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氏故事——小店街

我的家乡平氏古镇是一块儿风水宝地,人杰地灵。三面环水一面靠山,东至桐柏西至唐河,北至泌阳,南至湖北,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陈酿了富饶肥沃的黑土地,在这片黑土地上繁衍生息了一代又一代杰出优秀的平氏儿女。

很多年前的平氏古镇有东西南北四个城门,高高的城墙巍峨屹立着四周,城墙下面是极深的一年到头川流不息的护城河。古镇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有相关文献记载,王莽追杀刘秀也曾在平氏古镇留下一段美好的传说。解放前,平氏是南阳区域通往湖北的重要经过之地。北寨门以北有一片广阔的土地,这里商家大户云集,这个地方现在叫北小店,解放前叫小店街,当年其繁华程度以及社会影响力一点也不逊于寨门里的平氏街。

解放前,政局不稳,土匪横行,时有北面的杆们(土匪)来平氏街骚扰抢夺,作为平氏北寨门的门户的小店街自然承载了很多的故事。小店街是平氏街的第一道 屏障,也许是时局的不稳定造成的,也许是乱世出英雄,那个时候小店街的几家大户也都有自己的武装力量,主要是看家护院,名震一方的崔八爷就诞生于此。也正是有八爷这类草莽英雄的出现,从某些方面讲,小店街也是最安全的,甚至安全系数要高过护城河围绕的在内的平氏古镇。

北大河是平氏古镇的母亲河,平氏街的人都叫她北大河,而小店街的人却更习惯称呼她“西大河”,这里边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方位的问题而产生的叫法上的分歧。关于北大河对于平氏街,抑或者对于每个平氏人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她的影响力也是毋庸置疑的。那些年,街内边不管大事小情,如民兵训练,物资交流大会,公开审判大会甚至枪毙人等等,都会选址北大河。早些年北大河的水很大,水面宽广而且极深,河水虽然很深,但是清澈无瑕,微风拂过,波光粼粼。泌阳和唐河以西的商人要想来平氏和去湖北,需在北大河官渡口坐船,摆渡者大部分是官渡口本村的人,河堤两旁都是上百顷的河湾好地良田,土地肥沃,旱涝保收。

北大河堤的北边习惯叫船蛮儿(mai er)上,当年住有几户人家,有牛姓和陈姓,后搬至高小庄,六七十岁的人都知道。过了河向东南方向越走越高,首先来到北小店,然后有青石板铺的一段路上来,稍有点陡,故称溜石板,其实就是现在的七队和十队,原来是仅七队一个队,后来因为人员太多,又划分出十队。

北小店有六、七、八、九四个队组成,其中六队和八队是菜队,九队是高小庄,七对是溜石板队。想当年溜石板队在公社时期十分有名,有很多耕牛、骡马以及羊群,还有多辆牛车。由于土地肥沃,加上生产队干部指挥得当,社员劳动积极,几乎每年的产量都是全公社最高的,以至连续数年都被评为平氏最好的生产队。

当时小店街已初具规模,周家和秦家都是大户人家,还有就是《平氏故事——八爷》的崔家,另有七八家别的姓氏,少说那时也有过几十上百户人家。小店街当时已是商铺林立,记得有戏楼,戏楼在今平氏中学下边,早年北西建小学给扒掉了。有大殿,有龙王庙,龙王庙在今北西村部院内。龙王庙内有一眼龙王井,龙王井当年可是一口名井,如今村部旁边井边尚有石碑记载,井水清澈甘甜,滋润着周边无数人家,那些年平氏街内的茶馆大都在此取水。关于龙王庙的故事,我曾在《平氏故事——黄龙传说》一文中详细描述过。

小店街很早就有“三柏绿石一眼井”之传说。所谓“三柏”,是指三棵柏树,当年的大致位置位于如今的平氏中学教学楼的西边院墙附近,传说那是三棵十分粗大的柏树,而且灵性十足,好像是文革时期被伐掉了。“绿石”是指在金山寺院内,当年的金山寺规模十分庞大,龙王庙仅是金山寺里的一部分,这块巨大的绿石就珍藏在金山寺里,传说浑身散发出绿色的光芒。“绿”字平氏土话念lu,和“六”的方言土话谐音,这块有着极神秘色彩的会发绿光的宝石也早不知流落何方?“一眼井”就是指的龙王井,这是目前唯一还尚存的、可以看到的。然而这口当年小店街引以自豪、哺育了几代人的、有着美丽传说的老井,如今几乎无人问津,冷落的现状让人唏嘘不已。

小店街寨壕沟两边有百亩上好的水浇菜地,特别凤凰头周边的芹菜更是别的地方无法相比的,一度成为平氏街的知名品牌。背妆也是小店街的特色文化,远近闻名,每逢喜庆和正月十五都会欢天喜地庆贺多日,其知名度也是冠绝周边十里八乡。当年小店街的周家手工制做的 檀香,远销湖北和唐桐泌三县;秦家做过的染房,崔家开过银匠铺等都是方圆百里有名的;另外还有木匠铺,饭铺,车马店和旅馆等,那是相当繁华的。

因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小店街承载着接待南来北往客人的重任。那时南来做生意的如果赶不上船,就会头天晚上住宿小店街,这样便于第二天一大早起来赶船——因为当时北寨门早上开城门没有那么早的。那时的路也没像现在这么好,生意人大都是靠手推或肩挑。北边做生意的坐船过来,如果太晚了北寨门就关闭了,无奈也要在小店街住一宿的。许是因为小店街地理的优越性,很多时候生意人干脆就在小店街交易,也因此造就了当年车水马龙繁花似锦的小店街。

时过境迁,当年辉煌无比令老一辈人引以自豪的小店街,早已随时光流逝;就像我们怀念当年赤足行走北大河滩,裸浴北大河水一样。“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怀念的是过去,过去叫做记忆,记忆是忘不掉的。

良子提示以下内容也很重要——

(0)

相关推荐

  • 游上海古镇朱家角

    [往期选读] 丁沟中学,鸟学校! 自祝自受:生日快乐! 我年已半百    招生小记 二游武坚    我的两个班 游上海古镇朱家角 孙倩瑾  张广祥 到上海的第二天(7月9日)早上六点,妹妹殊巧开车来妈 ...

  • 2018年11月17号-上海徒步第63回 青浦朱家角古镇徒步

    上海徒步第63回 青浦朱家角古镇徒步 --郭晓 朱家角,又名珠街阁,雅称珠溪,坐落于上海西部,青浦区中南部,比邻东方绿洲.淀山湖景区和上海大观园景区.朱家角水路纵横交错,九条长街沿河而伸,千栋明清建筑 ...

  • 上海威尼斯 魅力朱家角

    根深林茂 摄影器材:华为mate20x 器材:HUAWEI EVR-AL00 光圈:f/1.8 快门:1/999963365 焦距:5mm ISO:50  历史文化名镇的朱家角俗称"角里&q ...

  • 平氏故事——母校平小

    母校平氏小学对于我的记忆,犹如曾经年少的梦飘飞在童年金色的回忆里一样.回想五年小学美好光阴,那时的我们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散落在希望的田野里,在平小肥沃的土壤里生根发芽. 我是八岁开始上的学,记得是二 ...

  • 平氏故事——背妆

    [编者注:承蒙故乡刘书记厚爱,良子不才,当尽全力为之,以积极响应"文化名镇"的建设而尽绵薄之力.故即日起,<怀念平氏系列文章>更改为<平氏故事>.感谢各位父 ...

  • 平氏故事——艾叶飘香

    早起晨练,照例五公里跑步,在返回途中,路过一片早市摊点,忽闻阵阵清香扑鼻而来,定睛细看,是艾叶.原来是端午节将至,一些心急的农妇已开始割了成捆的艾叶,拿到城市变卖. 坐在书桌跟前,想想夏季最期待的节日 ...

  • 平氏故事——舞狮

    舞狮是一种中国民间传统表演艺术.表演者在锣鼓音乐下,装扮成狮子的样子,作出狮子的各种形态动作,如扑.跌.翻.滚.跳跃.擦痒等.中国民俗传统,认为舞狮可以驱邪辟鬼.故此每逢喜庆节日,例如新张庆典.迎春赛 ...

  • 平氏故事——黄龙传说

    平氏芹菜远近闻名,长相粗壮但纤维极少,烹炒凉拌皆宜,其味甘无筋,脆甜爽口,成为平氏一大特产.然而不是所有平氏地块芹菜都是这样的口感,好像只有平氏北西队西大堰坑(一说凤凰台)附近有一块地才能种出这样优质 ...

  • 平氏故事——八爷

            这张珍贵的照片是八爷生前所留. 八爷姓崔,大名崔运重,祖上住在平氏街北头寨外小店街的地方,那里住着十来户人家,崔家属大户人家,祖辈靠加工银质首饰起家,家境颇为殷实,故人丁兴旺,富甲一方 ...

  • 平氏故事——煤油灯

    记忆中,儿时的农村,白天的天空是瓦蓝瓦蓝的,瓦蓝的天空上还有耀眼的太阳,晚上的夜空是满天星斗的,满星的夜空还有明净的月光.入夜,一闪一烁的萤火虫在身边飞来飞去,捉了萤火虫,放在手心,看它闪烁着在手掌上 ...

  • 平氏故事——土著语言

    如今的平氏街,融入了很多的外乡人,有周边山村的,也有外乡镇的,更有外省市的.出现如此繁荣景象,一方面说明平氏街更加适合人文居住,是安养生息之福地:另一方面也直接体现了平氏街人包容宽广.广纳四海贤人的海 ...

  • 平氏故事——二中的钟声

    这是我的母校--平氏二中(现为平氏中学)的大门. 离开平氏二中一晃三十多年了,校园的许多事已逐渐变得模糊.然而,校园的钟声却让我挥之不去,伴随我一路走来. 当年敲醒我们梦想的那口校钟如今仍然高高悬挂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