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展飞——《什么是好的教育》
写这篇文章缘起于今天我同学的一个问题,他的儿子上小学三年级,上周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要上学?同学说不好跟他说为中华之崛起,最后只好跟他说,你不是喜欢擎天柱吗,学了知识可以去研究更先进的科技,然而估计这个答案糊弄不了他。后面看到小区那些捡垃圾的,同学又对他说,你看,不好好学习,以后就要靠这个吃饭。然而这个答案合不合适,他也不清楚。于是问我,到底该怎么回答这个小学生的问题。
对于小学生的教育经验,显然我是欠缺的,而对于高中生,这个问题我是经常给学生讲的。我开始从脑子中思考,如果这是一个高中生,我的答案是什么呢?我应该会说,你上学是为了考大学啊,考上大学才能有一个好工作,有了一个好工作,你才能过上一种“人上人”的生活啊。 完美!这个回答有毛病吗,没毛病。这应该是很多高中老师给学生作出的“标准答案”。
然而,再深入地去思考一下这个答案,我突然觉得这个答案不仅有毛病,而且是一个近乎荒唐的答案。
想起了朱光潜先生关于美的一个著名观点——对于一颗古松的三种态度: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学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画家,三人同时来看这棵古松。我们三人可以说同时都“知觉”到这一棵树,可是三人所“知觉”到的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你脱离不了你的木商的心习,我也脱离不了我的植物学家的心习,我们的朋友——画家——什么事都不管,只管审美,他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你心里盘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运它。我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他松树的异点,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我们的朋友却不这样东想西想,他只在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它的盘屈如龙蛇的线纹以及它的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
我突然感觉到我已经快要沦落成一个“木商”了。
当下的社会,不管对于一颗古松还是古建筑,只剩下了一种态度——值多少钱,一切都物质化、庸俗化。同样,我们把古松替换为教育,所有人看它一样也只剩下一种态度,那就是实用化、工具化的态度。
由此推想出去,我们的教育,如果考试要考,那就是一定要学的,如果考试不考,就是可学可不学的。而当下教育中的德育阵地丧失殆尽的原因,也就不言而喻了。
再回到我这个回答上来,这个答案如果用更通俗的语言表述一下就是:“上学就是为了挣钱,挣好多好多钱,然后过得比别人富裕。”一旦把经济上的成功当成幸福的主源,这无疑是给人生埋下了危险的隐患。正如美国著名教育学者内尔.诺丁斯在《幸福与教育》一书中所指出的:“当我们引导他们相信只有经济上的成功才算成功时,我们是否在把他们引向失败呢?”
遗憾的是,当今社会更多的人追捧的恰恰就是这种“经济上的成功才算成功”的人生哲学,也正是这种狂热的时代病牺牲了梦想、理性和信仰,以致让教育陷于举步维艰的困境。
如果让我重新组织答案,我觉得可以引用一下台湾女作家龙应台写给儿子安德烈的一段话,“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而这一段话,依然不能全面的表达我的观点,我更想加上这样几句话:“孩子,我让你读书,是希望你拥有发现这个世间的美的本领,能够随时发现生活中的美,无论何时,能让你的生活不仅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我希望你的眼睛是明亮的,心中永远有梦想,永远相信这个世界上有美好的事情会发生。”
昨晚写到了“唤醒”,一名教师,应该做一个唤醒学生的人,让学生心中有梦想、有远方。而这一切,首先要求的是我们老师自己心中要有梦。
朱永新先生说:“一个理想的教师,他应该是个天生不安分、会做梦的教师。教育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的内涵与主题都不同,只有具有强烈的冲动、愿望、使命感、责任感,才能够提出问题,才会自找“麻烦”,也才能拥有诗意的教育生活。写诗是要灵感、悟性和冲动的,真正的教育家也应具备这样的品格,永远憧憬明天。冲动停止,教育就会终结。”
我又想起了徐海蛟的那段话:“我把自己心爱的宝贝交给老师,比之那么多浩如烟海的知识,我更期望我的孩子在老师身上学到优雅、从容,学到生活的智慧和勇气,学到一种切切实实的拥抱幸福的姿势。”
而当我们的教师把这份职业仅仅看作是自己安身立命的“饭碗”的时候,除了柴米油盐酱醋茶之外,看不到心中有梦想的存在,看不到丝毫的优雅和从容,我实在想象不出我们的学生能学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叶嘉莹教授有一次讲座后跟学生有这样的问答,一个学生问:“叶先生,我很喜欢您的古典诗词,可是学了它,有什么用呢?”叶教授回答:“你这话问得很现实。的确,学了古诗词既不能帮你找到职业,更不能帮你挣钱发财,但学之最大好处就在于使你的心灵不死。庄子说‘哀莫大于心死,而身死次之’,如果你的心完全沉溺与物欲之中,对其他一切都不感兴趣,那实在是人生中第一件值得悲哀的事情啊。”叶先生的回答,让我想起了《圣经》中的一句话:“如果你内心的光明熄灭了,那黑暗多么可怕。”是啊,很难想象,一名“内心的光明熄灭了”的老师,站在讲台上,如何能做到以人间情怀之灯去引领学生观照人生世相呢?
那么,到底什么是好的教育?
突然想到了孔夫子给我们的一个答案:“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好羡慕这种教育生活!
这让我想起了我领着学生出去春游的场景,我们走在河边,看着他们嬉戏打闹,我感受到了什么叫“青春”,那个时候,我觉得他们是快乐的,而我也是快乐的。我相信,他们会跟我一样,不管过多少年,都会记得在河边的那一幕幕。
当老师,有时真的需要悲天悯人的情怀。这种情怀,可能有点大,随着自己慢慢步入中年,我真切地体悟到,教育的人间情怀,是胜过无数的教科书和硬性的规章制度的。
古语说:“医者父母心。”这句话放在老师身上也是恰当的。师者,应该有父母心,这并非说一定要成为父母后才可当老师,而是要有一颗“爱生如子”的心。
一名好老师,应该有一副热心肠和一双冷眼睛。所谓热心肠,是对教育、对学生真挚的爱和真正的理解。所谓的冷眼睛,是能够在大家习以为常处,静静地观察,触机生悟,从容应对教育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这其实是对教师的两方面要求,也就是一名好老师,既要有情感,更要懂技术。
好的教育,一定是让人如沐春风的教育。好的教育,一定是在学生的心灵里种下美的种子,激发学生内心深处那种向往美的力量,激发他们渴望变成一个“美”人的愿望,让美好的人性在不知不觉中生根发芽、枝繁叶茂。相反,坏的教育,必然是短视的教育,为了功利的目的去压抑甚至是摧残学生良善的天性,培养的不是温情、同情,而是敌视、歧视。
什么是好的教育?我想这是一个值得所有教育者不断探索下去的题目。引用飞利浦的广告词做结语吧:让我们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