提升统筹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亲水空间

春风生绿洲 可达又好看

在中心城区“两江四岸”标高175米以下,与弹性道相伴的是消落带。三峡工程冬季蓄水发电水位为175米,夏季防洪水位降至145米,水位落差暴露出的土地就是消落带。消落带形成后,原本生长在这个区域的大部分植物,因为将近半年的时间深淹水下而难以存活。失去植被覆盖的消落带,不仅容易造成水土流失,还成了阻隔市民下到江边的“屏障”。

九龙坡滨江路,九龙滩商业街已经基本完工。首席记者 崔力 摄/视觉重庆

因此,消落带治理是“十大公共空间”建设的重点,设计者和建设者们一直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其破解之道。

“我们在水泥大网格里,用秋花柳的藤条编织成了小网格,然后在藤条上覆盖了10厘米厚的土壤,通过底层的藤条生长将土壤‘固定’好,再在覆土上栽种一些适合消落带生长的植物,既美观,又能最大程度避免水土流失。”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公司副总经理、九龙滩项目经理陈光林告诉记者,消落带通过生态治理,无论是涨水还是退水,都能保持草甸和绿树环绕的模样。春天来临的时候,沿江消落带就像一条绿色的长廊,是一条“连得上,到得了,留得住,看着好”的风景线。

2019年9月30日,正在建设中两江新区的金海湾公园群。记者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另一方面,城市和滨江之间的巨大高差也是阻碍市民走进亲水空间的原因。

记者在九龙滩公园看到,为了增加亲水空间的可达性,这里增加了电梯、台阶等设施,打通城市腹地与滨江之间的“梗阻”。

事实上,可达又好能玩的亲水空间的理念,正广泛应用于“两江四岸”“十大公共空间”建设。

2020年11月24日,花溪河湿地公园片区。特约摄影 钟志兵/视觉重庆

在巴滨路花溪河入江口公共空间,从上往下增加了5个下江通道,并预留公共停车场。这一段江面消落带上也栽种了水生水杉、菖蒲等适应本地气候和长江岸线微观环境的植物,蔚为壮观。

人文江岸

看历史遗迹 赏人文风景

滨江公共空间不仅要向市民和游客展示“两江四岸”的山水美景,更要连接城市腹地的文旅景点,挖掘江岸历史文化元素,让现实时尚与历史感有机交融。为此,重庆“两江四岸”公共空间因地制宜,做出了诸多探索。

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背靠长江,与朝天门码头隔江相望,去年12月对外开放后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打卡。

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

“想不到长江边上还有这样的纪念馆,青砖青瓦的建筑好看,通过建筑里的文物还能一睹那段厚重的历史,滋润当代人的心灵。”博物馆爱好者林玥表示。

2020年10月22日傍晚,夕阳下的军舰166舰。记者 龙帆 摄/视觉重庆

距离九龙滩公园不远处的九龙坡建设码头,退役后的军舰166舰不久后将在此与市民见面,成为重庆建川博物馆聚落中的海军历史主题博物馆。届时市民来到九滨路,不仅能观赏江景,还能了解到我国海军的历史。

在沙滨路磁器口滨江段,记者看到全新打造的磁器口码头已有雏形,目前正在进行绿化种植和石材铺装。“我们脚下站的是正在重新建设的磁器口码头,未来两江游的船舶可以停靠在这里。”沙坪坝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工作人员刘家林介绍说,“磁器口留下了诸如滨江古镇文化、工业文化、抗战文化等历史遗迹,我们在思考用‘一条线’横向把这些主题风貌遗迹串联起来。”

1月6日,在沙滨路磁器口滨江段,记者看到全新打造的磁器口码头已有雏形,目前正在进行绿化种植和石材铺装。记者 崔曜 摄/视觉重庆

刘家林所称的“一条线”,是条水上交通线。等到相距不远的特钢厂两江码头与磁器口码头建成后,旅客可走水路一览嘉陵江人文风貌。

相国寺码头片区治理提升效果图。市住房城乡建委供图

相国寺码头则考虑将其本身的文化元素融入码头建设。比如,码头挡墙上镶嵌相国寺时间轴,展现相国寺的历史演变;通过地面铺装重现当年市民齐聚相国寺祈福的“足迹”。

滨江公共空间 设计处处强调人性化

——访重庆市设计院院长徐千里

重庆市设计院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设计院等设计机构组成的联合设计团队,参与了“十大公共空间”中花溪河节点、二塘滨江公园、沙滨路磁器口滨江段、弹子石节点的初步设计与施工图设计。滨江公共空间设计的哪些细节突出了人性化?带着市民的疑问,重庆日报记者采访了重庆市设计院院长徐千里。

重庆日报:如何增强滨水空间的可达性与安全性?

徐千里:我们在设计中一方面通过优化、深化滨江公共空间规划设计,采取增建滨江下穿道、人行天桥、垂直电梯等科学合理措施增强滨水空间的可达性;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多层级的滨江步道、完善滨江无障碍设施、护栏等基础设施,增强滨水空间的安全性。

重庆日报:消落带治理如何满足市民的活动需求?

徐千里:我们将在保证防洪安全的前提下,遵循自然规律,结合三峡库区特殊的水文变化特征,借鉴运用相关专业团队的研究成果,采用先进的固土技术进行消落带治理。我们选择了符合消落带特殊生境的乡土植物种类,营建动植物生境,修复消落带生态。同时,要把这些技术措施与人的活动需求、文化心理等特点紧密结合起来,真正突出技术问题的人文价值取向。

重庆日报:公共空间设计在文旅融合方面做了怎样的探索?

徐千里:秉承保护传承与利用并重的理念和原则,我们整理以沿江历史建筑、历史特色遗存物等为代表的“物质形态”文化载体,并加以活化利用;保护与两江四岸历史沿革密切相关的历史特色场所、历史特色建筑、历史特色遗存物等空间要素;通过完善服务设施,优化服务功能等方式活化各类型历史建筑和历史特色遗存物,并结合山水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深度策划特色旅游项目,精心打造城市文化名片。

重庆日报:城市腹地与滨江公共空间怎样联系对市民最具吸引力?

徐千里:横向空间通过活力道、亲水道、弹性道等滨江特色步道有机串联,纵向通过重庆特有的山城步道加强与腹地联系。我们在有关城市设计中,特别注重与市民、游客活动直接相关的公共活动空间的各种界面设计。比如护岸、栏杆,挡墙、梯道等看似纯功能性设施,通过更加人性化设计,完全可以一改过去粗糙、冷漠、混乱的形象,成为两江四岸新的城市亮点。

记者:郭晓静 崔曜 黄婴

编辑:王君

校对:陈韫宇

审核:刘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