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一:面对“失配性疾病”的对策 不能失配(一)——读《人体的故事》有感

近读了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人体的故事--进化、健康与疾病》,书从人类进化的角度阐述了疾病,尤其是非传染性疾病(即人们常说的慢病)发生发展的根源,以及正确的应对策略。

作者是美国哈佛大学人类进化生物学教授。他提出慢病的根源是人类生物学的进化极为缓慢,需经过数十数百代的漫长进程,而人类的文化进化带来的生活方式的变化都极为快速。短短的30-40年,变化天翻地覆。

大家回忆一下,不到半个世纪,每天早晨和傍晚,长安街上的壮观,令西方造访者感叹不已的自行车洪流,变成了汽车的“停车场”。人们不再步行或骑自行车上班,上学,购物,去看电影,剧场;可以足不出户或以车代步完成所有这些日常活动;进门找电梯,很多年轻人,二层或三层楼都懒得爬;出门就开车或“打的”,两三站路都不愿走。晨起到公厕蹲便时的下蹲动作本身就是很好的常规运动,但现在变成了舒适的坐便;一代一代年轻人,甚至已不会不能做下蹲的动作了;刚刚走出短缺经济年代的人们,把刚刚鼓起的钱包里的人民币,大量消费在当下极易获取的不健康物品和食品,如烟草、糖、盐、油、肉、精深加工的米面以及麦当劳、肯德基、可口可乐...... ,西方的垃圾食品成了少年儿童的青睐,从小喜欢上这些洋垃圾,成为一生健康的祸根。

“身体好、学习好和工作好”三好变成“一好”——学习好。不输在起跑线上,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高考都需要考高分。争上名校,毕业后还需博士帽。其他行业不说,想在大城市大医院找个位置,戴个博士帽是“起步价”;就业了,又不停地申报课题基金,发表SCI论文,住院医--主治医--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在医学院校附属医院还需要另一套教学职称:讲师--副教授--教授,硕导,博导;有更大上进心者们还要跑“院士”。当医生的,除了临床看病不重要,其他都重要。把其他跑完了,一生再也学不会看病了。很多人没悟出,临床功夫是“童子功”,从年轻时在临床“摸爬滚打”,苦练出来了。工作是“5+2”,“白加黑”,熬夜,睡眠被剥夺了,睡眠障碍成了最流行的疾病之一。

丹尼尔·利伯曼指出,尽管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诸多好处,但众多的文化变化也改变了我们的基因与环境的作用,诱发了许多健康问题。最为突出的就是“失配性疾病”---我们现有的与旧石器时代相比在生物学变化不大的身体,根本不足以或不能够适应快速改变的现代环境和行为导致的疾病。一个最简单的例子,由于人们连吃东西咀嚼的动作都越来越弱化,人类已没有充分发育的下颌骨容纳牙齿的排列,“智齿”成为儿童牙科常见的要处理的病痛。

尽管生物医学技术针对患病、疾病复发,甚至进入终末期的病情大展身手,日益在延长人类的预期寿命,但带病生存不仅给人们带来痛苦和生活质量下降,甚至生不如死的痛感,也大量消耗着医疗卫生资源。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已成为精准扶贫攻坚战的重大挑战。

2014年的数据显示,首都户籍居民平均期望寿命超过了80岁,但健康期望寿命仅60岁左右。20年的生命过程带病生存,自己的痛苦,家庭的拖累,社会的负担。

肥胖、代谢综合征、II型糖尿病、焦虑/抑郁.......的发病率在不断攀升,而这些以亿计数的疾病不仅在原始狩猎采集社会几乎闻所未闻,而且在我从1965年考入北京医学院医疗系到毕业后在北大医院从医23年的近30年中也十分少见。

丹尼尔·利伯曼预言:“将来我们的星球上将有越来越多的患有各种慢病的胖子,他们将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经受更多的痛苦”。

2017年11月

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充分落实非医疗干预,全面落实个体化的五大处方——药物、运动、营养、心理睡眠、戒烟限酒。
(0)

相关推荐

  • 人类再也没有37℃的正常体温了,意味着什么?

    这个只能说是人类进化的必然,因为人体37度的参考标准已经存在近200年了,虽然从生物进化角度讲,200年只是弹指一瞬,不足以这么大幅度的降低人体温度.但别忘了近200年时间,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几乎抵 ...

  • 深度睡眠清除大脑垃圾

    美国西北大学的一项新研究再次验证了睡个好觉的重要性. <ScienceDaily>1月20日消息 通过研究果蝇的大脑活动和行为,研究人员发现,深度睡眠具有一种古老的恢复能力,可以清除大脑中 ...

  • 人体奥秘之谜—大脑(11)

    我们接着上期讲,大脑是如何进化来的? 前面说过大脑是个奢侈品,这个进化就是被严酷的环境逼出来的,其他动物,由于嗅觉听觉和体毛感知的各种先天优势已经没有进化出一个如此耗能的器官,相对进化聪明一点的个体也 ...

  • 胡大一:面对“失配性疾病”的对策不能失配(六)——读《人体的故事》有感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px5VYXJsuP--Rca6JmKukg 阅读提示:本文是胡大一面对"失配性疾病"的对策不能失配系列<人 ...

  • 胡大一:如何判断疾病的轻重?

    为什么我劝很多慢性闭塞病变的患者不要被过度支架? 现在冠状动脉CT做的泛而滥,并且影像科室发的报告基本都建议做冠状动脉造影.因为CT是筛查手段,不能准确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无论影像科室还是心内科做 ...

  • 胡大一:诊断不出的疾病,解脱不了的痛苦

    男性患者,31岁,头部.咽部.胸部多个部位和腹部均有不适感.头晕.耳鸣.咽部异物感.呃逆,左前胸.右前胸.后背均有不同时段的疼痛,胸闷.心悸.气短.睡眠很差,白日疲乏无力,腹胀.腹痛,食欲减退,体重半 ...

  • 胡大一:在医源性的痛苦中挣扎

    今天看到多年前朋友介绍的一位患者.该患者是位部队转业干部,有很好的医疗保障.他今年76岁,有高血压多年,用氨氯地平与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血压一直控制很平稳.血糖正常.甘油三酯升高. 患者与家属清晰 ...

  • 【胡大一笔记】难治性心衰伴顽固性水肿的治疗

    楼主 我不是名医 2014-07-29 18:02:47 一.限制水.钠摄入 这是治疗的关键性一环,只有限制水.钠摄入,才可能缓解水肿和心力衰竭的症状.水潴留继发于钠潴留,每克钠可潴留水 200ml, ...

  • 每天两个核桃吃两年,可降低慢性炎症,预防冠心病等炎症性疾病

    每天两个核桃吃两年,可降低慢性炎症,预防冠心病等炎症性疾病 原创奇妙的本草2021-05-07 17:59:16 核桃,作为一种在中国存在了上千年之久的食物,如今演变出了各种花样,文玩.核雕,不仅仅是 ...

  • 三核汤治疗囊肿性疾病

    南雅精舍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南海妇产儿童医院教授.主任中医师 "三核汤"治疗囊肿性疾病的一些实践体会:陈博士按,囊肿性疾病很常见,是一种良性疾病,可以长在内脏表面,也可以长在内脏里 ...

  • 胡大一教授:说说甘油三酯

    首发于2017年 医生问患者"您血脂高吗?"或非学医的同事们体检后议论各自检查血脂高时,患者或同事们常常回答的血脂高大多指的是化验单上箭头朝上的"甘油三酯",而 ...

  • 渔歌医声|胡大一:高血压的“家庭康复”

    渔歌医声 2019年首发 讲有思想的故事  做有情怀的医生 想法丨发现丨习惯丨人文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作者:胡大一  主播:小宋 高血压丨家庭康复 一.出院/门诊后回到家中,高血压患者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