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被冻死前,为什么会出现反常脱衣现象,脸上甚至会露出微笑?
当你第一眼看到这个标题,一定觉得很奇怪。如果一个人置身于极其寒冷的环境,若没有有效的保温措施,很有可能会被冻死。那么冻死前为什么会脱掉外衣,这样做不是加剧了身体热量的散失吗?至于脸上露出微笑又是怎么回事?
众所周知,人是恒温动物,体温大约在37度左右。这个生理温度由下丘脑进行调节,人的意识无法干预。人被冻死,即因严重失温而死亡。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影响人体温度的常见因素主要为温度、湿度和风力。
空气温度的高低对人体散热的影响就不多说了,大家都明白。这里说一下湿度,一般在北方冬天会出现干冷现象,而在南方冬天会出现湿冷现象,而同等气温下,湿冷比干冷更冷,这是因为越潮湿的空气导热性就越好。而同等气温下,风越大,身体散失的热量也就越多,吹过风扇的都明白。
夏季温度过高时,若不加以降温,会引发中暑;冬季温度过低时,若不采取保温措施,可能会冻伤四肢、耳朵、脸颊等部位。当身体的温度过高或过低,严重都可能引起死亡。
只要环境温度比人体的温度低,人体就会无时无刻地散热。当人体的热量流失速度大于热量供给时,人就会出现失温现象,即体温下降。而保持固定的温度,需要消耗身体中储备的能量。所以在饥饿以及特别疲劳的状态下,人体更容易失温。
当身体的温度开始下降时,最明显的一个表现就是打寒颤,也就是全身冷得发抖。这是身体为了抵抗体温下降而采取的一项措施,就好比我们自己在冬季主动搓手跺脚一样。在此期间,心跳也会加快,这是为了加速血液循环;呼吸变得急促,血压升高。这些现象被称之为保温反应,是一种身体本能产生的保护性行为。
当体温下降到35~33℃时,被称之为轻度失温。这里说的都是身体核心部位的温度,包括内脏和大脑等部位,而不是指体表。体表温度过低只会造成冻伤,而严重冻伤是不可逆的,因为细胞和组织都被冻死了。
当人体处于轻度失温状态时,主要表现为身体会剧烈抖动,四肢冰凉、失去知觉,手脚变得僵硬、不听使唤,面色苍白,整个人变得疲劳、呆滞。之所以出现这些现象,是因为保温反应也不能阻止体温的持续下降,身体本能地做出了一定的取舍,对血流进行了重新分配,将热量优先供给核心器官。
如果身体核心部位的温度继续下降,下降到32摄氏度左右时,人体就已经处于重度失温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体已经失去了自主行动能力,很想睡觉,若没有救援,只能等死。
此时,你的身体将不会再打寒颤,而是蜷缩成一团;肌肉被低温抑制,使得行动变得迟缓和困难,呼吸和心跳的频率都会减缓;中枢神经系统被抑制,一些感官都消失了,意识开始变得迟钝、模糊,并出现幻觉。
如果你身体核心部位的温度长时间保持在30度以下,那么你的意识将完全消失,将进入一种类似于冬眠的假死状态。若体温始终得不到提升,那么你将一睡不醒,最终就死翘翘了。
很多人在冻死前,会出现光着膀子等反常脱衣现象,这是由于体温太低,导致他们身体的热感受器出现了问题,明明很冷,大脑却错误地感觉到很热,于是开始脱衣帽、手套等。当人体步入重度失温状态时,就或多或少会出现这一现象。
而有些冻死者脸上会露出安详的笑容,是因为中枢神经系统被低温抑制,产生了幻觉,再加上产生了反常热感觉,所以冻死前面部表情很安详,有些看起来甚至面带微笑。
当人体处于失温状态,是一件危险的事,不加以干预,可能会导致死亡。因此,生活在极寒之地的人,必须要穿上很厚、很保暖的衣物,还要烤火,以避免体温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