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琴溪镇陶窑村,一座千年古窑的传承与创新
千年古窑
皖南·泾县
从高空俯瞰安徽省皖南泾县琴溪镇陶窑村,能看到在一座山上有一条形如巨龙,长达80米的拱形建筑,顺着山坡蜿蜒而上,每到晚上,“龙口”就会喷出火星,十分壮观。这是一个古窑口,从唐五代开始算起,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
制陶
岁月更替,昔日的古窑依然有手艺人在此坚守,将祖祖辈辈的手工烧陶技艺继续传承下去。虽然居民日常生活对陶器的需求在减少,但是他们走出了一条精品路线,将美学和创意融入在陶器中,用另外一种方式延续着这个古窑的千年历史。
作为皖南地区的一代名窑,宣城窑分布在各个县市,泾县琴溪陶窑就属于其中之一,陶窑村是唐五代“宣州窑古窑址”所在地,距今有1600年历史,现有古龙窑遗址十多座。
制陶
高空俯瞰,龙窑建在一条45度斜坡之上,由低向高延伸长达80米,长长的窑洞顶上覆盖着层层瓦片,如巨龙身上的鳞甲,窑口则是巨龙的嘴巴。龙窑顶宽约8米,洞内一人高,龙窑上方每隔1米左右就有一处“龙眼”,共约60个,可从上向下观看火势,以便随时添加木柴。洞内点起柴火,火势越烧越大,烧窑开始。先是4人轮流烧,温度从50度至1000度持续升高,烧至结束之际,8人共同塞木柴,温度达到惊人的1250度左右,此时火苗从60多处“龙眼”喷出,如同火龙吐火一般,在傍晚时分尤其明显,气势恢宏。
装窑
经过6天7夜的连续不断烧制,陶器才能从泥坯变成一件件精美的成品,待窑内高温散尽,工人们将一件件陶器搬出,运往各地。
走进陶窑村,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窑厂负责人王玉林刚刚从窑口里走出,一批陶器已经烧制完毕,第二天就可以运走。
装窑
王玉林从16岁起从事制陶,一干就是38年,在他的手里还保留着传承千年的古制陶技艺,从成型工艺从泥条盘筑,泥片贴筑法到拉坯,涵盖了人类制陶工艺的主要成型方式。而且这里的陶器使用天然的草木灰作为釉水,放在龙窑里进行柴烧,草木灰釉在高温下容易发生釉变,导致每件产品釉色效果都不一样,每件陶器都是独一无二的。“先素烧,然后上釉烧,再重烧,如此反复三次,陶器表面产生如墨的釉色,并有雪花点般花纹,十分好看。”
烧窑
选矿、制作、装窑、烧制、看火,每个环节都来不得半点差错,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但是这些全靠烧陶工人的经验积累,“比如看火,要从火焰的颜色判断温度是高是低,没十几二十年的经验积累,是做不到的。”
出窑
在王玉林的院落里,散落着各种陶缸陶壶或者陶片,一座老房子经过简单修缮,瓦片屋顶,土坯墙体,还保留着原汁原味的风貌,用来展示各种成品,从陶壶到茶杯到花瓶,种类繁多,精美异常。
在房间里,几只造型奇异的陶凳十分引人注意,和一般流水线制作出的陶凳不同,这几只凳子形状是不规则的,坐在上面能感觉到丝丝凉意,凳面却又十分服帖,很是舒服,王玉林介绍,这是中央美院来订做的凳子,“他们出设计和创意,具体交给我们来制作。”由于凳子的不规则形状,给王玉林制作带来了很大麻烦,“不可能靠机器加工,只能靠经验,用纯手工一点点来摸索制作。”
制陶
订单制作,成了王玉林现在一个重要的经营模式。“几十年前陶器还是很流行的,家家户户都会用到,这里以前是个陶窑厂,产品沿着长江销往两岸各个城市。”随着时代发展,塑料制品慢慢取代了陶器,陶窑厂也随之关闭,由王玉林接手下来。
近年来,陶器又逐步回到了年轻人的视野中,但他们所喜欢的器具,并不是流水线生产出千篇一律的产品,而是希望带有更多的个性和艺术气息,王玉林也和全国多所高校合作,把自己的作坊变成了大学生们的研学基地。“很多高校或者艺术家给我下订单,我接单制作,现在民宿兴起,很多人用陶器来装饰房间,营造一种返璞归真的气息,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生意。”
烧窑
千年窑口走到今天,也面临着烧柴原料短缺,后继无人等问题,为了将这项古老手工艺延续下去,当地政府也一直在做努力。古窑址文化价值和研究价值当地政府一直很重视,2015年9月,琴溪镇政府将该村明末清初时期的一幢古建筑维修改建成古陶瓷展示馆。门庭装饰均采用陶窑厂制作的大缸和古砖瓦铺就,馆内用铜灯、古板装饰,风格古朴,融合了陶艺文化元素。展示馆占地300平方米左右,里面对我国各个时期的陶瓷进行展示和介绍。
来源:中安在线
徽州这座祠堂因仿太和殿被称做“皖南小故宫”、徽州小“金銮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