袜子内裤到底能不能一起洗
这是网易文创浪潮工作室出品的“答案如下”栏目第21期,欢迎大家点击上方视频观看。
下面是文字稿。
袜子、内裤该怎么洗,可能是最困扰人的日常问题了。
虽然洗衣机很方便,但很多人为了卫生起见,依然不惜麻烦,选择把袜子内裤挑出来单独清洗。
而号称有洁癖的Sheldon,衣服都是成筐地拿去洗,完全不讲究。
到底哪种做法才是对的?袜子和内裤,到底能不能放进洗衣机里一起洗?
一般人的袜子上不仅有着灰尘、汗水和死皮,平均每只还夹带着几千万个细菌。
正因如此,很多人都担心袜子会弄脏内裤,但是,残酷的真相是,内裤可能比袜子脏多了。
每条穿过的内裤,大约沾有0.1克的粪便,这些粪便之中,包含着大约10亿个细菌,大肠杆菌、双歧杆菌、链球菌、拟杆菌……而细菌作用产生的吲哚、硫化氢和硫醇,则贡献出了难闻的臭味。
不过,别担心,虽然听起来很可怕,这点细菌量,洗衣机还是能够顶得住的。
在洗涤的过程中,搅拌、摔打等机械作用可以去除细菌,而一般洗衣液中的表面活性剂也可以发挥一定的杀菌作用。双管齐下,再经过多次漂洗,洗衣机至少可以去除衣物中99%的微生物。
即使有少量的致病菌残留在洗涤过的衣物上,并且奇迹般地活过了晾晒或烘干的过程,健康人的皮肤,也能够轻易地抵抗它们的侵袭。
皮肤是人体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最外层厚厚的角质层可以防水并阻挡细菌、病毒等外物的入侵。
即使皮肤出现破损,有少量致病的微生物进入到体内,健康人皮肤内的免疫系统,也能够识别威胁、启动免疫反应,清除这些病原体。
不过,如果你患有脚气、甲藓、生殖器真菌感染之类的传染性皮肤病,那洗衣服的方法,可能就要另当别论了。
举个例子,脚气患者袜子里的真菌,就能够在洗衣机里到处乱跑,污染别的衣服。
有研究在40摄氏度的水温下用家用洗衣机清洗脚气患者穿过的袜子,结果发现,烘干之后,超过三分之一的袜子上依然能培养出真菌。
这些真菌基本都分布在袜子的脚趾和脚跟部位,种类众多,包括红毛藓菌、曲霉、顶头孢霉等,让人闻风丧胆。
它们的迁徙能力也非常惊人,就算是简单地把臭袜子和普通衣物放在同一个洗衣筐里,也可能出现不幸的播散。
一部分不注重个人卫生的脚气患者甚至可能患上股藓,连屁股都被传染上。
而且,这些可恶的病原体还可能附着在洗衣机内壁上,和病人共用洗衣机的话,也有被传染上的风险。
想要彻底清洁这些危险的袜子和内裤,普通的洗衣方法是不够的。
想要洗出更干净卫生的衣服,可以采用下面这两种方法。
一,往洗衣机里加消毒剂。
一般洗衣液的目的是去除污渍,消毒能力并不强。而市面上的“抗菌洗衣液”往往对付的也只是细菌而非真菌。想要彻底地去除容易致病的真菌,可以选择含氯的消毒液。
第二种方法,是用洗衣机的高温功能洗衣服。
温水或冷水无法杀灭病原体,但如果把水温加热到60摄氏度以上,消毒效果就会大大增强,即使是引起脚气的顽固真菌,基本上也可以全部消灭。
对于那些受污染严重的衣物,你甚至还可以采用蒸煮的方法,确保万无一失。
总而言之,健康人可以放心大胆地把袜子和内衣裤混在一起洗,没什么问题;如果患了传染性的皮肤病,那就应该选用含氯的消毒剂和高温洗涤,才能彻底清除病原体。至于到底要不要把袜子内裤拿出来分开洗、要不要手洗,其实都不是问题的关键。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与其担心袜子和内衣裤在洗衣机内交叉污染,不如操心点更加实际的。
家里洗衣机用久了,可能会在内壁积累下厚厚的污垢,上面布满了各种细菌和霉菌,有时甚至比厕所还脏。
日复一日的洗衣就像在养蛊,这些能留下来的微生物都是生命力最强的,普通的洗衣液很难治得了它们。目前,大部分的制造商都建议每个月用高温功能清洁一次洗衣机,最好还要搭配上消毒剂,那才能保证干净卫生。
剪辑:haohao
视觉:宋凯旗
动效:杨艺贝、陈曦
文稿:567
策划:567、haohao、冯诺、李太南
1. Amichai, B., Grunwald, M. H., Davidovici, B., Farhi, R., & Shemer, A. (2013). The effect of domestic laundry processes on fungal contamination of sock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rmatology, 52(11), 1392–1394.
2. Britannica, E. (2015). Feces.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Inc.
3. Callewaert, C., Van Nevel, S., Kerckhof, F. M., Granitsiotis, M. S., & Boon, N. (2015). Bacterial exchange in household washing machines.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 6(DEC), 1–11.
4. Gerba, C. P. (2001). Application of quantitative risk assessment for formulating hygiene policy in the domestic setting. Journal of Infection, 43(1), 92–98.
5. Gibson, L. A. L., Rose, J. B., & Haas, C. N. (1999). Use of quantitative microbial risk assessment for evaluation of the benefits of laundry sanit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Infection Control, 27(6), 34–39.
6. Sender, R., Fuchs, S., & Milo, R. (2016). Revised Estimates for the Number of Human and Bacteria Cells in the Body. PLoS Biology, 14(8), 1–14.
网易文创浪潮工作室出品
微信编辑 | 平方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