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短不必争,破事儿该扔就扔
夏虫不可语冰,你不必和他争
◆ ◆ ◆
自古以来,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之所存,源自争端。
所以,有人的地方就有争端,为名为利,为权为钱,甚至为了一口气,为了一个理,熟人也能彼此撕破脸皮。
的确,每个有主见的人都想表达自己的观点,但并不是每一个逻辑正常的人都能在一场辩论中胜出。
我本人就经常能感受到那些不讲理的人在争辩中获胜的心酸,所以每次和别人吵架后都会反思自己没有发挥好,没有及时抓住对方的逻辑漏洞,并给其最迅猛的致命一击。
但在深深的遗憾中,我也痛恨争端本身,因为和那些不讲道理的人滔滔不绝,本来就是在浪费时间。
浅薄者好胜,道理说不清就骂脏话,逻辑不通就大声嚷嚷,到头来占理的一方必输无疑,毕竟人与狗打架,就算赢了也就是个“比狗强”而已。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孔子的学生有一日与人争辩,一年是四季还是三季,孔子的学生坚持一年有四季,但对方偏偏不信并要找孔子当面说理。
这时,孔子恰巧从门里出来,学生便把争执禀告老师,请求评判。孔子上下打量了来者,对学生说:“你错了,一年确实只有三个季节。”
对方听后非常高兴,但学生却满是疑惑,待来者离开后,孔子才笑着对学生说:“你没看到那人通身的绿衣吗?他分明是蚱蜢所变。蚱蜢春生秋死,一生只经三季,从没见过冬天。在他的知识系统里,一年就是三季,你的道理怎么可能说得通呢?你又何苦枉费口舌呢?”学生闻听此言,恍然若悟。
所以无论说什么,先要看清楚对象是谁。如果对象错了,讲得再多也没有用。
庄子说:“夏虫不可以语冰”,孔子说:“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道不同不相为谋”,作为一个理智的人,永远不要在没必要的人事上浪费感情和精力。
越计较,越失去
◆ ◆ ◆
有些事注定是要过去的,但偏偏就有人活得饥渴又狼狈,似野兽般狠咬着一两件恩怨不放,最后自然结局惨淡,不是被猎物抓破了颜面,就是被岁月抛弃了流年。
重情重义难得,但太执迷于某件事,某个人,就会被拖累得走不动。有些时候不是路已走到尽头,而是该选择放手或回头。
前不久有部电影《我不是潘金莲》很火,剧中的李雪莲用自己的十年时间上访来证明一件事——自己不是潘金莲。执念会生出怨恨,恨会让人彻底改变,她要讨回一个公道,为了一个理,为了一个黑白分明。但道德上的理不代表法律的理,如果说到无情,那么法律也是最无情的一个。
然而在李雪莲眼里,丈夫为了和小三结婚哄骗自己因分房离婚的事实就是最大的冤情,为了一口气她一告就是十年,十年的光阴活在怨恨里,她又得到了什么?
或许,电影最后那个卖起豆腐的李雪莲才明白,最简单的活法就是像个失忆患者,计较得越多,失去的越多。
你能放下多少,就能收获多少,人的心胸开阔或狭隘都是自己做出的一个决定。
那些遇见的人,经历的事,终将成为自己记忆里的一抹夕阳,你能看淡就是美丽。
看图猜成语(上期答案:雕虫小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