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女性地位高(1)

————千古才女李清照之李清照是怎样炼成的?(6)

今天的人们可能普遍认为唐朝是女性地位最高、最为自由开放的时代。其实两宋时期,有过之而无不及!

开放、世俗、尚文、理性的国家政策和社会风气推动了两宋时代的经济、文化的空前繁荣。在这样活泼、自由的社会风气中,女性的社会地位、价值得到了充分的尊重。一批女性脱颖而出、大放异彩!

因为“重文抑武”祖宗家法和国家政策取向,宋人认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官办学校、民办私塾书院都很繁盛,大量的文化人在科举仕途碰壁、失败之后,转而著书立说。使得民间修史、小说笔记盛行,加上雕版印刷术的普及(宋版书是明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大量的史料流传下来(《宋史》是二十四史中最为浩繁的,其篇幅之大,为二十四史之冠)。通过这些历史记载和后人考证,基本上可以说,有宋一代的女性,是所有封建王朝中女性地位最高的,历朝历代无出其右者。

一、两宋时期,先后有9位皇后(皇太后)、皇妃垂帘听政,历代罕见。

北宋、南宋一共存在了300多年,有18位皇帝,垂帘听政的皇后、皇太后就有9位(包括皇妃)。

这个数字和比例,相较于西汉的吕后、盛唐的武则天和晚清的慈禧,是不是有点多呢?既然数量这么多,比例这么大,为什么她们的名头、热度没有以上三位响亮呢?

原因可能在于,宋朝赵家的这些媳妇儿们,很好的完成了今天的中国男人们强烈期盼的妇女“相夫教子”的重任,重大局、讲美德、听政不乱政,干政不越位。工作做得好,时人评价高,历史争议少,评价基本一致,缺少矛盾冲突,无法形成热点,自然没有流量,她们的优秀事迹就渐渐的淡出了老百姓的视线和话题。举几个例子。

第一位皇后,章献太后刘娥,老公宋真宗,儿子(非亲生)宋仁宗,电视剧《清平乐》中刘太后,民间传说《狸猫换太子》黑化女主。

《续资治通鉴长编》载,刘皇后,“刘氏始嫁蜀人龚美,美携以入京,既而家贫,欲更嫁之。”刘娥先嫁给四川人龚美,因为家里穷,养不起老婆,龚美便让刘氏改嫁了。经人牵线,刘娥改嫁襄王赵元侃。赵元侃是谁?就是后来的宋真宗。刘娥一入王府,就大受宠爱,这年她仅十五岁。赵元侃的爹,当时的皇帝宋太宗不同意,即令其子将刘娥逐出王府。然此时元侃已割舍不得,便让她寄居在牵线人的家里

直到太宗驾崩、真宗即位才将她接回重圆鸳梦。其后,她在后宫的地位升迁很快,先后封刘氏为美人、修仪、德妃。宋真宗打算立他为后时遭到大臣们激烈反对,但真宗仍力排众议,在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立她为皇后。这桩婚事说明宋代婚姻已经不太注重门第,也表明北宋时妇女改嫁尚未有后来贞节观念的束缚。

然而狗血的是,刘娥的前夫,龚美,宋真宗让他改姓刘,作刘娥的兄长,后来还当了官(武胜军节度观察留后),六十岁后善终病死,佩服佩服!

刘皇后生性警悟,通晓书史,朝廷政事,能记始末。宫闱有事,真宗询问,她都能引据故实,妥善应答,政治才干颇受真宗倚重。天禧四年春天,真宗一度病重,朝政就多由她决断。在天禧末年罢黜寇准、李迪和处置周怀政事变中,她不但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因此确立了后党的绝对地位。四川的女人厉害啊

真宗死后,遗诏命尊皇后刘氏为皇太后,军国重事,权取处分,就是协助小皇帝(宋仁宗)处理政务。宰相、中枢们便商量出了太后垂帘听政的制度:“太后与帝五日一御承明殿,帝位左,太后位右,垂帘决事”。也就开了宋代皇后垂帘听政的先河。

刘太后听政时办了很多大事,颇有建树,对整个国家和民族都影响深远。

第一件,纠正纠偏。就是听从王曾和吕夷简等人的建议,把天书随同真宗一起葬入永定陵,下令禁止兴建宫观,有力遏制了大中祥符以来弥漫朝野的迷信狂热。  

第二件,创设谏院。为了解下情,她在天圣七年恢复了太宗时设立的理检院。明道元年,她又创立谏院。

第三件,澄清吏治。天圣、明道年间,她曾六次下令严惩贪官污吏。京西转运使刘绰为讨好邀功,声称要把多余的千余斛粮食发运京师,她冷笑道:“你认识王曾、张知白、吕夷简和鲁宗道吗?他们谁是因为进献多搜刮的粮食而升官的!”在她的倡导下,当时涌现了范仲淹、王随、张伦、薛奎等一批廉吏。她还颁布了《约束文武臣僚子弟诏》,防止官员子弟违法乱纪。她要求大臣们把子孙和亲族姓名悉数写上来,诈称推恩授官之用,实际上却把个大臣的关系网和裙带图张贴在自己的寝殿中,大臣每有进拟差遣,就对照图表,不是两府亲戚才同意除授。

  三是重视水利。经长期施工,终于在天圣五年堵塞了危害九年之久的黄河滑州决口(在今河南滑县)。天圣、明道间重大水利工程还有长达一百八十里的泰州捍海堰,灌田千顷的舒州吴塘堰等。

  四是发行交子。宋初,川陕流通铁钱,但沉重的铁钱携带十分不便。于是,成都富豪连保印造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但伪造交子也时有出现。天圣元年(1023年),刘太后批准在益州(今四川成都)成立官办的交子务,发行官交子。这与她货泉“欲流天下而通有无”的经济主张是完全一致的。

  五是完善科举。天圣间,进一步扩大取士名额,严密考试制度,新设考试科目,宋代的武举就始设于这一时期。

  六是兴办州学。她得知孙奭在兖州建立州学,便下令赐以学田,作为学粮;其后还赐青州州学《九经》。在她的倡导下,天圣明道间创办了一些府州学,成为“庆历兴学”的先声。

  对刘太后的治绩,《宋史》给予了公允的评论:“当天圣、明道间,天子富于春秋,母后称制,而内外肃然,纪纲具举,朝政无大阙失”。在她垂帘听政十余年间,也倚用宦官、放纵外戚,这往往是母后临朝的孪生现象,但毕竟没有达到危害朝政的程度。

尽管后来她也想效仿唐朝武则天事,但经多方试探,最终没有走出这一步,或许是不敢(心有所戒),或许是不能(朝臣反对)。刘皇后的一生足够精彩。

第二位皇后,慈圣光献宋仁宗曹皇后,真定人(今河北石家庄正定县),老公宋仁宗,儿子(非亲生)宋英宗。

宋仁宗皇后曹氏是北宋开国功臣曹彬的孙女,曹皇后曾被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评价说“已辅乾坤成化育,终符日月继光华”。她的祖父,是有“宋朝第一良将”之称的曹彬,在北宋统一中国战争中,亲自领兵,参与平定后蜀、南唐、北汉等政权。后来,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曹彬却没有受影响,曹氏一门更是手握重权,一直到北宋灭亡。宋真宗曾说:“国朝将相家,能以身名自立,不坠门阀者,唯李昉、曹彬尔。”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曹家家风好,治军严明、谦逊低调。

曹皇后为将门之后,耳濡目染,眼界格局自然非同一般。她干过的一件大事,不得不提。《宋史.慈圣光献曹皇后列传》记载过这么一件事:“庆历八年闰正月,帝将以望夕再张灯,后谏止。后三日,卫卒数人作乱,夜越屋叩寝殿。后方侍帝,闻变遽起。帝欲出,后闭閤拥持,趣呼都知王守中使引兵入。贼伤宫嫔殿下,声彻帝所,宦者以乳妪殴小女子绐奏,后叱之曰:“贼在近杀人,敢妄言耶!”后度贼必纵火,阴遣人挈水踵其后,果举炬焚帘,水随灭之。是夕,所遣宦侍,后皆亲剪其发,谕之曰:“明日行赏,用是为验。”故争尽死力,贼即擒灭。阁内妾与卒乱当诛,祈哀幸姬,姬言之帝,贷其死。后具衣冠见,请论如法,曰:“不如是,无以肃清禁掖。”帝命坐,后不可,立请,移数刻,卒诛之”。

借用参考书翻译一下:

庆历八年(1048年),南京(北宋的南京是今天的河南商丘)驻兵纵火致灾。仁宗下令,今年两过十五花灯节(这年闰正月)。可是被曹皇后给搅黄了,在正月十五宋仁宗要外出看花灯与民同乐时,坚持拦下。她像是有什么预感,不希望这时的京城里过度的繁华混乱。宋仁宗没当回事,曹皇后却以将门之女的直觉,预感到有隐患。

三天后的深夜,宫里果真出现内乱。那天晚上,有四个人,分别叫官颜秀、郭逵、王胜、孙利,都是宫里崇政殿的卫士。没有任何原因,没有任何先兆,突然暴乱。他们穿越宫墙,目标明确,直奔皇帝的寝宫。

曹皇后很巧合地正在寝宫内部,皇帝身边。她有自己的寝宫,平时不在这儿住。这时她一把抱住了自己的丈夫,不让他出殿查看。身为宋初第一军人曹彬的孙女,她立即就觉察出了事情的危险。殿外杀声四起,有个太监居然说,大家别怕,这是乳母在殴打小女孩儿……曹皇后急了,厉声呵斥:“反贼就在殿外杀人,你还敢胡乱妄言?!”她想到反贼必然要纵火,接下来又做了两个决定性的指令,让皇帝熬过了当晚最危险的时段。第一,马上去提水,小心反贼放火烧宫;第二,大家都过来,我亲手剪下你们各自的头发,明天行赏,以此为证。宫女太监们都各尽死力,一直支撑到了宿卫士兵赶到,乱兵很快被消灭。

宫女参与卫卒变乱的,论罪当死,她们向仁宗所宠爱的妃嫔哀求免死,这位宠姬转告仁宗后,仁宗饶恕她的死罪。曹皇后便穿戴上正式的服饰,进见皇帝,请求依法处理作乱的宫女,并说:“不这样,无法肃清宫中(的坏人)。”仁宗让她坐下,曹皇后不坐,站着坚持自己的要求,过了不久,最后还是把宫女杀掉了。

曹皇后临危不乱、杀伐决断,真乃女中豪杰!

宋朝各位皇后的其他事迹,下段再写!

参考资料:1.黎东方《细说宋朝》

2.高天流云《如果这是宋史》

3.网友 智慧历史 发帖《宋代文化的时代特点和历史地位》

4.北大邓小南等老师的网课

5.其他网上资料。

6.文中附图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