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古方能美白保湿——七白挺子膏变方与原方美白保湿疗效对比研究

第 1816 期

作者 / 1周盈 2张健真 1雷明 2刘仁重 1祁雄飞 1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2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编辑 / 刘刚 ⊙ 校对 / 张芊芊

本文内容摘自国家正规医学图书、杂志、报刊等,文底有具体来源出处。文章标题为原标题、文中内容提取。无丝毫夸大、诱惑、违背客观事实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无丝毫恶意煽动、混淆、误导用户等内容。一切均为原文展现,追求真实、可靠、权威。可根据来源出处去查原文件,看是否一致。

七白挺子膏最早见于《太平圣惠方》,收录于“令面光泽洁白诸方”之中,具有“令面光白腻润”之效。七白挺子膏被广泛应用,很多美白产品中都有它的影子。本研究根据《御药院方》中的神仙玉女粉和冬瓜洗面药,加减原方的药味,改变挺子配方并与原方对照,采用现代皮肤科学研究方法,观察和评价七白挺子膏及其加减方的美白保湿的临床疗效。

1 试验过程

1.1 受试者招募及过敏测试在校园中广泛招募志愿者,年龄在16~40岁,性别不限,无严重面部皮肤疾患者皆可入组。由于试验采取皮肤直接接触性试验,且面膜中含有刺激性较强的中药成分,如细辛、白附子等,为避免试验中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在正式入组前进行过敏测试,由七白挺子膏原方制成面膜颗粒,以温开水调成膏状,用透明敷贴将其敷在一侧颈部,留置24 h后揭下,依据《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参照人体斑贴试验中不良反应标准分级制定(见表1),凡评分大于0级,则视为过敏试验阳性,故不能参加试验。通过初筛后确定合格志愿者共50人,并由皮肤自动分析仪采集皮肤原始数据。

表1 斑贴试验皮肤不良应反分级标准

1.3 对比试验50名受试者根据抽签所得序号随机划入奇数组和偶数组(使用原方者为奇数组,使用加减方者为偶数组),每组25人,分别使用原方和加减方进行治疗,每隔2 d治疗1次,共治疗5次。

1.4 操作方法受试者洁面并拭干面部多余水分后,使用皮肤测试仪采集初始数据,再分别将原方和加减方的面膜颗粒(约15 g)加相应挺子搅拌成糊状,均匀涂抹于面部,保持10~15 min,待面膜干燥前用温水清洗面膜,在面部全干后立即再进行1次数据采集。

1.5 控制变量为了更好地测试七白挺子膏及其加减方在美白保湿方面的功效,本试验控制了一些会对数据(主要是肤色和水分)产生影响的变量。试验要求受试者在参加试验期间尽量不用或少用具有美白保湿功效的其他美容产品;使用面膜前后采集数据时尽量使用同一部位皮肤。

1.6 数据采集皮肤测试在每1次敷面膜前后均进行,受试者经皮肤测试仪通过局部照相后自动分析形成皮肤水分、肤色等相关数据。测试部位包括一侧额头、眼角及脸颊。50位受试者,每次试验前后共采集2组数据,试验共计5次,试验结束时共采集到500组数据。

2 试验结果

2.1 皮肤色泽测试结果图1和图2分别展示了原方和加减方受试者在第1次治疗之前与5次疗程全部结束后测得皮肤色泽数值改变趋势比例图,其中改变趋势分为肤色变白、变黑和无变化。由于皮肤测试仪把肤色数据设定为数值越小肤色越暗,数值越大肤色越白,但>7.0后仪器分析显示肤色较差,描述为苍白,而数值越接近7.0则显示肤色较好,描述为白里透红,故以7.0为分割点,数值≤7.0时,数值增大表示肤色变白,否则为肤色变黑;数值>7.0时,数值减小表明肤色变白,否则为肤色变黑;数值前后不变表示肤色无变化。

图1 原方组肤色变化饼状图

图2 加减方组肤色变化饼状图

统计结果表明,经加减方治疗后,有80%的受试者肤色变白,20%的受试者变黑,原方组仅有32%的受试者肤色变白,变黑者占64%,还有4%无变化。在皮肤色泽改观上,加减方疗效优于原方。

2.2 皮肤水分测试结果图3和图4分别展示了原方和加减方受试者在第1次治疗之前与5次疗程全部结束后测得皮肤水分数值改变趋势比例图,其中改变趋势分为水分增加、减少和无变化。水分数据的数值越大表示皮肤水分含量越高。故测得数值增大则表明水分增加,数值减小则表示水分减少,数值不变则表示水分无变化。

图3 原方组水分变化比例图

图4 加减方组水分变化比例图

统计结果表明,经加减方治疗后皮肤水分增加者占52%,减少者占44%,无变化者占4%;原方治疗后增加者占48%,减少者占52%。虽然2组各部分占比相差不大,但总体而言,在补水效果方面,加减方略优于原方。

3 总结讨论

七白挺子膏作为人们长期以来青睐的美容古方,被沿用至今,但其美白保湿作用程度还有待考证。根据前期查阅文献及过敏测试的结果,我们对七白挺子膏进行了加减化裁,并观察记录了原方与加减方的数据对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