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体性质现场调查分析

由于多种因素制约,线路选线时的不良地质体普查不可能对所有的坡体均需进行地质勘察,因此,现场调查是判断地质体性质的关键第一步,可以有效线路的合理选线,避开大型不良地质体,即现场调查是地质选线的关键一步,防止线路穿过大型不良地质体而造成后续工程施作阶段陷入被动阶段,也为后续针对性的进行地质勘察提供不良地质体的初步筛选。
某垭口由倾向坡外、倾角约为15°的砂泥岩地层构成,地形上在侧向呈现台阶状,台阶高约10~50m,台阶上多有崩坡积体和残坡积体发育,且植被稀少。而台阶陡坎部位植被生长良好。台阶在线路走向上呈现外倾约15°的形态,其下部自然坡度明显较陡,为堆积体成因,多被开垦为农田。

图1 坡体地形地貌特征

从地形地貌上看,从形态看,该垭口应为单斜垭口,坡体在有历史上发生多次由侧界贯通性结构面控制的顺层滑坡,形成了多级台阶状地形地貌。且由于台阶上的薄层泥岩经雨水冲刷后外露砂岩,造成台阶上植被发育不良而有稀疏的草类分布。
历史上的多期顺层滑坡发生后,滑体堆积于坡体下部,造成自然坡度明显陡于由层面控制的台阶状地貌。由于上部岩体顺倾,汇水面积较大,造成堆积体富水而成为优质农田。
从现场看,坡体下部的堆积体呈现明显的圈椅状地貌,这是堆积体在历史上曾经再次滑动形成的圈椅状地貌,而堆积体周界部位基岩发育发良好,形成了老滑坡的侧界。老滑坡由于地表水冲刷,将滑体中部被自然冲沟分为左右两个部分,且也经历了多次滑动,呈现明显的多级、多区分布特征。左侧滑坡主轴长约150m,宽约50m,体积约8万方。右侧滑坡主轴长约100m,宽约60m,体积约5.5万方。

图2 坡体下部被冲沟分为左右两部分的堆积体滑坡

图3 坡体下部发育的左侧圈椅状堆积体滑坡

图4 坡体下部发育的右侧圈椅状堆积体滑坡
综上,从现场调查后初步分析,该段自然斜坡存在两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1、上部平行于线路方向的砂泥岩顺层边坡问题,即线路一旦以隧道形成正穿上部砂泥岩坡体,隧道的仰坡将可能存在顺层滑移的问题。
2、下部由顺层老滑坡形成的堆积体老滑坡问题,即线路一旦以隧道形成正穿下部的堆积体老滑坡,隧道的仰坡和边坡将可能存在老滑坡局部或整体复活的问题。
基于此,建议线路宜适当向两侧绕避,或采取必要的预加固工程与截排水基进行处治为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