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威士忌发展史(1960-2020)一 沉沦
一部由阿夫雷德.巴纳独自走访苏格兰、爱尔兰与英格兰161家威士忌酿酒厂、于1887年完成的威士忌巨著“The Whisky Distilleries of the United Kingdom”,启发了我们对于书中所载、值得珍藏威士忌的追寻。
虽然百年酒厂所剩不多,但某些珍贵的单一纯麦芽威士忌仍可取得,我们如获至宝。不论是苏格兰高地北风的凛冽、艾雷岛特有的泥炭香或斯佩赛区水质的甜美...都在不同的酒樽中呼吸著、熟成著。
今天我们谈论的并非苏格兰威士忌,而是爱尔兰威士忌。
Alfred Barnard造访之28间爱尔兰威士忌酒厂
当Alfred Barnard于1887年发表他的著作《英国的威士忌蒸馏厂》(The Whisky Distillery of the United Kingdom)时,他曾造访的爱尔兰酒厂共计28间,实际运作的酒厂则不只此数。
根据伦敦酒类代理商W.A.Gilbey于1875年的纪录,所销售的爱尔兰威士忌为83,000箱,而苏格兰威士忌则为38,000箱,就因为量大,为了和苏格兰威士忌区别,爱尔兰威士忌的拼法多了一个"e"。
另外根据Charles MacLean的著作,即便是苏格兰地区,爱尔兰威士忌也更受到欢迎,输入的爱尔兰威士忌约为苏格兰当地产量的3倍,甚至位在低地区第二大的柱式蒸馏厂Caledonian,也在1867年装置了2座巨大的壶式蒸馏器,以麦芽、未发芽的大麦和小麦为原料,模仿爱尔兰威士忌的风味以满足英格兰的需求。
但是到了1960年代,仍在运作的蒸馏厂缩减到5间,其中Coleraine和Bushmills等2间位在北爱尔兰,而都柏林的John Jameson & Son、John Powers & Son,以及Cork省内的Cork蒸馏者公司则位于爱尔兰共和国。
爱尔兰威士忌酒厂地图 (取自Alfred Barnard之《英国的威士忌蒸馏厂》)
面对每况愈下、毫无起色的惨状,各家酒公司老板都心急如焚,John Powers & Son公司的John Ryan倡议,是不是可能将三间公司合併为一,集中火力以谋求生存?
这个大胆的构想在多方奔走下,爱尔兰共和国的三家公司尽弃前嫌,于1966年3月合并组成「爱尔兰联合蒸馏者有限公司」(United Distillers of Ireland, UDI),但很不巧的,这个名称的缩写与前些时候(1965年11月)南非英国殖民地Rhodesia的「独立宣言」(Unilateral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UDI)相同,为了避免混淆,所以很快的更名为「爱尔兰蒸馏者有限公司」(Irish Distillers Ltd., IDL)。
为啥底下会有保乐里加的名称?
因为现今爱尔兰蒸馏者有限公司是法国饮料集团Pernod Ricard的子公司。它是爱尔兰威士忌的最大蒸馏者,除了Redbreast和Midleton Very Rare这样的高端威士忌外,还蒸馏了Jameson和Powers等受欢迎的品牌,后文有会讲到。
老Midleton酒厂
虽说合并,这间公司在成立的前两年并未推举出经营者,直到1968年才打破惯例由非家族成员的专业经理人Kevin McCourt接掌。McCourt的思考方向确实不一样,他根据早年「都柏林威士忌蒸馏者公司」(DWD)的失败经验,认为如果IDL既然合并,就不应该任由原始三间公司在三地继续营运,而必须完全更新,因此努力说服董事会关闭各自拥有的酒厂而另建新厂。
这个近似豪赌的策略终获通过,不过由于都柏林腹地不足,所以选择在Cork公司Midleton酒厂旁设立新的酒厂。整个兴建计划共计花费9百万英镑,在1975年的某个星期五,Old Midleton终于告别了早已成历史的十九世纪,隔週的星期一早上New Midleton正式开张,迎接新二十世纪的到来。
老Midleton酒厂成立于1825,就在1823年「货物税法」(Excise Act)公告实施后不久,到了1830年已成长为年产量40万加仑、雇用200名员工的大酒厂。
Barnard于1886年造访,便目睹了厂内络绎不绝的载运谷物、糟粕的马车、农夫,以及邻近铁路、水运便利的交通。当时酒厂使用3座壶式蒸馏器,包括1座容量高达31,618 加仑(约143,700公升)、至今为止仍是最大的酒汁蒸馏器-这座蒸馏器目前仍放置于酒厂前供人参观,以及2座容量较小,但10,000加仑(约45,000公升)也同样惊人的烈酒蒸馏器,另外还有1座绝大部分爱尔兰酒厂都不齿使用的科菲蒸馏器。
由于设备尺寸超乎想像,年产量约100万加仑,可与都柏林的Jameson酒厂相互抗衡。老Midleton酒厂停止营运后,1992年重新开张为旅客中心,或称之为「尊美醇体验中心」(Jameson Experience)。
位在爱尔兰Cork镇上之「尊美醇体验中心」(Jameson Experience),前方即为全世界至今最巨大的壶式蒸馏器
至于属于英国的北爱尔兰,自从Old Comber酒厂于1950年代关炉熄火后,就仅存相隔8英里、同属于「大通行」(Great Universal Stores, GUS)的Coleraine和Bushmills苦苦支撑,其中Bushmills负责生产麦芽威士忌,而在1954年便装置了连续式蒸馏器製作谷物威士忌的Coleraine负责装瓶。到了1964年,GUS将股权卖给了拥有5,000家酒吧的Charrington联合啤酒公司,但对威士忌的生产销售助益不大,1970年代初开始寻求买家。由于Bushmills是IDL之外唯一残存的酒厂,却又基于历史因素,坚决不卖给位在爱尔兰共和国的IDL,因此给予了加拿大酒商「施格兰」(Seagram)可乘之机。
老Bushmills酒厂
施格兰于美国禁酒令期间藉贩卖私酒而壮大,早就觊觎爱尔兰威士忌,但当时IDL的规模虽无法和这些国际大酒商相较,也希望能藉大酒商之力打入国际市场,却又很有骨气的不轻易放弃自身权益。由于当时国际上一片并购风潮,IDL对于能否坚持抵挡一波波的收购谈判殊无把握,因此很聪明的和施格兰交易,以让出一部分股权为筹码,要求施格兰并购Bushmills之后,再转给IDL。果然,施格兰先在1972年买进了Bushmills,4年后和IDL交换其15%的股权,对IDL来说,不仅一统爱尔兰威士忌江湖,又藉助施格兰之力,打开了国际市场,一举两得,成为交易案中最大的赢家。
所以到了1976年,全爱尔兰就只剩下IDL一家威士忌公司,旗下也仅有Midleton、Bushmills和Coleraine三座实质运作的酒厂。2年后,Coleraine关门大吉,所有的谷物威士忌都由Midleton生产,与十九世纪末的黄金年代比较,28间酒厂中仅Bushmills存活下来,产製的重要威士忌品牌包括「尊美醇」(Jameson)、「爱尔兰之最」(Tullamore Dew,目前隶属于格兰父子公司)、「优力」(Powers)、「红馥」(Redbreast)、Green Spot、Yellow Spot等共计15种,另外还包括少量伏特加、琴酒、兰姆酒等等。至于年产量从约1,200万箱减少到40~50万箱,其中50%销售于国内,而国际市场佔有率仅有少得可怜的约1%,由于缺乏资金,根本无法与当时如日中天的DCL相互抗衡。
不过我们不要忘了,1970年代前后两次石油危机,加上威士忌的形象在英、美两国大幅滑落,成为老头子喝的酒类,远远不如伏特加等白色烈酒和有益健康的葡萄酒,到了1980年代,威士忌产业无法抵挡的衰落,成为长达10年以上的一波大萧条。大公司减产的减产、关的关、合并的合并,施格兰当然也不例外,眼见爱尔兰的投资不如预期,便开始寻觅接手对象。拥有「爱尔兰之雾」(Irish Mist)的软性饮料公司C&C (Cantrell & Cochrane) 集团以及拥有「贝礼诗奶酒」(Bailey's Irish Cream)的Gilbey's公司(为「大都会」Grand Metropolitan的子公司,1997年与健力士公司合并成立帝亚吉欧公司),于1988年共同组成GC&C,以每股3.15英镑的价格意图吃下IDL而后分割,Gilbey's目标为Jameson,而C&C分到Bushmills、Tullamore Dew和Powers。IDL的董事会不愿被分割,且认为GC&C低估了IDL的价值,双方在都柏林大吵并互相指责,C&C宣称幸好「贝礼诗」不是IDL创造的品牌,否则根本没人听过!
新Midleton酒厂
同一个时间,IDL藉由美国行销爱尔兰威士忌的「威凤凰」公司的介绍,与法国保乐力加(Pernod Ricard)公司暗中接触,不过一开始保乐力加只想取得部份股权,但飞到都柏林进行商谈后,IDL提议全部卖出。此时GC&C因违反欧洲商务条款而分家,大都会公司以Gilbey's为名提出4英镑/股的最后出价,保乐力加得知后,立即提高到4.5英镑/股而敲槌成交。这场血腥的商业竞争引发媒体和法庭大战,不过爱尔兰工业及商业部最终拍板,大都会公司必须将手中所有持股卖给保乐力加并辞去董事资格,一夕之间,爱尔兰威士忌产业几乎完全由法国佬掌控。
几乎,但并非全部,因为就在1989年,惨淡沉寂超过百年的爱尔兰威士忌终于露出一丝复活的曙光。
爱尔兰威士忌的命运如何,我们明天接着讲
微醺美学
尽在晚安鲁道夫
小红书:晚安鲁道夫
新浪微博:穿越时空的调酒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