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体制内外,都祝福

图:Henri Rousseau
到今天为止,可以下结论了:
过去二十年,中国主流舆论,主要由自由主义市场经济论者这些杂碎们鼓吹的什么体制外好体制内差,体制外光明自由,体制内黑暗苦逼的调子,完全是彻底的无耻谰言!害苦了两代年轻人啊!
80后于明年集体进入中年后,迎接的将是体制外经济体必然发生的大规模的结构性裁员,这会告诉天下,自由主义市场经济其实是个何等邪恶无耻的东西!
我算看明白了,整个这套意识形态骗术,就是忽悠没背景的985 211中的农村凤凰男,去当体制外资本家的996人肉电池,直到报废的35岁,资本家几乎不需要支付任何代价,就给扔了。什么青春啊奋斗啊努力啊成功啊。这些包装好的话术,背后就是这个东西。
中国体制内职工的人权待遇,确实就是要好于体制外的。比如体制内招聘要看背景,要户口本刚需,其实就是体现了人权。有这些资源的人,是没有办法被轻易欺负的。再看看体制外大资本企业招收的奋斗逼农村凤凰男,招你的那刻,就已经定好了怎么抛弃你了。没背景没人脉没户口本的原子化费拉,比如在菊花总部那座大城市,扔你和扔个垃圾一样的轻松。你完全不具备任何抗击打能力。
所以说,中国祖先传承下来的一些民俗,比如乡土情结,宗族亲戚,祖先崇拜什么的,这些抱团生存术。不是封建落后糟粕,而是最有利于人生存,最保卫人权的。
假设李某元不是个原子化费拉,而是什么XX族,菊花根本就不敢这么对付他。
至于什么体制内工资不如体制外的弱智说法,就根本不需要辩驳了,信这个的都是活该被资本家扔了的废物。
_____________
上面这一篇慷慨激昂是今天无意中在网上看到的。觉得很有意思,就贴出来一起赏析。
评论更有意思。
比如:这是私有化后的必然结果。在公有制经济下,以前只要考上中专就能改变命运。私有化后,读书只能沦为资本家的生产资料。私有制是少数人的天堂,多数人的地狱。
又比如:一个人崇尚勤劳、公平、自由、和平,他就认为公有制比较好。一个人崇尚财富、名利、竞争、冒险,他就认为私有制比较好。
不知道你看到了什么,我只是又想起之前的一个数据。根据CNNIC第41次调查报告,网民中25%是学生,90%本科学历以下,85%月收入5000元以下。
这两条发言的网友,大概也是识字的,还会用手机刷微博,还会打字,掌握的技能不仅如此,也不知道哪儿学的表达,大词飞舞,铿锵有力。但对公有制、私有制、公平、自由等词到底是什么意思估计有他们自己的一番很interesting 的解读。人是用语言进行思考的,所以这些网友看到的世界跟别人是不太一样的。与这样的网友沟通成本高到不可思议,一般这种大家各自欢喜就行了。
社会财富到底是怎么来的?是生产和交换嘛。政府做的工作永远是财富转移,但政府本身并不创造财富。为什么不能是人人都当公务员呢?抛开意愿不说,没有了私有制的体制外的市场和交易,公务员的工资靠自己印,还是天上掉下来?
所以说得糙一点,自由市场不赚钱的话体制内不也要吃屎吗?
那么不管社会财富了。每个人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努力奋斗跨越这道门槛,想尽一切办法,进去了就是一生的荣华富贵?
我也没在体制内干过,不知道是否有那么滋润。但年轻人的确会受这种观念的影响。恐惧,不安,求个安稳和保险,这些完全可以理解。如今遍地蔓延35岁之后就会被私企抛弃的焦虑(太惨了,我明年就35岁了)。这也极大地动摇了当下很多年轻人的选择。
为什么以前考个中专就能改变命运?因为以前的录取率很低,就体制内的岗位需求都很难满足。当年有个中专文凭就算是人才的标识了,国家包分配,至少也能去地方中学当个老师。
为什么进行不下去了?大学生都得自己找工作了。根本的原因是财政的能力是有限的,要不干吗不把全体大学生都养起来呢?依然走包分配的模式。不是谁的意愿问题,是能力问题。
经济不好,财富减少,工作难找,那更极端一点,体制内的人是更安全了还是更安稳了?好像大家不是一条船上似的,好像体制内自己有一套经济运转系统。
好,一个大学生工作到了35岁,被裁了。另一个大学生在体制内美滋滋地混到35岁,也被裁了。这两个人谁的竞争力更强一些?当然,有些人会说,体制内下岗的概率微乎其微,至少概率比体制外低很多。但是体制外的社会适应性也是远胜过体制内的。
年轻人是否应该想尽一切办法进入体制。今天我没有建议了。毕竟每个人都很独特,独特的生长环境,独特的个性,独特的能力,独特的眼界,独特的价值观。
无论体制内外,祝大家一切顺利吧:)
上篇:再谈小丑
推荐:他很后悔,希望年轻人以他为鉴,别混日子

有缘随手来关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