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象数之 后天八卦后对应人体部位与器官
一、河图洛书与后天八卦和人体部位及五行属性
《易传·系辞》中的“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第一次给这两幅图命名的是北宋易学家刘牧,他精研陈抟所传《龙图易》,著书《易数钩隐图》,于是,河图洛书才为世人所知。
河图本是星图,是体;洛书就是脉络图,是用。“在天为象,在地成形也”。河图内容在天为象,乃三垣二十八宿;在地成形,则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明堂。“洛书”之意,其实就是“脉络图”,是表述天地空间变化脉络的图案。洛书,它的内容表达实际上是空间的,包括整个水平空间、二维空间,以及东西南北这个方向。河图、洛书是易学衍演,象数轮转的桥梁,阴阳五行术数应用之源泉。
河图、洛书是后天八卦之数的体与用。河图是地支物态四象(辰、戌、丑、未)的分野工具,直接决定了后天八卦的排布及洛书的解读。而洛书提供的方法论却把大千世界、万事万物、八卦五行分门别类,又有序运作。
洛书配上八卦之后,由易而衍生的各种术数便生动起来了。其中就有有关人体部位与器官的各种应用。彼为神奇实用。洛书配后天八卦诀:“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
“戴”指的是头部,“履”表示鞋(即脚),指人体下部;人体最外侧为手臂,左边为左手臂,右边为右手臂,即“左三右七”;左上方是左肩,右上方是右肩,即“二四为肩”,左下为左足,右下为右足,即“六八为足”。这便是洛书配八卦在人身的分布情况。
古人将八卦与五行、五脏六腑等中医内容相结合,每一卦都代表着人体部位及内脏器官。以下便是后天八卦方位在面部望诊中的具体应用。
离位:面部望诊中指额头部。离属火,代表心血管系统及眼部。
坎位:面部望诊中是指下颌部。坎属水,代表泌尿、生殖系统及遗传。
震位:面部望诊中是指左颊部。震属木,代表人的神经系统功能。
兑位:面部望诊指右颊部。兑属金,代表呼吸系统及大肠功能。
巽位:面部望诊指左太阳穴。巽属木,代表肝胆功能。
坤位:面部望诊指右太阳穴。坤属土,代表胃肠、泌尿、生殖系统。
艮位:面部望诊指左下颌,艮属土,代表脾胃功能。
乾位:面部望诊指右下颌。乾属金,代表心理状态和呼吸系统。
二、后天八卦对应身体的部位与主要器官
在《灵枢·九针论》中,根据人体肢节与1年之气血的运行规律“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认为八卦对应于整个人体,左足应的季节是立春,应的卦是艮卦;左胁应春分,对应的卦是震;左手应立夏,对应的卦是巽;颈项头面应的节令是夏至,对应的卦是离;右手应立秋,对应的卦是坤,右肋应秋分,对应的卦是兑;右足应立冬,对应的卦是乾;腰与屁股和肛门及尿道口应冬至,对应于坎卦;六腑膈下应中州,即中央,有病应于右手。这是以全身来对应八卦,这种方法在诊断上有一定意义。
清代的何梦瑶在《医编》中有“五脏配五行八卦说”一文,对季节、五脏、卦象做了归纳。何氏认为:“心肺位居膈上,肺尤高,天之分也,阳气潜藏于黄泉之中,静极复动,故冬至而阳生,惊蛰而雷出于地,肾水得命门之火所蒸,化气以上,肝受之而升腾,故肝于时为春,于象为木,于卦为震雷、巽风,肝之怒而气盛如之。阳气上升至心而盛,阳盛则为火,故心属火,于卦为离,离,南方之卦也。圣人向明而治,心居肺下,乾卦之九五也,实为君主,神明出焉。离,乾中画之变也;兑,乾上画之变也。肺居心上,就之上画也,上画变而为兑。于时为秋,于象为金,金性沉降,秋气敛肃,阳气升极而降,由肺而降,肺又属兑金。心火上炎,肾水下润,坎离之定位也。火在上而下降,水在下而上升,坎离之交媾也。肾水上升,由肝火之汲引,坤道左旋而上于天也,心火下降,由肺金之敛抑,天道右旋而下于地也。脾藏居中,为上下升降之枢组。
饮食入胃,脾为行运其气于上下内外;犹土之布化于四时,故属土;于卦为坤,为艮。金、水、土皆配两卦,而水火各主一卦,故五行唯水火之用为独专也。何氏从卦象时空角度论述了五脏与八卦的关系,认为五脏的生理特性及运动变化规律与八卦变化相同,给了后世医家不少启迪。
除了上述的两种认识外,除了四肢、头面,单是身体的躯干部分,亦有八卦的相应部位。这种划分与《灵枢,九宫八风篇》相同,但在临床运用中体会比较符合实际,对诊断治疗中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见下图)其划分是天突穴至膻中正中一线为离所属;左胁为肝,属震;右胁为肺,属兑;丹田为肾,属坎;右下腹为命门,属乾;左下腹属艮,左肩应巽,右肩应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