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是真正的放下

深度人生:佛家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正的放下!

2018-06-24 17:33 来源:哲学诗画

一个小故事,看清什么是放下——

一个年轻人背着一个沉重的大包袱,吃力地攀登在上山的台阶上。年轻人想要上山找圆成大师,因为他听说圆成大师能够帮助人们解决任何困难。

走了三天三夜后,年轻人终于看到了圆成大师,对圆成大师说出了自己遇到的难题:“大师,我感到十分孤独,十分寂寞。而且不知道什么原因,我总是受到莫名的伤害,我现在觉得人生没有一点儿乐趣,对活着没有任何希望。所以特地前来拜访您,希望能够得到您的点化。”

圆成大师一边转着念珠,一边微闭着眼睛念经,听到年轻人的话后,眼睛仍旧微闭着,问道:“施主,请问你的包中装着什么?”

年轻人痛苦地回答:“这里装的是我每一次感到孤独时所产生的烦恼,还有每一次受伤后的眼泪和委屈。就是因为它们的存在,我的生活才如此无望。”

圆成大师听后,站起身来,示意年轻人和他一起走。没多久,就到了一片湖边,湖面上停着一只船,圆成大师让年轻人与他一起乘船,到了湖对面。上岸后,圆成大师吩咐年轻人将船扛起来走。年轻人十分不解,船那么重,自己怎么扛得动呢?于是他向圆成大师提出了异议。

圆成大师看着年轻人一脸的疑惑,笑着说:“我知道你扛不动,这只船对我们而言十分重要,我们需要借助它才能到达对岸。可当我们到了对岸后,就应该把船丢掉,如果扛着船赶路,船不就成了我们的负担吗?”

年轻人听后,似乎有所感悟,但又不是十分清楚。圆成大师接着解释道:“这和孤单、寂寞、痛苦、眼泪是一样的,你的生命可以因此而变得多姿多彩,但如果你一直纠缠在不快乐的事情中,这些就成为你的负担,会压得你喘不过气来。”

大师的话点醒了年轻人,他缓缓放下背在身上的包袱,包袱脱离身体的那一刻,年轻人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与快乐。

什么是真正的放下?佛家告诉你——

佛家认为烦恼的根源并不在于烦恼本身,而在于烦恼产生了,我们却不能及时放下。由于认知上的不足,我们才会被现象所迷惑,看不到事物的本来面目,并一直沉迷其中,不能自拔。缘起本来如此简单,是我们将其复杂化,加上自己的欲望,从而使自己苦恼不堪。

仔细想来,人世间所有的一切,没有长久不灭的,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此而烦恼呢?你所失去的,或是不能得到的,不过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不必有剧烈的心理反应。我们只需要让自己变得勇敢,既能拿得起,也能放得下。

对于普通人而言,不可能做到像佛门弟子那样不问世事,但只要能够尽力做到放开一切欲望,放开一切苦难,就能够体会到生活的幸福。当然,佛陀教导我们放下,并不是让我们以消极的态度面对人生,而是通过看透世间万象,更懂得最为珍贵的是当下,更注重当下所付出的努力。

放下生活中的种种不愉快,才能空出自己的心接受新鲜的事物,迎接更为美好的明天,从而健康快乐地生活下去。

所以说,佛法教你放下,不是叫你把现实的事放下,放下现实,那就错了,不是放下这个。真正的放下是把你心里头的忧虑、牵挂放下,这个要紧,这个一定要把它搞清楚。有很多人搞错了,这一学佛,家里也不要了,妻子、儿女也不要了。搞得社会上议论纷纷,说出家人消极,不负责任逃避现实,这都错了!真正的修佛不是教你这些,佛是教你心地放下、烦恼放下、忧虑放下、牵挂放下、妄想放下,就是放下这些。如果说世间事放下了,忧虑、牵挂、烦恼不放下,一点用都没有,这个要知道。佛学大师印光就很智慧,他说对家庭一定要负责任,父母、妻子、儿女统统都要照顾到,这叫敦伦,要负起这个责任。走要走得潇洒、走得自在,这一点非常要紧。

我们看到自古以来这些往生的人,往生实在讲在家比出家多,在近代女众比男众多,所以黄念祖老居士说现在时代颠倒了。从前佛陀在世修行成就的,修行人也好,证果的人也好,排列的顺序第一位是出家的男众,人数多、比例大;第二是出家女众,第三是在家男众,第四是在家女众。他说现代颠倒了,现代在家女众排名第一了,人数多、成就也多;第二是在家男众;第三是出家女众;最后是出家男众。时代颠倒了!这是我们必须要认识清楚的。

另外就是,在放下之后,要明了生死自在。这是出世之人都要努力做到的。做到了生死自在,也就获得了超脱的法门,就能做到无欲无我,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这一点非常重要。这个法门叫易行道,修炼好这个法门,也就能做到彻底放下,了脱一切尘世困扰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