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浪||《​走进思归客,圆你文学梦》

感谢您关注华夏思归客诗词学会
投稿微信CZJ690430
投稿必须是首发稿件
-扫码关注我们-
华夏思归客诗词学会欢迎您
投稿微信号:
CZJ690430
公告!公告!公告!
第二十四期(纸刊)思归客杂志正紧张而有序的组稿中。请朋友们积极投稿,相片,简介,稿件直接发思归微信即可。请朋友们相互转告,过期不候!(上平台上杂志,今日头条免费,如果要杂志适当给点赞助费,快递费即可。请朋友们理解。投稿自愿,没有稿费)切记,要求原创首发。
作者简介:
黄河浪,本名:杨爱国,河南渑池人,华夏思归客诗词学会会员。华夏思归客诗词学会三门峡分会秘书长。

  

 走进思归客,圆你文学梦
   庚子金秋,国庆临到。在河南洛阳东,有一个叫偃师的古城,玄奘的故乡,华夏思归客诗词学会与河南光大管业有限公司联手,举办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十地联谊笔会”,参会人员均为中原地区作协领导,文学大伽文学爱好者等等各界人士。作家们走进二里头遗址公园、(中原第一陵)唐恭陵、景山公园、光大管业公园采风,探寻华夏文明。这一重大活动很快传遍了华夏热土、大洋彼岸,美国的分会也发来贺电祝贺会议圆满成功!
  那么思归客诗词学会到底是一家什么团体?它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有希望吗?很多文学爱好者都疑虑重重,百思不得其解。在这里,我以一个老会员的身份发表一下我的观点。望指正。
  记得在校时,所有的功课中我最喜欢语文,每逢读到一篇篇优美的课文时,我的心就非常激动,总梦想有一天能遨游在文学的海洋里,那个年代无忧无虑,朗诵、背课文,紧接着就是作文课。好多同学都怕写作文,一堂课写不出几个字。回想起来,当时自己胸无点墨,那能写出好的作文。
   出了校门,走向社会,我依然爱好文学,节假日到县城书店购书,那个时候我主要买文学方面的杂志和名著。像《辽宁青年》、西安的《女友》、《青年文摘》、《当代青年》、《人民文学》、《小小说选刊》、《散文》等等。新华书店的营业员,一位渑池的大姐姐,时隔十几年后见到我这样说道:你是干什么工作的?是教师还是机关公务员?我发现在顾客群里,你来店次数最多,购书也频繁,这么爱看书,有啥收获没?我当时答复,纯粹是文学爱好,纯属娱乐。大姐和我是陌生老乡,没有任何亲情关系。她说我怎么看到几家文学平台发表作品的作者头像那么像你,让我孩子确认到底是不是你,你是渑池那个乡的?我说那不是我,是别人。说实话,咱水平低。不敢说自己是作家,因为差距甚远。
   回想多年前,订阅报刊杂志容易,但是居住在山区的我,邮递员往往投递不到门上,我从1992年开始订阅《中国广播报》、《中国青年报》、《文学故事报》、《河南日报农村专版》、《人民文学》等等。我离镇上好几里地,投递员往往把信件、报刊杂志送到学校,村委会,或者是村医哪里,然后代转,结果是造成报纸杂志丢失现象。如果为了失去一两本杂志和邮电工作人员吵半天,显得读书人不文明,农民是弱势群体,一点小事往往忍气吞声,过后也就算了,下次保证不掉就行。长期的阅读使我的头脑不再空虚,但是却亏了口袋,钱没了。
  我还有一个爱好,当年电视还没普及,只能听收音机,我爱听的节目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送的《午间半小时》、《长篇小说连播》,河南人民广播电台的《群众文艺宫》等等节目。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是我1988年收听的,每晚9点半开始。凉风习习的夏夜,好多农人进入了梦乡,我躺在在打谷场听精彩小说。那个时候我知道了田晓霞,孙少平,金波,田福军等等书里人物,在井下掌子面,我对工友们说,大伙猜猜我爱上了小说里的谁?南阳工友说你是爱上兰香了吧?我说我爱上了郝红梅。哈哈哈哈,你不费力气就当爸了。那个时候在井下也会脸红,毕竟只有二十多岁。正是激情燃烧的岁月。
   我是2016年开始学会在网上购书,北京的杂志在手机上下载订单,两天后快递公司就通知去镇上取书。效率很高,我又网购了《北京文学》、《故事会》,《演讲与口才》、《小说月报》等等。看这些书,开阔了眼界,丰富了视野。我在成长,无怨无悔。
  在2016年12月上旬的一个下午,我在阅读《珠江诗刊》文学平台里的作品时,第一次看到了曹志杰先生的诗,写了留言,加了曹老师的微信号。紧接着我又读到了江西九江市冰洁老师的诗,也写了留言。随后读到的作者佳作很多,不一一列举了。在和曹老师微聊时,知道了一家公众号,思归客平台,紧接着开始每期阅读,然后呢,又加了几个文友的微信号,互相拉群,交流学习,一起提升个人素养。像吴红梅、莲心不染、冯合营、张报等等一大批优秀老师都是在群里认识的。说实话,我感到很高兴,有老师指引,有文友鼓励,何愁写作水平不提高呢?
  从2017年5月中旬开始,我陆续在平台发表作品,那个时候还处于萌芽状态,作品质量低,读者点击量也低,每天也就是有二三十个人阅读网络作品。那年9月,我和文友们相约加入了华夏思归客诗词学会,收到会员证后,感觉压力很大,证件上说是特邀作家。假如还发表无病呻吟的作品,如何给读者解释清楚,编辑会长期编发我的作品吗?全国的文学爱好者群体能认可吗?我们在努力,大家都力求出精品,“你方唱罢我登场,我为平台争荣光”,“宁可三日不吃饭,也要读者笑声甜”。各文学群掀起了竞争比赛。读书学习,拜师求教的好风气逐渐回归了。在物欲横流的金钱社会里,有钱重要,但没文化会越来越穷。因为不学习你将被社会淘汰。跟不上形势,贫穷落后,新的东西来了,高科技来了,你的思想那么保守、固执,能适应社会需要吗?愿大家一起努力。
  在思归客诗词学会,只要你肯学习,融入团队,有上进心,坚持不懈,勤学苦练,坚持一两年,你的写作水平一定会提高很多,从一个文学爱好者成长为一个诗人、作家。在我们的文学群里,我亲眼目睹了,证实了有很多群友在经过一番努力后,的的确确进步很大,其写作水平提升了,素养也高了许多。
  有的草根作者,群里文友会说,唉,这诗刊、平台没有稿费,我才不投呢,要投就投市级、省级、国家级的媒体。根据我本人的经历叮嘱大家几句,纸媒对作品要求很严,很苛刻。每天都有很多省级、市级的作协会员们,他们的优秀作品都在排队等着编辑刊发,一年都不知道能排上不?那么小的版面,每天要刊登成百上千人的作品,你觉得容量够吗?编辑会满足你的要求吗?假如你刚开始写作,作品质量还很差,想想看,成功的几率有几何?
  幸亏有了网络文学公众平台,我们的作品经过编辑画龙点睛般的修改,耐心细致的审稿,经过编辑的精心配图,有了编辑同志的辛勤付出,我们的作品才能亮相微屏,展示给读者朋友们。有很多编辑老师都是业余时间工作,长期熬夜,得了职业病,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脑神经衰弱、腿疼胳膊疼,腱鞘炎等等病证折磨着老师。而我们作者能体谅他(她)们的痛吗?我们该不该给编辑老师一杯水喝?老师们图的是什么?有一位编辑老师在埋葬了母亲后继续在编辑作品,在电脑前放声大哭,“我每日每夜的付出,我图的是什么”?文学群里很多人泪盈双眸,安慰老师,坚决支持编辑同志。
  我从1989年开始,陆续往全国媒体投稿,均如石沉大海、杳无音信,天天盼着能刊发,抱着希望的心态坚持写作。但却收效甚微。在2010年9月7日,应河南农村广播电台《走进新市民》节目组邀请,第一次上节目,同主持人一起参与互动节目一小时。因为我写的评论被节目组选用。受到的那份尊重让我感觉很欣慰,想想自己平时的付出是值得的。文友们,如果你还在徘徊,那么根据我的经历,你的作品可能暗无天日,相信网络学走进网络平台。写作水平提高了,何愁国家纸媒不选用你的作品呢?
下图为思归借出差机会莅临仰韶古地渑池,众文友闻讯,特为曹志杰接风洗尘
  华夏思归平台为你、为我、为他搭台唱戏,为你、为我、为她牵红线、搭鹊桥。只要我们辛勤付出,能吃苦受累,勤学苦练,就一定会有一个漂亮的文学女神珊珊向你走来,圆你文学梦,你的未来不是梦!
一起努力,共勉!
——————
华夏思归客诗词学会会长曹志杰先生继《心之语》后的第二本诗集《醉语》已出版,欢迎订购
(另注:《心之语》还有少量存货,欢迎选购)

华夏思归客诗词学会
版权归 华夏思归客所有
主编:思归
关注微信公众号!
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精彩!
—如果喜欢,快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