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教育模式,是您理想的吗?
学龄前的岁月
首先,允许儿童以自己的方式和步伐去琢磨怎样应对他们接触到的人和事。所有的学习都是自己开始,并没有成人“教师”为其提供帮助。譬如说,婴儿在尝试爬行时,先是有意识地渴望朝他想抓的物品挪动。慢慢地胳膊和腿开始活动起来,但没有预定的姿势。有时候,不协调地挪动一下,也没有改变原先的位置。但是,他坚持不懈,慢慢地更加熟练地做自己打算做的事情。
其次,按照孩子的需求喂食,婴儿在表达对食物的需求时,应该尽量满足他这种需求,从长期来看,这会使儿童最大限度实现独立。而在非自然的饮食方式下,孩子在父母想让他吃东西的时候才吃,而不是自己想吃的时候。这使孩子认识不到自己的内在调节机制,却教会他们依赖外在机制决定什么时候吃食物。
第三,不要总是拒绝孩子,很多人站不到孩子的立场上,总认为他们会搞砸一切,要知道,孩子并不打算搞破坏,而是企图学会如何正确应对环境。如果限制他们,他们就会愈发沮丧和愤怒,这就埋下了真正具有破坏性的种子。
第四,要鼓励孩子探索,过分保护孩子就把他们变成了自己环境的陌生人。因此在这个时候,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培养孩子的创造性、好奇心、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尊重。在学龄前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允许孩子犯错。
重新审视幼儿园到十二年级
教育的理想环境应包含以下特征:
1.学习是通过自我激励和自我调节进行的人们主动去学习
应该能够学会他们渴望学习的东西,应该能够学会他们乐于努力学习的东西。
2.给予所有的兴趣同样的地位
所有的研究领域都应该被视为同等有用的,不存在科目等级划分。
3.学习者产出的自我评估得到评判
鼓励学习者从从同学中寻求反馈并给同学提供反馈。
4.根据共同兴趣小组组建学习小组
不应该根据预先设定的分类,而是根据兴趣来组建学习小组,以确保不同年龄的学习者被分在一个小组里。
5.不对学习者和施教者进行人为区分
所有人都能学习,所有人都可以施教,学与教要依据具体环境制定。
6.所有学习者都需参与学校活动的制定
每位学生和教师在所有决策上都有同样的发言权。行为准则、设施的使用、花销、职员聘任、司法程序都需要经过学生和教师民主讨论和决策来决定。
可见,在K12阶段,重点是让孩子成为教育的中心,以他们的需求和学习规律为出发点,而不是教师和家长的意见。
大学经历
现在的大学盛行功利主义,一说到学习首先想到的就是你将来能做什么样的工作。但我们知道现在大学里所学的东西,未必会对将来的工作有帮助。应该让学生明白学习是为了学习的快乐,而不是为了到某一个单位上班。
大学理想的教育是没有入学要求,但毕业时需要上交作品。老师和学生可以组成一个Team,他们在一起共同完成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在大学里取消教授职称,没有等级之分,人们都在享受教与学的过程。
大学教育的目标应该是提供一种环境,让学生有机会、有闲暇时间愉快地涉猎广泛的知识领域和各种人生体验。培养和鼓励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能够在一生中坚持学习,包括如何学习的能力以及坚持学习的内在动力。
这样的教育模式你赞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