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褐斑的中医辨证论治研究概况

1.中医古籍对黄褐斑的论述黄褐斑,中医称之为“肝斑、黧黑斑、蝴蝶斑”等,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如《灵枢·经脉》所言:“血不流则毛色不泽,故其面黑如漆柴者。”《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又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说明五脏六腑之精华均上注于面,面部气色的好坏、皮肤的光泽或枯槁、色素斑的形成与脏腑精气的盛衰及其功能的协:谰调密切相关。隋·巢元方《诸病源侯论》日:“面黑麝干者,或脏腑有痰饮,或皮肤受风邪,皆令气血不调,致生黑鼾。五脏六腑,十二经血,皆上于面。夫血之行,俱荣表里。人或痰饮渍脏,或腠理受风,致血气不和,或涩或浊,不能荣于皮肤,故变生黑鼾。”认为黑鼾的病因是痰饮渍脏和腠理受风,病机为血气不和,不能荣于皮肤。后世医家亦多取此种看法。明《外科正宗》对此有明确论述:“黧黑斑者,水亏不能制火,血弱不能华肉,以致火燥结成斑黑,色枯不泽。”指出黄褐斑是由气血不足,肾阴虚不能制火,以致火燥结成黑斑。清·《张氏医通》日:“面尘脱色,为肝木失荣。”可见,古代医家对黄褐斑的认识较统一,认为其发病多与气血、痰饮,火热、肝郁有关,以气血不能上承荣于面为主要病机,症结为郁。在治疗上有活血化瘀调经之法,如明·《普济方》日:“桃仁散,主治妇人月水不通,年月深远。面上鼾黯。”有理脾化痰、清热祛湿之法,如明·《医学入门》日:“凡风客皮肤,痰渍脏腑,则面鼾黯。脾肺风湿搏热,生疮红紫或肿者,俱宜金沸草散倍黄芩,或升麻胃风汤加减。”有补益气血、疏肝养肝之法,如清·《张氏医通》日:“面尘脱色,为肝木失荣,人参养荣汤。”有主张脾肾同治者,如清《外科.证治全书》用加味归脾汤送服六味地黄丸治疗黄褐斑。外用方面,清·《医宗金鉴》使用玉容散外涂为代表方。2.当代中医对黄褐斑的辨证论治研究随着中医基础理论的不断发展,对黄褐斑的认识也更加全面和深刻,普遍认为黄褐斑的发生责之肝、脾、肾功能失调,部分也与心肺功能失调及气滞血瘀痰湿等有关,多采用脏腑气血辨证论治。2.1从肝论治王邦才将黄褐斑分4型:肝郁气滞型,治宜疏肝理气、和营润肤,方选自拟逍遥祛斑汤加减;肝郁血瘀型,治宜疏肝活血、祛瘀润肤,方选自拟活血润肤汤加减;肝胆湿热型,治宜疏肝利胆、化湿清热,方选小柴胡汤加减;肝血不足,治宜养血补肝、滋水涵木,方选自拟杞芍荣肤饮加减。2.2从肝肾论治张志丰将黄褐斑分为2种类型:肝肾阴虚、气血不和型,方用六味地黄丸加减;肝郁气血不和型,方用四逆散加减。宇傲霜将本病分3型:肝郁血瘀型,治宜疏肝行气、化瘀养颜,方选逍遥散加减;。肾阴虚血型,治宜滋阴清热、化瘀养颜,方选知柏地黄汤加减;肾阳虚血瘀型,治宜温肾散寒、化瘀养颜,方选二仙汤加减。治疗41例,治愈28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68%。2.3从肝脾肾论治陈彤云将黄褐斑分为5个证型加以辨证论治。即:肝郁气滞证、脾失统摄、脾失健运证、肾阴虚证、肾阳虚证,但她强调气血瘀滞、运行滞涩不能上荣于面乃黄褐斑的病机关键。因此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无论病在何脏,都应注意运用活血化瘀的药物。李英认为本病与肝脾肾三脏关系甚密,而气血不能上荣于面,瘀阻肌肤为主要病机,将黄褐斑患者分为肝郁气滞型、脾虚湿盛型、肝肾不足型3型,并根据不同证型使用不同基础方治疗。2.4从心肝脾肾论治卢晓梅将本病分6型:肝郁气滞型,治宜疏肝解郁、调畅气机,方用柴胡疏肝散;心脾血虚型,治宜健脾养血、宁心安神,方用归脾汤加减;脾虚湿阻型,治宜健脾益气、化湿泄浊,方用参苓白术散合三仁汤加减;痰瘀交阻型,治宜化痰散结、消瘀通络,自拟化痰活血汤;冲任不调型,治宜调和冲任、滋养肝肾,方用六味地黄汤加减;脾肾阳虚型,治宜温补脾肾、利水泻浊,方用金匮肾气丸加减。2.5从肺论治吴元恒等认为本症发生多与肺经蕴热有关,故治疗方法多以清肺散热为主。自拟解毒消斑饮加减,治疗黄褐斑50例,总有效率为92%。2.6从血论治王吉英将黄褐斑分4型:血瘀型,治疗重在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用桃红逍遥散加减;血虚型,治疗重在健脾益气、养血,用归脾汤或归脾养心丸加减;血寒型,治疗重在温肾祛寒、调理冲任;血热型,治疗重在滋水涵木、清营消斑,用六味地黄丸合丹栀逍遥散加减。2.7从瘀论治杨桂芹将黄褐斑分4型:即肾虚致瘀型、脾虚致瘀型、肝郁致瘀型、血热致瘀型。在补肾健脾、疏肝清热的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药物可取得更好的疗效。2.8从脏腑瘀血论治林资闵将黄褐斑分为心脾两虚证、瘀血阻络证、肝肾阴虚证3型。心脾两虚证主要是由于过度思虑劳神,心脾气血两伤,使脾脏生化不及,心血得不到充盈导致心脾两虚。若心脾运化失常,气血不能行,则出现瘀滞现象。颜面肌肤失养,导致黄褐斑的形成。瘀血阻络证主要由于气滞血瘀,瘀血阻络,络脉闭阻,血不养肤,而致黄褐斑的形成。2.9从脏腑气血热毒论治许建平将本病分3型:气滞血瘀型,治疗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为主,方用逍遥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肾亏阴虚型,治疗以滋补肾阴、养血和血为法,方用六昧地黄汤合四物汤加减;热毒炽盛型,治疗以清热解毒为主,方用清热化斑汤治疗。2.10从脏腑气血湿热论治赵凤林分4型辨治,肝气郁结型用逍遥散加减,气滞血瘀型用血府逐瘀汤加减,肝经湿热型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肾阳虚衰型用金匮肾气丸加减。刘增昌分4型辨治,肝肾郁火型以柴芍地黄汤加减,肝胆郁热型以芎菊清热饮加减,气滞血瘀型以血府逐瘀汤加减,肝肾阴虚型以杞菊地黄汤加减。2.11从脏腑气血痰论治吴景东等将黄褐斑分4型:肝郁气滞型,治宜柔肝理气、疏肝解郁,用丹栀逍遥散加减;脾虚痰湿瘀阻型,治宜健脾益气、祛湿化痰,用归脾汤和二陈汤加减;肾阴虚型,治宜补肾养血、填精益髓,以六味地黄丸加减;肾阳虚型,治宣温肾助阳、化瘀消斑,用金匮肾气丸加减。赵晓琴分为肝郁气滞、气滞血瘀、痰湿阻滞、肝肾阴虚、气血两虚、阴虚内热6型,并认为治疗时应以恢复脏腑功能、调和气血为主,加以活血化瘀之品。2.12从风燥论治郑建功将黄褐斑分5型:气阴不足、血虚风燥型,治以益气养阴、疏风润燥;心肾不交、虚火风燥型,治疗之关键在于交通心肾、滋阴潜阳;心脾不足、气虚风燥型,治疗重在温补心脾;气郁络滞、血虚风燥型,治宜理气活络、化瘀润燥;肠虚便秘、津亏风燥型,治以宣通气机、益气养血。2.13从脏腑功能失调、七情内伤论治林珍莲认为面部黄褐斑主要与脏腑功能失调、七情内伤等有关,辨证时要注意病人的体质、神色、病程,因人、因病、对症下药,斑深褐色的多为肾虚所致,斑浅黄色为肝,郁所致。遂分肾虚血瘀型,肝郁血瘀型,风热犯肺、邪郁肌肤型来辨证治疗,总有效率达94.4%。3.结语祖国医学对黄褐斑的认识远远流流长,积累了丰富的1临床经验。在辨证施治上突出了中医整体观念,既强调五脏六腑的功能失调,又重在阴阳失衡、气血不凋、痰瘀凝滞等的论述。但由于黄褐斑的发病机理复杂,影响因素众多,目前关于黄褐斑辨证分型并无统一的标准,不同医家持有不同的观点,其治疗方法也各有不相同之处,因此寻求一种统一的黄褐斑的中医辨证分型的标准,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法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0)

相关推荐

  • 黄褐斑分成5种类型治疗 你是哪种类型?

    黄褐斑属于中医"黧黑斑""面尘"范畴是一种在颜面部出现的局限性淡褐色 或褐色色素改变的损容性皮肤病斑的颜色会随着季节发现变化↓ 辩证分型 中医把黄褐斑分为五个类 ...

  • 肾性血尿中医临床研究概况

    肾性血尿是指排除尿路感染. 结石. 结核及肿瘤等 肾外出血因素, 红细胞从肾小球随尿液排出体外的疾 病.多是由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所引起的镜下 血尿. 肉眼血尿或血尿伴蛋白尿.近年来, 现代医学在 ...

  • 77岁国家级中医:研究黄褐斑四十余年,我总结出1张祛斑处方

    自古以来,中医一直深受老一辈人的信任,主要是因为中医诊断方式并不是像西医那样,依赖各种设备来检查身体,更多的是通过"望闻问切"来诊断人所患的疾病. 近年来,中医在黄褐斑方面的研究也 ...

  • 中医肿瘤防治史——近现代抗癌中草药研究概况

    整理:中医肿瘤资讯 来源:中医肿瘤资讯 <神农本草经>记载一类具有抗肿瘤作用的药物,如大黄能"破痕瘕,积聚".斑蝥能"蚀死肌.破石癃癃瘕".苦参&q ...

  • 中医辨证论治,妙用”当归芍药散',解决黄褐斑!

    中医辨证论治,妙用”当归芍药散&#39;,解决黄褐斑!

  • 43岁阿姨得黄褐斑,中医揭露真相:睡前一事不克制,怎会不长斑?

    黄褐斑,顾名思义是一种黄褐色的斑片,好发于30~50岁之间的女性面部皮肤上,在颧骨.额头.眼周.唇上等部位较为突出.而且比较难去除,很多女性花费了半辈子的时间能没能实现祛斑. 一.黄褐斑为什么会出现? ...

  • 中医辨证论治、随症加减用药不传之秘!

    中风卒倒不语,须用皂角.细辛,开关为主. 痰气壅盛,须用南星.木香为主. 语言謇涩,须用石菖蒲.竹沥为主. 口眼斜,须用防风.羌活.竹沥为主. 手足搐搦,须用防风.羌活为主. 左瘫属血虚,须用川芎.当 ...

  • 让你苦不堪言的黄褐斑, 看看中医怎么治

    相信很多女性朋友对于黄褐斑并不陌生,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各样小偏方,但往往很多方法都不尽人意.我们看看中医内调治疗黄褐斑有何妙招. 黄褐斑是发生在颜面部局限性黄褐色或淡褐色皮肤色素沉着斑,中医称为&quo ...

  • 尿频中医辨证论治两则医案

    导语~尿频中医辨证论治两则医案 尿频一般是小孩子和老年人常见的症状.随着现代人精神压力过大或者房事过勤或者过食甘厚之物,尿频患者亦很多,特别是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虽说尿频的结果是一样的,但是形成原因从中 ...

  • 早泄的中医辨证论治

    一.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早泄与心.肝.脾.肾等脏腑的功能失调关系密切,其病因病机大致分为肝经湿热.阴虚阳亢.肾气不固.心脾虚损等方面而致精关失固. <景岳全书>云:"盖精之藏制虽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