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楼,敲响跨年的钟声——西安七日游之第4日(1)

★旅游地点:西安钟楼

钟鼓楼不算什么稀罕的建筑,但是西安的钟鼓楼却尤其出名,几乎与大小雁塔那样成为古城西安的标志性建筑,所以虽然对它们不是太感兴趣,还是要去瞄一眼的,反正它们位于西安城的中心,遥遥相对,交通十分便利,地铁和公交都能够抵达。

这两座楼都是明朝初年所建,大约在洪武年间,钟楼和鼓楼被合称钟鼓楼,是典型的明代建筑风格。

西安钟楼是我国古代遗留下来的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通高36米。钟楼是当之无愧的西安城中心,以钟楼为中心辐射出四条大街并分别与明城墙四门相接。洪武十年初建时,并不在现在的这个位置,而是在一公里外的北广济街口迎祥观。这个位置是唐长安城的中轴线,也是历代长安城的中心。明神宗万历年间,才将钟楼迁移到现在的位置。除了重建基座外,钟楼的完全是原样原件,难怪游人如织了。

传说在很早以前,钟楼现址的平地上有口深井。大约原来的西安城缺水少河,这口深井的水要供给整个西安人的生活用水。据说这口井连通着大海,现在大家普及地理知识,当然知道这种说法是无稽之谈,大海离大西北的西安太遥远了。但当时人们深信不疑,认为井中有巨龙或者巨龟,所以才会在取水的时候令整个西安城震动。西安府令请来了风水先生,在井口上面建造了一座巨大的建筑物。其实当井上打水的工具是用轱辘搅绳桶,每搅一下轱辘,动静就十分大,所以才会让附近的居民感觉到震动。因为修建的建筑物很漂亮,再加上位于西安城的中心,所以装置了报时的钟磬,后来便被人称之为钟楼。

钟楼是典型的明代风格建筑,重檐攒尖顶,正方形的砖木结构,由基座、楼身和楼顶三部分组成,端庄中不失华丽的底蕴。虽然朱元璋定都南京,但是西安的这座的钟楼比当时的京师南京的那座还要大。

基座的边长35.5米,高8.6米,全部以青砖砌成,四面开有券洞,高宽各6米,在基座里成十字交叉。这里过去是四条大街交会的通道,人流车辆从券洞门通行,可以想像当初车水马龙的景象。现在券洞已经封闭,我们要进入钟楼,需要从地下通道前往。

钟楼的顶端是6米高的鎏金大圆柱顶,重檐三滴水攒尖顶,覆盖着深绿色的琉璃瓦。虽然我素喜古朴端庄的风格,但对琉璃瓦却极有独钟,总觉得屋顶反射着阳光的颜色特别漂亮。江南四大名楼和大多数的亭阁多攒尖顶式的,不过是四角、八角、圆形的区别而已。

从外观看的时候,我以为钟楼是三层的,走进去才知道,其实钟楼只有两层。每一层屋檐下有斗拱,四角翘起的飞檐下吊着铜铃。四周有围廊,大红明柱矗立期间。红漆大门的门扉雕着木兰从军、岳母刺字、八仙醉酒、嫦娥奔月等著名的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的精美浮雕,共计64幅。

宽敞的大厅很气派,顶部的彩绘天花板中心,是“万道霞光”,直径据说有两米,周围是184幅彩绘,分别画着四季花卉,千姿百态,精致美丽。

二层大厅陈列着明清时期的家具和古今名人字画,整根红松木雕成的龙井柱,又被称为通天柱,虽然我觉得通天这个说法,委实有些夸张,但历史却是悠久的,是600多年的旧物。

当然,人们奔着钟楼而来的,是钟楼的景云钟,除夕晚上听中央电视台传出来的跨年钟声,就是这面钟敲出来的。此钟铸造于唐睿宗景云二年,高2.47米,直径1.65米,重6吨,钟上刻有唐睿宗撰写的铭文及飞龙、仙鹤等图案,是唯一由皇帝撰写铭文并监工铸造的青铜大钟。

景云钟是国宝级的文物,和秦始皇陵的青铜马车、法门寺的十二环鎏金锡杖、陕西博物馆的皇后之玺是同一个级别的,禁止出境展览的国宝。

不过,需要重点说明的是,现在钟楼的这口景云钟并非原钟,而是复制品,于1996年文管理部门复制建造,替换由1949年悬挂在这里的大铁钟。

民国初年,景云钟移到西安南院门的亮宝楼陈列,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把钟拆下运到西安郊区埋起来。1949年,景云钟回到西安,但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景云钟只能放在碑林博物馆,我觉得这是对于文物的尊重。而在钟楼基座的西北角,则悬挂了一口明朝成化年间铸造的重达2500公斤的大铁钟,如今的大铁钟则被收藏于西安博物馆。

登上钟楼,可以俯瞰西安城的东南西北四条大街,不远处的鼓楼清晰可见。每一条大街都车流量很大,游人很多,足可以见证钟楼作为西安真正市中心的地位了。

钟楼历经五百年的风霜雪雨,今天的钟楼游人如织。始终屹立于西安城中心的钟楼,见证了西安作为西部重镇的历史,也见证古城的今天和未来。

温馨提示:其实钟楼的夜景,比日景更好看,美醉了。既然景云钟是复制品,其实不看也罢,私以为看看外观建筑,也就不虚此行了。

洪武新楼初建起,长安几度叠阳关

晨钟慷慨飘秦岭,暮鼓雄浑越远山。

——七绝

自由行:西安钟楼

6月仲夏

(0)

相关推荐

  • 西安钟楼

    天下第一--西安钟楼. 西安钟楼位于西安市中心,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 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安钟楼建于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初建于今广济街口,与鼓楼相对,明神宗万历十年 ...

  • 保定钟楼的名称来历

    关于保定钟楼大钟,在民间流传的一个神话故事.相传很久以前,西山发洪水冲下铜.铁两口大钟,两钟途径保定,都想留下来,但保定只能留一口.因铁钟个大,把铜钟撞到正定,铁钟留在了保定.人们发现大钟后,视为神物 ...

  • 【建筑风情】西安钟楼——钟声响彻六百年

    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有着深深的时代印记和文化标签.在西安市中心,坐落着这样一个具有地标性意义的建筑--钟楼.它见证了西安的历史变迁,也是文化缩影的真实彰显. 历史沿革 西安钟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位于 ...

  • 西安钟鼓楼——西行散记(54)

    西安钟楼.鼓楼是西安的标志性建筑,是明清建筑的代表性建筑之一.钟楼位于西安市中心,明城墙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是中国现存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钟楼建于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明万 ...

  • 喷泉夜景,美不胜收的夜晚——西安七日游之第2日(4)

    ★旅游地点:西安大慈恩寺·大雁塔(雁塔北广场) 出了慈恩寺,周围有特色的小吃店.尽管不乏西式快餐,但本着吃遍西安美食的宗旨,我们还是找了一家西安地方特色的饮食店,腊汁面夹馍.魏家凉皮.还有面食,风雪卷 ...

  • 大雁塔,古都西安的标志建筑——西安七日游之第2日(3)

    ★旅游地点:西安大慈恩寺·大雁塔(大雁塔) 虽然大雁塔只是占据了大慈恩寺的一个小小的地盘,但其名气却比大慈恩寺在了不知道几个级数,甚至大多数没有来过西安的游客,是只知有大雁塔而不知有大慈恩寺的.大雁塔 ...

  • 大慈恩寺,玄奘留下的佛印——西安七日游之第2日(2)

    ★旅游地点:西安大慈恩寺·大雁塔(大慈恩寺) 走进大门,最引人注目的当然是那尊大雁塔了.其实大雁塔占据的不过是大慈恩寺的一个小小角落而已,目侧应该在寺庙的最北端. 大慈恩寺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 ...

  • 雁塔广场,亚洲最大音乐喷泉——西安七日游之第2日(1)

    ★旅游地点:西安大慈恩寺·大雁塔(雁塔北广场) 抵达西安的第二天,睡觉睡到自然醒,在酒店附近找了家看起来还不错的店,随便吃了点东西当早餐,才施施然地乘坐公交车前往大雁塔,抵达后才发现虽然名叫" ...

  • 止园,西安事变旧址——西安七日游之第3日(3)

    ★旅游地点:西安杨虎城别墅(止园) 本来是想一大早就去陕西历史博物馆排队取票的,但是我们都是晏起一族,所以睡到自然醒,外加赖了一会儿床,自觉即使打车赶去陕博,恐怕上午那2500张票也轮不上了.干脆休闲 ...

  • 陕西历史博物馆(下)——西安七日游之第3日(2)

    ★旅游地点:陕西历史博物馆 第三展馆分为盛唐气象和告别帝都两个单元,也是基本陈列馆的最后一个馆,或许可以称之为古都最后的辉煌吧! 第六单元"盛唐气象",展示的是隋唐时代的遗存文物. ...

  • 陕西历史博物馆(上)——西安七日游之第3日(1)

    ★旅游地点:陕西历史博物馆 或许没有哪一个省级博物馆有陕西历史博物馆那样高的人气,把博物馆作为必游景点之一,恐怕也只有国家历史博物馆堪可媲美. 自蓝田人.半坡人在这块大西北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周文王定都 ...

  • 东新街,美食在路上——西安七日游之第5日(3)

    ★旅游地点:西安东新街 回程的时候,大巴车有几个停靠店,我们没有选择回酒店,而是到西安本地人青睐的东新街吃晚餐. 东新街位于新城广场东侧,东至东城墙中山门,清代为满城内东西大街.西北国民联军总怀念冯玉 ...

  • 华山,登临五岳最高峰(下)——西安七日游之第5日(2)

    ★旅游地点:陕西华山之东峰.中峰.北峰 从南峰有路通往东峰,这是真正雄奇险峻的华山主峰.海拔2096米,峰顶的平台居高临险,视野开阔,被称为朝阳台,是著名的观日出的地方,东峰也被称为朝阳峰. 如果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