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享 | 徐汇区凌云街道417号街坊更新实践:迈向一种共享街区

2018年,国家提出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并建议已建成的住宅小区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从封闭到打开,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围墙门禁系统调整问题,借此可以进行空间资源优化,社区功能完善,徐汇区凌云417号街坊更新实践就提供了一种迈向“共享街区”的新思路。

01

破解资源紧缺难题:

迈向共享街区 

徐汇区凌云街道417街坊东至梅陇港、西至中环(虹梅路)、南至梅陇港、北至沪杭铁路,总面积约23.71公顷。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徐汇凌云片区是上海城市化推进过程中的早期开发基地和动迁安置基地,当时由多方参与规划和建设,街区内七个小区属性各有差异。与大多数老旧社区相似,改造前的417号街坊原始设计的活动空间难以匹配如今的使用需求,传统点缀式的社区美化无法触及社区面临的实际难题。

一方面,公共通道承担着整个街坊的对外交通联系,但使用效果并不理想。每个小区在公共通道上均设有出入口和门禁,车辆出入、流线组织、路边停车等均缺少管理和引导,出行效率低,上下班高峰时段常有拥堵,还存在人车混行的安全隐患。

▲公共通道沿线的围墙和小区出入口(原状)

▲公共通道停车压缩了人行空间(原状)

另一方面,各小区建设密度较高,服务设施分散,可挖掘的潜力空间有限。室內外活动空间的数量、功能和品质,均很难有效满足居民的居民一些议事、文体活动、游园等生活需要。服务设施分布分散,但同时又有闲置设施未有效利用。

第三方面,梅陇港沿线绿化空间并未发挥其空间资源的效用。梅陇港沿线绿化封闭,成为了“社区的背面”。居民无法进入,即使是住在滨水的居民也需绕远道从公共通道的出入口回家。

▲封闭的梅陇港成为了“社区的背面”。

然而,“迈向一种共享街区”的道路并不容易。

面对诸多问题,立足417号街区的空间特点,2018年,凌云街道邀请规划团队研究编制《417号街坊提升改造策略》,提出融合“共享、绿色、低碳、智慧”四大元素,打造具有示范性的开放社区。在细化更新策略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的更新清单。

▲417号街坊总体定位和更新策略(营邑绘制)

项目实施阶段,建筑与景观设计团队在更新策略的指引下,考虑到居民对“打开围墙”的接受程度、公共领域管理方式、改造经费等多方面因素,优先启动公共空间重塑项目,通过以硬治理(公共空间重塑)先行,软治理(服务功能提升)支撑的方式,探索良性互动地有机更新模式。

▲96弄公共通道公共空间打造

02

空间重塑与共享街区:

多小区一体化管理与主入口重塑

▲126弄西侧街区主入口设置统一管理的智能化系统,同时优化周边绿化和开放空间。

417号街坊公共空间的全方位重塑,首先要在管理上做“减法”。改变7个居住小区的“各自为政”,整街坊调整为一个物业管理区,撤除各自的小门禁,前置到街区三个主要出入口,为公共通道的重塑提供共享的基础。设计范围包括三条公共通道(96弄通道、126弄通道、梅陇路通道)、梅陇港贯通及沿线拓展空间、服务设施等。

▲街区公共通道与主要出入口分布图(营邑绘制)

街区的三个主入口设计至关重要,决定着街区的文化氛围。好的开始将会促进居民对社区更新的接纳程度。

01

不只是门岗,更是复合的“凌云驿站”

以设置在梅陇路通道的主入口设计为例,为避免传统门卫亭千篇一律、冷冰冰的形象,入口门卫驿站取街道名称“凌云”之意,使用钢结构并设计成展翅的形式。驿站在功能上追求复合化的整体设计,除管理功能外,结合信息展示、便民服务等功能。驿站构筑物的下方也为未来新功能植入留出足够的空间,为后期快递收取、图书借阅、自助零售等服务功能入驻提供条件。

▲入口驿站轴侧图(冶是绘制)

▲梅陇路通道入口的多功能“凌云驿站”

02

不只是桥,更是暖心的“灯塔”

与梅陇路通道连接的梅陇路桥,由于日久老化,栏杆存安全隐患,并存在人车混行、以及桥梁西侧的管道影响美观等问题。因此,结合入口空间改造对桥梁进行整体设计。在桥梁两侧各增加人行通道,实现人车分流,提高老年人和儿童出行的舒适度和安全性。同时和智能化管理系统的有机结合,形成一个美观与友好的街区入口空间。

▲改造前桥梁状况

▲人行桥轴侧图(冶是绘制)

▲改造后,梅陇路通道入口空间鸟瞰

设计团队在门卫构筑物和桥梁栏杆上都进行了精心的灯光设计,不仅满足夜晚的通行光照,还成为整个街区可识别“灯塔”,引导居民回家的道路。

▲夜晚的灯光照亮居民回家的路

03

全要素设计:

系统挖掘空间资源

▲公共通道沿线全要素一体化设计

拆除围墙后,一些边角、尽端空间暴露出来,公共空间系统就可以做“加法”了。如拆除沿公共通道的部分小区围墙扩展步行空间,利用各小区出入口、通道转角、内部闲置绿地开放等挖掘口袋公园,打通梅陇港步道等等。拓展后的公共空间系统可以综合考虑人行车行空间、沿街建筑立面、围墙、城市家具、绿化景观等全要素的一体化设计。

01 

拆除围墙,提供更安全舒适的步行环境

417号街区现状的步行空间不成系统,居民常常只能行走在车行道上。统一物业管理后,内部围墙就不需要了。经过详细的实地踏勘,设计从完善慢行网络的角度提出打通与后退围墙的方案。

以梅陇路通道为例,东侧墙拆除后利用居民楼后退距离拓展出8米宽的带状空间,设计为一条蜿蜒的趣味步行、健身空间。而在临近居民楼的一侧又配置了乔灌木植物相结合的软性绿化隔离带,为居民营造安全而隐私的心理防护围墙。

▲梅陇路通道拆除围墙改造前后对比

02 

闲置空间,成为居民共享的口袋公园

共享街区带动社区活力和改善邻里关系。在417街坊的更新实践中,挖掘出的闲置空间,打造了4个开放的口袋花园,并通过若干线性绿化带相联系。这种点线状的绿化空间与公共通道有机结合,更有利于社区居民使用,从而激发对口袋公园的认同感和公共参与性。

▲126弄与梅龙路通道路口口袋公园设计,兼有休憩、展示与教育功能。

03 

公共通道,全要素一体化设计

为满足居民日常生活的多样性需求,公共通道的设计不仅仅满足于对沿街界面如建筑立面、围墙的美化,而是通过重新设计和管理店招店牌,保留了居民日常生活所需要的商业功能,如超市、菜场、饮水站、快递站、洗衣店、小家电等日常小商业。同时,对车行空间及拓宽后的步行空间进行统一的景观设计,规范有序停车,营造出更为舒适的五分钟街区生活圈。

▲126弄沿街商业并不追求高大上和网红店,以满足街区内居民日常生活需求为主。

▲透空围墙、艺术化停车围栏、绿化景观、平整铺地,共同提升公共通道的环境品质。

04 

滨水步道,构建休憩漫步长廊

梅陇港滨水空间贯通改造完善了街区步行网络,实现了从梅陇路通道主入口沿滨水空间慢行的设想,使原本难以进入的背向绿化真正为居民使用,释放出更多的活动场地,也为临水而居的居民提供更为便捷的回家之路。

▲滨水漫步道鸟瞰

贯通的木栈道让居民能够亲近自然、欣赏水景,沿线增加鸢尾、黄金菊、八仙花、吉祥草等植物,更是丰富了四季观景的不同体验。

▲梅陇港步道贯通与品质提升

04

以共享为目标:

打造水岸邻里汇的立体形象

▲水岸邻里汇南立面鸟瞰

设计团队对梅陇港滨水空间资源进行深度挖掘,以社区服务的“乘法”发挥叠加效应,将滨水步道的闲置设施打造成水岸邻里汇,为居民提供更为多元的室内外活动空间。

该项目的具体设计始于2020年初。此时街区南边界梅陇港的滨水空间已进行了部分改造,良好效果得到了公众的一致好评。这也鼓舞了新一轮的具体设计,不光对闲置建筑本身进行了改造,也对建筑周边的通道空间也一并提升。

▲邻里汇轴侧图

▲改造后的水岸邻里汇与滨水步道相映成辉

邻里汇原建筑为某小区物业管理用房,功能比较单一。在共享街区的概念下,建筑经过重新设计,让这个两层建筑的小楼成为辐射整个街区的综合社区服务中心。

▲水岸邻里汇北立面

▲水岸邻里汇进行改造的同时,对周边的小区通道也一并进行提升

建筑内部通过结构加固,打通了原建筑底层的多间小开间,使之变为两个较大的活动空间,用于社区物业、社区服务、居民活动等功能。为了避免内部活动对北侧的居民楼影响,在建筑北立面新加了一套穿孔铝板幕墙系统,与原建筑的洞口进行了方向上错动,减少建筑内部与居民楼之间的视野对视状况。在建筑南立面,通过窗洞四周块状色彩的变化与北立面进行呼应。除了美观,更大幅提升了功能,让居民最大程度受益。

▲水岸邻里汇内部视角

▲水岸邻里汇户外儿童活动场地

结语:多方协力的更新实践

凌云街道417街坊三年更新实践,设计过程历经物质空间、人群沟通、管理程序等所有社区更新类项目的难点和痛点,以街道管理方、居民、施工方等各群体合力协作为基础,集合规划、建筑、景观、市政、智能化等多专业设计团队的努力配合,过程中设计团队与居民、社区保持密切沟通,通过不断循序渐进地的调整与变通,达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最终实现凌云街道的小更新、大变样!

※点击图片看看凌云街道的改造后模样!

随着凌云街道整体提升设计工作的推进,多个口袋花园和滨水景观投入使用,重新打造的公共空间与设施也均落地,2020年末,凌云街道项目基本建成。期待更多社区在十五分钟生活圈的构建中,不断创新实践,优化社区空间资源,造福于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