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论
——刘力红老师给传统班的一次课
我想利用这次机会谈一些中医的基本思路,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尤其你们是传统班的同学,对中医的领悟应该与其他班有不同之处,也就是说在今后的造诣上应该有所区别才是。那么,这个造诣的区别来自于哪里呢?来自于大家的基本功,来自于大家的基础。这个基础我指的是中医的基础,传统文化的基础,当然,更重要的是做人的基础。
98级传统班我给他们上课很多,他们也是第一届的传统班,我比较了解。从98级的情况来看,应该说跟其他的班确实形成了很鲜明的对比,因为可以从一个问题来衡量广西中医学院,就是考研,中医学院历届的学生,考研率都比较低,那么98级传统班几乎有一半的同学都考上了,而且主要考上外院的研究生。当然考研不能说明所有的问题,但是也可以说明一点,就是这些人都有上进心,都想进一步的深造。为什么会产生这个区别呢?这个区别我刚刚讲到了,它实际上来源于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来源于对中医经典的重视程度,还有更重要地是做人的区别。
1、中医的基础
对98级传统班,我要求大家比较严格,比如对《伤寒论》,我要求一定要能够背诵,哪怕是上到硕士的阶段我都要求背诵原文。为什么呢?因为熟悉是一切的基础,尤其《伤寒论》一定要熟。而且你们这个阶段,你们这个时间,可以说是最宝贵、最黄金的时间。也许你们现在还年轻,对今后有些可以预料,有些不能预料。那我现在告诉你们可预料不可预料的是什么呢?就是今后再难拿这样单纯的时间来背一门经典,来背书,这是很困难的。
当你走上工作岗位以后,你就知道有很多啰嗦的事情来干扰,使你没有办法能够沉潜下来,像现在在学校这样,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我自认为不是一个懒惰的人,我觉得除了工作的时间,除了吃饭、睡觉以外,几乎没有其他的事,什么去玩一玩啊,什么去打牌啊,打麻将或者是娱乐,我几乎没有这样的福气。尽管这样节省度日,可现在别说是找不到时间背经典,就连看书的时间都很难找到。这说明什么呢?就是说今后大家再想找这样单纯的时间是很难很难的。而且随着岁月的流逝,你原来背的东西都会慢慢减退,我现在的这点功夫完全是本科时期留下的那点。
那个时候我的《伤寒论》背得很熟,人家传说我可以倒背,这倒是有一点夸大,但是397条都能背下来,这是一点不错的。我是78级的本科生,我们的毕业考是中南五省统考,我考了广西第一名,伤寒也是第一名,好像考98分。这个成绩虽然说明不了多少问题,但是至少可以说明一点:在本科阶段我对经典熟悉的程度。这无疑为今后的学习研究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因为你不熟悉,你怎么去思维呢?你用什么东西去思维呢?
孔子讲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就是我们去读各种经典,去背,当然还包括其他的东西,做人做事,这都叫学。思呢?就是把你学过的、做过的这些事在你脑海里面进行联系,进行加工,进行处理。我常跟人说,“思”是什么呢?思者,丝也,丝绸之路的丝。丝的作用就是进行纵横的联系,联系好了,就成为可用的绸面。但是联系的前提是你要有东西、有材料,有了材料你才能联系,这个材料就是储存在大家脑海里面的所学。所以一定要有一些基础,就是有一些背诵的功夫,背诵几部经典,尤其传统班应该这样。比如说《伤寒杂病论》应该背,背了有什么好处呢?我现在已经50岁了,虽然这是20多岁背的,现在从头背到尾已经不行了。“太阳之为病……”但是提纲条文我还能背,很粗的轮廓还在那里,临床上还可以借鉴,还可以用。
我们这一代已经是很差了,跟老前辈比我们觉得很惭愧,但是都还勉强。像《素问》的前九章应该背,《神农本草经》常用的那百十来味药也应该背,严格来讲《老子》啊,《论语》啊,《大学》、《中庸》这些都是应该背的。有这几部经典背在脑海里面,你这辈子都受益无穷!所以这次我虽然是上你们最后这几节课,但是我想,前面的老师应该已经强调过了,强调要大家背诵,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希望你们重视它、加强它,把这个烙印刻得更深一些,那么这样可以经得起岁月的冲刷,这是我要求的第一点。尽管有些马后炮了,课都差不多完了,我才提要求,但是我想就人生来讲你们也只是刚开始,这个要求是一辈子都管用的。这是一个方面,我想在传统班这是一个区别的地方,就是熟悉的程度应该是有区别的。
2、传统文化的基础
第二个方面,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也是应该有区别的,因为中医它是很清楚地建立在传统文化这样一个基础之上的一门学问,就是说它的基础是传统文化。儒家的文化,道家的文化,诸子百家的文化,乃至于佛家的文化,这些都叫传统文化,那中医跟它们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也可以说中医就是用它们组装而成的。所以你们要了解它,在座的有人读过《论语》吗?有读过《论语》的请举手,五个,好,谢谢!你们传统班有多少个同学啊?三十二位。六分之一还不到啊。你们仅仅是读过,对吧,思考过没有呢?没有。孔子是何许人也,过去每一个地方乃至于每一个乡差不多都有文庙,大一点的家族自己的祠堂里都立有大成至圣先师——孔子。
孔子是读书人的一个榜样,一个老师,那么我们作为读书人,都不去碰一碰他老人家的东西,那我们算什么读书人?至少在这一点上我们没有做到。《论语》可以说是孔子精神的一个整体反映,也是中国读书人精神的一个集中体现,那么我们作为读书人,应该看一看他的东西。现在看也并不为晚,坦率地说,我大学也没有读过《论语》,为什么没有读呢?没有人叫我读。学中医就行了,学《中医基础》、《方剂学》、《伤寒论》这些就行了,读什么《论语》呢?但是经过那么几十年,今天我的体会就感觉到读它很重要了,虽然它没有讲中医,但实际上它在讲中医的道理,尤其它在讲做人的道理。
我们讲中医是什么?中医为“仁术”。那么,将中国人的精神概括为“仁”的是哪一位啊?就是孔子。孔子的一生都在倡导“仁”,实践“仁”,而这恰恰就是医的精神。我们想成就医术,却不去实践它的精神,这样能行吗?所以要想成就“仁”术,首先必须成就“仁”人,因为世间所有的学问都是人来成就的,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清楚。中国的文化是人本文化,所以一切的学问,一切的东西,都是以人为基础,以人为本的。怎么叫本呢?也就是说一切的知识、一切的技术、一切的东西都是末,做人是本。医更是如此。为什么传统文化讲做人,人没有做好,你想做好学问,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你的那个学问不叫学问,最多是一些知识而已。
其实,现在的知识也不像过去的知识了,过去的知识也还是很值钱的,为什么?过去没有像现在一样的资讯,也没有现在的这些技术,就是有一本书那也是非常宝贵的。可现在不同了,书太多,知识太多,碰到不懂的东西,到百度上一度就出来了,对不对啊?但是学问和做人却不是这样,它是“度”不出来的!你必须一点一点地去做,一点一点地去行持,所以作为传统班的学生,在这一点上一定要把握住。
3、做人的基础
现在过多地强调科学技术,而忽略了做人技术,实际上关乎人类幸福的,更多的还是做人技术,而做人技术里,最重要的就是“仁”。谈到做人,很重要的是立志,为什么要大家学习孔子,学习《论语》呢?孔子是“吾十又五而立志”,十五岁就立志啦。你们现在多少岁?二十多岁吧?大概就是二十一、二岁,比孔子立志的时候长了五六岁,但还来得及。立志,大家说立什么志啊?女的我将来嫁个好老公,男的我将来娶个漂亮的妻子。这是不是立志啊?显然不是!要立人生的大志。
立人生的大志,首先要思考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这个时候我们要去思考,要把人生的大志立下来。作为我们学中医的要立志做一个大医,做一个苍生大医!怎样才能做一位大医呢?大家看一下孙思邈的“大医精诚”、“大医习业”,就知道什么样的人算是大医了。我们至少要立这个志,这是传统班之所以能够区别其他班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也只有在这些方面我们真正做到了,我们才谈得上是有所区别,这是在开讲前提出来与大家一起共勉的地方。
到现在我们已经上过了《中医基础》、《中医诊断》、《中药》、《方剂》、《内经》、《金匮》、《温病》,还上过什么?还上过《难经》、《神农本草经》,很好!四大经典都快学完了,那我的《思考中医》大家读过没有?读过的请举一下手。看来读《思考中医》的反而要比读《论语》的多一些,我很惭愧啊,大家应该优先去读《论语》,然后“行有余力”,再有时间的话才去读《思考中医》,我想这样比较好一些。大家学了这么多以后,对中医有没有认识啊?中医里面比较重要的是什么?我们能不能够提出来?
一谈到中医,我们头脑里面是不是就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脉络,比如《中医基础》里面讲了阴阳、五行、藏象、经络、气血、津液等等,我们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把它们串起来?能吗?这就是我刚才讲的,要学,要思。学,要学《内经》、学《伤寒》、学《金匮》、学《方剂》、学《中药》等等,但是这些“学”好比沙子,都是散的啊,最后你要把它变成自己的学问,要学以致用,你得把它串起来,而且串成一个很简单的东西,你才好用。
怎么把它串起来?如何变成简单的东西?我们读《素问》的时候,有一句话:“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还记得吗?“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这句话好像在《内经》不止一个地方出现过,为什么说“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也就是说事物它是无限可分的,它可以分成心肝脾肺肾,可以分成五脏六腑,脏腑之中又分阴阳、气血,中药越来越多,方剂也越来越多,现在已有十万多首方子,我们可以背多少方子呢?我现在加起来可能也背不了几十首。
那么多的方剂,那么多的事物,“万之大不可胜数”,尽管这些东西万象纷呈,“然其要一也”。也就是说它的“要”只是一,就是一个东西,也就是一条线。
为什么要大家读《论语》呢?《论语》中孔子有句话:“吾道一以贯之”。就是在讲这个东西,中医也是“一以贯之”。重要的是你能把这个“一”提炼出来,这个“一”是什么?万象纷呈是阴阳变化的结果,所以说这个“一”仍然还是阴阳。那么就看我们能不能用这个“一”,用这个阴阳把中医串起来,我们能做到这一点吗?用这个武器,用这个思想去认识中医,去体验中医,去运用中医。
这次的“首届扶阳论坛”开了两天,最后一天的下午我们安排的是讨论,主要是大家提问题,然后由几位扶阳大师卢崇汉、李可、吴荣祖先生作答,在座的都知道这几位扶阳大家吗?应该知道,应该有一种仰慕之情,这些都是中医的贤者,《论语》里面有一句话叫“见贤思齐”。见了贤者就要思想我怎么向他看齐,怎么向他学习,怎么样我也能成为一个贤者。如果贤者你连知都不知道,怎么去思齐呢?不要冷水烫牛皮,来哪一个贤者都跟自己没关系,那我们就没有希望了。
这里也顺便说说我自己学医的经历,我之所以有今天,跟一个很重要的师父有关系,你们应该知道我指的是哪一个师父吧?对,李阳波!我是怎么样知道李阳波呢?就是在这样上课的时候。记得那是大一上《医古文》,上课的是黄广元老师,现在已经退休了。也许是某一天的三、四节课吧,课堂纪律不太好,有些同学在打瞌睡,有些同学在交头接耳,这勾起了老师的一些感慨,黄老师当时就说:“你们啊!有这么好的条件,能够坐在这里堂堂正正地学中医,你们还不知道珍惜,不好好学习,而我认识的一个民间中医叫李阳波,什么条件都没有,靠自学成才,却学得非常棒……”正是在那堂课上听黄广元老师提起李阳波先生,就在我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我要亲近这个人,向这个人学习。
实际上见到李阳波先生,已经是四年后的暑期,也就是毕业的这年。整整四年的时间,现在回顾起来也就是见贤思齐的这颗心使得我在这四年期间都没有把先生放下。人就是这样,如果对一个贤者你都无动于衷,你都没有思齐的这样一个念头,那这个人也就没救了。所以这样的几位中医贤者来了,大家尽管限于客观条件没有去听,但也应该伸伸脑袋,应该去找找他们的信息,尤其现在上网很方便,看看和自己有没有因缘?如果我们有这样一种渴求,我想学问终究是会成就的。
现在话又回过来,这个“一”以贯之,这个其要“一”也,这个“一”是什么呢?怎么用这个“一”来思考?来解决万象纷呈的复杂问题?我这里举一个例子,就是这次论坛一位同道提出的一个问题,大家知道朱丹溪吗?
朱丹溪是一位什么样的医家?
滋阴派(答)。
他是什么时候的医家?
金元时期(答)。
他写了什么样的书?
《丹溪心法》(答)。
还有没有其他?
《格致余论》(答)。
那么朱丹溪在《格致余论》里有什么著名的观点?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答)。
我看大家都学得很不错,不愧是传统班的学生。对,这就是丹溪老人提出的一个观点,大家说他是滋阴派,他的滋阴派是怎么来的呢?就是根据这个观点来的。
朱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对于“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这个论点,我们怎么来思考?它的依据来自何处呢?我们要找到它的依据,凭什么说“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同样大家这次听几位扶阳大家之所言,也是要有根据,他们为什么倡导扶阳?因为《素问·生气通天论》强调“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要有理论上的依据,没有这个依据,事实上是落不到实处的。
为什么我们要学习理论?理论又是从哪里来?这是另外一回事情。那么,这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根据在哪里呢?可以说这个根据非常之多,阳,首先指太阳,阴,首先指月亮。
太阳的运转周期以年计,月亮的运转周期以月计,所以古人又说:阳道常饶,阴道常乏。以乾坤男女言,乾男阳,坤女阴,《素问·上古天真论》在讲到男女天癸时,男子二八天癸至,女子二七天癸至;男子八八天癸竭,女子七七天癸竭。男子于一生中,天癸运行的时间为四十八年,女子一生中,天癸运行的时间为三十五年,差额为十三年。对之《伤寒论》的六经欲解时,三阳的欲解时凡占九个时辰,三阴的欲解时仅占五个。
现在大家全体起立,让我看看是男的高还是女的高,我们看到还是男的高过女的,所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是随处可见的。再看看男的力气大,女的力气小,男的声音传得远,女的声音传得近,这也是“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表现。大家都学过《内经》,《内经》里面讲到六气的概念,哪六气呢?就是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又谓之太阳寒水、阳明燥金、少阳相火、太阴湿土、少阴君火、厥阴风木。风木、寒水、湿土、燥金都是一个,唯独火有两个。水为阴,火为阳,一水不敌二火,这更是“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啊!
不管我们是在经典里面,还是在现实生活中,都可以印证丹溪老人的这个观点是有根据的,是真实不虚的。但是这个根据、这个真实不虚,说明了什么呢?是要我们去补足这个阴,使它达到跟阳一样的水平吗?上天有好生之德,自然是绝对公平的,但为什么还要设计成这样一个定式?
这就需要我们去思考,思考的结果我们就会发现,“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是讲的我们这个地球生物圈,乃至我们这个宇宙的常态,是维持生命、维持正常秩序必须具备的状态。
如果这个常态被打破,变成阴阳对等,变成阳非有余,阴非不足,甚或“阳常不足,阴常有余”,那么,生命的常态亦随之破解,疾病甚或死亡亦会随之而至。这亦是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晚年的一个著名观点。
大家可以看到,上述这个过程,我们就已经在用孔子“吾道一以贯之”的武器,通过“一以贯之”,我们发现,丹溪老人之所言,其实是一个至简的真理,是天地之常。有此常,方有天地,方有万物;反此常,则无有天地、万物可言也。
因此,“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论断,并非要我们去补足阴,相反是要我们时刻维护好这个“阳有余”的状态。因为我们居住在太阳系,地球上生命所需的全部能量几乎都来自于太阳!根据现代科学研究的结果,朝向太阳(白天)的地球表面每平方米接受太阳能的功率为1.36千瓦,合计整个地球表面接受太阳能的功率为200万亿千瓦。当然这样巨大的太阳能在夜间几乎又以同样的方式辐射出去了,但毕竟还有少部分以化学能的方式储存在植物之中,人类及所有的动物即依赖此能量而生存。
“万物生长靠太阳”,这不仅是在歌里面唱唱,事实亦是如此。大家可以想想,生命如此倚重的“阳”,如果不让它“有余”,那又如何是好呢?
上面我们谈了这么多,好像都没有涉及具体的事例,那么我们的目的是什么呢?我们认为更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呢?我以为更重要的是要把这样一个思维的头绪告诉大家,就是大家应该怎么去思考问题。这样一个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应该怎么去考虑它,我想这是非常关键的地方。
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思想武器,有一个思考的头绪,我们才不至于人云亦云。如果从这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论断,大家就推导出我们要去滋阴、要去清热,那就有问题了。我们试图把阴滋得像阳一样,这是不能成立的!
另外,我们也可以从其他一些方面来思考“阳常有余,阴常不足”。阳是什么?阴是什么?阴是不是就只是讲阴液呢?因为阴不足,所以我们要滋养这个阴液?这里先跟大家开个玩笑,前面我们谈到过男阳女阴,过去的学堂都是男学堂,很少女学堂,大学里面也是男生多,女生很少。可现在好像倒过来了,一进大学,看到的好像大部分是女生,所以我就在想,是不是丹溪老人的滋阴法门太厉害了,看看把你们滋成这个样子,滋成不止半边天了,我们男同胞反而成少数了。女同学回去后,应该在宿舍里供一尊丹溪像才行,这样才能报答他对你们的恩德。
我们说,阴阳更重要、更根本的所指还有什么呢?看过《思考中医》的应该知道,这个所指就是时间!时间描述的是什么?时间刻画的是什么?时间真正刻画的就是阴阳!这一点《素问》里面说的太清楚了,“夫四时阴阳者,”四时的根本内涵就是阴阳,故谓之“四时阴阳”。而“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一再强调:“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
所以时间讲的是什么?中国人的时间主要就是在讲阴阳,在讲道啊。中国数学的独到之处也体现在这里,它所计算的主要就是时间的阴阳内涵,以及这一内涵的相互关系。而这一数学体系的代表就是中国古代算命术。这也是李约瑟先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里曾经提到的一个观点。一提到算命术,大家不要笑,也不必紧张,算命术的依据就是你的出生时间。每个人出生都有一个时间吧,年、月、日、时,对不对?为什么通过这个时间可以算命呢?可以知道你的身体状况,你的吉凶祸福呢?因为这个时间里面包含了阴阳,而阴阳是一切变化的父母。所以,真正算命术的根据就在《素问》里面,就在“四气调神大论”和“阴阳应象大论”里面。
正如上面所引的:“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实际上,算命就是算这个“逆”“从”,看你出生的这个特定的时间构架里面,你的阴阳是逆还是从,是逆多还是从多。逆多你这一生就是灾灾害害,病病痛痛,从多你这一生就会亨通显达,就会身体好。为什么孙思邈的《千金方》里特别强调,要想成为一个大医,除了读《内经》,读《伤寒》,读诸部经方,还要读《周易》、《六壬》及诸家相法,为什么?道理就在这里。
但是话说回来,对命大家要有正确的态度,我为什么要大家学《论语》呢?学《论语》就是要大家学孔子对命的态度,我们反对那些庸俗的算命,反对唯宿命论,但不能因为这个反对而否定了这门学问。就像我们会反对滥用武力,但是没有因为这个反对而见到哪个国家放弃军队。按照孔子的要求,君子必须知命,“不知命,无以为君子”。真正的君子对命的态度是积极的、向上的,为什么呢?因为命运是可以改变的,命运是能够把握在自己手里的。过去的我们不能把握,但是现在、今后的是可以把握的。
如果完全不相信命运,不知道命,就会行险侥幸,这就变成小人了。孔子把人分成两类,一类是小人,一类是君子。君子是知命的,君子是懂命的,懂人有命,对命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小人根本不知道有命,所以小人天不怕,地不怕,打砸抢、偷摸,贪污受贿,什么坏事都干,行险于侥幸之心态。君子他知道有命,他知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所以他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与时间
现在大家知道了时间是讲这个问题,时间是讲阴阳,那么我们就从四时阴阳的角度来看看这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是何说法。
四时怎么分阴阳啊?春夏为阳,秋冬为阴。那春夏里面又还有阴阳之分,春为阳中之少阳,夏为阳中之太阳。或者说春为阳中之阴,夏为阳中之阳。秋冬为阴,这里面也可以再分阴阳,秋为阴中之阳,冬为阴中之阴。那么,春夏为什么会是阳呢?春夏的阳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因为春夏它在生长,它在向上,它在释放,我们在讲阴阳属性的时候曾经讲到,向外的、光明的、温热的、释放的都属于阳,向内的、黑暗的、寒冷的、收藏的都属于阴。春夏之所以属阳,就是因为春夏处于这样一个属阳的状态里,你看春夏的生长、春夏的温暖、春夏的欣欣向荣,都充分体现出阳的特征;而秋冬的收藏、秋冬的寒冷、秋冬的凋零,又充分体现出阴的特性。
其实不仅四时有阴阳,推之一切的行为、一切的思想都有阴阳的特质。我们从这个门径入手,来看丹溪老人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就觉得它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用这个门径去解读我们的社会,就会发现,它的确是处在一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状态之中。
现在的开放、发展、消费、全球气候变暖,这些都具有阳的特征,工作紧张、工作时间延长、追求夜生活,这些都是阳有余。而刺激消费的观念更是匪夷所思,它更具有阳的特征。实际上,世界越是发展,就越处于消费之中。那么消费什么呢?消费资源、消费物质、消费精力、消费时间、消费一切。
既然消费(属阳)有余,那么相反的节用(属阴)就肯定不足了。而从消费和节用的概念我们应该知道,消费的结果不是导致总体阳能的增加,相反只会导致阳能的减少,而节用收藏却可使阳能的耗损减少,并有增益的作用。
所以,补阴的目的不是为了消减阳(能),而是增益阳(能),王冰所说的“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阴中求阳,就是从节用,从收藏的角度来补阳。补阴不仅仅限于天冬、麦冬、生地、熟地,改变生活观念,改变生活方式,比如培养清静而非躁动的心,比如养成内省的习惯,比如早睡,这些都是养阴,通过这样的养阴,阳能的耗损减少,并且得到增益,生命的活力就会充沛。
因此,从“阳常有余”我们看到的并非阳气越来越多,相反是越来越少,而我们从“阴常不足”的角度去补阴,也并非是要消减阳气,相反是去增益阳气,所以,我们从“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这个论断,得到的是扶阳的这样一个理念。
回到上面的讨论。对这样的一个问题我们思考的角度是什么,这是要有根据的,也是要有方法的,不是我们想怎样就怎样。比如说我们刚才讲到“春夏为阳,秋冬为阴”的问题,春夏的阳,它意味着什么?它为什么为阳?这个阳实质是在讲什么样的东西?这个阴实质是在讲什么样的东西?必须把这个东西认识到了,我们才会知道这个“一”是什么?然后才会用这个“一”去贯之。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落实到用上,落实到临床上。
又如古人在治疗上,很强调“三因制宜”,也就是因时、因地、因人。三因的思想非常先进,也可以说三因实为一因,实为一体。因为任何一个人的存在都离不开一定的时间和地域,而出生的时间和地域,便构成了一个人特有的禀赋,这个禀赋是可以用阴阳来描述的。为什么要因人呢?就因为这个禀赋存在差异,禀赋也就是先天的条件。至于后天,随着一个人的生活习性不同,心理状态不同,亦会构成很大的差异,而这个差异同样可以用阴阳去描述。正因为存在这个差异,所以必须因人而异,因人制宜。
那么,为什么要因时呢?我们刚刚谈到时间表达的是阴阳,是对天(日)的运行状态的刻画,时间不同,阴阳的属性就不同,所以必须因时而异,因时制宜。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时间主要表征天的状态,中医著名的“天人合一”观念,实际上主要说的就是人要有时间观念。什么时间该干什么就干什么,该睡觉的时候就必须睡觉,该起床的时候就必须起床,这就叫“天人合一”!大家看《素问》的“四气调神大论”,讲的就是这个。春三月该怎样生活,夏三月该怎样生活,秋三月该怎样生活,冬三月该怎样生活。所以“天人合一”实际上也就是“四气调神”。按照时间去生活就叫做顺天或从天,反之,不按照时间去生活,就叫逆天,“从之则治,逆之则乱”,顺天者昌,逆天者亡。所以,时间观念实在是很严重的问题。
那么为什么说要因地制宜呢?地反映了什么?地表达的仍然是阴阳啊。南北有什么区别啊?为什么现在我们还这样潇洒,坐在这里不用开暖气,大家的手都是暖暖活活的,要是在北方你不开暖气会怎样呢?那会冻煞各位的。地不同气候就不同,气温就不同,气温不同是什么不同啊?阴阳不同(学生答)!对,就是阴阳的状况不同。我们说为什么夏天热?因为阳气旺盛,阳气在释放,热的东西在释放,所以它热。为什么冬天会那么冷呢?阳气收藏起来了,热的东西收藏起来了,所以就冷。是不是这么一回事呢?因此冷和热不过是阴阳的一个状况而已。我们学来学去也就是学这个东西,“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就是归在这个上面。这个东西学不好,总是一盘散沙,脑袋都是糊涂的,干不了什么,自己不会得受用,只是勉强用几个经验方罢了。所以地也是反映的阴阳。
既然阴阳不同,那当然就要区别对待了。《素问》非常强调:“治病必求于本”,那么这个本指的是什么呢?这个本就是阴阳啊!既然治病要求本,那你不因时、因地、因人怎么行呢?因此,三因制宜思想的源头其实就在这里,就在“治病必求于本”里。
孔子在《系辞》里,谈到《易》主要是讲三才,哪三才呢?天、地、人三才。三因实际上也就是三才,因为时所表征的主要是天。《易》讲三才为什么要用六爻呢?因为天有阴阳,地有阴阳,人有阴阳。所以,《易》也好,医也好,都是“一以贯之”的,这样我们便把医、易贯通起来了,便把诸多不同的学问、诸多不同的现象贯通起来了。人的疾病不外就是阴阳出了问题,收支出了问题,收支不平衡,或者收支的路发生了堵塞,就会出现疾病。以收支而论,支出为阳,收入为阴,如果支出的过程有障碍,或支出的过多,那么就会产生阳病;反过来,如果收入的过程有障碍,或收入的不足,这就是阴病。
疾病虽然千差万别,但不外乎都是从这个角度去认识,这便是“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的真实含义。《内经》上讲:“升降出入无器不有,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化收藏。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这是什么意思?升降出入从现代财务上讲就是收支嘛,从我们财务上、经济上就讲这么一个问题。一个国家的安危也是系于此,国家现在为什么那么重视经济,如果通货膨胀、经济危机,这个政府就要倒台啊!人的经济是什么,人的经济就是气血,就是阴阳,就是他的升降出入,不过如此。不管怎么样,你都可以归结到这样一个问题上来,这就是“其要一也”。我们用收支的眼光来看“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也很有意思,从整个地球的情况看,能源的支出越来越大,而相比之下,能源的收入却没有增加,因为地球接受能源的量是相对稳定的。支出的多,收入的少,这便形成了“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局面。
我们强调三因制宜,还有另一层含义,在物质很匮乏的时候,比如金元时期、战乱时期,这样的时期,人们不是没有时间睡觉,不是没有时间收藏,而是没有东西收藏,这个时候怎么办呢?这个时候阴液啊,物质啊,就显得很重要了,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要养阴,要增加物质,增加收入。但是此一时彼一时,现在物质极大丰富,过去我们读书的时候,一个礼拜加一次菜,有那么几片肉,而你们现在哪餐没有鱼肉?这些物质、这些肉进到体内以后,是不是就能变成气血津液啊?不是的,它还要靠阳来化。所以物质越丰富,越需要阳气。今天为什么那么强调扶阳?一个是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人生的理念等等,这诸多的因素导致阳气的耗散增加,导致用阳的机会增多,所以必须扶阳。
另外,大家要充分认识到我们这一百年,是非常特殊的时期。由于现代医学的介入,导致了整个医学体系的改变,我们看看现代医学的治疗,除了外科手术以外,现代医学的主要法宝是什么?是“三素”!抗生素、维生素、激素。维生素还挺好,维生嘛,生命是需要维护的。那抗生的这个理念呢?抗生的这个理念就有问题了,生是呵护都来不及的,你还要去抗它。激素呢?激素的问题就更大了。抗生素的问题我在《思考中医》里进行过一些讨论,顾名思义,抗生素是抗生的,它能够把微生物、细菌、病毒杀灭,而微生物是人体正常内环境的重要构建因素,杀灭了微生物,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体内环境的破坏,这也是抗生素目前所遇到的最大问题之一。
中医如何看待“抗生素”
那么,从中医的角度,我们应该怎样来看待它呢?我们怎样去“一以贯之”呢?从中医的角度去思考,这个抗生素究竟起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我们首先要界定它是滋养我们的阳气还是杀伐阳气?就是它对机体的阴阳会有一个什么样的影响?从性味上去考虑,我们知道很多抗生素都具有苦寒的性质,对人体的阳气有消耗的作用,用中医的术语说,它有很强的清热作用,这是它的一大特征。正因为抗生素的这个特征,在很多急性热病中,抗生素确实起到了力挽狂澜的作用,挽救了很多生灵。但是用得不好,那就诛杀无辜了。因为有热它可以清热,没有热它就会伤阳。
20世纪初,抗生素刚刚发明,它的价钱比黄金还贵,必须是真正的热证才能够用到抗生素,可是现在的情况完全不同,抗生素随处可以买到,几乎成了家庭的常用药。有什么不舒服,有个头痛脑热的,首先想到的就是抗生素。要是做一个普查,没有用过抗生素的几乎太少了。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用抗生素像是吃肉了,过去请客才吃肉,过年过节打牙祭才吃肉,而现在是天天吃肉,餐餐吃肉。过去要严重的感染才上抗生素,可现在是啥病都上抗生素。如此这般滥用,当然要伤及无辜。这个无辜是什么呢?这个无辜就是阳气。阳气会在这个过程中受到消伐。
打上面这个比喻并非一点联系都没有,因为吃肉也是抗生,你不抗生,你不杀生,哪来的肉吃呢?现在的肉食太多了,这也是现代饮食很大的一个误区。现在的很多病都跟肉食有关,尤其日益多发的老年性痴呆,我以为必定跟过多的肉食有很大的关系。从根本上说,人是适合以素食为主的动物,不应该吃那么多的肉食。按照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观点,如果猿类的确是人类的祖先,那么人就更应该以素食为主了。另外,从环保的角度,从节省能源的角度,更重要的是从身心健康的角度,都应该提倡素食为主的饮食结构。
我曾经有一位美国的女学生,外表上既漂亮又时髦,可没想到她是一个素食者。当时我的第一印象认为她肯定是一位佛教徒。因为基督并没有素食的要求。可后来一问,她的素食并非因为宗教的信仰,而是完全出于对环境和资源的思考。她给我打了一个比方,比如有那么一块地,如果提供给素食者,那么这块地可以养活四个人,如果提供给肉食者,那么这块地只能养活不到两个人。这位美国的女学生正是在知道了这样一个事实之后,做出素食的决定的。对于我们学中医的人,在听到这样一个事例后,应该更有不同的感受才是。我们学习中医的理应学出一点风采来,应该用中医的理念来指导我们的生活,指导我们的方方面面。就是请客也应该请出一点中医的味道来,如果还是海鲜,还是这肉那肉的,我看这就不像是中医。
现代人的体质,在现代医学主导的过程中,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尤其是经过抗生素的运用,很多疾病的发生次第与过去完全不同。这次吴荣祖老师和三七生先生都讲到了阳明的问题,现在阳明病很少见,特别是正阳明病更加少见。这不是因为我们的眼光出了问题,而的确是很少见了。为什么呢?因为现在这个时代几乎没有哪一个没有经历过抗生素的洗礼,经过抗生素的洗礼,热都给清掉了,阳明的基础都没有了,哪来的阳明病呢?太阳之后,要么夹一点少阳,要么就直接到三阴来了。我们学伤寒,就要重视这个问题,如果我们不因时、因地制宜,不从现在这个时代去思考,还是因循守旧,太阳完了,你还照旧去用阳明的方法,那就可能会出问题。中医要不要发展?中医要不要进步?三因制宜,与时俱进,这就是中医的进步。
所以,我们学了伤寒就要懂得思考,这个时候什么病最多?太阳病多!这个应该是肯定的,因为更容易伤寒了。《素问·热论》有一句很著名的话:“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这就告诉了我们寒是因为什么而伤的,这就像我们为什么会伤食一样,因为饿极了,口馋了,你才会伤食。因为太饥饿了,才会得饱病。所以为什么会伤寒?是因为热才伤寒。现在全球的气候普遍变暖,人们又从根本上缺乏四气调神的理念,加上空调冷气、电扇等等的方便,这些都是伤寒的工具,伤寒的工具越来越多,伤寒的条件越来越广,伤寒为什么会不多呢?伤于寒首先就要犯太阳,太阳病怎么会不多呢?因此太阳这一关大家一定要把好。
为什么说张仲景是医圣?为什么其他的人当不了医圣?我们一看《伤寒论》就明白了,其中太阳病的篇幅几乎占去六经的一半,这说明他老人家是有预见性的,所以《伤寒论》再往后一千年仍然是管用的。太了不起了!那时候如果我还在,我还是要讲伤寒,还是要弘扬张仲景的学问。
一方面太阳病很多,而在太阳病的阶段由于治疗上不能很好地把握,就会出现很多变证,所以太阳病篇什么都有,五花八门。如果太阳病一开始马上就用麻桂,开而出之,就像是邪气还在国门就给你挡住了,几枪几炮就给你撵走了,那就不会深入,不会进到家里又砸烂盆、又砸烂锅、又撬烂箱子,就不会出现这些问题。但是往往我们第一关没有把好,它就进来了,在家里面一打就乌七八糟,太阳病里之所以有那么多的变化,都是由这些原因造成的。刚才说了经过抗生素的洗礼,把你的热都给清掉了,然后又矫枉过正,这一清就清到三阴去了,阳气都消耗了,所以这个时代还有一个特征:三阴的病也特别多。
以上我们从宏观上谈到了对六经病的把握,而这样的把握是建立在对传统文化有体会有认识的基础上的,没有这个基础也就无法实现这样的把握。可能有一些同学听了这次的论坛,我在论坛上谈到了医分三等,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也谈到了对文化的要求,医者必须有文化的修养才可能做一个好的医生。而文化很重要的一个内涵就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知道天时的变化,知道地运的变化,然后知道人事,现代人的心理、生理,现代人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工作方式等等,这些都要知道。作为一个中医不是光守着几个汤头就行了,这是不行的。尤其是传统班的同学,这一点大家务必从现在就开始警觉,这样我们才能学好《伤寒论》,《伤寒论》学好了才能学以致用,这样我们才能当好一个医生。否则伤寒是伤寒,你是你,那临床上怎么用得起来呢?必须融为一体,必须一以贯之。
今天第一次给大家的课,是围绕着扶阳论坛这样一个因缘,然后又围绕着丹溪老人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这样一个提法进行展开,进行认识,给它赋予时代的意义。看看我们在当下这个时代怎么去理解这一句话,怎么去赋予它实际的临床意义。透过这样一个认识过程,我们应当感受到一些东西,应当感受到学问怎么做才能做好?书怎么读才能读活?不是读死书,死读书,要把它读活了。当然,要想读活,那就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的条件。这实际上是今天要给大家讲的最主要的问题。
读诵
以往的传统班,我都要求有一些必须读诵的书籍,请注意!是必须读诵的书,而不仅仅是看的书。读诵就是要求读出声来,朗朗上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当然我们现在都已经不懂读诵了,我这样仅仅是读而已,谈不上诵。诵的时候要有音、有韵,抑扬顿挫、摇头晃脑地去读。以前的读书人都会读诵,我们现在都不行了,真是惭愧啊!不过也没有多大问题,你就这样很通顺地读出来,也都会有很好的效果。
为什么要读呢?读书有什么好处呢?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所以过去是读书人,不是看书人。现在的人都是看书人,很少有读书人,而看过就过了。读却不同,读是读进去的,我们读出声的时候,眼、耳、鼻、舌、身、意六识都动,都在起作用。我们读书,眼睛要动(看),嘴巴要动,鼻子要动,舌头要动,耳朵要动。而眼为肝窍,口为脾窍,鼻为肺窍,舌为心窍,耳为肾窍。这一读,五脏都动起来了。尤其舌窍带动心,耳窍带动肾,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肾藏精而主智,所以读书与看书是不一样的。
那么,读还有另一个好处,读出声来,还可以训练自己对声律、音韵的这样一个感受和习惯。我们为什么要求要读好的范文呢?因为好的范文在声律、音韵方面都是极佳的。好的范文读多了,自可以将我们的感觉器官训练出来,训练成只接受好的声律和音韵。
我原来要求传统班的同学,《古文观止》要读诵20篇,要经常读,读到能够背。这样做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训练我们的感官。实际在这一点上,我是很惭愧的,我在上大学之前基本没有学过文化,没有读过什么书。大家看过我的历史就知道,我是有历史问题的,从小就是右派,没生出来我就作了右派。父母因为右派而下放到农村,我在农村呆了整整16年。父母为什么会被划成右派呢?因为他们是读书人。所以,很自然地就认为读书无用了。
我在20岁之前,父母叫我做的是什么事情呢?猪没有吃的,就去打猪菜;没有水,就去挑水;没有柴,就去砍柴;没有粪,就去挑粪,就是去干这些事情,从来没有说你去读两本书啊,去读读《论语》啊,没有!所以20岁之前根本没读过什么书。哪个叫李白,哪个叫杜甫,我都不知道,还有什么长恨歌、短恨歌,我更是不知道了。上了大学以后,因为我们78级里有很多老三届的高中生,出口就是这个古人那个古人,就是什么“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做连理枝”,就是“满城春色宫墙柳”一类的东西。一听这些,我就懵了,根本不知道说的什么,更不知道它的来路。后来慢慢就觉得很惭愧,这样怎么行呢?与他们没有共同语言。这个时候才找书来读,才知道有《唐诗三百首》,有《古文观止》。才知道有《长恨歌》,有《琵琶行》,有前后《出师表》,有《陈情表》等等。
今天回忆这个过程,更知道读诵的重要。通过读诵可以训练你的语感,训练你的听觉,训练你的五官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好的东西读多了,这个感受能力就成了一种很自然的东西,所谓习惯成自然也。这个好的语感一旦形成,成为自然了,成为习惯了,那么,会写文章也就成为很自然的事了。你不需要别人来教你,也无需什么章法,只要一动笔,写出来的文章都应该是能入眼的。为什么呢?因为你的语感在把关,好的文辞能够通过,不好的文辞自然过不了。那是比任何一个语文老师都要强的。
现在很多人写文章真不敢恭维,我的学生也是一样。不敢恭维的地方在哪呢?就是文章写出来了,自己居然不知道这个文章顺不顺,自己以为还蛮好,可一看就知道不是文章。什么叫文章?通顺才叫文章。为什么连通不通顺都不知道呢?因为没有上面的“语感”把关。语感也就好像味觉一样,什么味道一尝便知,那自然不好吃的就吐出来了。小孩半岁以后就有很好的味觉了,为什么我们读到大学,读到研究生,都没能训练出好的语感呢?这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我想这与中小学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现在中央强调科学发展观,而小学的很多教育就不太符合科学发展观。以语文教育为例,小孩这个阶段的天性是模仿能力强、感性能力强,而相比之下,理性思维的能力却比较弱。所以,小学的教育应该在这个前提下,设计出符合其天性的教育。
我们看现在的小学教育却不是这样,没有注重小孩的天性,相反过多地从理性的角度出发,强调在内容的安排上必须要能让孩子懂,不懂的内容一律排斥在外,这样一来,许多流传千秋的好范文,便被拒之门外了。而好的范文却是训练我们语感的无上良方,这个良方没有别的可以替代。如果能在小学的阶段读诵一定数量的范文,上述的语感是很容易造就的。这真正是事半功倍的事,因为天性在起作用。
我有一个不很好的习惯,我看书的能力基本上可以说没有,要看实际上也是读着看。《思考中医》出版以后,大家都以为我了不起,都说我读的书很多很多。听了这个评价我就觉得好笑,就感到外面的声音不能听,很多都在以讹传讹。其实我读的书是很少的,为什么读的少啊?因为我是真正在读书,我不会看书。读意味着什么呢?读就只能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而看一眼就看过去了,为什么能一目十行呢?读,你不可能一口读十行,你怎么读啊?读跟看的区别就在这里。所以这注定我是读不了几本书的,我读小说、读报纸也跟读《黄帝内经》一样,所以我不读报,因为没法读,一份《南宁晚报》就可能花去我一天的时间,要读我就成读报专业户了。过去还喜欢偷空看看武侠小说,现在也没时间了。但是为什么不少人还喜欢我的文章?我想就正因为我读书。
我所有的书都是用的“读”这个方法,只不过是小声地读,尽管是在小声读,但是它都在训练这个语感。尤其经典里的文章,尤其流传千古的文章,语感都是极美的。大家读读《伤寒论》的序:“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唯名利是务。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大家看这多美啊!沉稳中带几分飘逸,这是白话文很难达到的。这样优美的文字和语言读多了,它是具有感染性的,为什么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呢?你经常读这些圣贤的文章,经常读这些很美的文章,你写出来的东西不美也办不到。大家说是不是啊?!就如你经常跟一个很温柔、很贤惠的女孩在一起,你不温柔也办不到;你经常跟一个很暴躁的人在一起,你不暴躁也办不到,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大家要读好书,读圣贤的书,要读,而不仅仅是看。久之,自然就会被它那种美感而化之。
什么叫感化?什么叫化?化就是它变成你,你变成它,融为一体,这叫化。达到这个化的境界,你想写一篇不通顺的文章,是不可能的,是办不到的!因为你这个语感形成以后,它就会替你把关,杂质的那些东西,不通不顺的东西不可能有,就像过海关、过安检一样,违禁的物品一律都会被扣下来。谈到写文章,实在是很惭愧,我哪里学过写文章?压根就没有学过。高考的时候作文还不及格,但是现在为什么写文章还能自信,还能得到老一辈的认可,其实就是那一点点功夫,就是这样一个平常读书的习惯,训练了这样一种语感。所以大家一定要读一些书,我讲的是“读”一些书,而不是看一些书。因为你们已经养成了看书的习惯,那么现在要回过头来读一些书,要强迫自己读一些书。
具体读什么?大家可以自己找。比如《素问》的前九篇,比如《大学》、《中庸》,这些都是很美的语言,又比如刚刚读过的《伤寒论》序,还有《古文观止》等等,总之要读一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