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大青龙汤

原文用法与原方用量】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润[1],此为逆也。
(伤寒论:38)大青龙汤方麻黄六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二两(炙)杏仁四十枚(去皮尖)生姜三两(切)大枣十枚[2](擘)石膏如鸡子大(碎)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3]粉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注释:

[1] 筋惕肉润:指筋肉跳动。惕(ti, 音替) ;润(shun, 音舜) , 跳动。

[2]大枣十枚:《金匮要略》为大枣十二枚。另外,方后语稍有差异。

[3]温粉:即古时用来扑身止汗的粉剂,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载温粉方为:煅牡蛎、生黄芪各三钱,粳米粉一两,共研细末,和匀,以疏绢包裹,扑于肌肤,汗出自止。

【功效配伍】大青龙汤发散风寒,清解郁热。本方由麻黄汤倍用麻黄,减杏仁量,加石膏、生姜、大枣组成。方中重用麻黄六两配桂枝、生姜辛温峻汗,以开腠理而散风寒及郁热;杏仁宣肺利气;石膏辛寒清内热而除烦躁,与麻黄为伍,可透发郁热,并能发越水饮;炙甘草、大枣调理中焦,以资汗源,并兼制石膏寒凉伤中。七味相合,共奏解表清里之功。本方麻黄、桂枝、生姜合用,发汗峻猛之力,独冠群方,但因内热已生,故须配以石膏,寒温互用,升降合度,使外寒得散,内热得清,犹如“龙升雨降”,故喻以大青龙命方。如喻嘉言《尚论篇》云:“解肌兼发汗,而取义于青龙者,龙升而云兴,云兴而雨降,郁热顿除,烦躁乃解,匪龙之为灵,何以得此乎?”本方配伍之精髓,凸显于麻黄与石膏两味药,即将辛温发散与清热降逆药合用,以治表寒内热。

上七味药,先煮麻黄去上沫,纳入诸药煎煮,温服,取微汗,停后服。如果服药后汗出不止者,则用温粉外敷,以敛汗固表。本方服药仍以微汗邪解为佳,不可令大汗出;且得汗即止,不可过剂,否则将汗多亡阳,遂见体虚、恶风、烦躁、不得眠等症。

【方证论治辨析】大青龙汤治伤寒表实,兼内热烦躁证。症见太阳中风,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脉浮紧。

太阳中风,实为太阳伤寒。太阳病感受风寒,出现发热恶寒,身疼痛,无汗,脉浮紧,是因风寒外束,卫气被遏,营阴郁滞,此乃典型的太阳伤寒表实证。一般表实证无烦躁,今却见烦躁,是有内热邪气存在。烦躁与不汗出并见,反映内热的形成与不汗出密切相关,即烦躁源于里热,里热源于体表无汗,无汗则阳郁而化热。因此,不汗出而烦躁是本证辨证要点。此属表寒里热,表里同病,故治疗用大青龙汤外解风寒表邪,内清阳气遏郁之内热。

大青龙汤发汗力猛,只能用于外感风寒,里有郁热的表里俱实证;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表里俱虚者当禁用,用之必大汗出而阳虚,甚至大汗亡阳,阳亡而肌肤、经筋失之阳气煦养,则见手足逆冷,筋肉眶动。

【原文】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1],乍有轻时[2],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3]。(伤寒论:39)注释:

[1]但重:指身体只有沉重的感觉。

[2]乍有轻时:指身重一会儿有所减轻。乍,即一会儿。

[3]发之:指发散风寒。

伤寒表寒内热证,不汗出而烦躁为必见症,若感邪较轻,正邪交争势缓,伴见身不痛而沉重,脉不浮紧而浮缓,且乍有轻时,排除少阴虚寒证,仍可用大青龙汤发之,即解表清里。少阴病身重,是气血虚衰,阴寒内盛,故身重无休止时,虽有烦躁,但与舌淡、小便清白、四肢厥冷、下利清谷、脉微细等症并见。大青龙汤证之身重,是风寒束表,汗不得出,阳气时通时不通,里有郁热,故身重且乍有轻时,并以不汗出而烦躁为特有症。

【原文】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1]主之,小青龙汤[2]亦主之。(金匮痰饮:23)注释:

大青龙汤治溢饮。症见身体疼痛而沉重,或四肢关节疼痛,无汗。

溢饮病在体表肌腠,关乎脾、肺两脏。《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云:“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素问·脉要精微论》云:“溢饮者,渴暴多饮,而易入肌皮肠胃之外也。”溢饮是饮停于中,脾不及运化,饮邪逐渐由中向肌表四肢浸润泛溢,欲从汗解,或因腠理致密,汗不得出,水饮不能宣散,则留滞于肌表四肢;或因风寒束表,毛窍闭塞,阳气痹阻,水饮郁滞不得外解,故身体疼痛而沉重,或见四肢关节疼痛。本证为水饮寒邪郁滞于表,阳气郁遏于里而化热,故亦可伴见不汗出而烦躁等症。大青龙汤发汗解表,发越水饮郁热,表里俱治,与溢饮表有水饮寒邪,内有水饮郁热之证甚为相合。

【用方思路】大青龙汤为发汗峻剂,临证应确诊为风寒表实重证,且兼有内热,症见不汗出而烦躁,方可应用,并应严格掌握剂量,注意观察用药后的病情变化,若见体表有微汗出,即停止服药。大青龙汤《伤寒论》用于治伤寒表实兼有内热,《金匮要略》用于治溢饮,二者表寒里热的病机基本相同,但前者突出风寒束表,后者突出饮邪遏郁肌腠。本方临床用于治疗感冒、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暑热无汗、汗腺闭塞症、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

【医案举例】(1)余无言医案:邓某,身体素壮,时值夏令酷热,晚间当门而卧,迎风纳凉,午夜梦酣,渐转凉爽,夜深觉寒而醒,人室裹毯再寝。俄而寒热大作,热多寒少,头痛如劈,百节如被杖,壮热无汗,渐至烦躁不安,目赤,口干,气急而喘。脉洪大而浮紧。此夏令伤寒已化烦躁之大青龙汤证,为书大青龙汤一方治之。处方:生麻黄12g,川桂枝12g,生石膏120g,杏仁泥12g,炙甘草9g,生姜9g,鲜竹叶15g(原方有大枣,去之,易以竹叶)。

服昨方,汗出甚畅,湿及衣被,约半小时,渐渐汗少,高热已退,诸症爽然若失。又为处一清理余邪之方,兼通大便,其病果瘥。[余瀛鳌.射水余无言医案.江苏中医,1959,(5):16.](2)

刘渡舟医案:某女,32岁。两手臂肿胀,沉重疼痛,难于抬举。经过询问得知,冬天用冷水洗衣物后,自觉寒气刺骨,从此便发现手臂肿痛,沉重酸楚无力,诊脉时颇觉费力。但其人形体盛壮,脉来浮弦,舌质红绛,苔白。此乃水寒之邪郁遏阳气,以致津液不得流畅,形成气滞水凝的溢饮证。虽然经过多次治疗,但始终没有用发汗之法,所以缠绵而不愈。处方:麻黄10g,桂枝6g,生石膏6g,杏仁10g,生姜10g,大枣10枚,炙甘草6g。服药1剂,得汗出而解。[刘渡舟.经方临证指南.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25.]

宋道原老先生大青龙失误案赏析!

1929年春假,随族人同居由沪至屏风山。有雷某之子,年20岁,患病甚重。其父代诉:初因劳作往返,抵家热甚,遂用井水淋浴,拂晓即发寒热。年事方壮,不以为意,二天犹不退,虽经治仍日甚一日。是时,其妻携扶出室,为之易衣,但病人云冷甚,坚拒去被,语声高亢,欲饮冷茶。又见患者虽委顿,但面色缘缘正赤,目光炯炯有神,唇局燥焦破裂,上有血迹。问:衄乎?其妻答:齿鼻均有血,前天才开始,量并不多。试令张口,腥热之气喷人,服间亦有血迹,舌质色红,苔灰白干燥。脉浮数,一息六至以上。按其胸腹,皮肤干燥,抚之热如炙,腹柔软.遍寻无痛处,脾可触及。小搜赤热.六天来大便共两次,色黄不黑。腹诊之顷,时时路缩,口亦为凛。问:曾出过汗否?曰:病至今日,从未出汗,故乘热给药,希能出些汗把热退去,但吃药后只觉烦热难过,汗则丝毫没有。余始以为大青龙汤证。然患者有衄之一症,是否血热?继思之:舌质不绝,神识不昏,末见斑疹,加以大渴喜冷饮,显然邪尚在气而末入血。既末入血,则致助之由,仍系《伤寒论》所谓剧者必顺者阳气重。乃书案云:热为寒困,欲透末由,愈郁愈炽,阳气重故助。大渴引饮喜冷,神清舌不绛,未涉营血分,犹可辛温透汗。盖表之严寒不解,里之炽热不除也,然气热已经瀰漫,焦头烂额堪虞,势非略参辛凉不可。大青龙场主之:麻黄六钱,桂枝二钱,生石膏八钱,杏仁五钱,甘草二钱。一剂。

书毕,觉病情虽延一周,但正年壮,病机与方药无间,其效可必。乃嘱其父曰:服后能得汗,则热亦可随之而退。此时舟人催行,遂匆匆告别。不日束装返沪,亦未及过问其后果。

抵校,将所录脉案就教于陆师渊雷,讵料陆师阅后谓:病因大青龙汤证,但所用者,究系何方?从药量比例,或可云仿之大青龙,但所列药物则非,称之为麻杏甘石加桂枝,亦可称之为麻黄汤加石膏,诚非驴非马汤。余谓;姜枣在本方非属必要,故舍而未用。师对此语,大不为然,曰:仲景方不特药量之比严谨之至,即一药之取舍,效若天渊,《伤寒论》中此类例证,不胜枚举。当时虽唯唯,然内心实不折服。遂又质之章师次公,并告以己意。章先生云:陆君之言诚然!余所欲知者,乃药后以何方继?对曰:末也。章师曰:对如此重病,投如此峻剂,而不预谋善后,安危难料,非万全策。陡闻此教顿觉冷水灌顶,虽欲亟知其果而不能。

暑假再返,遂惜造雷家。其父云:服药一煎,不久即出汗很多,怕冷怕热,口渴难过,病好了一大半,深夜服二煎,但汗不如白天之多,不过热未退清。家人以药虽贱却验,又赎一剂。服后,汗较昨天更多,且一直不止,热虽迟清,但怕冷更甚,继而四肢亦冷,浑身如冰,四肢抽筋,依次神识昏迷,话也不能说,如此一昼夜,延至深夜而亡。含泪烯嘘,惨不忍闻,余虽心为之碎,实无言可慰。

想此病之方,蒙章陆两师鉴定,再征以第一煎服后的表现,大青龙本系的对之方,可予肯定。但方证的对,而仍不免于死,非方药所杀,实用方者杀之也:病重如斯,方峻如斯,安危难料而余未亲自观察,一书了之。麻黄能使人汗,多汗亡阳,今量达六钱,并伴桂枝,能不防其大汗乎?况《伤寒论》扬后服法下,明明有若复服汗出亡阳之戒。而余视此文若不见,未预告汗后再服之害,致使汗后一服再服,大汗亡阳而毙。况本方即不再服,药重如此,也大有亡阳可能,故当预告服后诸情及抢救方药。当时若预拟四逆辈授之,以备不虞,则即肢冷脉绝也或可有救。而余计不出此,铸成大错,实由我之蒙昧所致矣。

(0)

相关推荐

  • 大青龙汤临床医案解析

    秦山楚水古方中医▲ 点击"秦楚古方"关注公众号 三十年前的一场大雨丨文 / 中南山 这是秦楚古方第118篇原创文章 大青龙汤在总体上说,属于太阳病内有淤热的一种症候,即外用寒,内有 ...

  • 伤寒论大青龙汤组成配方,方歌方解,功效与作用

    大青龙汤组成配方,方歌方解,功效与作用 经方论治 [原文] 1.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剔肉瞤,此为逆也.( ...

  • 《伤寒论》大青龙汤表里双解治法探析

    大青龙汤出自<伤寒论>,方药为麻黄(去节)六两.桂枝二两.甘草(炙)二两.杏仁(去皮,尖)四十枚.生姜(切)三两.大枣(擘)十二枚.石膏(碎,绵裹)如鸡子大. 大青龙汤即麻黄汤与越婢汤的合 ...

  • 《伤寒论》大青龙汤解析1

    《伤寒论》大青龙汤解析1

  • 本次流感采用伤寒论经方治疗的一点经验——大青龙汤应用

    最近流感肆虐,多数大人孩子都感冒发烧咳嗽,病情可谓来势凶猛,高烧咳嗽,病情缠绵.尤其是中小学生,感冒发烧七八天是正常事. 好心人给了一些建议,但是事实发现,医院直接奥司他韦抗病毒,医院人满满的,可把医 ...

  • 『伤寒论方』《伤寒论》方→大青龙汤

    表寒里热大青龙,麻桂杏甘姜枣同: 再加石膏除烦热,解表清里有奇功. 组成:麻黄.桂枝.炙甘草.杏仁.生姜.大枣.石膏. 功效:发汗解表,清热除烦. 主治:太阳伤寒兼肺胃蕴热证.症见发热,恶风寒,不汗出 ...

  • 《伤寒论》038条:大青龙汤

    038.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大青龙汤方 麻黄(六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二 ...

  • 8伤寒论42-46条 伤寒外寒里热 外寒里寒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区别

    海阳庞氏中医 本文为<老庞白话伤寒论>视频讲座文稿,视频连接在文章底部,结合文字与视频一起学习,事半功倍. 本节条文内容: 42.43.太陽傷寒,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 ...

  • 伤寒论演义:07大青龙汤

    大家晚上好,我们接着来讲咱们的伤寒经方故事. 仲景先生上次意外地收了这么一个小徒弟--小虎子这么一个学徒.这个孩子天生也是比较聪明伶俐,也是学医的料,悟性比较好,不光一点就透,而且也是勤恳善学,手脚麻 ...

  • 马家驹:《伤寒论》大青龙汤表里双解治法探析

    大青龙汤出自<伤寒论>,方药为:麻黄(去节)六两.桂枝二两.甘草(炙)二两.杏仁(去皮,尖)四十枚.生姜(切)三两.大枣(擘)十二枚.石膏(碎,绵裹)如鸡子大. 大青龙汤即麻黄汤与越婢汤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