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孩子为什么这么累
我的学生中,很多小学生每天比大人还忙。
学校的学业和作业量就已经几乎达到饱和。家长不满足于学校的填鸭式的往学生脑子里印卷子的学习方式,纷纷到校外寻找解决办法。再加上为孩子加码的文娱体育类培训,弄的孩子天天连轴转。
而反观澳洲的小学生(抛开饱受批评的落后教育水平不说),每天下午三点半放学。作业也不多。有些帖子说没有作业,那是假话。澳洲小学的老师也给家长布置很多作业,比如 ,陪着孩子看某本书之类的。不过,真心说,这样的作业,即使不做,老师也不会追究。
作为体制外的教师,我有可能以局外者的视角进行观察和分析。
澳洲的学校里,老师的任务是教课。至于学不学呢,学生自己有权决定。而且,澳洲人的生活原则是,第一,工作不可以太累。第二,能休息时就休息。工作是义务,休息是权利。因为是权利,所以要尽量争取。老师自己呢,也是干的越少越高兴。
中国的学校里,老师是个绝对的弱势群体。上有教育局校长这个婆婆管着,头上顶着教育大纲这个紧箍咒,身边是一群浑浑噩噩懵懵懂懂乱蹦乱跳乱喊乱叫的小淘气,还要接受家长的误解。他们像忙忙碌碌的老保姆整天追着伺候学生,从头管到脚,从里管到外,费力不讨好,反而遭到学生的白眼。
中国的教育方针是,培养有社会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多年来,有过一些词语上的微小变化。学校也应该按照这个来定位。如果真的照此执行,学生,家长,学校,教师,应该是一团和谐。但是,自从竞争体制引入学校以后,学校之间拼分数,拼升学率。所有的小学中学都被高考这个指挥棒引向高考的战场。学校,变成了大赛场。自从进入体制内开始,学生就变成了这个赛场上身不由己狂奔的参赛者 。
为什么中国家长这么较真,拼命地让孩子高攀名校?
确实,调查发现,高考分数高的学生,毕业后比较易于进入高层次管理科研机构,也就是说,做人上人。
所有的人都希望孩子做劳心者而治人。
在中国,劳心者和劳力者的上升空间和收入有天壤之别。
而一旦进入某个阶层,将来是很难有机会改变的。
为了孩子将来能够活的轻松一点儿,家长明明知道这条赛道拥挤难行,还是驱赶着孩子奋不顾身地投入这个洪流。
原来,根源还是贫富不均啊。
1. 所有的人都唯恐自己或者后代跌入那七千万赤贫阶层。
2. 温饱阶层想小富。
3.小富人群想大富。
这也符合政府的号召啊。
当今社会,财富和能力划了等号。笑贫不笑娼已经成为事实。
跑题了。
在澳洲,任何工种都有上升的空间。而且,在走入社会后,你在生命的任何阶段都可以通过学习和考试取证而进入另一个或者上一个阶层。于是,没有必要在高考这个独木桥上死磕。
说到现在,有些明了了。
1.体制
2.出路
尽管栖息在现行体制下的我们有很多的无奈,但是如果学校不要认为自己是万能的,不要试图做高大全,而是将选择的权力交给家长。如果家长不认为学校是将自己孩子送上金字塔的保险箱,不是什么都依靠学校。学校多留一些空间和时间给学生,让学生有自己选择的权力。所有的人可能都会活得轻松一些。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