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破历史的面皮
“赴汤”
谷物粉面所制的各类食料,在古代文献中统称为饼,刘熙《释名·释饮食》中给出的定义是:饼,并也,溲面使合并也。关于饼字的起源学界说法不一,先秦著作《墨子》的“耕柱”篇中讽刺楚国侵略成性,用厨子顿顿吃肉,却依然偷盗成瘾的例子来比喻——“见人之作饼,则还然窃之”。
汉代以前北方主食为粟米和黍子,后来逐渐被小麦所取代,南方则以稻米为主,这些都可作为饼食的重要原料,本篇重点说的是揉麦面制成的饼。
从理论上来说,通过杵臼捣制作物或植物块茎的方式,就能制成圆形扁体的素饼,但这种做法效率低下且不可口,因此当时的面食并不普遍。而到了战国时期石磨(䃺、硙)广为应用并不断改进,能大量制成更为精细的面粉,制作饼饵的效率得以大幅提高。今天各种饼类小吃,大多为小麦面粉所制,大约在汉初时期长安附近的新丰县就出现了麦饼铺子,《汉书·百官公卿表》说,服务于皇室的机构少府,专设汤官一职,负责“供饼饵”。
原来,当时皇宫和民间食用的大部分是需要下水游泳的汤饼,晋代束皙《饼赋》写得明白——玄冬猛寒,清晨之会。涕冻鼻中,霜成口外。充虚解战,汤饼为最。当时做汤饼是一手托面,一手撕面,在锅沿上按扁后投入水中,所以也叫饦,和现在的片儿汤很相似。后来有了擀面杖,不用再拿手托着,故改名为不托,又写作馎饦,也就是后来的面条。当然汤饼、馎饦乃至今天仍在吃的馄饨和饺子,历史上虽属饼类,但与我们今天干粮小吃类的饼理解大不相同。
精细的白面是制作好饼的上佳之选。
“蹈火”
汉代从西域传来一种面点,后世称之为胡饼,也有人称为炉饼,大致和今天新疆的馕相差不大,《齐民要术》中专门介绍了“髓饼法”,还提到了需要专用胡饼炉。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中发现过千余年前的胡饼实物,边缘和中心都密密扎满了小孔,除了美观外主要为了透气。当时常吃的胡饼一是素饼、二是油饼、三是肉饼和芝麻饼,来自中亚的饆 (馅饼一种)也相当有名,有樱桃馅和蟹黄蟹肉馅,此外还有一种叫古楼子:羊肉馅拌上牛油,一层层铺在胡饼中,每层中间用椒豉隔开,炉上烤半熟便可取食。
除了用炉贴法,其实还可以用烤石块的方式来制作干饼,《古史考》上说,神农时先民有燔黍之法:“释米加烧石上而食之”,可以看做是今天石子馍的前身。唐代同州地区百姓“好相喭”,一旦起了争执就诉诸公堂,双方都怕输了官司坐牢挨饿,于是便预先烤制了油酥咸香、经久耐藏的喭饼,带在身边以防万一(用备狴牢之粮)。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这种原生态的烤饼后来引起了朝廷的兴趣,居然成了唐代的地方贡品,取名为石鏊饼。
油煎饼中多嵌芝麻,香气诱人难挡。
民间还流行一种叫做䴺𪌘(bù tǒu),唐人慧琳记载,是用油酥煎煮而成的,可能最初确实是完全不加面粉的,但传入中国后作了改进。还有一种是油炸面馅饼,称为䭔饼或䭔子,颜真卿曾写诗描述食客的馋相:拈䭔舐指不知休,欲炙侍立涎交流。唐代宫廷中有专业的“造䭔子手”,咸通年间给事冯衮邀请一位䭔子手到家中一展才艺,《卢氏杂说》中详细记载制作过程,提到大台盘、木楔子、油铛、麻油、南枣烂面等用料,特征是“其味脆美,不可名状”。
牢笼
最常见的除了胡饼还有蒸饼,上笼屉的自然就是蒸饼,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以前。起初是死面,蒸出来又硬又难吃,所以也叫牢丸,后来学会了发面,就有了起面饼餢飳,往往还划上十字。但胡饼也有蒸熟的,中唐刘晏冬天五更上朝,路上看到卖“蒸胡”,便让人买来,自己“以袍袖包裙帽底啖之”,还对同僚连夸——美不可言!吃个胡饼有必要藏着掖着吗?还真有必要,因为按照规定,大臣上班路上是不能随便买早点的,一经发现后果比现在地铁上吃螺蛳粉严重多了!
但有人抵抗不住美味的诱惑,也没有注意躲避摄像头,于是就付出了惨痛代价——武周时期张衡靠累积官资升到四品,再加一阶就进入了中央领导班子了,就因为某次下班路上嘴馋,看到有卖新出笼蒸饼的,忍不住买了一个还骑在马上慢慢尝,结果毫不意外被御史弹劾,再也没能升到三品。有人因吃饼仕途受挫,当然也有人因此数钱数到手软——长安巨贾邹骆驼在发家暴富之前,就是推着小车卖蒸饼的。
上班路上买饼吃,成何体统,下次再让朕抓到,直接卷铺盖走人!
其实朝廷禁大臣路上食饼只是为了维持体面,正因为太好吃才导致这些士大夫不顾形象,大庭广众之下张牙咂舌,让老百姓看了笑话。皇亲国戚当然也知道饼子好吃,用料用馅更考究得多——赵宗儒任翰林学士时,听宫里宦官说,皇帝早饭吃的是玉尖面,“用消熊、栈鹿为内馅”。赵不知何谓玉尖面,一打听才知道就是尖顶馒头,而消熊是一种非常肥美的熊肉,栈鹿则是用双倍精饲料喂养的肉用鹿。这样奢侈的肉饼之王,也只有帝王身份才消受得起,只不过有些太作孽了。
“天”壤
能获得皇帝钦赐的饼饵,自然也是很大的荣耀,即便这种蒸饼用料并无多少特别——某次唐僖宗在兴庆宫坐船游赏,恰逢新科进士曲江行宴,皇帝便命御厨赶制一批他日常吃的蒸饼,用红绸子裹了赐给每位进士一枚。这种外观喜庆的礼盒装小食,留下了一个专名叫红绫餤饼,昭宗光化年间也曾赐二十八名进士餤饼,卢延让也名列其中。后来卢到四川做官,因为诗格俚俗而为当地官员鄙视,卢便写诗回怼——莫欺零落残牙齿,曾吃红绫饼餤来!
过去将制作面点的大师傅称为白案,最初一般负责擀皮、汤饼和蒸饼类制作,没有太多讲究,但到了唐宋以后其地位已经今非昔比了。唐中宗时期尚书右仆射韦巨源举办的一次烧尾宴,其中光是面点就达到了二十五种之多,有一种叫火焰盏口䭔,就像一团燃烧的烈火,另有曼陀罗夹饼,色彩和四瓣裂开的形状,恰如盛放的曼陀罗花。最绝的是一种叫素蒸音声部的组合小饼,将细面上色捏成多达七十人的乐舞场面,有的弹琵琶,有的鼓琴瑟,吹笙箫,服饰、姿态等细节毕备,这些事实上就是后来捏面人的滥觞。
北方著名的驴肉火烧,也属于肉卷饼的一种。
最寒碜的蒸饼长什么样子呢?看看北宋草根流动摊主武大郎的遭遇就知道了,起早贪黑拼命地卖没馅儿的蒸饼,结果还是没能留得住白浮美老婆的心。由于蒸字和宋仁宗的名讳祯同音,北宋中期开始蒸饼改叫炊饼,没馅的炊饼实际上就是白馒头,有馅的最早叫馂馅,北方通常叫包子,宋代时主要大城市就有许多包子铺。需要说明一点,南方许多地方原先是没有包子的叫法的,一概都是馒头,没馅的叫淡馒头,有馅的则是菜馒头、肉馒头、豆沙馒头等等。
软松香脆的桃酥,你知道它起源于何时吗?
殊味
严格来说馅饼都是把料完全裹在中间,而有些则是像在两层饼中间直接压实浇头,我们常吃的肉夹馍(饝)还有驴肉火烧就属于这类;南北方都有单张薄饼包起大堆肉蔬的习惯,比如说客家的卷饼,盛行于北方的春饼(南方通常叫春卷),这些卷饼一般内容预先设定,但贵阳的丝娃娃则是由食客随意添加的“自助饼”。总的说来北方吃饼要比南方好爽粗犷得多,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莫过于山东式的招牌主食——烙饼卷大葱!
我国饮食文化重要的一个特征是往往与节俗有关,寒食节应季小吃统称寒具,《楚辞》中称粔籹,唐代又叫䭃(rěn)头,也叫细环饼,放酥蜜的也叫巨胜奴,类似于今天的馓子和麻花。每到端午甘肃、宁夏一带群众发面蒸制面扇子(形如折扇);很多地方会以制饼的方式纪念女娲补天,比如晋、陕、豫等地六月初六用麦秸烧火摊煎馍,其中和椒叶凝固成五色以像补天石,四足铁鏊则比喻天维四级。不少饼类和名人相关,浙江南部民众每年寒食节常吃光饼,相传当年戚继光为追击倭寇,让将士们啃干饼喝凉水,当地百姓家家制饼馈送,后来演变为一种饮食习俗。
各地似乎都有千层饼,只是口味千差万别。
近代以来中国接触并习惯了西方精细烘烤的面点,据考证明代后期荷兰与葡萄牙传教士进入闽粤地区,中国人就已了解了面包的制作工艺。万历年间王临亨到广州审案,曾经收到过西洋人赠送的十多种“饼饵”——各一其味,而皆甘香芳洁,形亦精巧。虽然身为昆山人的王临亨曾吃过诸多江南糕饼,但他认为即便是豪富闺秀,拿出看家中馈本领,也做不出如此可目可口的食物。不过中国人善于学习,很快就将其中精华消化吸收,百余年后的广式西点,已丝毫不输欧西原版。
历代美饼无论大小,皆有独特风味,相信身为吃货的你,一定颇有研究,你的家乡有什么特色饼肴呢,说来听听,另外本期题图中的这种源自西方的美食,你知道叫什么名字吗?
栏目策划:彦稠;图文编辑:君振
河图洛书 · 21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