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雄风之凿空西域

公元前126年,汉武帝元朔三年,长安皇宫内的一场大辩论,决策着大汉版图。

主持人,31岁的武帝刘彻,正方官员中大夫朱买臣。反方官员御史大夫公孙弘。听众,朝廷众官员。辩论题目,要不要建立朔方郡。

辩论的背景,大将军卫青已荡平河套地区,要不要在地图上黄河的几字形左上角建一座城。

此议招致群臣的反对。

公孙弘是反对派的主角。

武帝刘彻找来了中大夫朱买臣反驳公孙弘等人的短视。

这个朱买臣出身不好,江苏吴县人。樵夫,四十多岁时还吃了上顿没下顿,但是胸怀大志,每日口若悬河的大谈治国之道,吃着百姓的饭,操着帝王的心,老婆觉得他丢人,离婚了,五十多岁时,经人介绍,被武帝发现是个人才,于是留在身边。

公孙弘,山东寿光人。公孙在那个年代还不是姓氏,按封建礼制贵族分四种,天子、诸侯、大夫,士。天子的谪长子叫太子,太子的兄弟叫公子,公子的儿子自然叫公孙。所以公孙弘有着显赫的贵族身份。

这是一场贵族与平民的大辩论。

公孙弘等人的意见是国家正在东方建立苍海郡,位置在现今的朝鲜半岛的安边城。现在又要耗费巨资建立朔方郡,没必要把钱浪费在偏远的不毛之地。何况,对西南蛮夷的战争已打响,建立朔方郡可能带来财政的危机。大辩论激烈堪比两千年后大清王朝的“海防与塞防”之争。

朱买臣的意见是,帝国多年的威胁来自北方,在与匈奴的边境上建立一个进攻匈奴的军事基地,以保河套的安全,这个钱得花,朱买臣的反驳让公孙弘无言以对。今天,我们不知道这场辩论的背后,汉武帝是否与朱买臣有过交待,但朱买臣绝对知道武帝的真实想法,因为中大夫就相当于皇帝智囊的角色。

辩论结果,朱买臣胜。因为他站在帝国君王的思维方向上。

于是,大将军卫青的副官校尉苏建率十万军士修建朔方城。

朔方没有春秋,冬日,风雪茫茫,夏日,黄沙漫漫,当年蒙恬没有修完的长城,因朔方城而连成一片。这里只有手持盾矛,长年树立的士兵。

从元朔三年向前推十三年,也就是建元元年,17岁的汉武帝派出了一个25岁的青年,持汉节寻求军事联盟。武帝没有想到的是在朔方城开建之时,他等来了这个已38岁的中年人,这个人叫张骞。出使前,百余人,归来时两人。

这十三年中,为了帝国的梦想,此百余人,黄沙埋骨。此百余人所走过的道路,今天,我们称之为“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所穿越的土域,张骞称为“西域”,因为不久后,朔方北城门出发的士兵,要把这块土地,变成大汉的西部疆域。

我们现在可以简单的回顾一下张骞的惊险旅程。

张骞,陕西汉中人,军人出身。出使前是皇帝的警卫员,身边人,绝对信任。

事出偶然,武帝听说,在遥远的西北有个大月氏国,原来在祁连山一带游牧,其首领被匈奴单于杀死,头骨被单于做成了酒壶。月氏人不忍奴役,便迁徙到了伊犁河流域,月氏国人不忘杀父之仇,夺妻之恨,只是苦于无人相助。

联合月氏打击匈奴,一劳永逸的解决帝国的北部威胁,这个伟大的战略计划在17岁的武帝心中形成。

当时,同样胸怀大志的张骞主动应征出使月氏。

西域一个未知的疆域,要穿过匈奴的实际控制区,此行,凶多吉少。这是生与死的考验,更是勇气与意志的考验。

任何一个民族都会崇尚英雄,张骞是一个英雄,匈奴单于感于张骞的胆略,所以大汉的使团被俘虏后,匈奴人没有杀这些汉使。而且很友好的给每个人娶了媳妇,让他们在匈奴地安居乐业。但张骞并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和皇帝的信任,十年中,张骞穿胡服,说胡话,并生了两个儿子,俨然成为了匈奴人,在匈奴已不再关注这些汉使时,张骞带领他的成员取出珍藏的汉节,跑路了。他们并没有逃回大汉,而是继续自己的使命,一路向西。

十年时间,大汉与匈奴的军事实力已发生了逆转。

大将军卫青、飞将军李广的名字,已成为战无不胜的“神”。

而在这十年间,月氏人又受到乌孙人的攻击,被迫迁到了阿姆河流域,并征服了大夏。

张骞出逃后,放弃了原有计划,经车师后没有向伊犁河流域进发,而是折向西南,进入焉耆,再沿塔里木河西行,过库车、疏勒、越葱岭,直达大宛,进入费尔干盆地。此一行,风餐露宿,干粮吃完,靠射杀猎物充饥。一路上过沙漠,翻达坂,随从接连倒毙在西行的征途上。

在大宛,张骞向国王说明了出使月氏的使命,汉使的到来,感动了让本已风闻东方大汉的富庶的大宛国王。于是热情款待了张骞,并派人护送张骞到达康居,也就是现今的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境内,康居王又派人将汉使送至大月氏。

但是,月氏国王对远离匈奴和乌孙后,所占领的新土地,很满意,已不愿与大汉冒险攻击匈奴了。无奈之下,张骞抵达大夏的蓝氏城,今天的阿富汗。准备动身回国。为了避开匈奴,重越葱岭后,沿昆仑山北麓的南道,从莎车、于阗、鄯善(今若羌)进入青藏高原。但是此时羌人区已被匈奴征服,张骞等人又被抓了,再次被送入匈奴王廷,虽然与妻子团聚,但并没有改变回归大汉,完成使命的决心。

一年后,元朔三年,在武帝讨论是否建朔方城时,匈奴内乱。

张骞带着仅有的几个随从,再次出逃,妻、儿听说消息后,狂奔追随,但在匈奴士兵追击下,张骞只抢到大儿子,妻子与小儿子被追兵俘获,至此,生死不明。

跟随张骞回归的只有一个随从,甘夫。

我们今天记住张骞的同时,应该也要记住这个匈奴人甘夫,此人在十三年间,充当了张骞的向导、翻译、护卫,如果没有他,也许张骞与他的随从一样,丧生荒漠。玉门关以西的世界对于汉武帝来说,可能一直都会是一片空白。

张骞之后,历代都有无数的追梦人西出阳关,踏上这块西部疆域。

张骞,博望侯,两次持节出使,历经千辛万苦,用胆略和生命,凿空西域,开创了两千多年的贸易之路,文化之道,也为大汉开创了今天我们的西部疆域,新疆。

张骞的回归,让来自长安的使者,越过长城,渡过黄河,传达汉武帝的圣旨,冷峻的将军接过命令,年轻的士兵穿上铠甲,跨上战马,厚重的朔方城门缓缓向北开启,低沉的马嘶渐渐远去,大军从城门“汉”字战旗的视野中消失,中国的历史自此开始书写辉煌。

(0)

相关推荐

  • 读通鉴(87)卫青遇士大夫有礼,待小人物也有恩

    读通鉴(87)卫青遇士丈夫有礼,待小人物也有恩 元朔三年乙卯,公元前126年 冬,匈奴军臣单于死,其弟左谷蠡王伊稚斜自立为单于,攻破军臣单于太子于单,于单亡降汉. 以公孙弘为御史大夫.是时,方通西南夷 ...

  • 《西汉趣事》之十五:张骞开通丝绸之路

    当初,匈奴投降的人说:"月氏国原是居住在敦煌.祁连山之间的一个强国,后来被匈奴打败.老上单于杀死了月氏王,用他的头颅做成饮器.月氏人逃到远处去了.他们很恨匈奴人,但没有人与他们联合去攻打匈奴 ...

  • 河西走廊为何是兵家必争之地,看了地图才醒悟,汉武帝果然有眼光

    '明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西汉名将陈汤给汉元帝的上书,有着豪迈和雄厚的气势,而能说出这句话,其实就是一种对大汉帝国鼎盛时期的自信和底气. 为什么能有那么强大的自信和底气说出这句豪言壮语呢? 第一: ...

  • 大汉天威一一切都是谣言,张骞通西域!

    真刀真枪的战斗,以李广.卫青.霍去病三大将领最为知名,然而在李广人生的后半,有一个担任过他的副将,也曾经辅佐卫青等人征伐塞外的男人,在历史课本上占的篇幅比他们都还多他的名字是张骞. 张骞在汉书里面是有 ...

  • 欧洲的“张骞”:九死一生“凿空”西域,是他的探险让世界瞩目西域

    东洋镜:中国雕塑史(全三册)20世纪中国文物艺术"四大名著"之一 作者:[日]大村西崖 著 / 赵省伟 主编 / 疏蒲剑 姚奕崴 管浩然 译 当当 1880年,当斯文赫定仰望着诺登 ...

  • “历史一瞬”《大汉雄风》

    大汉雄风坐落于河南省永城市芒砀山主峰,是为纪念刘邦在芒砀山斩蛇起义创建四百年大汉王朝而建.塑像高29.9米,底座高11米,总高度40.9米,是亚洲最大的历史人物雕像,外为塑铜焊接,内是钢架结构,内有四 ...

  • 借大汉雄风——杨絮飞辛丑画牛

    今年是辛丑年,牛年!很多画家纷纷展示牛画,情理之中,说明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何况牛还是国画经久不衰的题材.古有韩滉<五牛图>,现有李可染先生师牛堂.我也赶个时髦,辛丑年画一些牛. 我之 ...

  • 19西汉之张骞凿空西域

    公元前138年,张骞奉诏出使西域,当时的西域对于汉朝来讲,是一片未曾踏足的领域.张骞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开辟了汉朝通往西域的重要通道.他不仅第一次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并且开拓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那么 ...

  • 东方帝国,大汉雄风

    帝国时代一统天下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除了这些屹立千年的勇士,还有什么更能体现大秦的气魄,在他们面前,什么话都是多余的. ...

  •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一次矫诏行动,却使大汉王朝威振西域

    电影<战狼>中有一句慷慨激昂的台词:"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令人印象非常深刻.不过很多人可能不会想到,这句豪迈之言的出处竟会是源自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而它的历史背景则 ...

  • 【西域记】02 张骞出使 凿空西域!

    【西域记】02 张骞出使 凿空西域!

  • 《考古公开课》大汉雄风

    <考古公开课> 20191229 大汉雄风

  • 【广州诗刊】No.11887期D版||大汉雄风 广东/游茂星

    广 州 诗 刊 欢迎阅读 <广州诗刊>作为纯文学刊物,旨在表现时代风貌.引领时代风气,展现新时代人民大众的冷暖.我们主要编发优秀的现代诗歌(含今人创作的古体诗词),兼发优秀的散文小说评论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