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氏家族与青岛村
青岛是一座美丽的海滨移民城市,以其优越的地理环境、冬暖夏凉的气候、“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山海相连的城市风貌著称于世。青岛的发展和名称的起源与胡氏及胡氏创立的青岛村密不可分。青岛著名的文史专家侯文程先生(已故)在其著作的《岛城的胡氏移民》中是这样评价青岛村的胡氏家族的“胡姓所创建的上青岛村的名字便是后来青岛市名称之起源,这个村的旧址,便是青岛市区境域之肇基”。著名的文史专家鲁海(已故)考证“第一代老青岛人姓胡,自云南迁徙而来建立了胡家庄”,青岛文史学者王铎告诉《半岛都市报》记者张文艳:“青岛人的根是胡家,青岛的文化也诞生于胡家,他们来此地植树立村,甚至从云南带来了树种,他们还把当地的文化也带来了”。
由于历史上战争的杀戮和瘟疫的肆掠,山东地区人烟稀少,很多地方成了无人之地。朱元璋统一天下后为了恢复农业生产发展经济,使人口均衡天下太平,以巩固明王朝的统治,在明洪武三年开始采取大规模的移民政策。
在明朝大移民中由其始祖胡胜及周氏携其子女随着移民的队伍由云南岷山于明洪武年间进入山东,因路途遥远拖家带口长时间的长途跋涉难免出现伤病、给养或生育问题,便在进入山东后进行了休整补充给养,并于明永乐初年来到即墨属地,几经勘察在今龙口路迎宾馆一带的风水宝地上创立了胡家庄,后选定今市人大和市政协办公楼处为祖茔地,明万历年间胡家庄更名为青岛村。青岛村背靠信号山,前有青岛湾,东有青岛河,西有青岛山,西南有团岛,海湾之中还有一个小青岛,依山傍水居高临下观海听涛,风光秀丽冬暖夏凉,地理位置极佳。前来立村创业的胡氏始祖选中的村址和祖茔的位置都是两块绝佳的风水宝地,说明胡氏的始祖是懂风水学的。
在明朝之前“青岛”的名称尚不存在,“青岛”作为地名出现在明万历年间即墨县令许铤的《地方事宜议》中:“岛之可人居者,曰青、曰福、曰管、曰白马、曰香花、曰田横、曰武……”其中的“青”指的就是青岛,既然“可人居”,那么就是有人居住的青岛村了,此后“青岛”之称便频繁出现在官方的文献中,在德占青岛之前现青岛地区称之为“胶澳”。
《胡氏族谱》描述了自始祖创立青岛村至光绪二十三年(德占青岛前)五百多年来“世耕读业,渔樵嗥嗥,和睦融洽,人丁兴旺,血脉流贯,生意兴隆,九族之属一本之亲,尊卑长幼秩然有序,如桃花源里人家”,一派和谐繁荣安居乐业的景象。
胡氏家族在青岛村中建有胡氏祠堂(家庙),祠堂中设有列祖列宗的龛位,每逢过年便在祠堂中悬挂登录列祖列宗及全家族去世人员名讳的大影图宗轴(俗称“宗”)举行祭祖。因种种原因一直没有修纂族谱记载家族的发展史,大影图便成了记录胡氏家族发展史的唯一文献。
相传在明成化初年的一场海难中,胡家庄有一家出海打鱼的父子遇难,再也没有回到家中。丧夫丧子的寡妇哭干了眼泪,与公爹商议后决定将家中靠近前海的几亩田地捐出来建妈祖庙,让妈祖来保佑出海的人们不再有海难的悲剧发生。这时胡家庄建村只有六十多年,胡氏家族虽已分为若干个小家庭但还都在五服之内,族人闻讯后大力支持纷纷积极响应并勇跃捐款,胡氏族人齐心协力于明成化三年 (1467年)在现在的太平路上建了一座妈祖庙,以便于海船祭祷天后、祈求平安,从此胡氏家族便与妈祖庙结下了不解之缘。
据民国版《太清宫志》记载创建天后宫时写有“乃有胡家庄胡善士,捐地皮数亩,以供庙基地”。初建的妈祖庙规模较小,自建立了妈祖庙后海难的悲剧再也没有降临在胡氏族人头上。五百多年来在十几代胡氏族人前赴后继不断捐地捐款增加庙产的不懈努力下,几经大修和扩建形成了现在太平路上的天后宫。这是现在青岛市区内最古老的建筑文物,是青岛地区从事海事活动的人们朝拜妈祖的圣地,现在也成了广大信众朝拜妈祖祈求平安求子求财和旅游的圣地。这是胡氏家族对青岛作出的巨大贡献。
历朝历代行监督之职的“庙董”均由青岛村胡氏族长担任。现在的青岛市妈祖文化研究会的会长也是由曾担任过青岛市副市长、青岛市委副书记、青岛市政协主席、青岛村胡氏家族第十七代传人胡延森担任。
据一九二八年出版的《胶澳志》记载:“青岛村初为渔舟聚集之所,旧有居民三、四百户,大都以渔为业,今之天后宫、太平路一带,乃三十年前泊舟晒网之所。章高元驻兵而后,渐成小镇市矣”。随着人口的迅猛增加,村落不断扩展,胡氏族人又在现龙口路以西 东方市场一带筑舍居住,渐成新的村落,原来的村子称为“上庄”而后来形成的村落称为“下庄”,上庄和下庄统称青岛村。在青岛上庄居住的都是胡姓人家,而青岛下庄就是当时的胶澳商业中心。一八七二年出版的《即墨县志》就把青岛下庄标为“行街”,行街即商行、洋行、典当行、银行及有关商业服务业等各行业比较集中的地方,既商业街之意。
自一八九一年六月十四日(清光绪十七年),清政府在胶澳设防,是青岛建置的开始,至今已一百三十年。
青岛村的胡氏家族在清朝中期以前是一个半渔半农的家族。随着清代中期海上舟楫往返,口岸商贸繁荣,胡氏族人不再只从事农业种植和渔航,有的开始从事加工、手工业、餐饮、旅社、服务业、商业等经营活动。光绪年间,胡增瑞便将原在青岛上庄的烧锅搬到了下青岛村的行街取名“瑞茂烧锅”,继续制造和销售白酒,因为人正直,处事公正公道,且德高望重被推举为设在天后宫的青岛商业“公所”会首,后由其长子胡存约接任。
在青岛近代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一代豪杰,青岛村胡氏家族第十五代传人胡存约,字规臣,一八六零年出生在青岛村胡氏家族的一个家境殷实的家庭,是胡增瑞之长子。他生性纯笃,少年读书时,聪颖异常,应童子试时,屡名列前茅,青年时弃读经商。
一八九七年德占青岛后,设立了“胶澳总督府”,内辖军政、民政、经理、工务四个部和参事会。根据德国当局的《公举参议督署董事章程》的规定,由德国总督任会长,成员由海军参谋长、民政部长、经理部长、医务部长、工务部长及四名市民代表组成,这些市民代表皆为地方有名的商人,时任瑞泰协经理的胡存约以本藉人士之商界领袖的身份,被聘为参事会代表之一。
一九零二年四月,德国总督批准成立“中华商务公局”,局址在天后宫,内设董事十二人,胡存约为董事之一。一九零二年胡存约与祥泰号经理傅炳昭共同发起创立了“山东会馆”,后来成通号经理,天津人朱子兴加入,遂改称“齐燕会馆”,公推胡存约为经理。该会馆是一个商业行帮性质的组织,长期把持青岛的土产、杂货、粮食的交易市场。
一九一零年八月德国总督撤销中华商务公局,改由齐燕、三江、广东三个会馆推选四名参事(又称信任),并由德国总督任命,胡存约与朱子兴、丁敬臣、古成章四人入选。宣统元年(一九一一年)胡存约因赈灾捐款数额巨大特蒙清廷赏戴五品花翎,援后补同知官衔。
一八九七年德国当局为将租界内的中国人驱除,并不准中国人进入租界,拟将天后宫强行拆除,身为胡氏家族和胶澳商界领袖的胡存约闻知此事后便率众商家、渔民、航运及居民代表与德国当局交涉,并言:“青岛为水陆码头,而且运输货物多赖帆船,而帆船所信仰者惟天后圣母也,一旦该庙废毁,恐帆船裹足,而商业减色矣。”但德国总督仍坚持原议,并扬言前海一带已定为德人居住区,天后宫必须前往他处。
胡存约亦不退让,并以无合适地点为由,坚持不能迁移天后宫。后经德国总督府决定,在当时的皇帝街(今馆陶路)划出一块地皮,并督令天后宫速迁。胡存约仍不罢休,又争言道:“商埠初开,商业幼稚,迁庙之举非同小可,须一二年后,聚得巨资,方可举办。”德国总督无言可答,只好将天后宫拆迁之事暂时搁置起来。
不久在德国总督迈尔·瓦德克回国述职时,胡存约与众商家代表一起设宴送行,乘间言曰:“天后宫建自明代,历史悠久,若以古迹观之,尤足以壮行色也。”德国总督只得推脱不敢擅自作主,须请示德皇方可。
后来,德国当局迫于众怒难犯,只得以留作古迹为名,将迁庙之事作罢。
为保护天后宫不受伤害,胡存约率领青岛的商家、渔民、海航人士及民众与德国人斗智斗勇,几经周折终于挫败德国人的图谋,确保天后宫安然无恙,此乃利国利民敬神明的功德之举。
民国时期,当局也规划着将天后宫迁出市区,这时胡存约已经去世,身为青岛名流的胡存约之子胡毓岱、胡毓嵩(天后宫庙董)与时任青岛市长的沈鸿烈周旋,力陈与德国人斗争保住天后宫的经历,迫使当局改变规划,再次力保天后宫无恙。
青岛村的胡氏家族与天后宫自明成化三年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世世代代前赴后继捐地捐款为建设保护天后宫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和贡献,其功德无量!胡氏家族至今枝繁叶茂昌盛不衰与妈祖的护佑密不可分!
明朝万历年间,青岛湾的口岸就已形成。到了清朝,这里就很繁荣了。根据天后宫碑文的记载:旅客商人云集于此。到了一八九一年青岛建置时,这里已经有了数十家作坊、店铺。随着时间的流逝,市镇日趋繁华,富商也逐渐崭露头角。这时的太平路、下青岛村、龙口路一带即有总兵衙门(政府)、有进出货物集散地的港口、有收取关税的海关、有邮寄信件的邮局、还有具有医疗性质的药铺,更有规模不小的繁华商业街及供人们祈求平安的庙宇、休闲娱乐场所等已成初具规模的繁华市镇。
在德占青岛之前和德占青岛之初,四郊各村村民到行街购物、买卖交易、到天后宫赶会进香、许愿看戏等,都称“去街里”,至今青岛人所说的“上街里”就源于此。
身为胶澳商业“公所”会首的胡存约在《海云堂随记》中记载:“除附近即墨、平度、金口、海阳来赁屋暂营者六家外,计车马店九,烘炉一,成衣、估衣、剃发三,油坊、磨坊、染坊六,杂货、竹席、瓷器店铺七,药铺二,当铺一,织网、麻布、油篓、木材八,肉鱼盐铺行六,鞋帽、皮货各一,纱布绸店、洋广杂货三,酒馆饭铺九,酱园豆副(腐)坊各一,糕点茶食三,计六十五家。航载写船票(注:即代售船票代理航运)多由洋广杂货、木材诸号兼业”。他的这段记述详细勾画了一八九九年拆迁前青岛下庄商业街繁荣的商业盛况。由此可见当时的青岛村除六家前来租房经营的商户外,其余的居住者和经营者多为胡姓族人。这也从另一方面反应出胡氏族人与时俱进的超强适应能力。胡氏族人不再只是从事农业和渔业,还从事商业、教育、租赁、服务业(餐饮、旅馆、理发)、加工制造业(烘炉铁艺、酱菜、豆制品、造酒、油坊、磨坊、染坊)、手工业(编织、制衣)、航运业等等。为保持青岛村的纯朴民风,胡存约立下铁规,在下青岛村的行街(商业街)不得有窑子(色情行业)。
清光绪二十三年(一八九七年)德国军队侵占青岛,打破了青岛村胡氏族人平静祥和欣欣向荣的生活。德国人为建立租界,恢弘商业,大兴土木,于一八九九年强迁十数村庄,而胡氏族人聚居的青岛村首当其冲,一起被强迁的还有位于青岛村之南的胡氏祖坟茔地。德国人在强迁后的青岛村原址上建起了总督官邸,即现在的迎宾馆,在胡氏茔地上建起了总督府即现在的青岛市人大、政协办公楼。鲜为人知的是在拆迁初期,德国人给的条件是按市值予以补偿。胡存约以被拆居民代表和胶澳商界领袖的身份多次与德国人交涉未果后直接找到德国总督提出:被拆居民本来就故土难离,叫他们远离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渔船、商铺、航运,到陌生地方和行业将无法适应和生活,仅按市值补偿无法接受。德国总督深知胡存约在民众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无奈只得同意胡存约提出的每处房除按市值的两倍补偿外再发安置费,土地征用一亩换两亩以上的拆迁条件。在胡存约的大力斡旋下使被拆居民得到了实惠,因此受到了广大被迁居民的感激和拥戴。
胡氏族人被迫各自投亲靠友,星散云飞,纷纷迁往海阳柳树庄、前塘村、即墨王演庄、南渠东王家庄、庄子(上马)、青冢埠、中华埠、仙家寨、浮山所、台东镇、台西镇、大鲍岛、北湾村、小庄、阎家山、龙湾头、湾头、胶县徐哥庄、奉天通化二密正岔及散居于青岛市区等。有的族人在拆迁初期虽然也随各自的支系迁移到新的居住地,由于很不适应那里的生活环境不甘放弃自己所熟悉的行业,因此又迁回青岛市区从事自己的老本行,有些就直接没有跟随本支迁移,而是选择留在了青岛市区更换了地点继续从事自己原来的行业,比如青冢埠支系的族人就有一部分到大鲍岛定居,胡存约所属的支系虽迁往胶县徐哥庄,但胡存约却将在青岛下庄行街上所经营的瑞茂烧锅迁往今甘肃路更名为《瑞泰协》,并扩大了经营范围和规模,除继续制造销售白酒外,还经营干海货、果品、土产、杂货等,并代办货物航运业务。
被德人拆毁的青岛村
迁往王演庄的胡存盛等在“未及奠厥攸居”(并未广泛征求意见和论证)的情况下,便找到迁往大鲍岛与台东镇掌握着胡氏家族祠堂及胡氏祖坟拆迁款(此乃胡氏家族的公产)的尊丈商议,匆忙在比较偏远和荒凉的王演庄置地数十笏(笏是古代官员上朝用的板子,长2尺6寸),新建了胡氏祠堂,将原青岛村胡氏祠堂中的大影图(宗轴)及列祖列宗的龛位移至王演庄的新祠堂供奉,并购置了数亩茔地,计划将所有坟兆迁葬于此,但不知何故仅迁葬了二十七座祖坟。
因众族人都在倾覆流离之际,忙于寻找迁居之地及购置移葬本支坟兆的茔地而自顾不暇。尚有很多历世无祠乏绝的族人逝者的遗骨无人问津,将被德国人火葬化为灰烬。胡氏家族的领袖胡存约念其同为一脉之亲枯骨不得安土,便出资在胶州购地半亩,将其一一入棺窆之,并为之立了胡氏先茔的石碑。胡存约此举无愧于胡氏家族的领袖,令人敬佩。
一脉相传世代聚居的胡氏族人自此星散云飞天各一方,因路途遥远庆吊诸事老死不相往来,而且也无谱牒加以联属即将视至亲如同路人,实乃令人痛心。
胡存约虽为富商但仗义疏财,经常接济村中的孤寡老人并在逢年过节给他们送去钱粮等,对在生活中遇到困难的同宗族人也能及时伸出援手,帮助其度过难关。胡存约说:同宗至亲有难我能岂能袖手旁观。因此不少人都受到过胡存约的恩惠。
其实胡存约不仅只为胡氏族人提供帮助,对其他有难的民众也给予了力所能及的救助。德国当局将青岛村等十几个村庄拆迁后,为修建铁路、公路、市政建设、开办工厂、发展商业等大兴土木,从青岛的周边地区招收了大量的工人,其中很多人拖家带口背井离乡来闯青岛讨生活。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住房问题,很多人都露宿街头无家可归。胡存约发现问题后一边敦促德国当局马上解决新招工人的住房问题,一边给拖家带口的人家将自己在西大森的一片土地免费提供给他们搭建住房,虽然只给了这些背井离乡刚来青岛无家可归的一个个家庭很小的一点土地,但却使他们在青岛有了可以遮风避雨的落脚之地。于是这一时期台西镇出现了大量卫生条件极差,没有任何公共服务设施,极为密集的棚户,这些棚户多以煤硫钢(烧结的大块炉渣)、碎砖瓦、就地取土和泥垒墙盖房,间距极小,没有院子,而且连成一片,这就是著名的西大森贫民棚户区。
一九一六年德高望重令人爱戴的一代豪杰,民众心目中的领袖胡存约因病与世长辞,他是一位岛城富商,他仗义疏财为赈灾捐出巨款,为深陷困境的民众伸出援手,为广大民众排忧解难,不畏权贵仗义执言,为民众谋取利益,大智大勇确保天后宫安然无恙,是令人爱戴的一代豪杰,民众心目中的领袖,他的去世牵动着胶澳各界民众的心,悲痛的气氛笼罩着整个岛城。
家人及社会各界为胡存约举行了七天的丧事,俗称“七日殡”,我的祖父胡存江以胡存约同宗同族兄弟及胡氏浮山所支派代表的身份参入了治丧活动的全程。七日殡就有了充足的时间方便社会各界前往灵堂凭吊及建造墓地和碑刻。平度举人尙庆翰为之撰写传记,即墨举人刘显初为之著作墓志铭。
运载着胡存约灵柩的三十二抬大罩(专供灵柩的轿)及丧葬仪仗及数千人的送葬队伍约三里长,在青岛市区通向虎山南麗墓地的道路上浩浩荡荡的缓缓行进。青岛各界的名流、商号纷纷自发的在灵柩途经的要道上设置了数十处香案,摆供品挂挽帐挽联,行三拜九叩大礼进行“路祭”,无计其数的民众肃穆的等候在沿途两侧,对胡存约进行最后的告别和祭拜,致使送殡队伍走走停停,其场面十分悲壮,这是岛城历史上最大最隆重的葬礼。试想一下当时胶澳地区只有八万人的情况下,竟然有上万人送葬和夹道泣别,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场面!人们对他的爱戴达到了什么样的程度!一九二四年编纂出版的《胡氏族谱》 对这场葬礼也有简要的记载;存约公“年五十六以疾终,乡谥曰孝慎,平度尚孝廉庆翰为之传,发引之日中外执绋者数千人,道旁观者无不咨嗟涕”。(注:绋--牵引灵柩的大绳)胡存约对青岛贡献将永载史册。
已迁居各地的胡氏族人各分支按照风俗和族规每年的清明节及十月寒衣节,均要前往王演庄的祖茔省墓祭祖;因无谱牒,迁往各地的各户家中只有过年供奉的小影图(祝子),小影图上仅有本支逝者的名讳,没有列祖列宗的名讳,故每年除夕均要派人风雨无阻的携带贡品、香烛、冥币等前往已迁往王演庄的祖坟及新建的胡氏祠堂祭祖请年,路途遥远者除夕凌晨出发,大年初一方能返回家中与本支族人及家人团聚行过年之礼。由于青岛距王演庄约有百里,道路崎岖,山林茂密还要连夜赶路,且那时青岛还没有自行车及其他便捷的交通工具,除家境条件好的可套一驾马车代步外,基本上都是徒步而行。期间还发生过在请年途中被野兽伤害性命的悲剧,苦不堪言。
在悲剧发生后的第二年便有了迁居庄子的胡氏族人的“偷宗”之举。何为“偷宗”?即在前往祠堂请年的时候趁其他人前往祖茔祭祖请年祠堂无人时一人潜入香案下面,外面的人恭敬的诵读着“宗”上各世次列祖列宗的名讳,香案下面的人在桌帷的掩护下,用准备好的纸笔奋笔疾书进行记录。年后根据记录绘制大影图宗轴,过年时在本支尊丈的家中供奉,相近分支的族人到其家中拜祖请年,省去了长途跋涉的请年之苦。年后居住在王演庄的族中尊丈率众人前来兴师问罪,庄子的族人祭出新绘制的“宗”来并大摆酒席进行款待,说明原委求得谅解。
胡增瑞、胡存约、胡毓岱、胡毓嵩祖孙三代即是青岛商界的领袖及青岛的名流,更是胡氏家族的领袖。胡增瑞、胡存约在世时几次欲创修族谱,因只有祠堂中的大影图宗轴的资料,没有其他文献资料的记载,且影图宗轴受版面的限制,家族人口众多,随着岁月的流逝,去世的族人也逐年增多,因此只能在有限的影图宗轴版面上见缝插针填写逝者的名讳,故自始祖以下历世诸祖考妣均不能详细分清出自及所出的血脉分支情况,只得搁置起来。胡存约临终前留下遗嘱要求其子一定要完成胡氏族谱的修纂。
随着族人的星流云散四处迁徙,家族中年老者渐稀,族人的修谱欲望愈发强烈。葵亥(一九二三年)十月寒衣节,迁居海阳柳树庄支派的胡延海与迁居南渠东王家庄支派的胡延吉在前往王演庄祖坟扫墓祭祖时相遇,胡延海提出修纂家谱的建议,胡延吉完全同意并提议拜竭迁居王演庄的尊丈胡存盛和胡存新并同二祖商讨修纂族谱事宜。
两位族祖十分赞同和支持修纂族谱,胡存盛虽已年迈,但依稀能分辨出九世以下各分支的分布情况,他提出了修纂族谱可将九世以上列祖列宗的名讳依据大影图上的记载只按世次开列,九世以下再按支系详细划分的方案,此方案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这解决了长期困扰修纂族谱的一大难题。但因囊中羞涩缺少资金而无从做起。胡毓岱闻知后大喜,慷慨解囊首先捐出巨资,在其带动下族人陆续捐款集资,解决了修纂族谱所需的资金。
甲子年(一九二四年)春节后,已是子孙满堂的胡存盛老当益壮精力充沛不辞劳苦带领胡存新、胡延海、胡延吉顶风冒雪远途跋涉徒步四乡,逐户采访统计血脉延续情况,遍采各家小影图(祝子)等相关资料,经过一月有余日以继夜的努力,所需基础资料采集完成。胡存盛根据自己所知道的家族支系情况,对所有资料认真分辨,细心登录,理清脉络,由胡延吉执笔编辑成册,胡毓嵩校阅定稿,阳春三月交付印局进行刊印,户奉一册珍藏。
《胡氏族谱》由胡存盛、胡毓嵩、胡延海、胡延吉分别作《序》、胡毓嵩撰写《新阡记》、特邀同邑(同县老乡)名人王锡极撰写《思源堂记》、胡毓岱作《跋》、修纂族谱所依据的《凡例》、世次的《命名定式》(辈分排列:延、义、成、可、贵、孝、友、乃、维、贤)、支系世次明细图表等组成。
《胡氏族谱》对胡氏祠堂、祖茔的迁移及青岛村的起始及消失也有了详尽的记载。这是研究青岛历史最有价值的资料。
《思源堂记》顾名思义即追根思源之意,该文开篇即“禹贡 云 岷山导江东别为沱 过沧浪之水分九派而入于海 而饮江水者蠡勺之微不知为岷山之所出 盖亦有思而已 族姓亦然”又“思源堂是亦犹饮江水者虽于九派之支流不能忘其源於岷山”言简意赅。记载大禹治水功绩的文献《禹贡》指出大禹是从岷山将长江疏导出沱江等若干江河,对长江之水进行分流,但最终都是东入大海,而饮江水者却不知所饮之水是由岷山而来。青岛村的胡氏家族与此极为相似,也是由岷山迁徙而来,自始祖一本瓜瓞绵延五百多年,至今已九族兴旺,但不要忘记自己的根源在岷山。
一九二八年的《胶澳志》记载在德占青岛初期胶澳地区的总人口为83000人。一九二四年修纂的《胡氏家族》入谱人数是1638人,始祖至十三世为711人,因族谱中并无入谱人员的生死年月记载,但根据修谱时各支系尚存人员的情况推测十三世之前的先祖们大多在德占青岛前去世。除去女孩不入谱的因素及德占青岛后至修纂族谱前新增人口的因素,又据一九二八年出版的《胶澳志》记载:“青岛村初为渔舟聚集之所,旧有居民三、四百户……”(青岛村并无其他姓氏家族)故测算在德占青岛初期胡氏家族的人数应一千人左右。这时青岛村的胡氏族人约占整个胶澳地区总人口的八十分之一,这足以说明当时的青岛村胡氏家族在胶澳地区是一个影响力巨大的的家族。
二零一零年迁居浮山所的胡氏族人续修了《胡氏族谱浮山所支谱》,新入谱人数212人。浮山所支谱的续修为各支系修谱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虽由于一八九九年德人强迁青岛村胡氏族人致使青岛村消失了,但青岛村胡氏家族的后裔们确是枝繁叶茂在全国各地开花结果,从一八九九年拆迁初期的约千人左右发展至今约为万人左右,并在各行各业发扬光大,既有在政界的国家高级干部、政治家、也有成功的企业家、科学工作者、商界精英、画家、书法家、音乐家、体育明星、医学专家、高级工程师、高级会计师、高级设计师、高级教师、律师、法官、著名的新闻媒体工作者等等。还有一批以胡氏命名的企业、品牌。相信青岛村的胡氏族人今后定会在中华各地的各行各业大有作为,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胡延竹系青岛村胡氏家族第十七代传人、《胡氏族谱浮山所支谱》主修者、国家语保工程青岛方言发音人。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