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海,康有为师徒先后题匾

★旅游地点:无锡荣氏梅园之香海轩

陪家里的老人去江原医院复查,明知道这个季节梅园可看性不强,可架不住离得近啊,都不用坐公交车,步行也就一公里多,还是顺路去打了个卡。

梅园已经来得太多,但每次都有赏不尽的花,嗅不完的香,所以竟没有好好地参观一下梅园的几幢建筑。这次既然无花可赏,自然就从洗心泉直扑天心台,然后就转道香海了。

香海轩建于1914年,门口铸着荣德生先生的像,敞厅三间,门窗是西式的,拱圈形的轩屋,略高于地面,需要拾级而上。当然这个阶梯并不高,只几级而已,但也营造出了一点层次。

香海的阶下有一方小泉,水质看起来还不错的样子,大概是活水,可能是通往天心台那边的小溪。阶梯却很窄,得多瘦的人才能下到底部吧?

轩上的匾额出自女书法家萧娴之手,她是康有为的学生,也是他的儿媳妇。说到香海这两个字,还有一段相当有趣的故事。香海轩落成后,荣德生先生用白银五十两托人觅得康有为手书“香雪海”的手书。

后来康有为从南海来游梅园,发现了这个匾额。正主儿在此,真伪自辨。不过康先生并没有追究作伪者,而是挥毫写下“香海”两个字,,左边还附诗说明由原“香雪海”三个字改为“香海”两字的的原由。

所以说,康有为后来还真的是为香海题写匾额的,只不过后来在动乱中散失,所以1979年园林部门派人专程前往南京,请萧娴女士再写“香海”。1997年,康有为的原迹居然又在南京博物馆查到了,当然,现在也没有回到梅园,还是收藏于南京博物馆。

两侧是有一副篆书楹联,由著名书法家刘铁平先生所书。不过我们真不太认识篆书,很努力才认出了一半的字,后来发现旁边有一行小字,就是这副楹联的内容:“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香”,这副联集的是唐人诗句,说的就是香海附近的大片梅花。

走进大门,也有一副楹联:“坦腹纳震泽,高怀偃惠山”。坦腹出自《世说新语·雅量》,喻胸襟开阔的意思。震泽,是太湖的旧称,现在苏州吴江还有震泽古镇。据说原来在这里是可以远眺太湖的,不过现在树林茂密,再加高楼林立,太湖虽然离得也不算远,即已经无法一览其风貌了。

惠山离得更近,上学时代我还经常从惠山步行到梅园呢!这副对联出自康有为之手,原来挂在诵豳堂,1997年由著名书法家王季鹤先生隶书。

前厅的两侧是中式家具,看着很新,未必就是原物,不过用绳子拦着,也不允许游客入内。

墙的窗边挂着长轴,形式统一,最上方是一幅扇面,中间是圆形的工笔,下面的正方形则是诗歌,都是金底黑字,既显得富丽又不觉得庸俗。当然,主题是都与梅花相关,即使画上的鸟,也只是为了梅花作点缀的。

中间是天井,因为略高于平地,再加上这边的地势本身偏高,所以还可以稍作俯瞰。冬季没有梅花,虽然是一件憾事,但胜在清幽。

第二进是诵豳堂,外面挂着一块匾额“湖山第一”,这是岑春煊于1922年题写的。

柱子上也有一副楹联,可惜的是没有对照的行书或楷书,我们真的只能认识一半字啊!

这里被荣氏俗称楠木厅,是梅园的主体建筑,于1916年建成。取的是《诗经·豳风》的意思,现在的题额是书画家吴作人于1979年所书。

这里陈列的特品,都是荣家的原物,估计都是楠木家具,做工及雕刻都很精美。

诵豳堂的两侧还有厢房,一边挂着书画作品,另一边则是关于梅园的简单介绍,除了少许文字,还有大量的图片,梅园历年的变迁跃然墙上。

虽然没有在南京博物馆看到“香海”的匾额,不过这里陈列的照片还是很完整地显示了康氏留下的手书,除了“香海”这两个大字,左侧果然还有一首小诗。

走出香海,是一丛竹林,这个早晨果然很幽静。

自由行:无锡荣氏梅园之香海轩

12月仲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