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散文:江南秋雨
余光中,秋雨绵绵。站在唯亭一角远眺,空蒙的景色中,细雨,淡云,与眼中的一条蜿蜒小道上的孤影一起,从路遥的远处而来。
而此时,姑苏城中的马路上,送过来的风,似乎已漏掉了湖岸间树禾的气息,还有水的清馨。嗅着,也淡了秋雨的味,秋韵的意。满载的是轮胎与柏油路面亲密接触后留剩的焦糊。
今年的秋,感觉着似乎与往年有了些差异。但我仍痴心未移,一如既往地钟爱。
丝雨余秋,垅道平凹,莫言路滑。就这白露过后的雨温,似乎也变了性情,阴阴的,渐透出一种骨子里的凉来,凉的秋,蝉也哑了音。
其实,我是很迷恋这江南秋雨的。从春时,再过了夏,我的眼球便早已盯着远空阳山顶上,那一点一点积聚起来的云。努力地铁凝着,让目光表现出我的毅力来,表白出我的渴望,是如何的强烈。
雨的柔姿,依然舒婷。在一片菊野的花色中,闻着,醉着,沁入心脾的,仍然一片冰心何其芳!
秋季羡林萌,萧林清玄。几只迁徙鸟落来,与那间田野上的孤寂老舍一起,相儇着,在私语,在领略,在悟道这秋雨的愁绵。
江南的秋雨,在这个季节里,将满目的黛色,染暗了粉白的墙,也模糊了湖光的波,山色的光。
太湖上,魏巍的东山,在回眸雨烟缭绕的西山那一刻,也被这波光中洇染出的,缈缈秋雨的愁,笼罩在了一片天水一色的忧郁中。
这一刻,其实最适合存在的,便是那漂泊的人。箫在握,在丝丝的秋雨中,发上、脸上、肩上、夹杂着雨滴,却依然口对吹管,淡雅而又飘逸地踏进这姑苏的愁。
两唇夹箫头,吸着气,又吮着雨,风抚雨揉,与挺直的芦苇为伴,与柔柔的湖水,秋波凝视。让水岸柳欲罢不能地伴起了舞。玉指轻拨,红叶含羞,雨淋香椿,吟嘘喘喘。
这一瞬,这里便真的成了天堂,在这典雅而又玲珑的古舍间,那炙热的目光,在还未被秋雨冷却时,便渐烧出粉墙上的窗洞。去窥寻,院落中,花瓣开处,果存婷婷影儿玉立的惊艳? 窥探是否也像吹萧人似的,欲走上田头,伫在雨中,等候雨后重现出,那心里早已犁在田野上的,耘出了色的,一片菊花香满天的景象?
姑苏的秋雨,别出心裁地画出了另一番景来。在这儿,即便是春时忘却了播种,而此时的你,目光便成了犁,只须扫一眼,希冀的心地里便可以开出满目的枫红菊翠来。
凭栏木雕,镂空花窗处,旗袍碎花的色调,着色了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的美。在这与世无争的境界,再多的愁,再凸出的,磨不尽的角,画不圆的圆。还有那些永远也无法计算的,起伏不定的心情弧度。在秋雨的诠释下,包括身躯,貌似都已经消融得烟消云散。唯一能够觉得的,也就只剩了灵魂在与雨伴舞,思绪在随风吟唱!
潇潇秋雨,雨染江南。我甚至不用撑一把油纸伞,只独自淋漓着,尽情尽致地走在雨中,感悟雨情。
我似乎进入了一种入魔的状态,在一片朦胧的雨色里,我似乎能数出那丝丝的,飘摇的,而又清晰的雨的线条来。
那神韵,无须勾勒,就在眼前蹁跹地舞动着。淡雅而精致的姿态,迷惑而催眠着人的神智。细数着那丝丝的飘发,玲珑的精彩,迷人的神韵。仿佛能于一瞬间,令人便坠入了万丈红尘。
于此,神智中,早早地就折叠起了朝花夕拾的岁月情景,让思绪潇洒地飞。飞出梦的意境,在这江南的秋雨里陶醉,被怂恿着,哪还能想起古训中警言的红尘弱水三千!
江南秋雨有情吗?积云成雨,遮蔽了晴空时,有没有觉得一丝的冷?青瓦残叶中,雨打花瓣时是否惹人疼?雨湿何时消?是否还有好梦送人眠?
走在小巷,望这秋雨滴阶,浸了窗棂,待到天明时,是否会有人还坐拥衾被?忆着往昔朦胧,而今的素情?
一步一步地,就这样,走进了斜塘老镇。老镇的景,是蛮出名的。虽已不像同里、甪直、黎里留着古典的沉积。但金鸡湖的名气,也没能将其秋雨洇映下的蕴淹没。我之所以喜欢雨游斜塘,一是离家近,二是这里有一处别的地儿赏不到的绝色画面。那就是在纷纷扬扬的细雨中,站在老街的拱桥上,向西远眺,在一片恍惚了的灯红霞帔中,可以看到高耸入云的圆融大厦,那露在云下的半截身躯,挑着晒不干的大裤衩在秋雨中忽影忽现。
有时,感知秋雨,亦如我在怀感这一路的心旅历程。秋过了,这冬也便行将来临。于此先存着一些个春的暖,夏的热,秋天清凉的记忆。便不会于冬来时,再患得患失地感叹这一路成了苦旅。
莫言你的苦,莫言你的愁。秋的风。秋的雨,有许多的蕴涵、意味,都在这与秋雨的闲聊中,一笑的意象中,所有的,都尽在这不言之中了!
审阅:王士朝
简评:江南秋雨,烟雨迷蒙,作者用梦幻般的文字叙写梦幻般的景色,充满着一种“朦胧美”。
终审:严景新
作者:邹仁龙,公元一九六四年五月一十生于水乡兴化,现居水乡姑苏,水是魂,乡是家。有小说,诗歌,散文作品散见于《海外文摘》《阅读》《中国乡村》《青年作家网》等。作品入选《今古传奇》传媒出版社《2020优秀作品年鉴》。
编辑: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