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话丨宫玉河:纪晓岚曾写到一个德州平原人赶狐妖的故事

纪昀,字晓岚,直隶献县(今河北省献县)人,清朝政治家、文学家。
《阅微草堂笔记》原名《阅微笔记》,是纪昀以笔记形式所编写成的文言短篇志怪小说。
《阅微草堂笔记》卷一《滦阳消夏录一》,提到了一位体恤民情、勇于担当的沧州知州董思任。

董思任,字予肩,山东济南府平原县人,拔贡,清代沧州知州。
清光绪年间《平原县乡土志辑稿》记载了他的业绩,说他“才识明决,蛰伏如神,而仁恕敬慎,未尝先执成见。沧为九河下流,水急堤薄,例秋季始发帑修。思任以他项先事绸缪,讫任无冲决患岁灾。逐庄亲查报赈,而出外复归者不及入册,悉捐俸给之。明年复灾以积劳成痹致仕。”

《阅微草堂笔记》提到董思任的内容是这样的:
河北孝廉刘士玉,家里有一间书房,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被狐狸给霸占了,白天,这狐狸没话找话跟你闲聊,只要一言不合,立马开战,瓦片、小石子,往人身上“招呼”。狐看得见你,你又看不见它,还手都不知道往哪扔,时间长了,这书房就没人敢进去了。
知州平原府的官员董思任,听说此事之后,就自告奋勇对刘士玉说:哪天等我有空,到你家去,帮你赶狐狸。

隔了几天,董思任果然来访,到了书房,狐狸果然不敢拿东西扔他。
于是,董思任找了一把椅子坐下,开始跟狐狸谈人生谈理想,比如人和妖有区别,互不干扰,井水不犯河水,要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等等,希望感化狐狸,劝狐狸搬走。
董官员正在给狐狸做思想工作,屋檐上忽然有人说:您做官,名声很好,是个好官,爱护百姓也不受贿,所以我不敢拿东西扔您,但您之所以爱护百姓,是因为希望人们说您是个好官(贪名),不受贿是为了怕将来影响自己升职,所以我也不怕您。您想说就继续说,我就当听睡眠曲了,反正我就不是走!
董官员听到这话,非常难堪,只好离开书房。

这时候,刘士玉家里的一个仆妇说:“狐狸有什么可怕的,我在老家见得多了,也不见得怎么样。”
刘士玉说:“你不怕狐狸打?”那仆妇说:“我还真不怕。”刘士玉就故意让这个仆妇去打扫书房,嘿,狐狸居然没有打她!
这也太奇怪了!这个仆妇,干活一点也不机灵,粗心大意,手脚又笨,狐狸怎么不拿东西扔她呢?
于是刘士玉就拐弯抹角去问狐狸,狐狸说:“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她虽然人粗笨,但她是真孝妇,你们凡人看不见,我顺便告诉你,连恶鬼恶神见了她都要礼让躲避,更何况狐类呢。”
刘士玉恍然大悟,马上叫人给仆妇准备行李,打扫书房,专门给她住。奇迹就发生了嘛,这仆妇当天夜里住进去,第二天一早,狐狸就搬走了,从此再也没出现。

另外,有关董思任和“泊头酒”的故事,《阅微草堂笔记》有这样的记述:
“新桥卫运河堤外有三井,泉干爽,酿酒曰'十里香’,味美香醇,名噪京畿。民惧官索酒无止,相约勿以真酒应官。沧州知府董思任善饮,数索真酒不果。后辞官,旧友邀至新桥,始品真酒。狂饮三日。友酒穷,兴未止。曰:'早得此甘醪,初何为官耶!’”。所云“新桥”即指古泊头。
笔者查阅《阅微草堂笔记》,未见其文。这不排除有人借纪晓岚盛名和董思任良好官声为酒家作传奇的可能。
(已载5月26日《德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