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强:改造备课从革除“八股式”教案开始

王福强:改造备课从革除“八股式”教案开始

以下文章来源于王福强的小院 ,作者海城浮尘

在不少学校,“检查教案”沦为“鸡肋式”的管理内容。

学校往往要求教师认真编写教案,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手段方法、课时分配、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后反思等等,缺一不可,都要详细地写在备课本上。

教案编写的要求越来越繁琐,检查评价的方法越来越机械。

查教案数篇数、计页数、看字数、评书写认真程度,少一个教案扣多少分,少一个板书、少一篇教后记扣多少分,书写不认真扣多少分,搞得教师诚惶诚恐苦不堪言,没时间思考就抄教参、抄他人教案,真正花在备课钻研上的时间反而越来越少。

这是典型的“不见人”的为了管理而“管理”,完全忽视了教师的热情和积极性,严重违背了备课管理的初衷。

教案的确是教师上课所必须的依据。

于漪老师曾对人说过,她一辈子教学留下来的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就是满满当当的一柜子教案。

我们的老师也在写教案,但是,这些教案对课堂教学发挥了什么作用呢?

情景之一:课堂上,教师手捧教案,依“案”而行,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皆被教案束缚和控制,不敢越雷池半步,教案俨然是头上的“紧箍咒”,而老师,充其量不过是一个演绎教案的工具……

情景之二:课堂上,教师任意发挥,随心所欲,与教案上设计好的“方案”毫不相干,内容多少、深浅完全靠教师的兴之所至。或者教案本上原本就“空空荡荡”,没有教案就进了课堂,等到检查教案时,才胡乱涂鸦,应付了事……

情景之三:课堂上,手捧名家教案,或从网上搜集到的教学设计,生搬硬套,完全不顾学生的实际学情……

这是不少教师手中“教案”的尴尬境地,它既没能成为教学的有力支撑,也没能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工具。

有的学校,为了追求某种教学“模式”,强硬地将教案统一化,出发点是促进教师落实某些教学改革的举措,却不想造成了教案撰写的“八股”倾向,教师可以依照格式,照搬照套,省时省力,不假思索地在短时间内“备”出大量的教案,使学校的构想完全走样。

改变备课,先要从打破教案的“八股”倾向入手。

教案是个“预案”,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假设。而课堂偏偏是灵动的,受师生情感、学生基础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会按照假设一成不变。

要让教案发挥真正的意义,必须先回到对“教学”的思考上来。

教案究竟是什么?很多教师将教案当作参考书的副本,而自己,就是一个勤劳的“搬运工”,所谓“备课”,就是将课本、教参的内容一字一句地照抄一遍。备课时根本就没有注意到课堂的灵动和“变化无常”。

这样的教案很可能在教学中因为情况的变化而“搁浅”甚至“废弃”。

教学永远是个动态变化的过程:相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同龄的学生,不同的教学时空……没有一成不变的教学,因而也没有一劳永逸的教案。

有的老师多年来重复教授某一个固定的学科,结果一本教案用了一辈子。这就没有考虑到教学实际情况的千变万化。

在教学面前,青年教师也好,资深教师也罢,认真备课,深入钻研教材,钻研学生,不断反思,反复修改,都是教学必须要走过的步骤。

把备课简化为写教案,甚至是写“八股”的做法,显然不仅仅是教师教学技能的缺欠。

提升教案的时效性,就不能不提到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有利于准确把握教学的重难点,实现经验共享,培植一种交流、合作、研究的学术气氛,缩短年轻老师的成长周期,好处显而易见。

但是,我见过不少学校,因为对“集体备课”缺乏深刻的认识,常常在实践中徒有“集体备课”之形,却无“集体备课”之神,花样不少,却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

比如,集体备课成了“教案之和”,由各任课教师分头撰写不同章节的教案,备课组长将其装订成册,发放给大家,虽然大大“减轻”了教师的备课负担,却属于投机取巧的行为,违背了集体备课的初衷。

再比如,集体备课成了绝对化的“统一教案”。统一教案在统一教学思想、统一重点难点、统一基本教法、统一训练检测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不能代替个人对教材的深入钻研。

机械使用他人撰写的教案,难以取得理想的课堂效果。必须结合本班的学情和教师本人的教学风格、特点,灵活地加以改造,创造性地加以发挥,科学地加以完善,才能更好地发挥统一教案的优势。否则,统一教案带来的将是教学效果差、教师惰性增强、教学能力退步。

那么,如何真正在集体备课中发挥“人”的作用,凸显其实际价值呢?

01

形成制度,雷打不动

集体备课作为一种“软性”建设,经常会因与其它琐事相碰而受到冲击。因此,首先应该建立雷打不动的备课制度,保证备课时间不被挤占、不被挪用。

课表的安排合理,要找到备课组教师共同的“无课”时间作为备课时间;组内教师要安排好自己的工作,防止被其他事情干扰;学校要做好协调,不在教师备课时间安排其他任务。

有了固定时间,教师才可以真正“沉静”下来,钻到教材中去,认真思考,彼此交流,集体备课才有了初步的保证。

02

突出“主讲”,搭建框架

要强化“主讲人”的作用,主讲教师要提前对备课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拿出成型的备课思路,形成文本,在备课伊始就发放到同组教师手中,搭建起某一段教学的整体框架,以此作为同组教师研究、探讨、改进的基础。

主讲人的思路越清晰,想法越深刻,对大家的启发也就越大,备课的收获也就越多。

主讲人决不能成为“主持人”,只提出疑问,而缺乏独立见解,否则,很可能陷入东一句西一句“不着边际”的肤浅的闲谈。

03

拓展内容,打开思路

集体备课不必局限于教材的解读,只要是与新课相关联的、大家存在疑惑的地方,都可以拿来作为集体研究和准备的内容。

例如,学生的基础情况如何?存在哪些知识缺陷?本章本节的内容与前后知识的关联如何?课堂上学生活动如何安排?预计会有怎样的障碍?作业和练习如何设置,如何处理?课本上的试题或教辅用书上的试题有哪些争议?如何安排测试,测试试卷该怎么命制?等等,这些均可以由主讲教师提出来,作为一个专门的话题进行研讨。

思路打开了,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就会最大程度地被提前“消灭”。

04

超前备课,允许微调

集体备课并不是追求绝对的统一。

通过集体备课,对教材的重难点形成共识,对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达成一致的想法,这并不能阻碍教师根据教学经验、教学班的情况,对备课成果进行微调,形成富于自己个性的教学思路。

集体备课所追求的“统一”,应该是建立在允许个性发挥基础上的统一,而非不论青红皂白的“一刀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