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冰洋冲击A股,老牌汽水靠情怀打响第一枪?
“国民老汽水”北冰洋要上市了。
来源| 财经早餐
作者 | 王小哼
2020年12月8日,大豪科技发布公告称,拟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控股股东北京一轻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持有的资产管理公司100%股权。同时,北京一轻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拟将酒类、食品饮料等相关资产进行整合后注入管理公司。
此番交易若达成后,则意味着“北冰洋”饮料品牌将借助大豪科技完成上市。
曾经火爆的老牌汽水
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北冰洋还是一个略显陌生的名字,但对于70、80后来说,却是儿时的珍贵回忆。
上世纪,中国曾有八大汽水厂:北京北冰洋、上海正广和、沈阳八王寺、天津山海关、武汉二厂、重庆天府、青岛崂山、广州亚洲。
已经69岁的北冰洋,曾是“国产汽水之王”。
早在1951年,北冰洋汽水就开始投产,“雪山白熊”的商标也是从这一时期开始使用并一直沿用至今。
一经推出,北冰洋汽水依靠独特的口味、高含气量以及含果汁量高深受消费者喜爱。
1954年,屈臣氏进入中国,与北冰洋合作建成了当时第一条现代化罐装生产线,此后,北冰洋开始逐渐从北京扩大到周边城市。
在北京普通工人一个月工资才40元的1961年,北冰洋的年销售利润就已经达到了878.1万元,北冰洋是当之无愧的国产汽水担当。
但北冰洋真正成为国产汽水之王还得感谢1983年的第一届春晚,在当时得嘉宾席面前都摆着一瓶北冰洋,这就是活生生的硬广,于是北冰洋开始在全国风靡。
北冰洋的火爆到什么程度呢?
就光运输汽水的解放大卡就要在工厂外排好几公里,还有的要守着时间在外过夜等开门拿货,并且每家最多只能批发25箱,很多家庭过年过节才能喝到一瓶,是真正的稀罕物件。
而此时的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已经进入中国5年,但迟迟没有扩大市场,就是因为国产汽水们几乎占据了整个市场。
但随之而来的“合资潮”,让国产汽水们纷纷饮恨。
究竟发生了什么?
1994年,一批汽水厂与国外公司(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签订了合资协议。
而北冰洋与百事可乐签订了一份长达十五年的协议,即中方、美方分别投资370万美元和840万美元,北冰洋汽水配方由合资公司有偿使用,并照常生产北冰洋汽水。
出于信任和诚心,北冰洋连同商标一起签给了合资公司。
但得到便宜的百事可乐凭借高占比的股份,开始介入并主导合资公司的管理运营,好不容易抓到机会吞并中国市场的百事可乐,哪里顾得上北冰洋?
于是,北冰洋变成了百事可乐的傀儡,只被允许生产纯净水,原本所有的生产线全部被要求生产百事的七喜和美年达。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其余国产汽水身上,在之后的6年中,国产汽水纷纷与外资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合资,2000年,当年的国产汽水之光已经被团灭。
2007年,中方与百事可乐经过了多轮谈判,终于拿回了北冰洋的品牌经营权,但代价是,4年不许生产碳酸饮料。
2011年,4年之期已到,北冰洋重出江湖。
即使当年的老技师和工人都已不能找回,拿到北冰洋经营权的义利公司,依靠零星的记忆以及多方线索并攻克技术,找回了“儿时的味道”。
北冰洋先是借助义利面包的渠道,后自建经销网络,截至目前,北冰洋在全国已经设立了180个经销商。
老牌汽水的艰难回归
此次回归后,北冰洋汽水销量是年年上涨,据数据显示,仅在2018年,北冰洋的销售额就高达6亿元,一年卖出1200万箱。
与之一起上涨的还有单价,从2.5元/瓶到现在6元/瓶,而每瓶还是只有248ml。味道没变的同时,市场也几乎没有改变,依旧是北京地区。
在差不多同样包装量的汽水领域,可口可乐、七喜、美年达以及芬达几乎都是2.5元/瓶,而北冰洋在这其中“格格不入”。
也许消费者会为了一句情怀买单,但是会永远为情怀买单吗?
此外,国产汽水从消失到回归的这20年,中国饮料市场早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不管是零售环境,还是品牌数量,都在向老牌汽水提出了巨大挑战。
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初,我国共有4.4万家汽水相关企业。贵州、河南以超过4500家的企业成为排名前两位的省份,其中88%的汽水企业注册资本在100万以下。
近几年来,饮料品牌层出不穷,消费者开始追求运动健康的理念,比如以0卡0糖为卖点的元气森林,以及主打新鲜无添加的NFC果汁等等。
其实,北冰洋早在2017年就推出了自己的健康化产品,例如花生核桃植物蛋白“核桃恋”,主打补脑和冬季热饮,2019年,北冰洋还一次性推出了13款新品,包括低糖低卡以及健康养生类产品。
但这些新产品在同质化严重的当下,并没有激起太大的水花。
核心产品单一、有地域限制、市场占有率低以及在同等包装量饮料领域价格颇高是一直伴随着北冰洋的标签,而这其中任何一点对一个品牌来说都足以造成不小的压力。
北冰洋的困境不是个例,想要重新夺回市场的老字号汽水们,都在经历或大或小的困难。
与可口可乐合资的国营武汉二厂饮料消失后再也没有复活,曾经的“滨江”牌汽水彻底成为历史。但一群喜欢喝饮料的80后注册了“二厂”商标,通过新品牌,复刻消费者对武汉老汽水的记忆。
二厂汽水应该是网红化走得最好的一款汽水。通过融入国潮元素,和美食、消费领域各个公众号合作,频繁出现在音乐节上,与潮牌做跨界营销,和年轻消费者持续拉近关系,目前年销售额可达3个亿。
而另一个曾经的佼佼者天府可乐,回归之路就稍显曲折。
天府可乐回归后,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企业没有长期发展战略,渠道没有优势,活力不足。2016年,天府可乐亏损1387万元,2017年亏损1695万元。
在刚开始,天府可乐主要将品牌交给代运营公司管理。这种模式过于松散,不能聚力。因为合作方不掌握商标和配方等核心资产,担心“为他人做嫁衣”,不敢在产品研发、产能扩充上加大投入,市场开拓不理想,年销售额仅有两三千万。
好消息是,天府可乐于2018年启动混合所有制改革,招募合作伙伴,成立混改公司。目前,天府可乐直接客户已经有10000家,各种重庆大卖场、KA、BC系统全面覆盖,销量呈现稳步提升。
可以说,老牌汽水们错过的20年,让他们举步维艰,情怀不是解药,要想走得更远,仍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