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火篇:详细讲如何治“火”

摘要本文试对中医学中火的含义,如少火壮火、内火外火、实火虚火、君火相火、阴火阳火进行探讨,并归纳中医治火之法为:降火类、制火类、益火类、引火类、导火类、济火类。

关键词 火 治法

中医学中有关“火”的名词较多,有着不同的含义。其治火之法也很丰富,以下试作初步探讨。

1 诸火的含义

1.1 少火壮火 少火 为生理之火 ,又被称 为“正火”。少火是对人体具有温煦生化作用的阳气,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少火生气”。壮火,为病理之火,又被称为“邪火”。壮火是由于阳热亢盛而产生,是耗散人体正气的病邪,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壮火食气”。

1.2 内火外火 内火是由于阳盛有余,或阴虚阳亢而产生的火热内扰的病理状态。常见阳气过盛化火、邪郁化火、五志过极化火、阴虚火旺等。临床上有虚实之分,其中阳盛属实火,多见于心、肝、肺、胃等脏腑的火热病变,主要的症状是口舌糜烂、目赤口苦、烦躁不安、渴喜冷饮、咯吐黄痰或脓血、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阴虚者属虚火,多见于肝、肾、心、肺的病变,其主要的症状是五心烦热、失眠盗汗、两颧 潮红、舌红少津等。

外火多由感受温热之邪或风寒暑湿燥五气化火所致,内火则为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或五志化火而致。但外火与内火又相互影响,内生之火可招致外火,如平素阴虚或阳盛者,感受六淫邪气之后,常致五气从火而化。而外火亦可引动内火,如外火灼伤津血,常引动肝阳,化火生风等。

1.3 实火虚火 实火 ,为阳热亢盛引起的实热证。

虚火,为阴虚不能制阳,“阴虚生内热”的虚热证。也有将阴盛格阳的真寒假热证归于虚火者。

1.4 君火相火少火又分为君火和相火,“君火”为心之阳气,“相火”为肝、胆、肾、三焦之阳气。肾阳又称“龙火”、“命火”,肝阳也称“雷火”。君火与相火相互配合,以温养脏腑,推动人体的功能活动。君火仅指正气而言,若过旺便是“心火炽盛”。而相火包括正邪两个方面,若过旺便称为“相火妄动”。心火炽盛和相火妄动均可导致疾病,此时则属于壮火(病理之火)。另外,君火含蓄,相火显露,君火居位于少阴,相火居位于少阳,二者同为火却有阴阳之异。

1.5 阴火阳火 古人还有阴火和阳火之说,其含义 尚无定论,主要有以下观点:一是从生理部位而言,心居上焦阳位而肾居下焦阴位,故大都认为心火为阳火,肾火(命火)为阴火;二是从病理性质而论,阳火病性属热而治法宜清忌温,阴火病性属寒而治法宜温忌清。阳火指前述的外火与内火,阴火是一种假热。阴火发生机理有二:一是肾阳虚极,不能潜藏 而反浮越,以致虚阳亢奋,而见肾虚格阳的阴火证;二是脾气虚甚,导致血虚,使气失所附,引起虚阳亢奋 ,而见脾虚发热的阴火证。

由此可见,中医学中“火”的含义较多,或指正与邪或指标与本等。因而治火之法理当殊异,试归纳如下。

2 治火之法归纳为六类

2.1 降火类 清降实火,为治火热实证之常法。

2.1.1 清热泻火法通治火热证候之法,但由于火热所结脏腑病位不同,因而有清心泻火,方如泻心汤;清泻肺火,方如泻白散;清肝泻火,方如龙胆泻肝汤;清胃泻火,方如清胃散;清泻三焦之火,方如黄连解毒汤;清气分火热,方如自虎汤。

2.1.2 清心开窍法 适宜于火热迷闭心窍之候,痰热闭窍,治宜清热泻火、豁痰开窍,方如安宫牛黄丸。

2.1.3 清心凉营法 热入营分,热忧心神,治宜清心凉营,方如清营汤。

2.1.4 清热镇痉法 火热内扰、肝风内动,出现高热痉厥,治宜清热镇痉,方如紫雪丹。

2.1.5 泻火定狂法 火热内扰、失志而为狂乱,欲定其狂,心泻其火,方如抵当汤。

2.1.6 清心安神法 火热上炎,心神不宁,治宜清心安神,方如朱砂安神丸。

2.1.7 泻火止汗法 阴虚火扰所致盗汗有热者,宜清热滋阴、固表止汗,方用当归六黄汤。

2.1.8 平肝熄风法 肝阳上亢 、肝风内动所致的头痛、眩晕、耳呜眼花,震颤失眠为证,治宜平肝熄风、清热安神,方用天麻钩藤饮。

2.1.9 清暑泻火法 暑为夏季主气,乃火热所生。夏热火盛灼金,则肺受伤而气虚。故宜清热解暑、益气生津,方用清暑益气汤。

2.2 制火类 壮水制火之意。即滋阴以制虚火。

2.2.1 滋补肝血,清热除烦法 适宜于肝血不足、虚火内扰之虚烦不眠,方如酸枣仁汤。

2.2.2 滋补肝肾,清泻相火法 适宜于肝肾阴虚,虚火上炎证,方如大补阴丸。

2.2.3 滋补心阴,清热安神法 适宜于心肾不足,阴亏血少,阴虚火旺的失眠心悸证,方如天王补心丹。

2.2.4 养阴润肺,清热化痰法 适宜于肺肾阴亏、虚火上炎之咳嗽、咳血证,方用百合固金汤。

2.2.5 滋阴清胃法 适宜于胃热阴虚、虚火上犯之牙痛,方如玉女煎。

2.3       益火类 补“少火”以生气。

2.3.1 温补命火法 肾阳虚亏,阴寒内盛,治宜培补肾脏之阳,即益火之源之意也,方如右归饮。

2.3.2 温补中阳法 中焦虚寒、胃阳不足所致的吐泻腹痛诸证,方如理中丸。

2.3.3 温肺化饮法 肺阳不足,阳虚阴虚,水饮内停,致寒痰水饮证,治宜温肺化饮,方如苓甘五味姜辛汤。

2.3.4 温肝暖胃法 厥阴肝寒,肝阳不足,肝寒犯胃则呕逆,厥阴寒气上犯则为巅顶头痛,治宜温降浊阴,方如吴茱萸汤。

2.3.5 回阳救逆法 少阳病,心肾阳衰出现四肢厥逆,治宜回阳救逆,温通心肾阳气,方如四逆汤。

2.3.6 温通经络法 血虚阳气亏虚的手足厥冷,肢体、鼻痛,宜温经散寒,养血通脉,方如当归四逆汤。

2.3.7 温补冲任法 冲任虚寒而有瘀滞的月经不调,痛经、崩漏等证,宜温经散寒,方如温经汤。

2.3.8 温阳止泻法 脾肾阳虚之五更泻,应温补命火,方如四神丸。

2.4 引火类 引离位之火复原。针对虚阳外浮,或内生阴火而设 ,甘温除热是治本之法。

2.4.1 补中益气,升清降浊法 气虚不运。胃腑谷气停滞,郁遏化热,虚火内生,治宜甘温补益除热,方如补中益气汤。

2.4.2 益气养血,甘温除热法 脾气虚甚,血无化源,阴血不足则无以敛阳,虚阳外浮,而见肌热面赤,治宜大补肺脾之气,以资生血之源,气旺血生,虚热自退,方如当归补血汤。

2.4.3 益气温阳,收敛浮火法 阳气虚惫,不能潜藏而反浮越于外,出现手足厥逆,面色颧红,身反不恶寒,脉微欲绝的真寒候热阳证,应回阳以通脉,方如通脉四逆汤。

2.5 导火类 采用开导、疏通的方法,使火邪有出路。

2.5.1 利尿清热法 适宜 于心经火热炽盛所致 的口舌生疮,小便短赤,方如导赤散。

2.5.2 通腑泄火法 胃腑燥屎与火热结络,需荡涤肠胃积热,诸承气汤可随证而施。

2.5.3 排脓化热法 痰热瘀血壅结之肺痈,症见咳吐腥臭黄痰脓血,宜排脓清热、化痰逐瘀,方如苇茎汤。

2.5.4 逐瘀泄热法 痰热上结,下焦蓄血,症见小腹急结,其人如狂,脉沉实或涩,方如桃核承气汤。

2.5.5 清泄三焦法 火邪壅盛于三焦,症见大热烦扰,口燥咽干,谵语不眠,或吐血发斑,宜苦寒直折,方如黄连解毒汤。

2.5.6 解郁化火法 五志皆可化火,外邪皆可郁而化火,故分而治气郁、血郁、痰郁、湿郁、食郁、既可防

郁而生热化火,又可使火无依附,从而使六郁可消除,方用越鞠丸。

2.6 济火类 阴阳者,水火之征兆,水火相济,则阴阳协调。

2.6.1 交通心肾法 心肾不交,症见心悸心烦、头晕、失眠、健忘遗精,腰膝酸软等,此为心火亢盛,肾阴亏虚,水火平衡失调,方选交泰丸。

2.6.2 平衡阴阳法 更年期综合征,高血压病、闭经以及其它慢性疾病具有面部烘热、手足怕冷等肾阴、肾阳不足而虚火上炎者,宜温肾阳,补肾精、泻肾火、调理冲任,方如二仙汤。

2.6.3 阴中求阳法 肾阳不足,治宜增补肾脏之元阳,方如右归饮,方用熟地为主,甘温滋肾以填精,此本阴阳互根,于阴中求阳之意。

2.6.4 泄阴通阳法 在人体正气尚健时,用大队清利之药豁痰利水或驱除下焦蓄水,能起到泄阴除邪,防止日久损伤阳气之效。此外,叶天士亦指出,“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其意为湿热蕴结,气机被郁,治疗时必须宣通阳气以化湿邪,但通阳之品,多偏温燥,虽有宣气化湿之力,却有助热伤津之弊,故应取甘淡利湿之品,使利湿而又不伤阴,湿去则气机宣展,阳气亦通。

2.6.5 补气生血法 血不 自生,须得生阳气之药,血自旺矣,故补血常配以补气药,以助生化,或郑重补气以养血,方如当归补血汤。

2.6.6 寒湿并用法 肝经火旺致胁痛吞酸,方用左金丸,重用苦寒黄连泻心火,少佐辛热之吴茱萸,制黄连之过于寒凉,二药合用,辛开苦降,共奏清泻肝火、降逆止呕之功。一寒一热,相反相成。

2.6.7 通补开合法 肾阴不足,真阴亏损,虚火上炎,常用六味地黄丸,其中熟地、山萸肉、淮山三阴并

补,茯苓、泽泻、丹皮三药泄肾火、肝火为泻,各药合用,滋补而不留邪、降泄而不伤正,补中有泻,寓泻于补,相辅相成。

2.6.8 气血双补法 如气虚血少之心动悸,脉结代,此为君火不足,心血亏损,适用炙甘草汤。方用炙甘草益气,党参、大枣益气补脾养心,生地、麦冬、麻仁、阿胶滋养阴血,佐以桂枝、生姜、酒温阳通脉。各药合用,有益心气、振心阳、养心血、滋心阴的作用。

2.6.9 寒热生用,攻补兼施法 蛔厥常为上热下寒,蛔动不安所致,选用乌梅丸,方中乌梅安蛔,细辛、蜀椒驱蛔攻邪,桂枝、温脏祛寒,黄连、黄柏下蛔、清热,人参、当归补气血,共奏温脏、补虚、清热、驱虫之功。总之,火邪致病错综复杂,故治法也应随之变化,值得进一步整理、补充和发展。

文源:医品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