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与情志病
I 摘要:情志病是指正常的情志活动过于强烈、持久或突然变化,导致脏腑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生的疾病。情志即情感、情绪,是指人类精神活动中反映情感变化为主的一类心理过程。《内经》将七情对内脏的影响概括为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即不同的情志刺激对不同的脏腑有影响。
情志病是指正常的情志活动过于强烈、持久或突然变化,导致脏腑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生的疾病。情志即情感、情绪,是指人类精神活动中反映情感变化为主的一类心理过程。《内经》将七情对内脏的影响概括为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即不同的情志刺激对不同的脏腑有影响。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调和。情志异常,内伤脏腑,则引起机体气机阻滞、升降失常,所以气机逆乱、气血不调是情志病的主要病机特点。
肝藏魂与情志病的相关性
肝藏魂之“魂”是指能伴随心神活动而作出较快反应的思维意识活动,如《灵枢·本神篇》“随神往来者谓之魂”是指梦幻活动。肝主疏泄及藏血,肝气调畅,藏血充足,魂随神往,魂的功能便可正常发挥。所谓肝藏血,血舍魂,如肝失疏泄或肝血不足,魂不随神活动,就会出现狂乱,多梦,夜寐不安等症。
魂是建立在神气活动的基础之上,是逐步发展完善的,故有“魂属精神”之说。魂主要是指一些非本能性的,后天的,较高级的心理活动。如《白虎通》中把感情情志等活动归为魂的功能。张景岳把梦幻想象、“精神共识,渐有所知”等视作魂之用,类似思维,想象评价,决断和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情志是七情和五志的合称,泛指人的情绪、情感活动。情志是人的正常心理活动,贵乎中和,不可过极,过亢过衰便为情志病。
春之月为肝木当令之时,肝旺于春,春病在肝。这里所说的“肝旺于春”中的“旺”字,不能理解为旺盛,而是指的一种偏亢现象,是一种病态表现。由于春主升的原因,人体的肝也相应的紧张起来,容易发生疾病。《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春为四季之始,阳气始生,万物以荣,气候温暖多风。天人相应,同气相求,在人则与肝相应,故肝气在春季最为旺盛,反应最强,而春季也多肝的病变。春三月为肝木当令之时,肝主疏泄,与人的精神情志活动有关,故精神神经病变多发于春天。了解肝与春气相通的特性,情志病在春季应减少不良信息的刺激。
摘自:光明中医,2011年第9期,作者陈常云。编辑/大熊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