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因阅读而浩大

请注视我

彼此陪伴

相互成全

生命因阅读而浩大

——《大学生生命教育》第三卷编者前言

1

很多年前,读过王小妮的一篇文章:世界何以辽阔。时至今日,文章的内容和主题都已忘记,但仍记得这题目,记得这题目所带来的震动和触动——世界何以辽阔?每个人自会有不同的思考和答案,我想到的答案是:世界,因我们的不断行走而辽阔。

显然,我是偷换了概念,偷换了王小妮的“世界观”。

我一直觉得,每个人生命里都有两个世界:一个是外在于我们的、庞大、抽象的世界,属于“世界地图”为我们标示的“客观世界”;一个是我们每个人自己的世界,因为我们的到达、参与和见证而带上“我们”的色彩、味道、记忆的“经验世界”。

对个体生命而言,“客观世界”的或大或小,不会有太大影响,很多人的“世界地图”里,有没有欧洲和美洲都不重要,都不会影响他们幸福美好、有滋有味的生活。但“经验世界”的或广或狭,绝对会影响一个人的眼界和识见,气象和格局,因为它会影响到人的“心灵世界”和“精神世界”。一个人的“经验世界”,会决定一个人的“生命世界”。

人和动植物,都是生命体,都受时空的约束与限制,都有或长或短的生命周期,但人和动植物最大的不同在于:人有丰富、辽阔的“心灵世界”或“精神世界”。

“人为万物灵长”的说法,或正源自于此。

2

差不多十年前,我开始与“生命教育”相遇。一开始所接触的,无非是概念,是理论,是架构,是策略,不免艰涩,生硬,但我有自己的理解和诠释,而这理解和诠释,更多来自自己的“经验世界”,来自自身的经历和成长,来自自己的反省和追问。

相对而言,我更喜欢望文生义,大词小说,甚至打胡乱说,带着自己的品咂和琢磨,也带着自己的体温和激情。

比如,对学生,我更喜欢理解为“学习生长”,或“学习生活”。学生到学校,固然是为了学习,但学习只是手段,而非目的,通过学习而得生长,通过学习而会生活,才是最根本的任务。学生自然也是“以学为生”的,学生,甚至就是“学习着的生命”。

又比如,对生命,我更愿意理解为“生长着的命”。生命的最大特征,就是生长,倘使不能再有所生长,那只能算作“死命”,甚至是,死路一条。麦当劳创始人雷·克洛克曾说“只要你还嫩绿,就会继续成长,一旦已经成熟,你就开始腐烂”,甫读此语,顿时“心有戚戚”——就像一棵树,停止生长之日,或许就是开始腐烂之时,尽管它可能像大漠胡杨树一样,死后多少年不腐不烂,但是很显然,那已经不再是一种“生命体”。而且,它终究会腐会烂的。

也许,我们更熟悉这样的表达:很多人40岁就死了,只是80岁才埋——我不知道,这样的生活状态里,还会不会有生命的成长。

教育应当是为着生命的成长,为着生命更好、更久的成长——什么是更好、更久?请原谅我难以说出,但我知道,“40岁就死了”的,肯定不是。就像,我说不出什么是好教育,但我知道,高考结束后以烧书、烧试卷的方式庆祝或发泄的,肯定不是好教育。

3

我其实很能理解,那些烧书、烧试卷的孩子:在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背景下,他们经历了太多的折磨和煎熬,他们在高考前所接受的,更多是训练而非培养,是教训而非教育——非要说是教育,也只能说是反人性、反教育的“假教育”。

想当初,刚进入学校时,他们对即将开始的教育之旅,应该大都是心怀神往的。这从他们眼里最初的激动和好奇就可以看出,从他们对老师的敬重、对知识的渴求就可以看出。我始终相信:没有任何一个孩子,天生就会反感教育、厌恶学习的,我也始终相信,真正好的教育,应该是能够让孩子感受到快乐和幸福的。

但是,十余年的学校教育,十余年机械、刻板的操练以后,十余年冷漠、生硬的训诫以后,他们成功地实现了对教育的“变异”:从喜欢走向反感,从热爱走向厌恶,从景仰走向唾弃,从饥渴走向腻烦……当他们以这样的心态和状态,作别最美好的十余年教育,麻木而茫然地进入大学,既宣判了基础教育的失败,也预示着高等教育的危机。

教育的结果,居然是造就了教育的“仇家”和“敌人”,这无疑是最大的悲哀——既是受教育者的悲哀,也是教育者的悲哀,更是教育本身的悲哀。

4

基于对这悲哀的感受和体悟,我成了“悲观的理想主义者”。无论是最初从事的高中教育,还是现在从事的教师教育,都让我时常有“热爱到恨”的感觉——这不是我所想象的教育,也不是我所期望的教育,所以,我骨子里总是悲观。但是,基于对人性的理解,基于对未来的向往,基于对可能的美好的期盼,我始终抱持着理想的种子,并坚持着“积极的行动主义者”:我相信前方有美好的风景,我相信教育有美好的可能。

事实上,因为这样的相信,我最终发现了这种“可能”——将近10年前,我与肖川、张文质等人相遇、相识,开始成为“生命教育”的追随者和探寻者。

我并非聪颖之辈,也没有所谓的天赋异禀。近10年的探寻和摸索,对生命教育,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发现,独到的见解。但是,我日益有一种强烈而鲜明的确证:真正的教育,应当是基于生命、为了生命的——教育应当“授受知识”,但是,教育更应当“开启智慧”、“点化或润泽生命”。真正的好教育,应当是从生命出发,从对生命的理解、尊重、体谅、呵护出发,着意于生命的发展,更好、更久的发展,着意于“对可能健全生命的成全”。

稍感不足的是,无论是肖川,还是张文质,他们对生命教育的探索和践行,更多着力于基础教育。这或者是因为,基础教育虽然困难重重,但犹有可为之处,而学生进入高等教育阶段,就像已然被煮成熟饭的生米,或被造成舟船的木头,想要再改变他们的生命状态,都几乎已经没有太多的可能。

但这世间,毕竟还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人。比如,本书主编之一的王定功。

5

定功来头不小,头衔自然不少。但我熟知的,只是他的教授身份,外加“河南大学生命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之职,因为,蒙他邀约,我成了该中心的研究员之一。

跟定功的相识,缘于张文质先生——其时,他们正联手张罗一套从幼儿园到高中的生命教育教材,谋划编写班子的时候,他们拉我入了伙。历时四年,迭经周折,这套以“生命成长”为主题的“教程”,已由济南出版社顺利出版,算是功德圆满。

但定功仍不满足。在这个朴实、内敛的河南人的“野心”里,是要将本科生和研究生都纳入“生命教育”范畴的。尽管我知道,这样的“纳入”未免主观、一厢情愿,其意义和价值,可能会非常稀薄、渺茫。但我有时也十分乐意做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所以,当定功邀我加盟这套“大学生生命教育”时,居然不假思索也不自量力地欣然应承了。

现在,这套教材即将付梓,我所“执行主编”的第三卷,也忝列其间。大功即将告成之际,认真品读着著名教育专家、耄耋之年的顾明远先生的序言,回想起这些年来与生命教育相遇的种种,心有颇多感触。所以借定功安排的“前言”机会,再唠叨几句。

6

但我更愿意说,这其实是一个“读本”——有关生命教育的、供大学生阅读的样本。我所选录的这些文字,最终是否能够被读,能被多少人阅读,我无法判断,我所能做的、我所愿意做的,只是想提供这样的一个有关生命教育的样本。

前面所说基础教育的“变异”,更直接说,就是让原本“求知若渴”的人,经过十余年的读书学习,彻底败坏了对知识的胃口和兴趣,最终成了不爱阅读,不愿学习的群体——我没有教过大学,不敢妄言,但从每年的“全民阅读报告”,可见一端;而我所面对的教师群体,就目前的学历状况看,大学毕业者居多,他们的阅读状况,也的确没办法乐观。

不阅读并非多大的罪过,甚至,也不算什么可怕的缺点。但是,不阅读对于个体生命的发展,肯定有着严重的影响和制约。

前面说到了“经验世界”,以我的望文生义的解说,所谓经验,就是“经历、体验”。经历是先在的,体验是后起的,即是说,经历是体验的基础,体验是经历的升华。一个人“经验世界”的构成,既包括来自外部世界的,也包括来自内心世界的。外部世界的经历,以阅人、阅事为主;内心世界的经历,则来自阅览、阅读。人常说,阅历即经历,我更愿意说,阅历,其实就是阅读的历程,读书看报是阅读,读人读事也是阅读,手机时代的“碎片化阅读”,更是阅读——我说的是大阅读,但要成其“大”,显然离不开纸质的阅读,经典的阅读。

这个“读本”所关注的,便是这个层面。

基于对生命教育的理解,或者说,基于对生命成长的理解,我从自己的阅读经验里挑选出这90多篇文章,并分为10辑,依次为:生命因天赋而神圣、认识自己才能做好自己、生活在自然的怀抱里、人间的况味、苦难的精神价值、科学的美好、洞烛世界的艺术、公民诞生的条件、学习有尊严地生活、听听那些伟大的声音——显然,这并非科学的区分和归类,而只是想从生命教育的角度,提供一种可供参照阅读的样本。

虽然我选录的,大多是经典,但因自己才疏学浅,样本的构成和组合,与经典无关。

7

2016年底,我出版了自己的新著《阅读照亮教育》,不及半年,已经三印。我想说的是,阅读所能照亮的,肯定不只是教育,也包括我们的生命,我们的内心和精神,因为书里有光:文字有光,思想有光,字里行间的人事风情,也有光。

这些光,不只带给人温暖,也带给人希望,不只带给人感怀,也带给人敞朗。

今年年初,《中国教师报》以整版篇幅刊发了我的一篇文章:读成自己期望的样子——根据编者的约稿要求,我梳理了对自己的成长影响最大的10本书,并非要提供“书单”,而是想说明,因为那些书的影响,我的生命终于长成了现在的样子,“自己期望的样子”。

那10本书里,被我列为首位的,正好是大学时读到的《西西弗神话》——简要说明阅读背景后,我特别谈到加缪面对“荒谬”所提倡的三种态度:一是要挑战。对生活说“是”,对未来说“不”,赋予荒谬世界以意义。二是要自由,在“冰冷而燃烧着”的有限世界活下去。三是要激情,“义无反顾地生活”,不需要任何希望,但是永不绝望。

加缪以西西弗的故事作解,说“西西弗是荒谬英雄”,因为这能让人绝地逢生,找到由荒谬通往幸福的路,“他爬上山顶所要进行的斗争本身就足以使一个人心里感到充实。应该认为,西西弗是幸福的”。基于这样的理解,我写了下面这样一段话——

如果说,西西弗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那么,西西弗的态度也该是我们的态度——我们每个人都像西西弗一样,承受着劳役和惩罚,但如果只是一味地抱怨,就会不断增强世界的荒谬感和人生的虚无感,所有的激情和梦想,都会在不断的承受和重复中消耗殆尽。

这样的观念和思想,让青春时期的我,明白了应该怎样“存在”。

所以,我也将加缪的这篇短文收到了本书里,我期望能够有更多人读到它,并能够由此明白自己的青春、自己的生命,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存在”。

8

尽管我选择了从“世界”开篇,但我并不想追问“世界何以辽阔”。我所关切的,或者说我想表述的是:生命何以浩大。

生命教育是为了生命的,准确说,生命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我们每个人原本单薄的生命更加浩大,让我们每个人原本羸弱的生命更加强大——人活于世间,论时间长度,甚至赶不上一株藤、一棵树,论身体强度,远远不及虎豹;既然如此,我们如何让自己的生命更加浩大?或者说,教育应当如何,才能让学生的生命更加强大?

一棵树要不断生长,才会有更加丰富的年轮,一条河要不断吸纳,才会有不断浩大的可能。我们的生命呢?或许也只能如此——不断生长,不断吸纳。

对生命来说,最好的“吸纳”,或许莫过于阅读,尤其是在风华正茂的青春时期——所以,我特别期望通过这样的“阅读样本”,让更多的人经由阅读而照见自己的生命,让更多的人,经由阅读,不断发展、壮大自己的生命。

2017.7.9.绵阳绿岛,7.20改于合肥

(0)

相关推荐

  • 西西弗神话

    ID: 梦想拯救世界的Bunny · Reading 一个专注怂恿人类读书的girl. . 今天跟大家分享<西西弗神话>吧,带给了我很多的感触. 整本书围绕着荒诞感,以自杀为引子,把自杀指 ...

  • 生活太苦了是否应该选择自杀?《西西弗神话》告诉你3种人生答案

    "人生无意义,所以更值得一过!" --加缪 2021年刚刚开始,韩国就已经有两个明星选择了自杀:26岁的韩国女星宋侑庭在家中自杀身亡:29岁的嘻哈歌手Iron在血泊中去世.回顾韩国 ...

  • 读书摘录:1)功在课前(抓备课)、效在课...

    读书摘录: 1)功在课前(抓备课).效在课中(抓课堂改革).勤在课后(抓反思.教研).学在课外(抓充电). 2)用感情.真情去工作,用感恩.感动去做事,用师品.人品去生活. 3)为生活幸福奠基,为生命 ...

  • 品读百味人生之——七说生命的阅读

    [九洲芳文] 在人生旅程的全过程中,是人皆是有七情六欲.八苦与各式各样的烦恼的,有的人相对而言,上述的种种因素会来的少一些,还有的人,相比较而言,就会来的多一些,但凡是来的多一些的人,自认为皆因其本人 ...

  • 关于生命,阅读“身心之间的关系”

    蠡园. 宁静喜悦手机拍摄 梁漱溟先生的书<人心与人生>关于身心之间的关系,"身心之间的关系"分上中下三章来讲解,我是看得囫囵吞枣,许多地方并没有看明白,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

  • 散文||让自己的生命在阅读中穿行

    让自己的生命在阅读中穿行 王  敏||河北 做老师的日子,没有要死要活的爱,没有英雄,不存在拯救,只有日复一日重复的生活.说得文雅些,可称作静水深流:说得通俗点,就是鸡零狗碎.只有由琐碎构建的生活本身 ...

  • 品读百味人生之——六说生命的阅读(连载)

    [九洲芳文] 丽贝卡·索匿说过这样一段话语,曰:"书是唯一在别人胸膛里跳动的心脏."笔者有诸多的爱好,其中两项爱好便是藏书和读书. 有不少友人和网友知道本人欢喜阅读以后,也曾向本人 ...

  • 品读百味人生之——五说生命的阅读(连载)

    如若有人来询问笔者,你对于"阅读这件事情"是怎样去看待的,它到底是属于"主动型"的呢?!它还是属于"被动型"的?! 个人真诚地来告诉大家,以 ...

  • 【三秦文学】张淑英:【让生命在阅读中延伸】(散文)

    让生命在阅读中延伸 作者:张淑英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世界图书日"撰写的主题宣言是: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们,无论你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到 ...

  • [今日头条]何滔的随笔《让生命在阅读中沉浸》

    让生命在阅读中沉浸   何滔 丰子恺先生说:"人生有三层楼,第一层为物质生活,第二层为精神生活,第三层为灵魂生活."人生不管处在哪层楼,恐怕都离不开一件事--阅读,往往楼层越高阅读 ...

  • 品读百味人生之——四说生命的阅读

    但凡真正欢喜阅读之人,无需去多言语些什么了,全都是知晓"开卷有益"这个词语的,笔者最初听到这个词语的时候,是在自己上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当时教授语文课程的班主任郭燕楠先生(女)对我 ...

  • 品读百味人生之——三说生命的阅读(连载)

    凡是那些真正欢喜阅读之人,不单单是每天必然会去阅读一些有益的书报刊杂志的,各式各样的书报刊杂志都会去涉猎的,时间一长成年累月久而久之,必然会去发现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但凡是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往往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