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演绎(下)

越婢加术汤治里水,前面条文中已经论述了。越婢汤治风水,加白术利尿(小便不利,有里水)治里水。

“甘草麻黄汤亦主之”,这个就错误了!甘草麻黄汤是治风水之方(以方测证,是浅里的道理),治无汗而喘类型的风水(越婢汤治有汗出的风水),不能治里水。如果小便不利造成水肿的这种里水,你用甘草麻黃汤去治,可能会激动水气,造成很多问题,甚至是危险的事情。条文的一些错误,不是仲景写的,是千百年来后人的反复改动添加造成的,必须纠正。

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少阴;浮者为风,无水虚胀者,为气。水,发其汗即已,脉沉者,宜麻黄附子汤;浮者,宜杏子汤(未见方,恐是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水病,脉沉、小(小就是细),属于太阴病;浮肿有因水和因气两种情况,脉浮者为太阳病的水肿(风水);没有水的浮肿是气肿(摁着没坑),不能发汗。凡是水肿,发汗就可以好,脉沉的少阴病水肿,宜麻黄附了汤;脉浮的是太阳病,杏子汤(故希恕先生认为:参考大青龙汤证条文,应该是大青龙汤较为妥当)。《金匮》说“恐是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医宗金鉴》说是麻黄甘草汤加杏仁,都是不对的。

大青龙汤,是越婢汤(治风水)与麻黄汤(太阳伤寒)的合方。这种风水,分两种,一种身不疼,一种身疼痛,都可以用大青龙汤,身疼痛的用大青龙汤效果更好。

对于气肿,因为是气的运行不良而导致的浮肿,所以不能发汗,要用行气的方药,此处未明示,大塜敬节先生认为是桂姜枣草黄辛附汤之类的,可以治疗气分。

厥而皮水者,蒲灰散主之。

厥,有三种:一是阴阳二气不顺接,“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治以四逆散。二是寒厥,治以四逆汤。三是热厥,《 素问·厥论》说“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

这条所说的“厥”,是热厥。因热而厥造成血虚,四肢冷是因为血少。所以,虽然水在皮肤,也不可麻黄、桂枝来发汗,只能利尿。蒲灰、滑石两味,都是偏于治热的利尿药。这里也是举其一例而已,临床上还有其它利小时便的方法来治疗血虚性的水肿。

问曰:黄汗之为病,身体肿(一作重),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脉自沉,何从得之?师曰: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宜芪芍桂酒汤主之。

黃汗病身体肿,发热汗出,这几点状像风水。但不同的是还有渴、汗色黄、沾衣、脉沉。渴,是津液虚,当然不能发汗,虽然用黄芪实表,桂枝治气上冲,但需用芍药育阴,并且合桂枝调营卫,特别要用苦酒(醋)酸收,防止出汗。汗的颜色黄,沾衣,是黄汗病的显著特征。脉沉,反映是虚病,尤其是表虚,故用黄芪。

黄汗病是汗出水中洗浴,水从汗毛孔入内得到的。这只是病因的一种情况,概括不了全部的原因。

宜芪芍桂酒汤主要是外调营卫、补虚实表,同时止汗。

黄汗病的正治,是下一条的桂枝汤加黃芪(前提是不渴),如果失治时久,丧失体液太多,人已渴了,则要先用芪芍桂酒汤,急则治标,防止再出汗。

黄汗之病,两胫自冷;假令发热,此属历节。

食已汗出,又身常暮卧盗汗出者,此劳气也。若汗出己反发热者,久久其身必甲错;发热不止者,必生恶疮。

若身重,汗出已辄轻者,久久必身瞤,瞤即胸中痛,又从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者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此为黄汗,桂枝加黄芪汤主之。

历节病也出黄汗,与黃汗病的区别在于:黄汗病两胫自冷,因为水气病向下;而历节病是两胫发热。

吃完饭就出汗,夜晚一躺下也老出汗,这不是纯粹有热的关系,主要是虚,也叫劳气。

出汗后反而发热,不是好现象(一般来说出了汗都不发热),是正不胜邪,精气外泄,邪气还留在里头,这就是虚。久之一定伤及血脉,开始是肌肤甲错,是瘀血证;再久而久之,热不止还要生恶疮。

如果身体沉重,汗出后减轻者,感觉轻松,说明是内有水气。黄汗病主要是虚,虚则气必上冲,气上冲伴有水气,身上一定会动,肉要动,道理就像前面的“四肢聂聂动”。气上冲,胸一定要痛的。气上冲伴水气,所以上边出汗,下边无汗。水向下沉,冲腰胯,觉得这个地方没力气,又疼,老觉得里头像有虫子爬似的,这就是水,因为虚而不能出去。更厉害的话,气上冲,里有寒湿,就不能吃东西,身疼又重。疼是有表证,营卫不利;重是有水气。又有烦躁,小便不利,这种病就叫黄汗,以桂枝加黃芪汤主治。

出汗,发热,身肿痛,是黄汗病的三大主证。

师曰:寸口脉迟而涩,迟则为寒,涩为血不足。

趺阳脉微而迟,微则为气,迟则为寒,寒气不足,则手足逆冷;

手足逆冷,则营卫不利;荣卫不利,则腹满胁鸣相逐,气转膀胱,荣卫俱劳;

阳气不通,即身冷,阴气不通,即骨疼;

阳前通,则恶寒,阴前通,则痹不仁;

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

实则失气,虚则遗尿,名曰气分,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主之。

寸口脉迟而涩,迟为有寒,涩是血虚。

趺阳脉微而迟,趺阳脉号胃气,微就是胃气虚;迟是胃寒。两部脉合看,就是三层意思:胃寒、胃气虚、血虚。这必然导致四肢厥冷。

四肢冷,就是荣卫不利。荣卫不利于外,津液在里而为水,所以肚子胀满,胁鸣,是气冲于上,寒和水气相逐。气在小腹与大腹之间上下转动,是因为荣卫虚竭,即虚劳。

胃气不行,所以身冷。血液凝滞,所以骨疼。身冷、骨疼为表证,是由于荣卫之气不利,不利就是有外邪。

阳前通,阴没通,阴失去阳必然恶寒。阴前通,阳气郁而不通,就要麻痹不仁。

阴阳二气,相辅而行。阴阳之气流通,寒水之气必散。

治疗后,如果病实,必失气,解出大便;如果病虚,则会遗尿。此病的主要问题,是由于荣卫不利造成内有寒水。根源上还是有外感,所以说病在气分,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主之。

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是桂枝去芍药汤与麻黄附子细辛汤的合方。桂枝去芍药汤治气上冲,麻黄附子细辛汤是少阴病内有水气之方,加细辛就是祛水(少阴正方是麻黄附子甘草汤)。

用麻附辛方,说明此病已由太阳陷入少阴。

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术汤主之。

心下即胃。胃中停水,边缘都可以触摸到象转动的圆盘,是水饮所结异常严重,枳术汤主之。

枳术汤可以治疗结硬的水饮,可见其祛水力量之大,很好的祛水方。一般单用较少,可合于它方之中同用。

本条讲的是正水。

附方:

《外台》防己黄芪汤   治风水,脉浮为在表,其人或头汗出,表无他病,病者但下重,从腰以上为和,腰以下当肿及阴,难以屈伸(方见风湿中)。

说是风水,实际上不是风水,而是皮水。虽然“或头汗出”,但不是像治风水的越婢汤证“续自汗出”那么厉害,也无身疼等表证,所以不是真正的表证,而是表虚。

本条后面的表述“从腰以上为和,腰以下当肿及阴,难以屈伸”更加说明,这是皮水,而非风水。但很好地提示我们,当遇到腰以下肿,以致不能屈伸者,那么就用防己黄芪汤。当遵从。

简要疏理一下以上条文的各方:

风水(有外感):有汗的是越婢汤;无汗的是甘草麻黄汤。还有大青龙汤证。入少阴的,是麻黃附子汤证或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证。

皮水(无外感):特别恶风的表虚,身体沉重不肿的,或腰以下肿者,是防己黄芪汤;四肢肿,微微动的,是防己茯苓汤。厥者,是蒲灰散。

对于腰以下水气,都是利尿的方法(腰以上发汗),本篇方子之外,还有五苓散(力量较强)、甘姜苓术汤(湿寒)、牡蛎泽泽散(有烦渴)。

里水:里水者,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越婢加术汤主之。

正水:枳术汤。

关于水气病,在《五藏风寒积聚病》篇中,还有一条:

“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

这病称为肾着,是针对腰是肾的部位所言,其实腰与肾没有关系。条文所讲的,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等这些话,实际上说的就是水气病,是水湿之气停留在腰部以下到腿部,包括所谓的关节炎。原因是汗出时贪凉、饮冷,汗不得出,闭塞在里头,“久久得之”。以甘姜苓术汤主之。本人实践,此方很好,治寒湿的关节炎也很有效,一般不超过五副即可痊愈。临床遇到腰痛,只要是腰部凉、四肢沉重的,准有效。方中之术用苍术更好。

但是,这个方治腰痛、包括关节痛,从六经来说,是太阴病波及到少阴,方法是治从太阴(三阴合病,治从太阴)。若是其它经的腰痛,还需要辨证论治{详见伤寒演绎(19)腰痛一篇}。

在《阴阳易瘥后劳复病》篇中,也有一条:

“大病瘥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牡蛎泽泻散主之。”

这个腰以下有水气,反映的也是浮肿且有热的情况(瓜蒌、牡蛎)。牡蛎泽泻散,也是利尿之方,商陆根有毒,可以用木防己代替。此方祛水力量很强。

【黄疸病】

黄疸证,包括了一切发黄的肝胆疾患。黄疸的原因,是湿气中有郁热,湿热相合在里,不出汗,又小便不利,湿热不得出来,才产生黃疸。

按其成因、程度的不同,古人把黄疸又分为三种:谷疸、女劳疸(黑疸)、酒疸。

主要治方呢,下法的方子有茵陈蒿汤(谷疸)、栀子大黄汤(酒疸)、大黄硝石汤(大实大满);不可下的用猪膏发煎;脉浮有表证,以汗法的桂枝加黃芪汤主之;外邪内饮又发黄的用茵陈五苓散;误治导致哕逆的用小半厦汤救之;有“腹痛而呕”柴胡证的发黄,合用小柴胡汤,又有“心下急”、大便不通的合大柴胡汤。

至于女劳疸(黑疸),书中明示用硝石矾石散,实践用而无效,但书中又暗示(男子黄)“当与虚劳小建中汤”,胡希恕先生解释为黄芪建中汤,黄芪亦祛黄,当从之。

寸口脉浮而缓,浮则为风,缓则为痹。痹非中风,四肢苦烦,脾色必黄,瘀热以行。

寸口脉浮,为太阳中风;缓,是湿痹,是里有湿。这里湿痹的脉缓,不是太阳中风自汗出脉浮而缓的缓脉,而是太阴之病,里有湿气又有热,湿热相郁,四肢烦热,如果小便不利,必然发黄,黄色为脾之色,故脾与之有关。

趺阳脉紧而数,数则为热,热则消谷,紧则为寒,食即为满。

尺脉浮为伤肾,趺阳脉紧为伤脾。风寒相搏,食谷即眩,谷气不消,胃中苦浊,浊气下流,小便不通,阴被其寒,热流膀胱,身体尽黄,名曰谷疸。

额上黑,微汗出,手足中热,薄暮即发,膀胱急,小便自利,名曰女劳疸;腹如水状不治。

心中懊憹而热,不能食,时欲吐,名曰酒疸。 

本条详解了黄疸的三种情况。

趺阳脉侯脾、胃,脉紧而快,数是胃有热,热能消食;脉紧为寒是指脾而言,脾虚停湿不行,不能化食;能吃而不能化,所以吃完东西后肚胀。

尺脉浮,为邪热伤肾;趺阳脉紧,为伤脾,是寒湿停在里;“风寒相博”,是脾肾俱伤;脾伤,吃了东西不能化食,再有湿热上蒸,就会头晕;胃中有湿也有热,往下走,如果小便通,湿热之浊泄出,不会发黄;那么如果小便不利,寒湿之气在里不得出,而热也只到膀胱不得出,身体就全黄了,这叫谷疸。总之是胃热脾寒。

肾主水,水色黑,肾气伤了的一个症候就是“额上黑”;

“微汗出”,是说表和无病,没有外来的病;

“手足中热,薄暮即发”,是血中有热,特点是白天安静,夜间发作,这个是下午以后手足心热,就是血分蓄热;比如说“热入血室”,就是夜间谵语,如见鬼状;

“膀胱急”,就是膀胱的地方觉得憋得慌,也叫急;“小便自利”,这是有瘀血;膀胱急,小便又自利,说明不是蓄水,只能是蓄血;如果小便不利,那是蓄水证;

这种肾气受伤,又无外感,血中又有热,膀胱部位又有瘀血的病情,叫做女劳疸;顾名思义,就是由于房事不节而致;

女劳疸就是一个血证的黄疸,这在《伤寒论》中还有论述:“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抵当汤主之”。跟这里的情况是一样的,只是这里还没到狂的地步,治疗也用不到抵当汤;

溶血性黄疸,也是血中有热、瘀血这一类;

“腹如水状不治”,水状指水气,石水一类,就是腹水;这个女劳疸是肾气衰,不能够行水了,并非石水病,所以非死不可。

嗜酒之人的湿热内蕴,就是因为喝酒造成湿热在里,所以心中烦热;湿热在里不能吃东西;里有水湿,老想吐;这种由于嗜酒所致的黄疸,叫做酒疸。

阳明病,脉迟者,食难用饱,饱则发烦头眩,小便必难,此欲作谷疸。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阳明病”,这里指阳明病的外证,发热不恶寒、多汗出;脉迟,主寒、主虚,这里指寒,因有停水,水性寒;也就是说,虽然阳明病的热候有了,但是里有寒。

阳明病有热能吃,但不能吃饱,一吃饱就要“发烦”,因为里有停水;“头眩”也是停水停湿的原因;停水停湿是因为小便不通利,所以“小便必难”;这种情况下,病人虽然不发黄,但要小心他发黄,“欲作谷疸”。

停水停湿是里头不实,只能利小便,不能用汗法、下法,所以“虽下之”,用了下法,“腹满如故”,仍然是腹满,因为是里寒湿的缘故,利小便才能好。

夫病酒黄疸,必小便不利,其候心中热,足下热,是其证也。

酒黄疸者,或无热,靖言了了,腹满欲吐,鼻燥,其脉浮者,先吐之;沉弦者,先下之。

酒疸,心中热,欲呕者,吐之愈。酒疸下之,久久为黑疸,目青面黑,心中如啖蒜薺状,大便正黑,皮肤爪之不仁,其脉浮弱,虽黑微黄,故知之。

酒疸病,必定小便不利,主要是有热,尤其热在心中、足下,这是酒疸的一个要征。

也有不那么热的,说话也明白清楚;“腹满”是里实,“欲吐”是湿热上壅;“鼻燥”是里有热;脉浮者病有上越之机,应该先吐;脉沉是里实,应该先下。

酒疸只是心中热欲呕的,吐了就好了。

酒疸本来脉浮,吐之即可,若下之为逆,日久就变为黑疸,“目青面黑”,成为酒疸的外貌了,心中烦热的厉害,象吃葱蒜辣心一样的灼热;大便黑是有潜血了,皮肤抓一抓也不知痛痒,也是瘀血证;误下造成了“其脉浮弱”,是伤了中气;黑色中还透着一点黃,所以知道是酒疸误下而成为了黑疸。

其实,黑疸、女劳疸都是瘀血的问题,同属于血性的黄疸。

师曰:病黄疸,发热烦喘,胸满口燥者,以病发时,火劫其汗,两热所得。然黄家所得,从湿得之。一身尽发热而黄,肚热,热在里,当下之。

“发热烦喘”,这是表热,是里热上壅而来的;“胸满口燥”,是热在里,所以是表里俱热;这源于病发时,黄疸一般的初发也都是表证来得多,又用火劫发汗,热上加热,造成表里俱热。

既发黄,必然有湿,一般黄疸全是从湿而得;“一身尽发热”,是阳明病的征侯;“面黄”就是黄疸也外显露了,“肚热”是“热在里”,应该下之,不是用承气汤,应该是茵陈蒿汤等等,这条主要应该用大黄硝石汤。

脉沉,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皆发黄。

“脉沉”,为水在里,“渴欲饮水”为有热,若“小便不利者”,水、热不得泄,必发黃。既使现在不发黄,将来也必发黃。

腹满,舌痿黄,燥不得睡,属黄家。(舌痿疑作身痿)

“舌痿黄”,舌是个错字,应该是“身痿黄”。

“腹满,燥不得睡”,就是里实了;“身痿黄”,就是身黄,但是浅黄,不艳,不是如橘子色似的,是初染的时候,这也属于黃家。

黄疸之病,当以十八日为期,治之十日以上瘥,反极为难治。

黄疸病,治疗大约十八天左右就可痊愈了;治疗十天以上时,若是治之得当就可以有效了;若依法治疗反倒加剧,这个黃疸病是不好治的。

疸而渴者,其疸难治;疸而不渴者,其疸可治。发于阴部,其人必呕;阳部,其人振寒而发热也。

这条是讲黄疸病的轻重、治之难易。

渴,是有热了,热深津液也伤了,正气已虚,所以难治,但不是绝对不能治;不渴者,虽热而不深,正气未伤,好治。

“发于阴部,其人必呕;阳部,其人振寒而发热也。”这句里的阴阳,是指表里说的,里为阴,表为阳。疸病发于里,就是湿盛于里,其人必呕;疸病发于表,就是热盛于表,其人一定是恶寒发热。

谷疸之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疸,茵陈蒿汤主之。

这条在临床上最常见。谷疸,也发寒热,但是不能吃东西,因为湿热在里,胃热能吃但脾虚停湿不化,吃了东西蕴热,湿气上冲则头晕,心烦、恶心,久之则发黃,这种叫谷疸,茵陈蒿汤主之。

茵陈蒿汤是最常用的方药。茵陈蒿祛湿热,也利小便;桅子解烦热;大黃下湿热;三味药也都祛黄。大自然很奇妙,黄色的药都能祛黄,大概“同气相求”的原理吧,比如黄芩、黄连、黄柏、黄芪、大黄、栀子、茵陈蒿等,都是黄色的,都治黃。

若有恶心,尤其肝炎、黄疸型肝炎胸胁满或疼,有柴胡证,应配柴胡剂,比如常用大柴胡汤配茵陈蒿汤,很好使。

黄家日晡所发热,而反恶寒,此为女劳得之。

膀胱急,少腹满,身尽黄,额上黑,足下热,因作黑疸。其腹胀如水状,大便必黑,时溏,此女劳之病,非水也。腹满者难治,硝石矾石散主之。

这是女劳疸的治疗。

黄疸,“日晡所发热”是阳明之热,阳明病但热不恶寒,此处“而反恶寒”,这是因为虚,所以就不是阳明了,而是女劳疸。

膀胱胀满,少腹也硬满,没有说小便不利,肯定是小便自利,所以不是蓄水,而是蓄血,瘀血证。一身尽黄,额头上发黑,下焦热,特别是足下,这是黑疸,与女劳疸是一种,有“额上黑”,就叫黑疸。腹胀就象里头有水的水气病腹水;有潜血所以“大便必黑”;大便不干时溏;这是女劳之病,不是水病。女劳疸腹满,是肾气已败,难治,只能用硝石矾石散。

女劳疸、黑疸,都是瘀血证的黃疸,为什么不用抵当汤、桃核承气汤呢?因为没有到“其人如狂”的地步,不必用水蛭、虻虫峻烈之动物药,而用硝石、矾石两位金石药,其下热祛瘀。一般来说,金石药的力量大于植物药,但小于动物药。如果黄疸病人如狂,那当然要用抵当汤或抵当丸。

实际上,使用硝石矾石散往往无效,可以用黄芪建中汤补中益气也能祛黄,是补土制水之法。

酒黄疸,心中懊憹,或热痛,栀子大黄汤主之。

酒疸,心中热,足下热,肝胆区“热痛”,栀子大黄汤主之。

此方就是栀子豉汤,加枳实、大黄,比茵陈蒿汤攻的作用稍重一点,祛热力量也大一点。如果黄、烦躁的厉害,可以把这两方合起来使用。

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假令脉浮,当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黄芪汤主之。(方见水气中)

黄家之得,从湿得之。所以依法“但利其小便”。假设是脉浮、发热、恶风、自汗这一类中风证的发黄,可以用桂枝加黄芪汤(黄芪去黃)。假如没有汗,可以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但是这种表证的黄疸很少见,远不如茵陈蒿汤、栀子大黄汤证多见。

诸黄,猪膏发煎主之。

不能是诸黄都用猪膏发煎,只是里头有热,但人偏虚,不可下的情况,才能用此方。临床少见。

猪膏就是猪油,或叫大油,润燥解热;乱发,能通利水道,也有点祛瘀的作用。

黄疸病,茵陈五苓散主之。(一本云茵陈汤及五苓散并主之)

黄疸,又有五苓散证(脉浮、发热、小便不利、消渴、水逆等),可以用茵陈五苓散。

我们可以用汤剂,大约茵陈用一、二两,桂枝六克,其它药各十克。

黄疸腹满,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此为表和里实,当下之,宜大黄硝石汤。

“腹满”是里实;小便赤是里热,“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所以里有热小便一定赤。自汗出,是表和无病,只是里热蒸的自汗出。那么要下,可以用大黄硝石汤。

大黃硝石汤,比茵陈蒿汤、栀子大黃汤都要重。这三个方都是泄下剂,茵陈蒿汤最平稳,栀子大黃汤力量稍重,大黄硝石汤最重。临床上还是茵陈蒿汤、栀子大黄汤证多见。

黄疸病,小便色不变,欲自利,腹满而喘,不可除热,热除必哕。哕者,小半夏汤主之。(方见消渴中)

虽然发黄,“小便色不变”是里头没热;“欲自利”是湿盛,失去收涩;没有热的“腹满”是虚满,是湿气逆于心下而作喘;没有热不可使用泄下法;若错用了苦寒泄下,胃寒一定要哕,那就要用小半夏汤来救治这个误治。

此条之证是寒湿,正治应该是于寒湿中求,应该利小便。

诸黄,腹痛而呕者,宜柴胡汤。(必小柴胡汤,方见呕吐中)

“腹痛而呕”是柴胡证,应该以小柴胡汤合祛黃之方。

如果是呕不止那种心下急,用大柴胡汤。

虚证,大概用小柴胡汤合茵陈五苓散;实证,用大柴胡汤合茵陈蒿汤或栀子大黄汤。

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方见虚劳中)

“男子黄”,特指男子的黄疸,暗含是因房事过度而成发黃的女劳疸;如果“小便自利”,这是说明虚;虚劳小建中汤为何物?各家说法不一,大多数说是小建中汤,因为条文后注“方见虚劳中”;而胡希恕先生认为,应该用黃芪建中汤,又建中又有黄芪去黄,正恰。

附方

瓜蒂汤 治诸黄。(方见暍病中)

《千金》麻黄醇酒汤 治黄疸。

瓜蒂汤,是林亿等转抄而来的方子。当有可吐的机转,才可以用此吐法。

麻黄醇酒汤,用一味麻黄治黄疸,虽然麻黄也能退黄,但是若无表证,值得慎重考虑。有表证,用一味麻黄,莫如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以上黄疸篇,重点讲了黄疸的里证,这个里病多发。兼顾讲了半表半里的柴胡证,以及表证的桂枝加黄芪汤(有汗)。在《伤寒》的阳明篇,还有黄疸表证的无汗证,就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证,补充在《金匮》的黄疸篇,才算完整。

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

伤寒,是表证;又有瘀热在里,虽然有表证也必然会发黄,是原来在表病之前里头就有瘀热;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

此方的前提是无汗,外解表除黄,内去湿去热。

黄疸在表,要发汗,有汗证用桂枝加黄芪汤,无汗证就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黄疸在里,可用茵陈蒿汤,还有栀子大黄汤,烦的厉害,可合用栀子柏皮汤。

黄疸在半表半里,主方就是小柴胡汤,前提当然是有柴胡证,发黄而呕,再有热。可配伍茵陈蒿汤或五苓散,不配也行。

如果兼里实,可用大柴胡配茵陈蒿汤。

如果有寒湿,可配茵陈五苓散。

【惊、悸

惊,就是惊慌的惊;悸,就是心悸。

寸口脉动而弱,动即为惊,弱则为悸。

惊则气乱,气乱则脉动。脉跳突不稳,就是“动”。动,不仅说脉,也包括胸腹也动。

脉弱,就是不足,气血虚。气血虚不足以养心,则心悸。

火邪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伤寒》、《金匮》本为一书,宜连起来看。本条在《金匮》,用于概括《伤寒》中以下两条类似条文:

“太阳病, 以火熏之, 不得汗,其人必燥 。到经不解 ,必清血, 名为火邪。”

“伤寒脉浮 ,医以火迫劫之,亡阳 必惊狂 ,卧起不安者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以上三条,均言火邪造成的惊狂,实际上,惊狂不限于火邪,这里只是以火邪为例,来说明惊狂的治法、方子。不仅是火邪造成,其它原因造成的惊狂,也是如此治疗。

此方惊狂有两方面的原因,一种是神识不宁,以龙骨牡蛎来安神定志;另一种原因是内有痰饮,“怪病应当归痰饮”,故加蜀漆祛痰饮(没有痰饮可以不用);基本方是桂枝去芍药汤,治气冲的脉促胸满,以解表。

治惊狂还有一个方子,就是桂枝甘草加龙骨牡蛎汤,主证是心悸、气上冲。

要注意与瘀血证的区别。瘀血也能致惊狂,如桃核承气汤、抵当汤证。

心下悸者,半夏麻黄丸主之。

心下悸,有多种多样,有待于以后以专篇提炼总结。比如,炙甘草汤证,也有心悸,但原因是血虚心气不足。

半夏麻黄丸是专门治疗水饮所致的“心下悸”。水气、痰饮篇中有心下有水气“甚者则悸,微者短气”,水饮轻只是短气,水饮重才心下悸,治疗上一般用苓桂术甘汤、苓姜术甘汤、苓桂枣甘汤。

半夏麻黄丸,用了麻黄、半夏两味祛水药。半夏下气祛水而不泻;麻黄散寒祛水,既祛外水(浮肿)又去里水,这里做成丸药不是为了发汗,只是祛里、外水气。可见,此方的应用指征是:内有水饮较重致心下悸,外有水气导致有些浮肿貌。

【吐、衄、下血病

吐血、衄血、下血,合称为亡血。无论何种亡血,都是瘀血的问题,瘀血又有热,才会有亡血现象。所以,本篇应与《瘀血》一篇相联系合看。

师曰:尺脉浮,目睛晕黄,衄未止。晕黄去,目睛慧了,知衄今止。

这是讲衄血病的进退的症侯反应。

“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后,其病在里”。这个前,指寸脉至关脉的部位;后,指关脉至尺脉的部位。

“尺脉浮”,是病在里,里有热;象月亮风圈一样,沿着黑眼珠一圈发黄,叫“晕黃”,这是瘀血的征侯,说明瘀热存在,所以“衄未止”。如果瘀热祛了,晕黄没了,眼睛恢复正常,衄血就止住了。

又曰:从春至夏衄者,太阳;从秋至冬衄者,阳明。

衄血,都是阳络受伤,不是表阳(太阳)就是里阳(阳明)。

春夏主升,阳气升于体表,这时候衄血,属于太阳;秋冬主降,阳气回到体内,这时候衄血,属于阳明。

这条不似仲景文字,只供参考。

衄家不可汗,汗出必额上陷,脉紧急,直视不能眴,不得眠。

《伤寒论》的禁汗条文已经讲过,亡血者无汗,“衄家”是久失血之人,汗血同源,是不能发汗的;如果强行发汗,必夺其津液,血液更伤,而且衄血是头部出血,上边虚,所以会“额上陷”,就是肌肉要塌陷;因为人的津液、血液虚,不充形体,整个身体要羸瘦的。同时,脉也紧急,失去柔润;失去血液的滋养,眼睛也不能灵活转动;心血亏,而“不得眠”。

衄家不可汗,其它亡血证,同理也不可发汗。

病人面无色,无寒热。脉沉弦者,衄;浮弱,手按之绝者,下血;烦咳者,必吐血。

本条讲衄、吐、下血的脉应不同。

病人面无血色,苍白,是亡血的征侯;又没有外邪,肯定是亡血家。脉沉弦是虚劳,是因为久衄。脉浮弱,手用点劲按上去就没有了,是骤然失血太多,是大下血造成的。烦咳,是肺的病,肺病必吐血。

夫吐血,咳逆上气,其脉数而有热,不得卧者,死。

吐血是肺的病,咳嗽不止,气有上无下,脉数、热是邪气盛,肺热盛,“不得卧”是正不胜邪,这是死症。

一般来说,吐血的脉都应该是不及的脉,比如“浮弱”、“手按之绝”或者“沉弦”。这一类脉要是吐血,无论怎么失血都不要紧,因为人吐血虚,脉也虚。本条则不然,“脉数而有热”就相当危险,到了“躁不得卧”,就是邪已胜正的阶段,非死不可。

夫酒客咳血,必致吐血,此因极饮过度致也。

嗜酒是最伤肺的。咳,就是肺受伤了,那一定要吐血的,就是饮酒太过所致。

寸口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击,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

此条在“虚劳篇”已出现过,比本条在最后多“失精”二字,因为本篇讲亡血,故省去“失精”二字,强调亡血。

亡血不可发其表,汗出则寒慄而振。

亡血都不能发汗,否则再夺体液,人虚极了就会转为阴证,叫“寒慄而振”。

吐血不止者,柏叶汤主之。

吐者经过治疗仍然不止的,很容易虚脱而死,以柏叶汤止血。

本方柏叶、干姜、艾叶三味,与马通汁(马粪泡子水绞汁)合煮,才能有效,马通汁必须用,不能省去。

此方救急,不可轻视。

《千金方》中再加阿胶,治“内崩吐血不止”,效果会更好。内崩,就是经络、血管崩了。

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亦主吐血、衄血)。

是相当有力的止血方。

先下来大便,后才见血,肯定不是痔疮一类的,离肛门远,所以叫“远血”,这都是内藏出血,大概都是比较严重的出血,以黃土汤主之。

方中主药是灶心黄土,难找的话,用烧过的煤球儿(拌黄土的)就行。

本方寒热并用。凡出血者都有些烦热,用附子恢复藏腑机能,成为了附子剂,说明偏于阴证。对于人䊨瘦,久出血,脉微,甚至恶寒者,此方很好。这与芎归㬵艾汤是对待,互为阴阳之方。它们都是有力的止血方,但芎归胶艾汤方没有附子,不治阴证,偏于治热。

与柏叶汤相比,用此方能止住血,就不必用柏叶汤了,毕竟柏叶汤还是以大出血,需要马上止血救急为主。

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

这是一般的痔疮出血,所谓的痔漏之血,所以先出血而后便,叫“近血”。赤小豆当归散主之。

痔疮总是湿热为患,这两味药正好。

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

“心气不足”,不是指虚证,孙思邈《千金方》改为“心气不定”,比较恰当。大约就是心烦、悸一类的意思。

此方三黄,都是寒性药,治有热的炎症,上边充血,颜面潮红,使之心跳,或其它的炎症。无论吐血、衄血、下血,泻心汤都能治。临床上,此方证很多很多,但必须有心烦、心悸,上面热的重才能用。

小儿鼻衄,吐血,此方最好。

此方用量不必大,大黄用六至十克,芩、连各三克即可。

【瘀血病

仲景原文有“胸满瘀血”,与“惊悸吐衄下血”合为一篇(第十六),但“胸满”并无具体内容;而“瘀血”只讲述了两条条文,治方却散落于其它篇章之中(可能是历史原因)。故将瘀血病整理在一起,即为本篇。

人体内,很容易有食、水、瘀三毒的发生。

食毒,是不善摄生,饮食无节,导致肠胃机能障碍,或宿食不消,或大便秘结,废物不能及时排除,人体被迫吸收这些毒物,造成的中毒证,仲景称为宿食。

水毒,大多由于肾的机能障碍,使液体废物蓄积体内所致。还有汗出当风,久伤取冷,往往使欲自皮肤排出的废物滞留在体内,成为中毒证。仲景称为痰、湿、饮、水气者,即皆为水毒。

血毒,古人也叫恶血。它不但失去血液的功能,反而为害,仲景称为瘀血。

食、水、瘀三者,都是人体自身的中毒。它们既是内伤病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外感病的主要原因。因为,外因总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本文按照仲景的篇目方分类,专论三毒之一的瘀血病的证治。

吐血、衄血、下血,妇人妊娠病、产后病、杂病,也都关系到瘀血证的方面。还有血痹,也是瘀血证的一类,只不过是表现在表而已。这些内容另行论述。

瘀血病,妇人因为生理的原因,比男性更容易发生。但是实际上,无论男女老少,身体都有瘀血的可能,只是轻者不显而已,重者则会有各种不同症状的表现。因为,女人有生理上的月经障碍和产后的恶露不尽,老人、男子、小儿则难免也有跌打损伤的经历。当然,造成瘀血的因素不止这两点。

瘀血的存在,不仅造成身体本身的病痛,还会形成次生的病痛。百病皆生于瘀,百病皆生于郁。比如高血压,正常的血压是为了维持正常的血流灌注,为什么会升得这么高?那一定是某个局部的供血出现了障碍,这个障碍就是瘀血。如果这个障碍发生在大脑的部位,产生局灶性梗阻,供血就会障碍,机体为了解决这个障碍,首选就会把压力提升上来,这就是高血压的由来。但是压力过高,加上血管的脆性,又很容易导致脑溢血,等等。

孩子经常跌打损伤,往往会有瘀血。很多孩子的疑难杂症,是瘀血导致的。这是个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

关于瘀血的成因,也可能是多方面的,但确定的主要有几个方面:

第一,遗传因素。

汤本求真的经验证实,子女所患瘀血的证型,与父母高度相似,甚至相同。

第二,妇人的月经障碍和产后的恶露不尽。

第三、跌打损伤。

第四、疮痈。

第五、内藏出血。

第六,热性病的热溶血证。

关于瘀血证的论述,仲景《伤寒论》的论述颇详:

原文:病人胸满,唇萎、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无寒热,脉微大来迟,腹不满,其人言我满,为有瘀血。

原文:病者如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是瘀血也,当下之。

《内经》也有关于瘀血的论述,如:瘀血在下,使人发狂;瘀血在上,就使人善忘。

瘀血的治疗,总以辨证论治为原则。应该以经方为主构建治疗体系。属阳性病者,配以桃仁、丹皮之方;阴证者,配以当归、川芎之方;陈久性者,配以䗪虫、水蛭、虻虫、干漆之方。

观仲景的论治,瘀血的治疗的方剂,大多是以小腹、少腹部来辨识:

桃仁承气汤,是“少腹急结”;

大黄牡丹皮汤,是“少腹肿痞,按之即痛”;

下瘀血汤,是“有干血着脐下”。脐下即为小腹;

抵当汤,是“少腹硬”;

抵当丸,是“小腹满”。

这是因为,腹腔是人体最大腔洞,受血量也最多。小腹又在最下部,若有瘀血停聚,最易沉于此处,形成血塞。积累多了,即表现在小腹外观的胀、满、硬,按之必痛。

由此看来,若小腹、少腹部胀满硬,按之痛,且排除宿便、结石、寄生虫、子宫妊娠等,而又小便利(若小便不利,则有停饮),则可知必为瘀血。

对于瘀血的辨证,仲景所看到的角度还有:

脉象微、迟、沉。

少腹满,有水淤和血瘀两种情况,以小便是否利为区别点,或兼而有之。

自觉小腹满。

身黄。

发狂等脑系疾病。

健忘。

嗜食。

从发热不止的表证,也关系到瘀血或水饮。

肌肤甲错。

病日轻夜重。

唇萎、舌燥。

刺痛,或痛有定处。

远血、近血、咳血、血淋、崩漏、齿衄等。

大便漆黑。

癥瘕。

“如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是瘀血。

这说明,瘀血在不同的部位,反映出不同的症状,从而治疗方剂也不能相同。

后世的一些观点,也可作为瘀血证的参考:

结脉的实证。

舌下静脉粗大紫暗。

紫癜。

出血。

瘙痒。

慢性哮喘。

悲忧者。

手足烦热。

梦多。

莫名其妙发脾气。

夜哭。

饮水即呛(或咽唾沫即呛食)

覆被热,揭被凉,夜间辗转不能成寐。

脸色灰暗有黑斑、黑眼圈、脸上或鼻子和鼻翼两侧红血丝。

精神病、神经衰弱、癔病。

半身不遂、瘫痪者。

各种癌症,特别是子宫、卵巢肿瘤等。

痔疮是湿热为患,也有瘀血(近血)。

灯笼热,是王清任看到的瘀血症之一。“身外凉,心里热,故名灯笼病”。瘀血的部位在头胸,外观表现熊猫眼、唇黑。

汤本求真最先确认:凡在小腹左侧硬满压痛,并排除大便燥结的情况,即为瘀血之体征。很多疑难杂症,诊断不明,只要脐左发现压痛,投以抵当汤,往往其效如响。脐下压痛,也是瘀血证,宜下瘀血汤。只是发生的概率,相比脐左部较少而已。

他还认为:腹部按之坚硬,充实有力,以脐为中心鼓胀结实,左小腹压痛,也是一个典型的桂枝茯苓丸合防风通圣散腹证。

一、太阳少阳厥阴阳明病瘀血证

鳖甲煎丸

慢性肝炎、疟疾等见面颊有瘀斑、肝脾肿大。

原文:疟病,以月一日发,当以十五日愈,设不差,当月尽解。如其不差,当云何?师曰:此结为癥瘕,名曰疟母,急治之,宜鳖甲煎丸。

疟疾,急性传染病,病原体是疟原虫,由蚊子传播,周期性发作。症状是发冷发热,热后大量出汗,头痛,口渴,全身无力。有的地区叫冷热病。

方中包含柴胡桂枝汤,以调荣卫,通津液,主治疟病;余含桃核承气汤等驱瘀逐水、攻坚行气之品,以治癥瘕。古人认为癥瘕的形成,一是瘀血,二是痰饮,非痰即血。

古人所谓的疟母,是指疟疾发作引起的左胁下脾肿大,认为是一种癥瘕积聚,取名叫疟母。趁着它没有结实之前,赶紧治疗,用鳖甲煎丸(原则:瘀血用汤,癥块用丸)。脾肿大,它是瘀血,不能求急治,猛攻不行,要用丸药缓攻,现在一般用大黄䗪虫丸,也挺好使。

实际上,慢性肝病、肝硬化引起的肝脾肿大更多见,本方(或用大黄䗪虫丸)用之效也佳。对于其祛瘀作用,并不限于疟疾,用于有形肿物的疾病则更有意义。

二、太阳厥阴病瘀血证

温经汤

里虚寒兼血虚血瘀(少腹)。

原文: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血),数十日不止,暮则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 ?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主之。

调理月经病(带下)的方剂,这个温经汤(加减)是最好使的。如果腹痛,合上当归芍药散(加苓、术、泽),效果更好。温经,就是温胃,微温。后世人爱用四物汤、八珍汤之类的,生地、熟地只能吃坏胃。

《医宗金鉴》谓“所病下利”之“利”字,当是“血”字。胡希恕、大塚敬节等认可,当从之。

本方含有桂枝汤、当归芍药散、芎归胶艾汤、吴茱萸汤、麦门冬汤诸方义,以及诸方的合并证,证情相当复杂,宜参照各方证而活用之。若再合当归芍药散(水盛),疗效更好。

主治带下崩中、月事不调、少腹久寒不受孕、月水过多或至期不来等。

本方副作用相对少,容易使用。而当归芍药散等则有一定的副作用。

本方使用的主要指征:手掌灼热感、口唇干燥、手掌皮肤干燥粗糙、不孕。

通利月经,身体大寒的可以用温经汤,没有大寒证的人要用土瓜根散来治疗(见下文)。

三、太阳阳明病瘀血证

1、桃核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加桂枝桃仁)

调胃承气汤证,又见脐两侧少腹痛、气上冲。

原文: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表不解者,尚未可攻也。表已解,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少腹急结”,是患者的自我感觉,而外观并不一定胀满。

本方主“少腹”(小腹两侧)痛。

仲景治疗瘀血证的一个经典组合是:大黄、桂枝、桃仁。本方就有这个组合,所以广泛运用于瘀血的实证。

《类聚方广义》:治产后恶露不下,小腹凝结,上冲急迫,心胸不安者。凡产后诸患,多因恶露不尽所致,早用此方为佳。

瘀血所致的精神病、神经系统疾患者。以本方或桂枝茯苓丸与大柴胡汤合方治之为佳。

《胡希恕越辨越明释伤寒》说道:“结脉多有瘀血,一般以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或桃核承气汤治之。”

《胡希恕病位类方解》谈到:“余曾以大柴胡汤与桃核承气汤合方治疗脉结代之实证,屡验。”

慢性哮喘,常有瘀血证。要通大便去实,而且要加祛瘀药。常用大柴胡汤、桃核承气汤、桂枝茯苓丸的合方。(既有外感,又有里病)分用也可以。

2、桂苓黃汤

桂苓黄汤,即桂枝茯苓丸加大黄之煎剂。

古方的加减法,都是根据仲景的组合原则进行。桂枝茯苓丸里面有桂枝、桃仁,如果再加上大黄,也就俱备了祛瘀的经典组合。

桂苓黄汤,它的袪瘀力量,是大于桂枝茯苓丸,小于桃核承气汤,而介于二者之间的。比如,子宫内膜增生,西医是刮宫解决,中医则可以用桂枝茯苓丸加大黄。如果单用桂枝茯苓丸,力量偏小;若用桃核承气汤,则又力量偏大。这三个方,构成了一个三个层次力量渐进的体系,能更好地适应病证。

《类聚方广义》曰:

若产后恶露不尽,则诸患错出,至于不救。故其治法以逐瘀血为至要。此方宜之。

《产育论》曰:

产后恶露不下,腹中胀痛者,宜桂苓黄汤。

产后恶露,日久不断,时时淋沥者,当审其血色之污浊、浅淡、臭秽,后后辨方药。浅淡者宜芎归胶艾汤;污浊臭秽者则宜桂苓黄汤。

产后气喘者为危,在《危急便方》书中名曰?败血上攻。其面必紫黑,宜桂苓黄汤。(气喘指咯痰不能咯出,为喘鸣息迫之意,是由败血上攻所致。败血症即瘀血也。此证疑即肺栓塞。)

凡产后玉门不闭,与桂苓黄汤除瘀血,则清血流畅,其不闭自治矣。(玉门即阴户,不闭即会阴破裂。)

3、土瓜根㪚(阴㿗肿亦主之)

腹满痛、痛有定处而有热。

原文: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经一月再见者,土瓜根散主之。

原方后注:阴㿗肿亦主之。

阴㿗即阴囊肿大,妇人阴肿痛亦属之。

“带下”,妇人由于月经所致诸病,古人皆称为带下。

“经一月再见者”,一月来两次月经的现象,每次来的不多,是因为有热,月经下不来的原因。

通利月经,身体大寒的可以用温经汤,没有大寒证的人要用土瓜根散来治疗。二方一寒一热,相得益彰。

本方解表清里祛瘀,治瘀血有热而腹满挛急且痛。

四、太阳阳明厥阴病瘀血证

桂枝茯苓丸

(桂枝汤去姜枣草加茯苓桃仁丹皮)

痛有定处的久有瘀血痛疼。

原文: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衃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癓不去故也。当下其癓,桂枝茯苓丸主之。

本条的要点是使用桂枝茯苓丸,可以去除腹中的积块(比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一类),其它内容没有重要意义。

桂枝茯苓丸是活血化瘀第一方。

当今时代,桂枝茯苓丸证越来越多,除了遗传因素和跌打损伤等,这与我们的饮食丰富、缺少运动、体内偏热是有很大关系的。

本方证是太阳表证合并瘀血。无论男女,凡因瘀血而下血(便血)、吐血、衄血,或因瘀血引起的胸腹痛、痛有定处,不宜桃核承气汤攻下的其它血证,大多宜本方。

本方不只用来治疗子宫肌瘤,在古代也是下死胎的方,又称为“催生汤”,又叫“夺命丹”。胎死腹中,产妇生命危在旦夕,要吃桂枝茯苓丸。也不仅仅是下死胎,它也可以广泛应用于治疗瘀血证。

本方亦常用于治疗冠心病及胸腹急慢性炎症。心脑血管疾病而见气冲心悸胸痹痛者,皆可治之。

瘀血所致的精神病、神经系统疾患者。以本方或桃核承气汤与大柴胡汤合方治之为佳。

《胡希恕越辨越明释伤寒》说道:“结脉多有瘀血,一般以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或桃核承气汤治之。”

慢性哮喘,常有瘀血证。要通大便去实,而且要加祛瘀药。常用大柴胡汤、桃核承气汤、桂枝茯苓丸的合方。(既有外感,又有里病)分用也可以。

子宫内膜增生,可以用桂枝茯苓丸加大黄。

前列腺增生、肥大,就用桂枝茯苓丸,也可以加大黄。小便不畅加牛膝。

青春痘、痤疮有很多种,比如囊泡、结节、疤痕、粉刺,脓包等,用桂枝茯苓丸最有效。对于壮实的男性(麻黄体质)要合葛根汤。

银屑病(肌肤甲错)、肺纤维化、间质性肺炎、血栓性肺动脉高压症,用桂枝茯苓丸加川芎,化胸中的瘀血。

下肢静脉曲张,深静脉的血栓,腿肿,不能走路,常服桂枝茯苓丸就有效。

桂枝茯苓丸体质有三大指征:

一看头面部。面部特点是紫红,还有紫红色的痘痘,或者是紫红色的鼻子、嘴唇;舌头暗红;或者有脱发。

二是少腹胀满。在少腹部按压,往往有压痛,医者指间有抵抗感,充实感,甚至可以摸到条索状的东西。

三是看腿部。因为很多湿气、瘀血都会聚集在下面。腿皮粗糙、脱屑、像鱼鳞,腿毛多、毛孔粗,皮肤颜色发暗甚至溃疡,静脉曲张,脚上长鸡眼,脚底皮干糙开裂,腿痛抽筋、发软、间歇性跛行,按之有浮肿。

这三大指征也不一定同时出现,有的偏于脸,有的偏于腹,有的偏于腿。

桂枝茯苓丸的服用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所以体质的判断对于用药安全非常重要。

五、厥阴病瘀血证

1、㬵艾汤

凡诸失血症属虚证而见腹中痛者,不问男女均可用之。

此方治疗要点:血虚、血瘀、失血、腹中痛。

师曰:妇人有漏下者,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绝者,有妊娠下血者,假令妊娠腹中痛,为胞阻,㬵艾汤主之。

妇人子宫出血,厉害的就叫漏下(崩漏),一般有三个方面。一是平时所说的经脉不调。二是流产(半产)后而下血不止。三是因为妊娠而下血。

假如妊娠下血(虽没说下血,其实里头有出血了),又有腹中痛,这为胞阻,就是子宫里有瘀血而胞胎受阻。以胶艾汤主之。

胶艾汤就是四物汤(芎、芍、归、地)加味(胶、艾、草)。

四物汤,一般说它补血,其实不是补血,也是祛瘀方。只不过它是一个强壮性的祛瘀方,只利于虚证,不能用于实证。

生地、芍药,都属于微寒的祛瘀药,利于虚热证,不利于虚寒证。地黄偏于强壮、解烦、止血;芍药偏于治痹(疼)证。

当归、川芎,都是温性,是温性的强壮祛瘀药,利于虚寒,不利于虚热,当归偏重强壮、定痛,川芎偏重祛瘀散邪。

四药相合,治的是不寒不热的下血的虚证,甚至有虚脱的样子。吐、衄、下血都可以用。

胶艾汤很常见。妇人在妊娠阶段常有下血、腹中痛,一般都是由于自己不谨慎造成的内有瘀血,导致下血、腹痛、要流产,就用此方。

㬵艾汤治疗要流产,可以起安胎的作用,只要是见血,就可以用,常用也好用。

虚的厉害,常常配合四君子汤合用(加参、苓、术)。

2、当归芍药散

腹痛拘急、头晕心悸、小便不利。

此方治疗要点:血虚、血瘀、腹痛、水盛。

原文:夫人怀妊,腹中绞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妇人怀孕,腹中急痛,这也瘀血造成的胞阻一类,由于这个不下血,所以不用胶艾汤,以当归芍药散主之,主要治疗血虚、瘀血腹痛、利水(血毒、水毒)。

原文: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妇人腹中诸疾痛”,多属虚寒痰饮瘀血所致,宜本方主之。

以上两条,还应有头冒眩、心下悸和小便不利等痰饮证侯,不可不知。

方中六味药,当归、芍药、川芎,是仲景养血祛瘀的一个经典组合;茯苓、白术、泽泻,则是利水的一个经典组合。

当归芍药散不仅用于妊娠腹痛、妇科疾病的腹痛,也可用于四肢冷、血色不佳、头重、头晕、悸动、肩凝等症状;哪里的拘挛也都能治。

肝炎也常用当归芍药散,和血祛瘀。

无论男女均可使用。

胞阻(子宫瘀血出血)分两个类型,一个是腹痛、下血,用㬵艾汤;一个是腹痛,不下血,用当归芍药散。

此方治疗腹痛相当好用。芍药用一斤,使用时也可以稍少一些。归、芍、芎治瘀血;苓、术、泽利水。三味利水药,暗示着绝对有小便不利、头眩晕。

血虚者,不但厥,还手足痹,就是麻痹不仁,也可以用当归芍药散。治麻痹的黃芪桂枝五物汤,主要是表虚,如果更有血瘀、水毒的关系,可以合用当归芍药散。

要注意,血虚者不可用麻黄(麻黄发其阳故也),改用杏仁。

3、赤小豆当归散

诸疮有痈脓恶血。

原文:病者脉数,无热,微烦,默默但欲卧,汗出,初得三四日,目赤如鸠眼,七八日目四眦黑,若能食者,脓已成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

此条述狐䰥病,亦有蚀疮在目。

原文: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 

近血,就是一般的痔疮出血。在肛门属痔,出血,是痔漏。以本方治其疮,故能治愈。

痔疮总是湿热为患,本方利湿活血排脓排毒,不但能治肛门病,也能治泌尿系统、皮肤病。

4、黄土汤

大便溏而下血黑紫,兼见四肢冷痹、反心烦热。

原文: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

治诸内藏、组织失血(下血、吐血、衄血),阴阳寒热交错互见,而陷入半表半里者。

黃土即灶心土,是灶膛里烧过的黄土,一定要重用(本方用半斤)。现在柴灶少了,药房也多不备,可以自制,或用烧过的煤球儿(黄土混合煤末)即可。

六、阳明病瘀血证

1、下瘀血汤

脐下小腹痛、硬满,大便干结、妇人经水不利。

原文:师曰:产后腹痛,法当以枳实芍药散,假令不愈者,此为腹中有干血著脐下,宜下瘀血汤主之。亦主经水不利。

本方主“脐下”小腹痛。

2、大黄牡丹皮汤

里实热、脐右少腹痛拒按。

原文: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皮汤主之。(治宜活血化瘀解毒之剂)

本方主脐右少腹痛。

常见于“肠痈”(急性阑尾炎)、疮痈等。

“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宜用本方(以本方合大柴胡汤机会为多,单用本方机会较少)。

“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宜排脓之方:薏苡附子败酱散、排脓汤或散。

3、抵当汤

脐左少腹压痛、小便利、或喜忘,或狂燥不安、或身黄、妇人闭经、紫癜。

本方主脐左少腹痛。

此说为日本著名汉医学者汤本求真最先确认。只要脐左发现压痛,投以抵当汤活血行瘀,往往其效如响。

水蛭、虻虫动物药,祛瘀力量大,又合桃仁、大黄,故治顽固的瘀血证而大便难者。

原文: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 ,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 瘀热在里故也。抵挡汤主之。

原文: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抵挡汤主之。

原文: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当汤下之。

原文: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脉数不解,合热则消谷喜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宜抵当汤。

原文:妇人经水不利下,抵当汤主之。

抵当汤常见于急重症。

4、抵当丸

抵当汤证较轻者。

原文: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 为有血也,当下之, 不可余药,宜抵挡丸。

里有蓄水或蓄血,均可导致少腹满。其主要鉴别点则在小便不利或自利。

本方轻剂缓下,因无发狂,亦不喜忘,不宜用抵当汤重剂猛攻,也不宜用其它汤剂。

5、大黄䗪虫丸

虚劳证又见面目黯黑、瘀斑、肌肤甲错。

原文: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荣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暗黑,缓中补虚,大黄䗪虫丸主之。

治干血劳。

治疗“两目黯黑”之方(黑眼圈、熊猫眼),消除血栓。

又常用于肝病、肾病、内分泌病等,见色素沉着、肝脾肿大。

七、跌打损伤

跌打损伤造成的瘀血,大多在半表半里的部位,故柴胡剂往往是治疗的主方。

1、小柴胡汤加当归、川芎

治疗外伤引起的头晕痛。

由于外伤造成震伤,晕痛致昏迷,苏醒后,往往遗留头晕目眩、恶心呕吐等柴胡证,缠绵不愈。

这是由于外伤造成的瘀血阻滞,或震伤脑髓所致,需以小柴胡汤加活血化瘀为治疗大法方能取效。以小柴胡汤加当归、川芎最为得当。汤本求真说:“由于头部打扑,发为外伤性神经证,与本方加石膏得速效。”

2、四逆散

脉症不虚的“四肢不温”,是少阳病四逆散证。故用柴胡剂治疗跌扑闪挫后的损伤内证,是一些伤骨科名医的家传秘法。

3、跌打损伤造成腰痛的,也可以用血府逐瘀汤治疗。

八、瘀血证的用药

凡是理血药,补血药,都是祛瘀药。这类药大约有三十多种,都有祛瘀的共性,但是也有各自的特性,必须正确选用。现就仲景以上篇目中常用的几味疏理一下。

属阳证者,常配以桃仁、丹皮之类;属阴证者,当配以当归、川芎之类;属于陈久性者,常配以䗪虫、水蛭、虻虫、干漆之类。

桂枝、桃仁、大黄,是阳性病祛瘀的经典组合。

鳖甲、水蛭、虻虫、䗪虫是动物药,干漆是漆树的树脂。这几味祛瘀之中具有解凝的作用。鳖甲的攻坚力量强;䗪虫还有止疼、止烦满的作用。它们五味利于顽固、陈旧性的瘀血证。

有热,用生地黄、牡丹皮一类。

有寒,用当归、川芎一类。

芎、芍、归、地的组合,就是后世的四物汤。方中两热两寒,寒热调和,利于不寒不热之虚证。

生地黄性寒,白芍微寒,利于虚热证。

当归、川芎性温,利于虚寒证。当归偏于强壮止痛;川芎偏于散邪。

硝石、矾石是金石药,祛瘀力量比动物药要小。

丹参一味,功同四物。

其与茵陈合用,可以改善肝功能,配合治疗肝炎之方。

王不留行,祛瘀定痛,长于止胁痛。有利于虚寒证。

呕、吐、哕病】

呕吐的原因很多,内有痈脓、胃中停水、胃气虚、胃反(脾胃虚寒,即中虚)、有热(心烦喜呕)、大便不通等等。

干呕是有声无物,吐不出来。哕,就是干呕连续不断,也叫干哕。

夫呕家有痈脓,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呕吐时有脓,说明里面有痈,是人的自主本能(良能)要将脓排出,呕吐就是排出痈脓的方式,因此不可治疗呕吐,痈脓排尽则呕吐自止。

如果体弱,本能的力量不足,可以用方药(排脓散、排脓汤、大黄牡丹汤等)帮助身体本能,顺势而为进行排脓才对,而不是用方药去制止呕吐。

先呕却渴者,此为欲解;先渴却呕者,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呕家本渴,今反不渴者,以心下有支饮故也,此属支饮。

呕吐,伤人胃液。

“先呕却渴者”,是一个胃中先有饮,故呕,呕完后渴,是胃液已伤,胃中干,故渴,饮尽呕也止,“此为欲解”。

“先渇却呕者”,是开始时先渴,喝水多了胃有积水,胃虚而不化,所以要呕,这“为水停心下”。

呕的原因很多,胃中停水是一种,若治疗此种呕吐,常用降逆祛水之法。这一类的胃中停水,“此属饮家”,即痰饮也。

“呕家本渴”,凡是水饮之呕,吐完了胃中干必渴,“今反不渴者”,是因为痰饮从下往上,源源不断,随吐随聚,“以心下有支饮故也”,这是因为有支饮。支饮在痰饮中是最重的,也说明胃特别的虚,一般的水饮不至于这样。

问曰:病人脉数,数为热, 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何者?师曰: 以发其汗,令阳微膈气虚, 脉乃数,数为客热, 不能消谷, 胃中虚冷故也。

脉数为热,应当能吃,现在反而呕吐,这是为何?

这是由于病在表证阶段发汗太多,应当微似出汗才好,太多反而表并不解,大汗淋漓病必不除;汗出太多,造成阳气(津液)虚,胃气也虚了;脉数之热,本是客邪之热,发汗太多并未除,但不是胃有热,所以不能消谷,反倒是因为发汗太过,造成胃虚,虚极,水饮乘之则生冷,故胃中虚冷。

脉弦者虚也,胃气无余,朝食暮吐,变为胃反。寒在于上,医反下之,今脉反弦,故名曰虚。

脉弦跟紧一样,本来主寒,为什么虚了?由于胃虚,没有余气来消食,宿食不化,所以早上吃睌上吐,成为反胃。

脉弱才主虚,现在为什么弦呢?根本以前就是上有寒,医者以为是实而下之,又造成胃虚,形成又寒又虚,名义上说脉弦就叫虚了,其实还是寒。

这是说胃虚寒而呕吐的情况。

寸口脉微而数,微则无气,无气则荣虚;荣虚则血不足,血不足则胸中冷。

脉微则气(津液)虚,血液也虚,也就是精气虚。血不足,胸中血少,所以胸中冷。血的作用就是输送能量,血不到四肢,则手脚会凉。

吃东西得到的营养进入血管,古人叫精气。精气在血管里头,叫做血,其作用叫做营;精气出了血管外,叫做气,其作用叫做卫。这就是营卫气血的关系。

趺阳脉脉浮而涩,浮则为虚,涩则伤脾,脾伤则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脉紧而涩,其病难治。

这条言“胃反”,是呕吐里面最重的了。

趺阳脉侯脾胃。“浮”指浮而无力,所以说“浮则为虚“,就是胃气虚;“涩”是津血少,由于脾有所伤,不能够行津液,所以脉涩;脾胃俱伤,胃伤则不能消化食物,脾伤则不能运送精气。所以,早上吃的晚上要吐,晚上吃的早上要吐,停食不化,这叫“胃反”。

胃反这种病,如果是脉紧,紧是邪实、邪盛,都是实证。脉涩是虚,津血不足。这种邪盛正虚的“胃反”,不好治。什么病都是这个道理,不只是胃反。

“胃反”这个病,当代的胃下垂就属于这种病,它是胃筋弛纵所以下垂,运转的功能不够。如果是邪盛正虚,也难治。

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

“欲吐”,并没有吐,而是想吐,就是瓜蒂㪚证。这种情况,千万不要下,欲吐是本能有越出之机,治疗应该顺势利导,用吐法才对。

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

哕,就是恶心,也叫干哕,就是干呕连连。腹满指的是实满,拒按。看前后的大小便,是大便不利,还是小便不利,都影响到哕,不通则上逆,利大小便就可以了。

这条讲的是哕的实证,并未论述虚证。现在实际上临床上是虚证多见。

呕而胸满者,吴茱萸汤主之。

桂枝治气上冲,而吴茱萸是治水上冲。

水上冲,所以会呕;“腹满”,指上腹,胃中停水造成腹满,停水向上冲逆又导致胸满(水上冲的症候之一);用吴茱萸汤主之。

此方最常用。方中以吴茱萸、生姜治标(呕);以人参、大枣治本(胃虚)。

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水气上冲,胸满是一个症候,吐涎沫、头痛、头晕、头眩、头冒都是。只要有恶心(呕,是水上冲吴茱萸汤的一个主证),都是胃中停水上逆冲击大脑的问题。

临床上最常见的头晕、恶心,都是水上冲的吴茱萸汤证。

美尼尔氏征,很多也是吴茱萸汤证。

吴茱萸汤不但治胃中停水,它也治胃疼,但必须是虚寒型的胃疼。

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上面呕吐,下面肠鸣,中间心下痞,半夏泻心汤主之。

呕,是水在胃;肠鸣,是水气在肠。

心下痞有两种:一种是胃气虚,心下痞硬的人参证(人参证的心下痞一定有硬)。一种是黃芩、黃连的心下痞,是泻心汤证。

半夏泻心汤有人参、炙甘草、大枣治虚,也有芩、连治热,所以两种痞(硬)兼治。同时,有干姜治寒,半夏治水(干姜、芩、连辅之祛水)。

半夏泻心汤不仅治呕(水往上走),也治下利(水往下走),也治虚、寒,烦躁,是非常常用的治疗寒热错杂的好方。

增加炙甘草,就是甘草泻心汤(能治口疮);去干姜加生姜就是生姜泻心汤。

这三个泻心汤在治疗呕而下利心下痞,都差不多,都可以治。

干呕而利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黄芩汤证是太阳少阳合病的下利,既有太阳病的发热、头疼,又有少阳病的口苦、咽干,是治热利的,是祛热的解热剂。

如果同时再有干呕,就是胃有停饮,加半夏、生姜祛水,即为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芍药,说它是收敛药是错误的,其实它是解热治腹痛。

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

凡是里头有水饮(胃有停水)的呕吐,吃不下东西,或吃了就吐,小半夏汤主之。

半夏、生姜两味,都是祛水的药。半夏下气祛水,生姜降逆祛水散寒(水性寒)。

生姜、半夏相似不又略有不同。生姜对应呕,半夏对应吐。呕厉害,多用生姜;吐厉害,多用半夏。

小半夏汤单独使用的少,一般都是合入其它方中使用。比如上条的黄芩加半夏生姜汤;小柴胡汤中也有小半夏汤,所以也能治呕。

呕吐而病在膈上,后思水者,解,急与之;思水者,猪苓散主之。

这也是治饮家的一种呕。

本来停水是在胃里,胃在膈下;呕的时候,是水往上冲逆的过程;到了膈上才会吐;这是呕与吐的关系。

呕吐完了,胃中停水已去,胃中干了就要渴,想喝水,要赶紧少给点水喝,以和其胃。

喝了水还不解渴,还想再喝,如果喝多了又会呕吐,吐了又会渴…这就会陷入恶性循环,怎么办?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猪苓散,既祛水又解渴。

猪苓的特点是既祛水又解渴,其实是用了利尿的手段。利尿祛水,釜底抽薪,改水由上走下的路子,自然就不渴也不吐了。妙!

这种手段常用,茯苓泽泻汤也是,比猪苓散更常用。

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呕,一般是水气上冲,病在膈上,水往上走,应该小便不利,现在反倒利,利就是频数;脉弱,是虚;又四肢冷,虚寒之象;身反有微热,是虚阳外越,就是阴阳离绝之象;这上呕、下溲,又寒又热,都是相互矛盾的,这已经不是一般水饮的呕了,是虚脱的样子了,所以难治,也只有四逆汤温中救逆一法了。

四逆汤温中,也就是温胃,胃气恢复一点,生命还可以有望,否则没有其它的办法。这种方法,不是后世的方子能够治疗的,现在很多人一见脉微、肢厥,就用独参汤,人参微寒,此时使用真是害人,胃气一败人就死了!

四逆汤是从甘草干姜汤加附子演变来的,凡是虚寒、阴寒重症,都用生附子;生的没有,用炮附子力量不够,要多用点。

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小柴胡汤是解热剂(半表半里),同时也是健胃止呕剂。因热而呕(柴胡、黄芩)、因水而呕(小半夏汤)它都能治;同时健胃(人参、炙甘草、大枣)。

因此,呕而发热,当然要用小柴胡汤。

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

“胃反”主要是脾胃虚,胃气上逆,也是要呕吐的,但不是随时老吐。所以用半夏下气(而小半夏汤的半夏主要是下水),人参、白蜜补虚。

蜜也是甘药能补中,但不似甘草、大枣、饴糖壅腻,所以用蜜。

大、小半夏汤的区别就是:小半夏汤治停水呕吐;大半夏汤治胃虚呕吐。

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茯苓泽泻汤主之。

这也是治胃反常用之方。

此方就象前面的猪苓散,不过比猪苓散力强。一方面祛水;一方面健胃(白术、甘草、生姜),有时可加人参;标本兼治。

此方的用药有五苓散的意味,虽然没有猪苓,但五苓散本身就治渴,一方面利尿。所以,茯苓泽泻汤也是常用的方子,治一般的胃病,呕而渴,头晕。

类似的治胃反的方子还有茯苓饮。

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外台》方又治吐水。

这是大便不通,热往上壅,所以一吃就吐。大黄通便下热。

吐后,渴欲饮水而贪饮者,文蛤汤主之。兼主微风,脉紧,头痛。

这条存在错误,文中应该是“文蛤散”,而不应该是“文蛤汤”;同时要去掉“兼主微风,脉紧,头痛。”,移到《伤寒论》141条。

这可能是在整理或传抄《伤寒杂病论》的时候出的问题。本条方子与《伤寒论》141条方子搞得颠倒了(141条中应该是“文蛤汤”),应该互换过来才对。

这两条正确的表达应该是:

吐后,渴欲饮水而贪饮者,文蛤散主之。

《伤寒论》141条:

“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噀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汤(兼主微风,脉紧,头痛);若不差者,与五苓散。 寒实结胸,无热证者, 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

显而易见,文蛤汤是发汗剂,组成与大青龙汤差不多,就是大青龙汤去桂枝,加文蛤,目的是在发汗的同时,也能够止渴;同时降低了麻黄、石膏之量。

“兼主微风,脉紧,头痛。”,是说明文蛤汤的解表作用,应该放入141条中。

干呕,吐逆,吐涎沫,半夏干姜散主之。

干呕,或吐逆,或吐涎沫,都说明胃里头有停饮,用半夏干姜散主之。

此方是胃有停饮的治疗,就是小半夏汤中生姜换成干姜,汤剂变成散剂。它比小半夏汤的温中力量强,适合胃寒停饮比较重一点。

吐涎沫与吴茱萸汤的吐涎沫类似,都是胃虚寒。但半夏干姜散证没有头痛、头晕,是饮轻寒重,所以用干姜。而吴茱萸汤证是饮重寒轻。

还有一个理中丸(汤),也用干姜温中,但是有人参,是虚寒并重。这三个方子相似,单独应用时要注意区别。

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生姜半夏汤主之。

病人胸中似乎喘又不喘,似乎呕也不呕,似乎哕也不哕,整个心里头烦闷而无可奈何,以生姜半夏汤主之。

这条的意思不好用语言来形容,古人也形容不来,所以只能这样写。大体上就是心中烦闷,说不出来的那种难受,整个心里都那样子,所以用生姜半夏汤。

小半夏汤治胃中停水而呕,也是生姜、半夏两味药,但是以半夏为主药(吐为主)。生姜半夏汤是以生姜为主药(呕为主),古人用一升,就相当于现在的一小碗,量很大了。

同是相同的两味药,比例变了,主病也就变了。小半夏汤主治胃中停饮而呕,而生姜半夏汤主治如本条文所述。所以,用药的奥妙就在于此,不根据古人仲景的结论依据,是没法掌握的。后世医家动辄就用生姜三片,这行吗?该多用必须多用,方可有效。

干呕,哕,若手足厥者,橘皮汤主之。

干呕,就是哕,哕就是连续不断的干呕,以至于手足厥,以橘皮汤主之,橘皮、生姜两味。

哕的过程,就是气往上逆行,这也阻碍气机的正常运行,气机受阻造成手足厥冷,就是胃气不行。生姜降逆气,橘皮行气,两药配合起来行气下气,也健胃,祛饮。气一畅,厥逆好了,哕也就好了。

橘皮下气行气,也健胃,食欲不振就可以用橘皮,现在分陈皮、青皮,古人都叫橘皮。

哕逆者,橘皮竹茹汤主之。

方中橘皮二升,用量惊人,可见“哕逆者”是很重了,干呕不断,非常厉害。

后世中医认为,橘皮破气,不敢大量使用,看了此方,橘皮破气论可以休矣!实际上橘皮没有害处,仲㬌才会这样用。临床上至少要30克以上才行。

竹茹,也是下气的药,做为橘皮之辅臣。

参、草、姜、枣,称为“脾四味”,是健胃的顶配。这个哕逆的原因,就是胃虚气逆。胃本来是纳气的,它的气应该往下走,现在反而往上,就是因为胃虚而不能纳气。所以,一方面用橘皮、竹茹行气、下气,同时也用健胃的四药。

临床上,心下逆满、打嗝,不是旋覆代赭石汤证,大概都是橘皮汤证。二者相同之处都是胃虚上逆。二者的区别是:

苦于打膈,打嗝就难受,用旋覆代赭汤。

打嗝舒服,乐于打膈,是橘皮证。轻一些的胃不好,食欲不振,有些逆气,主要以痞闷为主的,用茯苓饮就好。

这三个方,可以与几个泻心汤(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合参。

对比来看,都治胃病。但是,它们没有芩、连,不祛热,也不解烦,同时也不能治下利。

【下利病】

下利病,或称“利”,“大便溏”,“腹泻”。《伤寒论》中,有大约四分之一的条文与下利有关,可谓多发病。

霍乱病,虽然仲景使用了与下利不同的病名,又设专篇来论治,但其本质上与下利病是一样的。所以,霍乱只是下利的一种。区别在于,霍乱来势凶险,具有传染性,死亡迅速。

不论何种病,叫何名称,都可以放在六经系统中,确定为六经病,分别寒热虚实,依法施治。

为简化起见,我们也可以把下利病从寒热来分为三类:寒利、热利(痢疾)和霍乱(寒、热利)。

区分寒热,简单的方法,可以用渴与不渴来判断:不渴为寒,渴者为热。

一、寒利

一般多发太阴病,也有厥阴病、太阳太阴合病。

1、太阴病

(1)理中汤或丸

辨证要点:心下痞,大便溏泻,小便少者。

(2)吴茱萸汤

辨证要点: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

“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本条言少阴病,是指由少阴病传入太阴之意,实际为太阴病。

吴茱萸汤证,是比理中汤证病剧者。

(3)四逆辈

一般用四逆汤。

“下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宜服四逆辈”。

重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4)赤石脂禹余粮汤

辨证要点:急慢性腹泻,属虚寒者。

“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

(5)桃花汤

辨证要点:虚寒久利,或见脓血者。

“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本条言少阴病,是指由少阴病传入太阴之意,实际为太阴病。

(6)诃梨勒散

辨证要点:虚寒性咽痛、腹泻。

“气利,诃梨勒散主之。”

2、太阳太阴合病

(1)四逆汤

寒利有表证,是太阳太阴合病。先治太阴,后治太阳。

“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2)桂枝人参汤

辨证要点:桂枝甘草汤证又见理中汤证。

“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3)五苓散

辨证要点:太阳表虚证兼见心下停饮、小便不利、气利者。

“下利气者,当利其小便。”

3、厥阴病

(1)乌梅丸

辨证要点:久利。

(2)黃连汤

辨证要点:心烦、心下痞满、腹痛干呕下利者。

(3)六物黄芩汤

辨证要点:干呕下利、心下痞硬、四肢不温。

附方:《外台》黄芩汤:治干呕下利。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干姜三两 桂枝一两 大枣十二枚 半夏半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分三服。

(4)三泻心汤

辨证要点: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证又见下利者。

(5)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辨证要点:胸中烦热、恶心呕吐而大便溏者。

“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

原文之义是,患者原本就是胃虚有寒,即“寒格”于胃而有呕吐。医者误用吐、下法,造成虚寒更加严重,吐、下更剧烈。若是吃了就吐,以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治疗。

这是典型的中寒,造成阴阳两隔,上热下寒不能交通。上热造成胸中烦热,下寒上冲导致呕吐。

所以,以干姜温中,人参补虚,芩连清上热。

本方用干姜、人参理中。以方测证,患者也必有下利。

二、热利

又称为痢疾。

1、太阳阳明合病

(1)葛根汤

辨证要点:太阳病葛根汤证又见下利(阳明)。

“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2)葛根黄芩黄连汤

辨证要点:下利、汗出、不恶寒、寸脉独浮。

“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2、太阳少阳合病

(1)黄芩汤

辨证要点:发热、腹泻、腹痛。

“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2)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辨证要点:黃芩汤方证又见恶心、呕吐者。

3、阳明病

(1)栀子豉汤

辨证要点:栀子豉汤证又见下利。

(2)栀子干姜汤

辨证要点:身热微烦而下利。

(3)白头翁汤

辨证要点:热利便脓血、里急后重。

(4)承气汤

大、小承气汤证。

三、霍乱

霍乱是太阳太阴合病中的一个特殊种类。特点是急性、传染,发展迅速,脱水即死,凶险。

霍乱的内因,是胃虚。

问曰:病有发热,头痛,身疼,恶寒,吐利者,此属何病?答曰:此名霍乱。霍乱自吐下,又利止,复更发热也。

从条文看,“发热,头痛,身疼,恶寒”,这是太阳病;“吐利者”,这是太阴病。

因此,霍乱是太阳太阴合病。

霍,是指发病快,可导致迅速死亡之意。

乱,是指内外一起病(不是由表传里),阴阳(太阳、太阴)混乱之意。

霍乱病,按发病时间由轻到重,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初期

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按照寒热,分为两种情况:

1、五苓㪚证

“热多欲饮水者”,渴,是胃里有热。五苓㪚主之。

五芩㪚,太阳太阴合病之方。

桂枝,解表,治太阳;

猪苓、 泽泻、茯苓、白术,祛水,治太阴。

胡希恕先生为救急,曾用单味白矾治愈霍乱,可效法。

2、理中丸证

“寒多不用水者”,不渴,是病前就有里虚寒。按照舍表救里的原则(阴阳同病先阴后阳),理中丸主之。

以里中丸(用理中汤更妥当)先治太阴,若里证已愈,余有表证,可用小剂量桂枝汤解表。即:“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

单独的五芩散、理中汤证比较少见。对于热证,有使用白虎人参汤、白虎人参汤合五苓散的机会。

(二)中期

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霍乱进入中期,病情厉害了,不但吐利,又有汗出;还有表证“发热恶寒”;津液严重丧失,“四肢拘急”就是抽动;胃虚,津血达不到四肢,所以厥冷。

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四逆汤主之。

这条所说更凶,多了“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虽有“脉微欲绝”(应该用通脉四逆汤),好在没有四足厥逆,所以仍用四逆汤。

(三)后期

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主之。

“吐已下断”,是说病人服了四逆汤,吐利好了。但是,还有“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这是亡津血的现象。所以,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主之。方中猪胆汁起亢奋作用。

【疮痈肠痈病

疮痈就是疮和痈。在这里疮指金疮,刀斧所伤;痈的范围很广,这里指肠痈。

一、疮

问曰:寸口脉浮微而涩,法当亡血,若汗出,设不汗者云何?

答曰:若身有疮,被刀斧所伤,亡血故也。

问:寸口脉,主在表的津液、血液。浮微涩,就是在表的气血俱不足。这种脉,“法当亡血”,应该有亡血的情况,或者“汗出”。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气血俱虚。假如没有亡血或汗出的情况,而有这种脉象,是为什么呢?

答:外伤也有亡血,这是刀斧造成外伤而失血,所以有此脉象。

病金疮,王不留行散主之。

凡是刀斧伤的金疮,王不留行散是最好的通用方。古人称为刀伤药、红伤药。

王不留行是主药,能化瘀定痛,肝炎的疼痛、肝区疼常用。蒴藋(俗称接骨草、接骨木)、桑白皮也都能行气祛风,二味辅助王不留行。三味烧灰存性且能止血。凡是止血药都同灰,如后世的十灰散也是此意。其它的药,干姜、甘草、川椒温中;黃芩、芍药祛热,凡是外伤都有虚热;厚朴也是行气下气。这些都是作为刀伤药的调理之用。

用法是,小伤、轻伤从外上药就行,大伤非内服不可。

二、肠痈

诸浮数脉,应当发热,而反洒淅恶寒,若有痛处,当发其痈。

浮脉,数脉,都应当发热,这就是一般疮痈的脉证。现在反而恶寒或振寒,这是疮痈之变,是疮痈化脓的反映。假如身体有哪个地方疼痛,肯定那个地方要发痈。

师曰:诸痈肿,欲知有脓无脓,以手掩肿上,热者为有脓,不热者为无脓。

这是疮痈在发红肿的阶段,判断有脓无脓的一种诊断方法。

古人判断事物,都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象现在非要切开来看。

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肠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

“其身甲错”,是瘀血的一种症候,大黄䗪虫丸证还有“面目黧黑”,说明肠痈起码也是有瘀血的问题。肚皮按上去虽然比较拘急,但是柔软,像肿了似的,里头没有抵抗的硬东西,说明它已经化脓了,里头没有痞块,成了虚证。外边不热,脉数应该有热,反而不热,就是肠内之痈已经化脓。以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

薏苡仁祛湿、解凝排脓、利小便;败酱也是祛瘀、排脓。这两个药都是比较寒性的排脓药,偏于虚而有脓的可以用此方。

汉朝一两等于15.625克,一分等于3.9~4.2克。附子在方中用二分,大约8克,用量很小,千万不要重用,因为它是起振奋作用的补正气药,以利于脓的排出。就像积实芍药散用大麦粥,排脓散里的鸡蛋黄,都是补正气的。

此方一般常规用量,薏苡仁30克,败酱15克,附子3~6克。

薏苡附子败酱散很常用,不但排脓,还去湿痒,一般皮肤病常用,尤其是硬皮病,顽固的牛皮癣。

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大黄牡丹汤主之。

肠痈病,小腹里有肿块,那个地方一按就疼,就是现在说的阑尾炎,疼的往前阴牵引像淋病似的,但是小便正常并不是淋病,有热像阳明里热的出汗,但又不到阳明病的程度,还有点“复恶寒”,这是蕴脓的反应,脉迟紧说明脓未成,可以使用下法,大黄牡丹汤主之,应当有瘀血排出。如果是脉洪数的,是脓已形成,不可下。

大黄牡丹汤也很常用,冬瓜子排脓,桃仁、丹皮祛瘀血,黄、硝消炎祛热。

上方薏苡附子败酱散是治已化脓的肠痈,特征是小腹已无痞块(已化为脓),所以按之不疼。大黃牡丹汤是治初起还未化脓的肠痈,特征是有痞块,按之疼。此二者区别。

大黄牡丹汤不仅治肠痈,凡是里有瘀血又有热的,都可以治疗。藏腑有炎症(热),疼的比较厉害的,也可以用它。比如急性胆囊炎、肓肠炎,百发百中。有关胰腺的一些病也都可以用。慢性的就不是大黄牡丹汤证了。

合病的时候,用合方合治,最好不要用分治。有些肠痈,常伴有柴胡证,因为五藏六腑都在半表半里嘛,合并大柴胡汤就行。

三、排脓散、排脓汤

此二方有方无证,可见都是通用方。用药都没有大热大凉药,寒热都可以用。所以,一般的排脓都可以通用,应用范围很广。

排脓散是枳实芍药散加桔梗(排脓);排脓汤是桔梗汤加姜、枣(补正气)。

枳实芍药散行气活血,本身就能排脓,加上桔梗更有力了。一般的排脓,此方最平稳。

假设有由于气滞血瘀而腹痛,就吃枳实芍药散行气活血。如果腹痛还不好,肯定是瘀血严重,就要用下瘀血汤。

桔梗汤治嗓子疼,本身也能排脓,加上姜、枣调节营卫。如果在上边咽喉肿痛,排脓汤就更合适了。

浸淫病

浸淫病,俗称“黄水疮”,流淌黃水,淌到哪儿,哪片儿就烂。

这本不是什么大病,但是很不好治。原因是不讲卫生。本质上是湿热为患。过去卫生条件差,小孩子多发。现在发病少了,因为卫生条件大为改善了。

浸淫疮,从口流向四肢者,可治;从四肢流来入口者,不可治。

浸淫疮,黃连粉主之。方未见

从口到四肢,是从里向外,不论什么病,都好治。从四肢往里,是从外往里,病不好治。“不可治”,不是不能治,能治,但是难一些,时间要长一些。

黄连打粉,拿油调,涂抹患处。

黃连苦燥,苦能消炎解热毒(清热),燥能祛湿(把干)。

【趺蹶、手指臂肿、转筋病】

一、趺蹶

趺蹶,趺指的是脚背,是足、脚的意思;蹶,指脚上的病。

师曰:病趺蹶,其人但能前,不能却,刺腨入两寸,此太阳经伤也。

脚病,其人只能向前走,但不能往后退,针剌腨深入两寸,这是太阳经受伤。

此条不易理解,或许有错简。

关键是,腨,指哪里?

腨,胡希恕先生说是指脚后跟,大塚敬节说,有人认为是指小腿肚子上足太阳膀胱经的承筋穴。至今大家说法不一。

腨,无论是指脚后跟,还是小腿肚子,针刺腨,也不可能是随便刺这两个部位,必定是刺此部位的某个穴位。所以,腨,应该指穴位。既然条文中明言“此太阳经伤也”,此穴必为太阳经穴。观承筋穴,在足太阳经小腿肚子上,下行到外踝之下凹陷处的仆参穴,再到足小指外侧的至阴穴止,并不经过脚后跟的部位。

考证:《灵枢·寒热篇》:腓者,腨也。《说文》:腨,腓肠也。《广韵》:腨,腨肠。

所以,腨,又称“腓”、“腓肠”、“腨肠”,是指小腿肚子。

而承筋穴又名腨肠、直肠。

“刺腨”,或许是指刺承筋穴。

实际感受,走长路累了,倒行时则腿肚子酸痛。

此条以经络论病,又用针剌治疗之法,这完全是《黄帝内经》的理论,属于医经家的治疗体系。这与经方家不是一个医疗体系,更无仲景的六经辨证方法。所以,是否仲景文字,存疑。

若采用六经辨证,四肢病属于在表,或在太阳病,或少阴病的范畴,如果用方药,当在太阳、少阴篇求,辨证而论治。

二、手指臂肿

病人常以手指臂肿动,此人身体瞤瞤者,藜芦甘草汤主之。方未见

臂,指膀子。身体瞤瞤动,与“水气篇”四肢聂聂动差不多。

此条有证无方,有可能脱简,也是个千古疑案。

胡希恕先生认为,这肯定是水气病,表虚有冲气,又伴有水气上冲,有水气就会动,防己黄芪汤可以治此病。

三、转筋

转筋之为病,其人臂脚直,脉上下行,微弦,转筋入腹者,鸡屎白散主之。

转筋,就是所说的抽筋,抽得厉害,就是脚背直。上肢抽少见,全都是底下抽,就是脚背直。臂,肯定是脚背的“背”,不是手“臂”,文字有错误。

凡抽筋脉都弦,抽的厉害者,从足入小腹,如果剧烈不会自行好转,可以用鸡屎白散主之。

转筋常见,一般不必治疗,可自行恢复。如果象转筋入少腹这样厉害的,非常少见,需要治,用鸡屎白散,但临床上、史籍上无病案,此方是否有效,可以参考,择机验证。

【阴狐疝病】

阴狐疝气,俗称“气卵儿”、“气蛋”。卵,睾丸。小孩儿得此病较多。

阴狐疝气者,偏有大小,时时上下,蜘蛛散主之。

阴狐疝气,有时大有时小,睾丸时上时下,有时候拿手一摁就上去了,蜘蛛散主之。

此病常见,但用此方不多,是否有效缺乏记载、验证。

蜘蛛有毒。屋里的有小毒,里外的有大毒。方中蜘蛛应该是里里结网生活的,其网像古钱币,故称壁钱。这种蜘蛛个小,必须活着吃,有解毒,清热的作用。过去乡下人小孩出疹子,就可以吃几个。眼睛上火也能治。

【蛔虫病】

问曰:病腹痛有虫,其脉何以别之?师曰:腹中痛,其脉当沉若弦,反洪大,故有蛔虫。

蛔虫之为病,令人吐涎,心痛,发作有时。毒药不止,甘草粉蜜汤主之。

腹痛有蛔虫,其脉与一般的腹痛之脉不一样。一般的腹痛大概有寒的情况多,所以脉沉或者弦。如果脉洪大,这是有蛔虫。

有蛔虫,在里闹腾,人就会老往外吐唾沫。心痛就要指胃口痛。蛔虫闹腾,就会疼;不闹腾,疼就止。故“发作有时”。用一般的毒药,治不好蛔虫病,可以用甘草粉蜜汤主之。

粉,就是铅粉,能够杀虫。甘草、蜜,可以缓痛,又以甘味诱虫吃铅粉而杀之,把虫子打下来。

此方不仅驱虫,也治胃口痛。一般的胃疼、顽固性胃疼、胃溃疡、胃炎疼痛的厉害,此药好使,但铅粉换成白芨。白芨与王不留行差不多,也是祛瘀定痛、止血。治胃痛的常规用量:甘草24~30克;蜜45克;白芨12克。先煮甘草、白芨,剩下一茶杯左右,去渣滓,兑蜜后再煮一下即可,分1~2次服。

蛔厥者,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藏寒。蛔上入膈,故烦。须㬰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

胃虚寒有蛔虫者,应该有从口中吐出的现象。原来安静,后烦,是胃气虚寒。蛔虫被寒所迫,上进胸膈,这一过程中,人就会烦。膈上是人阳气所在之地,暖和了,蛔虫不折腾了,人就不烦了,安静下来了。人吃了东西后,蛔虫闻到食臭往外跑,就会连饭一起吐出。以乌梅丸主之。

乌梅丸首次出现在厥阴篇中,厥阴篇分蛔厥和藏厥(燥无暂安时,死症),乌梅丸用以治疗蛔厥。此篇中乌梅丸也是治疗蛔厥。

乌梅酸敛,以制辛、姜、椒、附之大辛大温,同时合连、柏治痢疾、久利。

辛、苦、酸并用,是杀虫的好办法,虫子怕辣、苦、酸味,能驱虫。

实际上,用乌梅丸冶疗蛔厥是大材小用。现代卫生条件改善,化肥、农药的使用,也没什么虫了。只要是四肢厥冷的阴寒证(脾胃虚寒证),都可以用乌梅丸治疗,不限于治有虫子蛔厥。

至于藏结,是胃虚寒甚,胃气已败。其证治可参见“伤寒演绎(六)厥阴篇”。

【妇人妊娠病】

妇科,男女的不同点,是妇女的生殖问题。产前、产后、孕期以及平时的经期经血不调,是与男人不同的地方,其它方面没有什么不同。仲景将妇科分为妊娠、产后、杂病三大部分。

妊,妇人怀孕谓之妊;娠,怀孕身动者谓之娠,就是胎动。妊娠就是怀孕,是妇人特有的现象。

师曰: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桂枝汤主之。于法六十日当有此证,设有医治逆者,却一月,加吐下者,则绝之。

妇人是正常脉象,说明里面没病,但如果细按则显稍弱,说明是津液不足之象。渴,是津血虚。妇人怀孕首先反映的是恶阻,就是恶心、呕吐,所以“不能食”,但还没有到恶阻的高潮阶段,只是有点不能吃东西,是恶阻的初级阶段。“无寒热”是也没有外感病。这类情况是妊娠使然,说明有孕在身。如果说有点小病,那就是因为养胎需要消耗血液而造成的血液、津液不足。如果要吃点药的话,只能吃桂枝汤。

桂枝汤并非大热药,它是极其平和的,能够调营卫、养津液。不喝热稀粥也不会发汗。

本条后面半段是讲恶阻。

妊娠之后两个月的时候,会发生不能吃东西,呕吐。假如医生不知道是因为妊娠的原因,因为再过一个月又是最容易流产的时期,医生没有认出妊娠而施以吐、下的疗法,那就治坏了,“绝之”就是流产。

所以,用桂枝汤是最平稳、安全的方法。若加上术、附,可治关节疼(不喝热粥,也不发汗);增加芍药,可以治腹胀痛、腹满痛;再加饴糖,就是小建中,可以治腹痛、虚寒。变化甚多,可治百种病。

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衃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当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

妇人平时就有瘀血痞块,后来经断不到三个月,得漏下不止,感觉脐上动,这个不是胎动,而是瘀血痞块为害造成的,因为一般的胎动都在六个月。

如果以前每月经血来的准时、正常,那么后来经断三个月,这肯定就是胎了。

如果以前就是月经不调,经常下血,那么后来经断三个月,这肯定不是胎,而是恶血块。

无论是已经有胎而下血,还是无胎而下血,都是因为内里有瘀血痞块造成的,都应当将瘀血排除,以桂枝茯苓丸主之。

对于瘀血,尤其是有癥痼的这种瘀血痞块,桂枝茯苓丸很适用,去癥块的力量也很大。如果是瘀血合并阳明病可下者,有“其人如狂”,可以用桃核承气汤、抵当汤。如果是介于两者之间,可以用桂苓黄汤(桂枝茯苓丸加大黄)。

有瘀血证又不可下者,大概用桂枝茯苓丸的机会多。尤其是伴有气上冲、心跳心悸等,就更适用了。心血管病、脑血管病(也是气上冲),用它的机会都很多,不能只局限于妇人的癥痼害。

现在常用汤剂,用丸的时候不多。但较长时间使用,丸药还是对的。汤者荡也,丸者缓也。

桂枝茯苓丸,就是桂枝汤去姜枣草加茯苓桃仁丹皮。

可以治疗痛有定处的久有瘀血痛疼,也可以去除腹中的积块(比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一类)

桂枝茯苓丸是活血化瘀第一方。

当今时代,桂枝茯苓丸证越来越多,除了遗传因素和跌打损伤等,这与我们的饮食丰富、缺少运动、体内偏热是有很大关系的。

本方证是太阳表证合并瘀血。无论男女,凡因瘀血而下血(便血)、吐血、衄血,或因瘀血引起的胸腹痛、痛有定处,不宜桃核承气汤攻下的其它血证,大多宜本方。

本方不只用来治疗子宫肌瘤,在古代也是下死胎的方,又称为“催生汤”,又叫“夺命丹”。胎死腹中,产妇生命危在旦夕,要吃桂枝茯苓丸。也不仅仅是下死胎,它也可以广泛应用于治疗瘀血证。

本方亦常用于治疗冠心病及胸腹急慢性炎症。心脑血管疾病而见气冲心悸胸痹痛者,皆可治之。

瘀血所致的精神病、神经系统疾患者。以本方或桃核承气汤与大柴胡汤合方治之为佳。

《胡希恕越辨越明释伤寒》说道:“结脉多有瘀血,一般以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或桃核承气汤治之。”

慢性哮喘,常有瘀血证。要通大便去实,而且要加祛瘀药。常用大柴胡汤、桃核承气汤、桂枝茯苓丸的合方。(既有外感,又有里病)分用也可以。

子宫内膜增生,可以用桂枝茯苓丸加大黄。

前列腺增生、肥大,就用桂枝茯苓丸,也可以加大黄。小便不畅加牛膝。

青春痘、痤疮有很多种,比如囊泡、结节、疤痕、粉刺,脓包等,用桂枝茯苓丸最有效。对于壮实的男性(麻黄体质)要合葛根汤。

银屑病(肌肤甲错)、肺纤维化、间质性肺炎、血栓性肺动脉高压症,用桂枝茯苓丸加川芎,化胸中的瘀血。

下肢静脉曲张,深静脉的血栓,腿肿,不能走路,常服桂枝茯苓丸就有效。

桂枝茯苓丸体质有三大指征:

一看头面部。面部特点是紫红,还有紫红色的痘痘,或者是紫红色的鼻子、嘴唇;舌头暗红;或者有脱发。

二是少腹胀满。在少腹部按压,往往有压痛,医者指间有抵抗感,充实感,甚至可以摸到条索状的东西。

三是看腿部。因为很多湿气、瘀血都会聚集在下面。腿皮粗糙、脱屑、像鱼鳞,腿毛多、毛孔粗,皮肤颜色发暗甚至溃疡,静脉曲张,脚上长鸡眼,脚底皮干糙开裂,腿痛抽筋、发软、间歇性跛行,按之有浮肿。

这三大指征也不一定同时出现,有的偏于脸,有的偏于腹,有的偏于腿。

桂枝茯苓丸的服用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所以体质的判断对于用药安全非常重要。

妇人怀娠六七月,脉弦发热,其胎愈胀,腹痛恶寒者,少腹如扇,所以然者,子藏开故也,当以附子汤温其藏。(方未见)

妇人怀孕在六、七个月的时候,胎已发育接近完成,就会感觉到胀。脉弦,就是寒,也说明有腹痛;发热,不是表证,故脉弦而不浮,是寒邪内侵造成的郁热。风寒客入,小腹处就像有扇子搧风一样,从而使胎的感觉更胀。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子宫虚而失收,风寒之邪乘之所致。应当以附子汤温其藏。

本条后注“方未见”,其实这个方子就是《伤寒论》的附子汤:附子、芍药、人参、茯苓、白术。

师曰:妇人有漏下者,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绝者,有妊娠下血者,假令妊娠腹中痛,为胞阻,㬵艾汤主之。

妇人子宫出血,厉害的就叫漏下(崩漏),一般有三个方面。一是平时所说的经脉不调。二是流产(半产)后而下血不止。三是因为妊娠而下血。

假如妊娠下血(虽没说下血,其实里头有出血了),又有腹中痛,这为胞阻,就是子宫里有瘀血而胞胎受阻。以胶艾汤主之。

胶艾汤就是四物汤(芎、芍、归、地)加味(胶、艾、草)。

四物汤,一般说它补血,其实不是补血,也是祛瘀方。只不过它是一个强壮性的祛瘀方,只利于虚证,不能用于实证。

生地、芍药,都属于微寒的祛瘀药,利于虚热证,不利于虚寒证。地黄偏于强壮、解烦、止血;芍药偏于治痹(疼)证。

当归、川芎,都是温性,是温性的强壮祛瘀药,利于虚寒,不利于虚热,当归偏重强壮、定痛,川芎偏重祛瘀散邪。

四药相合,治的是不寒不热的下血的虚证,甚至有虚脱的样子。吐、衄、下血都可以用。

胶艾汤很常见。妇人在妊娠阶段常有下血、腹中痛,一般都是由于自己不谨慎造成的内有瘀血,导致下血、腹痛、要流产,就用此方。

㬵艾汤治疗要流产,可以起安胎的作用,只要是见血,就可以用,常用也好用。

本方之用,并不限于上述妇人诸病,凡诸失血属虚,而腹中痛者,不问男女,均可用之。

虚的厉害,常常配合四君子汤合用(加参、苓、术)。

妇人怀娠,腹中囗(绞)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妇人怀孕,腹中急痛,这也瘀血造成的胞阻一类,由于这个不下血,所以不用胶艾汤,以当归芍药散主之,主要治疗血虚、瘀血腹痛、利水(血毒、水毒)。

胞阻(子宫瘀血出血)分两个类型,一个是腹痛、下血,用㬵艾汤;一个是腹痛,不下血,用当归芍药散。

此方治疗腹痛相当好用。芍药用一斤,使用时也可以稍少一些。归、芍、芎治瘀血;苓、术、泽利水。三味利水药,暗示着绝对有小便不利、头眩晕。

血虚者,不但厥,还手足痹,就是麻痹不仁,也可以用当归芍药散。治麻痹的黃芪桂枝五物汤,主要是表虚,如果更有血瘀、水毒的关系,可以合用当归芍药散。

要注意,血虚者不可用麻黄(麻黄发其阳故也),改用杏仁。

当归芍药散不只是治腹挛痛,哪里的拘挛都能治。

肝炎也常用当归芍药散,和血祛瘀。

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半夏丸主之。

这也属于恶阻一类的。轻一些的,过段时间自己慢慢就好了。重的就是从怀孕到临产,什么也不能吃,这种厉害的非得治疗不可。

此病大都是胃虚有寒,有水、饮,所以用干姜人参半夏丸主之。

此方也可以用汤剂,效果基本相同,但不如丸药平稳,用之最恰。如果嫌丸药费事开汤药也行,但要加生姜(丸药用生姜汁糊),加强止呕的力量。为止呕,此药宜凉服。

该方不限于治疗妊娠恶阻呕吐,凡因脾胃虚寒又有水饮之人,都可以使用,此方甚好。

妊娠小便难,饮食如故,当归贝母苦参丸主之(男子加滑石半两)。

这个“小便难”,不是小便不利,只是小便艰涩,或热,或痛。“饮食如故”,说明病不在里。妇人怀胎常常有火,俗称胎火。这个病就是现在所说的泌尿系统感染,小便热,或热辣辣的痛。这是慢性病,不是急性的,所以不用猪苓汤。

此方妙不可言,不限于妇人妊娠,凡是慢性的泌尿感染病都可以用,男性的尿道炎、膀胱炎等,都可以用。“男子加滑石半两”,此句恐为后世注文,不加亦效。

此方也可用汤剂。

苦参,消炎解热。《本草经》说它治小便余沥不尽。

贝母,排痰、排脓,利小便,本经说它治淋沥邪气。

当归,补虚润燥。尤其妇人怀孕养胎血必虚。

妊娠有水气,身重,小便不利,洒淅恶寒,起即头眩,葵子茯苓散主之。

这是由于小便不利,体表停湿、停水,所以说“有水气”,就是浮肿、身重、“洒淅而恶寒”。“起即头眩”,就是苓桂术甘汤证,说明里面也有水。

表、里都有水,是妊娠的常见病,浮肿厉害的,可以用葵子茯苓散治疗。如果不治疗,小孩生下后,水肿也会自行消退的。

葵子,又名冬葵子、葵菜子,是强壮性的利尿药,不伤津血,可以大量用,本方用一斤。本方很好,也可以用汤剂,小便利即愈。

药铺里若无葵子,大塚敬节是用当归芍药散代替葵子茯苓散,有效有不效。

以上内容,为仲景原文。《金匮》一书中,还有以下三条,从内容来看,不似仲景文字,恐怕是后人所附,只可参考。

妇人妊娠,宜常服当归散主之。

没病不要吃药。妊娠,不是病,而是自然的生理现象,正常情况下不必用药。

方后言“产后百病悉主之”,就更没有道理了。这不是仲景的思想理念。仲景讲“随证治之”,怎么可以一方主百病?这肯定不是仲景原文。

妊娠养胎,白术散主之。

这也是这个道理,没病不吃药。养胎要在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中去养,哪有用药养胎的道理?何况方中蜀椒辛热,偏性很大;精神上也没问题,用牡蛎干什么?

妇人伤胎,怀身腹满,不得小便,从腰以下重,如有水气状,怀身七月,太阴当养不养,此心气实,当刺泻劳宫及关元,小便微利则愈。

这条概念不清,医理错误,语言逻辑也不通。《医宗金鉴》也认为是错的。“太阴当养不养,此心气实”,这就是概念不清,医理不明。怀孕剌劳宫、关元,是要坠胎的,这种做法显然是错误的。

【妇人产后病】

一、气血俱虚

问曰: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何谓也?师曰:新产血虚,多汗出,喜中风,故令病痉;亡血复汗,寒多,故令郁冒;亡津液,胃燥,故大便难。

问:刚生产后的妇人,常常同时发生这三种病。一是痉,就是抽动、抽搐,包括钢痉,有柔痉;第二是昏迷、休克;第三就是大便难,就是大便硬。这三种病为什么同时发作呢?

师答:刚生产的妇人,失血多,必然血虚;生产费力,出汗多,必然津液虚;血为阴,津液为阳,也就是阴阳俱虚了。虚了就容易受风,受风就是感染了细菌,“風”中有虫嘛。人的本能要袪风,就会发热。本来就津液虚,又患感冒的情况下,就会发生痉病。

阴阳俱虚了,就是正气虚,则邪凑之,水饮(寒)往上冲逆,由于血虚,就是脑贫血,两相合则容易发生贫血现象的昏迷、休克。

血液、津液俱有亡失,胃中水分也减少,所以胃中燥,大便就难,干。

这就是新产妇人同时发生这三种病的道理。此病古时多见,现代少见。下条就讲证治。

产妇郁冒,其脉微弱,呕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所以然者,血虚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虚下厥,孤阳上出,故头汗出。所以产妇喜汗出者,亡阴血虚,阳气独盛,故当汗出,阴阳乃复。大便坚,呕不能食,小柴胡汤主之。

本来是抽、昏迷、大便干,这三种病同时发作,但重点还是在郁冒,因为昏迷、休克太吓人。其实这病是生产失血造成的暂时现象,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护理好了不用治疗,也会恢复好的。

本条就是讲证治,同时解释郁冒发作的机理。

产妇昏迷、休克,脉微弱,呕吐不能吃东西,大便反而干硬,仅仅头出汗。这是因为,产妇失血而血虚,脉微阳也虚(缺津液),血为阴分,津液为气分,阴阳俱虚,不达四末必然四肢凉。“产妇郁冒”就是昏迷、休克,是贫血的现象;胃有饮,寒向上冲逆不能吃东西;但肠中干而无津液,大便干硬;只有脑袋出汗,是血虚阴不含阳,孤阳独盛而亢于上,只有汗出阳气衰减才能阴阳和。大便坚硬,呕吐不能吃东西,是小柴胡汤证,小柴胡汤主之。

此条主要是呕不能食,故“呕而发热,小柴胡汤主之”。

凡是发热汗出,古人认为都是阴阳不调。主要原因在卫,即桂枝汤证的“卫强营弱”,“卫”过强不与弱“营”协调。调和营卫,就是以桂枝发汗攻阳而救阴,阴阳平衡了才能协调。

中风,用现代的话说就是细菌感染,风者“風”也,虫即细菌。产后过去用剪子剪脐带,很多就要发生风,就是感染。

病解能食,七八日更发热者,此为胃实,大承气汤主之

这条紧接上条,是说服了小柴胡汤之后,病好了,也能吃东西了,但七八天后又发热了,这是阳明病的胃家实,以大承气汤主之。

《金匮要略》,就是简略的写法,很多地方并未列出全面的方证来。

发热,胃实就是大便难,肯定有大承气汤证,所以才用大承气汤。

二、腹痛

1、虚寒

产后腹中㽲痛,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并治腹中寒疝,虚劳不足。

“㽲痛”,就是急痛,就是虚寒之痛。如“少腹里急”,肌肉绷得挺紧,但是按里头是空的。

前文寒疝宿食篇已述,当归生姜羊肉汤,是温䃼的。羊肉、当归补虚;生姜散寒。

2、气滞血瘀

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枳实芍药散主之。

这条重在“烦满”。烦者热之象;满即胀满,不是实胀,而是气胀,气滞影响而又成为血痹,血液不通。这是产后常见的。

枳实行气、消胀;芍药通血痹、解痛。

3、瘀血

师曰:产妇腹痛,法当以枳实芍药散,假令不愈者,此为腹中有干血着脐下,宜下瘀血汤主之。亦主经水不利。

产后腹痛,多数由于气滞、血不行,应该用枳实芍药散,行气、通血痹就可以了。如果吃了药还不好,就不只是气滞的问题了,此为腹中有干血,着于脐下(脐下的部位,并不是膀胱,所以把桃仁承气汤证说成是太阳腑病,真是瞎闹),说明这是有瘀血,宜下瘀血汤主之。此方也主经血不利、腹痛,不是产后也治。

䗪虫,是动物药,类似水蛭、虻虫。其特殊作用是止痛,主治陈故性的瘀血,比桃仁、丹皮所治的瘀血还要顽固。

4、阳明热结加瘀血

产后七八日,无太阳证,少腹坚痛,此恶露不尽,不大便,烦躁发热,切脉微实,再倍发热日哺时烦躁者,不食,食则谵语,至夜即愈,宜大承气汤主之。热在里,结在膀胱也。

产后七八天时,无表证(没有产后受风),“少腹坚痛”,这就是瘀血的地方。但是又有不大便,烦躁发热,脉实但不厉害,日晡时烦躁发热加倍(原文是倒装句),因大便干不大便而导致不吃东西,如果吃东西就会说胡话(胃不和),到了夜里就好了。这不是恶露自己为病,而是热结在里导致恶露结而不行,阳明热实为主因,宜大承气汤主之。

产后病最多的就是腹痛,大概有四种情况:

一般的产后妇女腹痛多是枳实芍药散方证(热);

也有虚寒的当归生姜羊肉汤证(寒),甚者可以用孙思邈的内补当归建中汤;

也有恶露不尽的下瘀血汤证(瘀血);

还有阳明里热导致的恶露结而不行的大承气汤证。

三、外感中风

产后风,续之数十日不解,头微痛,恶寒,时时有热,心下闷,干呕汗出。虽久,阳旦证续在耳,可与阳旦汤(即桂枝汤方)。

产后遭受外感中风,几十天不好,现在是头痛、恶寒、阵阵发热、心下闷、干呕、汗出。虽然已经很长时间了,桂枝汤证仍然存在,可以用桂枝汤。

由于《辅行诀》的发现,可以证明阳旦汤就是桂枝汤。后世的《医宗金鉴》等说阳旦汤是桂枝汤加黄芩,阴旦汤是桂枝汤加附子,这些说法都是错误的。

产后得外感,这个病很多,现桂枝汤证最多,就用桂枝汤。这个本来很简单,不必把它复杂化。

产后中风发热,面正赤,喘而头痛,竹叶汤主之。

此条方证不符,疑似后人所为。

证很像葛根汤证,方也类似葛根汤(麻黄换成了防风,加竹叶、桔梗、人参、附子),总体上看是乱七八糟,理法混乱。如果说防风发汗,人参补虚,竹叶、桔梗主咳嗽痰饮,倒也勉强说得过去,但是加附子没有任何道理,表实无阴怎能加附子?方后加减法肯定是后人杜撰,更应该去掉。

产后中风,同样遵从一般的治疗原则,辨证论治,随证治之。桂枝汤证用桂枝汤,葛根汤证就用葛根汤,柴胡证就用柴胡剂,合并证就用合方,随证加减,如此而已。

此条只能作用参考,不可作为治疗依据。

四、产后虚弱

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安中益气,竹皮大丸主之。

哺乳期,特别是坐月子期间,没有别的症状,只是有些心烦心乱、呕逆,不是什么大病,主要是产后身体虚所致。用竹皮大丸,安中益气补虚。

病轻,这个方子的药量也都很少,主药是甘草,也只有七分,还是“日三夜二服”,体现了轻病用轻剂的原则。

甘草这个药,不要轻看它,补气虚(少气)很起作用。

此方很象竹叶石膏汤,如果其人虚到影响到形体了,羸瘦,呕而不能食,可以用竹叶石膏汤。

方后加减法要去掉,没什么道理。

产后下利虚极,白头翁加甘草阿㬵汤主之。

产后本来就虚,又拉痢疾,这是虚到家了,极虚。得的热利,应该用白头翁汤。由于虚极,所以加阿胶、甘草。下利血便,加阿胶最好;虚,加甘草。

此方很好,不仅是产后,平时治痢疾,人虚的厉害,也可以用。

五、附方

两个附方是林亿等人校正《金匮要略》时从《千金》和《外台》找的。

《千金》三物黄芩汤   

治妇人在草蓐,自发露得风,四肢苦烦热,头痛者,与小柴胡汤。头不痛,但烦者,此汤主之。

古时妇人临产,都不鋪席,而铺稻草,这就容易感染(受风),又由于披盖不严,得了中风。本来产后血也虚,所以血虚有热,以致五心发烧,这是常见之病。如果同时再头痛,可以与小柴胡汤。头不痛,但是烦,三物黄芩汤主之。

手足心烦热,在产后也是常见的病。孙思邈此方,补了前面仲景所讲之不足。

古人的干地黄,就是现代的生地黄;古人说的生地,就是鲜生地;古人没有用熟地黄的,后代搞出来熟地黄,是有问题的。

地黄此药,既益于血分,有祛瘀作用,又能解热祛烦、强壮滋阴,在此方中还可以加大用量;黄芩、苦参苦寒也是解热祛烦;三物合而用之,可以祛热解烦养阴。用此方,常常可以下虫,因为苦参还有杀虫作用,蛔虫常常吐出或从大便下出。

《千金》内补当归建中汤

治妇人产后虚羸不足,腹中刺痛不止,吸吸少气,或苦少腹中急摩痛,引腰背,不能食饮,产后一月,日得服四五剂为善。令人强壮,宜。

治妇人产后血虚瘦弱,腹中刺痛,少气,或少腹急痛,牵引腰背也痛,不能吃喝。

结合方后加减法来看,此方就是类似于桂枝加芍药汤,或小建中汤,加上补血的当归。这是一方两法,一个是桂枝加芍药汤加当归(大虚),一个是当归建中汤(大虚且有寒)。

以药测证,孙思邈的方后加减法还是合理的,可以用。不像后世对仲景书中方后的加减法。

【妇人杂病】

一、月经期间,热入血室

1、太阳中风,经水适断

妇人中风,七八日续来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

妇人得太阳中风证,到了七八日,正是表祛内传的时候,往来寒热、发作有时,以前来的月经也适于此时而中断,这是热邪传入了子宫内,其血因热而结,故表现为一阵冷一阵热,循环往复,小柴胡汤主之。

这是妇人月经期间,得了太阳中风证,传入少阳子宫内,与月经相互影响而发生的病。是妇人有例假时常常遭遇的一种病。现在表现为柴胡证,虽然影响到月经断了,仍然用小柴胡汤治疗。这就是中医的辨证论治,随证治之的原则。

血室,男女都有。女人血室在子宫,男人血室在小腹、膀胱部位。

2、太阳伤寒,经水未断,轻证

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次为热入血室,治之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

这是妇人月经期间,得了太阳伤寒证,白天清醒明白,夜晚则说胡话,象见着鬼一样。这也是病由太阳伤寒传入少阳的子宫内。但是由于月经只是用邪热造成瘀血,并未未中断,所以医者不要妄行汗、下的治疗,热邪必然会随月经而从下排出,病会自行痊愈的。

“谵语”本来是阳明内实证的一个症状,但阳明证不是“昼日明了”,只有瘀血证才会“暮则谵语”,即夜晚厉害,而白天清醒。所以,这是瘀血证。是太阳伤寒传入少阳子宫内的邪热,虽然造成了瘀血,但并不严重,没有结实造成月经中断,邪热会自行排出,类似于麻黃汤证的“因衂而解”,不必治疗。

妇人月经期间,常常得感冒,在太阳按太阳治,传入少阳即“热入血室”,有柴胡证按少阳治疗(月经中断),能自愈的(月经未断),如本条所述,则不必治疗。这是妇人有月经的生理特点决定的,象妊娠、产后一样,是男女有别的地方。

3、太阳中风,经水未断,重证

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七八日,热除脉迟,身凉和,胸胁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

这也是妇人在月经期间,得了太阳中风证,发热恶寒,到了七八天的时候,表证已罢,邪热传入少阳、阳明,所以胸胁满如结胸状态,整日胡言乱语。这是少阳子宫内也有了邪热,应当针刺期门穴,以泻少阳、阳明之邪热。当然,用别的方法治疗也可以。

这条也是太阳中风,经水未断,为什么需要治疗?与上条相比,邪热不仅传入少阳子宫内,也传入了阳明,不仅是夜晚,白天也是胡言乱语。此属重证,必须进行治疗。除了针刺期门穴,如果用方剂治疗,可以用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以治少阳、阳明合病瘀血证。

4、错简之条

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濈然汗出者愈。

阳明病,本来是胃不和则谵语,如果出现下血症状,这是“热入血室”,迫血妄行所致。但还有太阳表证,应当刺期门穴,或其它方法泻其实,出点透汗就好了。

这条应该在《伤寒论》阳明篇,不应该放入《金匮要略》的妇人杂病篇。因为这是阳明病的泛论,男女都有,女人血室在子宫,男人血室在小腹、膀胱部位,所以本条并不是只针对妇人而言。可能是后人整理书简时,看到有“热入血室”的内容,就集中到这里了。

“热入血室”这种病,男女都有。因为妇人有月经的关系,得此病较多,男人比较少。

本条实际上是个三阳合病,以阳明为重。“谵语”是阳明证;“下血”是少阳证;“头汗出”是太阳中风证。除了针刺期门,也可以用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

二、梅核气

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炙,是烤的意思,脔就是肉,“炙脔”就是感觉有类似象一个烤肉片似的东西,象黏在嗓子上似的,吐也吐不出,咽也咽不下,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古人把这个认为是一种气结,叫梅核气。其中既有气,也有水(痰饮),是痰气互结。不但在嗓子,在胸、心下都觉得不痛快,临床上很常见,后世叫大七气汤,此方好用又常用,既袏气饮互结又健胃。胃病(胃气弱,不是大虚衰)而胀满不欲食,也很好用。

此方是小半夏加茯苓汤为主的加减。

用厚朴消胀行气,改善气机循环,所以大、小承气汤中也用之;苏叶行气辅之。这说明肯定还有胸满或胸腹满之证,或许还有心下坚硬。

饮逆而呕用小半夏加茯苓,治痰饮上逆。

此方应用广泛,也可以用于痰饮、支气管哮喘等。

三、藏躁

妇人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

妇人患歇斯底里症,经常出现悲伤、想哭,动作犹如神灵附体,处于异常的精神状态,屡屡打哈欠,甘麦大枣汤主之。

“藏躁”,藏指的是心藏,有人说指子宫是错的;躁,是心不安、不宁。

五藏风寒积聚”篇讲心藏:心中风,“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气少也;血气少者属於心,心气虚者,其人则畏, 合目欲眠,梦远行而精神离散,魂魄妄行。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

这一段说的是血少心气虚的反映。

频繁地打哈欠,这也是魂魄不安的一种反应。

癫狂,患歇斯底里,神经官能症,面肌抽搐等,大概属于这一类。

“虚则䃼之”,所以用甘草、小麦、大枣都是甘味,甘以缓急。小麦是补心气的。如果有实证则不可用,否则会睡不着觉。

四、心下痞

妇人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龙汤主之;涎沫止,乃治痞,泻心汤主之。

妇人有吐涎沫(痰饮)等证,即“咳逆倚息,不得卧,而吐涎沫”,这是外邪内饮的小青龙汤证。医者错用了下法,又造成了心下痞证。先用小青龙治表,再用三黃泻心汤治里。

五、瘀血(调经)

这是指下血的带下病,不是指白带病。

1、带下(寒)

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注:“利”应该是“血”)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主之。

亦主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取崩中去血,或月水来过多,及至期不来。

“利”字应该是“血”,否则还是带下病吗?肯定是错简。

妇人五十岁,一般来说应该断经了。男八女七,七七四十九,地道应该不通了。即所谓的“更年期”。现在反而下血几十天不止,一到晩上就发热是有瘀血所致,瘀血陷入少腹部位,这很常见,所以“少腹里急,腹满”,也是瘀血证。诸如桃仁承气汤证、抵当汤证等,都是少腹满,里急。下边有瘀血阻滞,流通不畅,上边、外边必然血虚,所以“手掌烦热,唇干口燥”,即血虚生内热。血虚,津液也虚,所以五心烦热,唇干口燥。这些现象却是瘀血证的反应。

这种下血不止的病叫带下(不是白带病的带下),是曾经有过流产造成的瘀血在少腹不去。你看到唇口干燥,一方面是津血虚少,一方面也是瘀血证的反应。应该以温经汤主之。

使用温经汤,主要的指征还有:

手掌灼热、手掌角皮(干燥粗糙)、不孕症。

为什么叫温经汤?温什么经?温的是胃经,就是温胃的,因为胃喜温不喜寒。温经汤的主要作用有两个,一个是温胃,一个是祛瘀血。两个方面合起来,达到调经之目的。

调理月经病,这个温经汤加减是最好的方剂。

月经不正常,除了有瘀血的因素外,胃虚寒也是根本性的原因,主要是不愿意吃东西、恶心。胃是化生之本,气血之源。胃虚、寒,不能生津,只祛瘀血是不行的。

本方由吴茱萸汤(去大枣加桂枝)合麦门冬汤再加上当归、川芎、芍药、丹皮、阿胶等祛瘀药组成。首先从胃下手,用吴茱萸汤合麦门冬汤温胃补虚,既温中降逆又养液(后世所说的胃阴)。再用祛瘀诸药祛除瘀血。

如果只是不想吃东西,恶心,而没有瘀血(月经)问题,可以只用吴茱萸汤(去大枣加桂枝)合麦门冬汤,这个方子叫小温经汤。

若现柴胡证,特别还有肚子痛的厉害,可以用小柴胡汤合当归芍药散,就不必用温经汤这个大祛瘀方了。

后世常用四物汤,八珍汤之类,其中生地(更不能用熟地)寒性,只会搞坏胃,就更不想吃东西了。后世还有的人喜欢用石斛养胃阴之类的,也是求新、求异、求变的思想在作怪,实际上是不懂的古法的奥妙之处。其实不必,就用麦冬甘寒养阴润燥最好。炙甘草汤、竹叶石膏汤、麦门冬汤不都是用的麦冬吗?

2、带下(热)

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经一月再见者,土瓜根散主之(阴㿗肿亦主之)。

这条指的是有热的情况。

月经提前多有热,延后多有寒。

“少腹满痛”,这虽然是实证,但没有用大攻,而是用土瓜根散主之。土瓜根、䗪虫是寒性的祛瘀药,针对有热的情况。用桂枝、芍药既调营卫,也治腹满痛。桂枝加芍药汤治腹满痛,桂枝、芍药两味也治腹满痛。

“经一月再见者”,是一个月来两次月经或以上者。里然是因热所迫。

阴㿗肿,推测是阴囊肿之类的疾病,但不是疝气病。

如果是闭经(“妇人经水不利下”),可以用攻法,抵当汤主之。

3、陷经、半产漏下

寸口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搏,此名曰革,妇人则半产漏下,旋覆花汤主之。

本条有错误。

妇人漏下、崩中漏下、半产下血都不止者,或妊娠下血,都用芎归胶艾汤主之,不能用旋覆花汤。妊娠篇中有“师曰:妇人有漏下者,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绝者,有妊娠下血者,假令妊娠腹中痛,为胞阻,㬵艾汤主之。”

肝着,“欲人蹈其胸上”,这是气结,才能用旋覆花汤主之。

妇人陷经,漏下黑不解,胶姜汤主之(臣亿等校诸本无胶姜汤方,想是前妊娠中㬵艾汤)。

妇人经血下陷而漏下不止,其血色黑,为尚有瘀血,胶姜汤主之。

胶姜汤,无方,当然就是指芎归胶艾汤。妊娠篇已说明白。

4、水血并结血室

妇人少腹满如敦状,小便微难而不渴,生后者,此为水血并结在血室也,大黄甘遂汤主之。

“少腹满如敦状”,小腹就像扣了一个东西似的,比如像是倒扣的碗。

少腹满,如果小便不利,是有水;如果小便自利,那是有瘀血。“小便微难而不渴”,“微难”是有点水;如果渴,是整个有停水不气化,而“不渴”说明没有严重的停水。所以,“小便微难而不渴”是说有些停水但不严重。但有点停水还不至于造成“少腹满如敦状”,如果是新生产的妇人,则可以考虑是血室中既有些停水,又有些瘀血,是“水与血并结”,大黄甘遂汤主之。

临床很少遇到水与血并结的情况,故此方不常用。

5、闭经

妇人经水不利下,抵当汤主之(亦治男子膀胱满急有瘀血者)。

这个“不利下”,不是月经不调,而是瘀血严重造成的闭经,月经停止。

闭经不利下,就是用其它的祛瘀方也不下,比如桃核承气汤、桂枝茯苓丸等无效,则为抵当汤的主治之证。

如果大便干,人也癫狂,再加芒硝。

水蛭、虻虫这类祛瘀药,跟蜇虫差不多,力量很大,对于瘀血非常顽固、陈久的情况,非用不可。食血的虫子都能祛瘀,这是祛瘀药中最有效的了。

此方也可治疗男子下腹部膨满、拘急而有瘀血者。虽言膀胱,实际上也包括膀胱周围的部位。

6、子宫有干血、闭经、下白带

妇人经水闭不利,藏坚癖不止,中有干血,下白物,矾石丸主之。

妇人经闭不利,子宫内有坚硬的积聚不去,是子宫内有干血而变得坚硬,月经停止,只下白带而瘙痒,矾石丸主之。

此方是坐药(栓剂),纳藏中,就是指放入子宫中,轻的一次就好了,重的没好,可以再坐。这是指治白带说的。

此方只能治白带,是治标之法。干血造成的闭经,还得用其它方治疗,比如大黄䗪虫丸之类的。

7、腹中刺痛

妇人六十二种风,及腹中血气刺痛,红蓝花酒主之(疑非仲景方)。

“六十二种风”,象“三十六病”等等的说法类似,是不究病因的泛论。主要的症状是腹中刺痛,原因是气滞血瘀,红花酒主之。

红蓝花,就是现在的红花,起行瘀定痛的作用,本方以酒煎,是普通常备的药物。

如果妇人的血气刺痛久久不愈,攻也攻不得,补也补不得,可以用此稳当的方法治疗。

8、腹中瘀血、水气

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这是简文,“妇人腹中诸疾痛”,原因各异,不可能都用当归芍药散。既然提到妇人,总是关于瘀血的问题。此方所主,一方面有瘀血,即贫血、肚痛、急痛;另一方面有停水,即小便不利(少腹水郁)或者头晕(水气上冲)等现象。

无论男女,遇到这两方面症状,都可以用当归芍药散。

六、腹中虚寒痛

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

这条也是简文,无论当归芍药散,还是小建中汤,不是只要腹痛就能用,必须再进一步深入辨证。

小建中汤不关乎气血,而是虚寒类的腹中痛,发作时挛痛、急痛(寒则收引)。无论男女,均可使用。

七、下焦虚衰停水

问曰: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者,何也?

师曰:此名转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则愈,宜肾气丸主之。

“饮食如故”,就是无里病,胃肠无病。

短气,都是身体里头有停水。倚息,就是倚物而息,就是靠着东西来呼吸,否则就气短的厉害,与小青龙汤方证里的“咳逆倚息不得卧”类似,不过这里是短气而不是咳逆。这个倚息,说明身体里有停水,水停在上边不下行,压迫横膈膜,躺下后被压迫的更厉害。觉得烦热,是血热的表现,也是产褥热等疾病时经常见到的热型。

这个是转胞病。胞指的是膀胱,由于膀胱有些扭转而不得尿,尿不能由下排出,堆积到上边。胞系指的是输尿管,“了戾”就是转折、折叠了。由于人下焦(包括膀胱、肾)虚衰(肾下垂也属于此),肌肉或组织失去了紧张的力量,变的松驰了,造成输尿管曲折、折叠,尿下不来,小便不利,甚至尿闭,形成此病。

由于原因是肌肉组织虚衰,普通的利小便的方法不行(苓、术等),得用肾气丸来利小便,实际上主要是用补药,来恢复、亢进机能,使膀胱、输尿管的张弛功能得以恢复,水道自然通了,小便也就利了。

肾气丸与其说是利小便的方,倒不如说是强壮机能之方。像妇人阴吹,就是子宫下垂,肾气丸证也很多。八味肾气丸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子。所以,如果把附子、桂枝拿掉,就是六味地黄丸了,就失去了强壮作用,只是滋补肾阴之方了。

肾气丸的名称,也反映出了下焦虚衰的特点。比如属于肾气虚衰的阳痿,可以用肾气丸去补。

妇科手术后出现的尿闭,男性的前列腺肥大,大致也属于这类情况。对于尿失禁、膀胱炎、尿道炎等,也可尝试使用肾气丸。

八、子宫湿寒

蛇床子散方,温阴中坐药。

这个也是坐药。方中蛇床子有杀虫、解痒、祛恶疮等作用,配以白粉(即铅粉,也能杀菌、拔干)。妇人自己觉得子宫里头凉、湿痒,有湿就会寒,用此药即可。

九、阴中生疮

少阴脉滑而数者,阴中即生疮,阴中蚀疮烂者,狼牙汤洗之。

阴中生疮,妇科病中也常见。一般用狼牙汤洗。深的地方够不到,用绵缠,就像现在裹的棉花球,蘸汤洗。很有效。

十、阴吹

胃气下泄,阴吹而正喧,此谷气之实也,膏发煎导之(方见黄疸中)。

阴吹,就是妇人阴中如有气,一动就像吹气有声。

胃气下泄,即矢气。由于大便不通,故言“谷气之实也”,本应该从肛门而出的气体,反而从前阴出来,发出喧响的声音。

黄疸篇已介绍过,膏发煎就是把头发放在猪油里化开成灰,可以通大便。大便通了,矢气回归肛门而出,阴吹就会消失。

如果是下焦虚衰,子宫下垂导致的阴吹,可以用肾气丸治疗。

十一、存疑条文

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气,为诸经水断绝,至有历年,血寒积结胞门。

寒伤经络,凝坚在上,呕吐涎唾,久成肺痈,形体损分。在中盘结,绕脐寒疝;或两胁疼痛,与藏相连;或结热中,痛在关元,脉数无疮,肌若鱼鳞。时着男子,非止女身。在下未多,经候不匀,令阴掣痛,少腹恶寒;或引腰脊,下根气街,气冲急痛,膝胫疼烦。奄忽眩冒,状如厥癫;或有忧惨,悲伤多嗔,此皆带下,非有鬼神。

久则羸瘦,脉虚多寒;三十六病,千变万端;审脉阴阳,虚实紧弦;行其针药,治危得安;其虽同病,脉各异源,子当辨记,勿谓不然。

此条为了押韵,多是四六句,空话连篇,没多大意义。这肯定不是仲景的文风和文字,列出仅供参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