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红楼梦(1) | 先从南明说起

【写在前面】

关于“红学”的研究,两大巨头索隐派与考证派,百年来斗的一塌糊涂,从鲁迅胡适俞平伯到周汝昌,大家们的观点,已经形成了一个权威。事实上,从《红楼梦》的诞生,经过了几百年的时间,究竟是谁家故事,始终没有一个定夺。至于所隐之人、所隐之事,考证的基础,离不开对历史的尊重,毕竟对曹家的考证,已经陷入了一个无法摆脱的怪圈,即便考证到曹雪芹本人的生平、著作、经历等等,依然无法证明书中浩瀚的隐喻、碍语、密语等等。在大量的事实证据面前,推论永远只能随着历史的车轮化为灰烬。桃花蔡研究明清史多年,又深爱“红学”,适探时机成熟,抛出自己的拙观。

有人会问,谈谈红楼梦,为什么从南明说起?在胡适等大家们的权威观点里,红楼梦发生的时间只能定格在康雍乾三代,是这样吗?

南明史在主流历史中,似乎是一个很难被承认的角色,有很多民间说法来解释,时间太短,不值一提,连头连尾19年,隋朝不也就37年,大书特书,南宋虽然时间不短,157年,可是也被金辽打的猪狗不如,为什么南明就如此的悲催?

这个话题先搁置,不太重要,毕竟是发生过的历史,有据可循就行。

在崇祯皇帝大义凛然吊死的那一刻,大明王朝其实照样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长江以南依然掌握着大片的领土和资源,大家都知道,朱棣南下,灭了大侄子之后,并没有取消南京都城的地位,而是把南京的一套行政班子全都留了下来。北京一旦失守,南京是马上可以作为京城管理全国的。

这一点,朱由检怎么可能不知道?

这里得说说洪武大帝的子孙们,随着王朝更迭,皇权交替,国力强盛,个个变得个性十足,崇祯爷也成了一个心理脆弱的人,按说他有无数条退路可以选择,大不了带着子孙大臣马仔们退回南京罢了,一根白绫断送大明正统王朝,洪武大帝死不瞑目啊。

今天皇帝到南京,明天一套行政班子立马开工,而且,要知道,江南的明朝武装力量超过一百万人。一百万人是什么概念?当时满族人全员,老弱病残全都算上,也没有一百万人。

这手好牌,按理说给谁都能打通关。

即使朱由检念在祖宗基业被自己败光,实在不想活了,也行,要知道朱家子弟里,嫡系男丁有多少?据野史不完全统计,有上万之众,从中挑选继承人,也不是个难事。

再加上,举国汉人反清复明,多少能人志士文人雅客谁不视满人为仇人?

只可惜,崇祯爷煤山殉国,膝下几个儿子,全部被李自成俘虏,又辗转落入满清手中,最终被杀,也就是崇祯爷这一枝,活生生给闯王断掉了。

作为汉人,谁都想骂李自成,要不然汉朝的血脉怎能被满清入关统治数百年,这先不提。

朱由检根正苗红的革命接班人没了之后,那咋办?只能从上万之众的朱姓子里找啊,这个时候矛盾就来了,看过《雍正王朝》的人都有印象,康熙老爷子还没死的时候,各个王爷就打起来了,何况崇祯爷一命呜呼呢。

继承人的明争暗斗,按说也正常,福王朱由崧监国南京,之后称帝,改元弘光,也是历经坎坷,政权的合法性一直不被承认,不仅满清那边根本不认,崇祯老爷子归西之后,膝下儿子们全杀光,你们大明的血脉没有正统的了,你朱由崧还监国个毛啊?

大臣们中间,也是各怀鬼胎,这里的稀奇古怪故事也就太多了,要怪就怪那时候科技不发达,信息不畅通,北京到南京,不像现在高铁三个小时就搞定,那可是隔着千山万水呐。

这个时候,发生了震惊朝野的“南渡三案”。

会有人问,这三案跟《红楼梦》有什么关系呢?没错,还真有关系。

先给大家扫盲一下。这三个案子也就是大悲案、太子案和童妃案。

大悲案,也就是1644年年底,有个和尚,来到南京,自称北京那边明朝的亲王,被李自成打的七零八落,没办法,当了和尚。一顿信口雌黄,胡言乱语,当朝大臣谁也分辨不出真假,只见这人语无伦次,最终严刑逼供,才招出来是个骗子,几道会审之后,砍了脑袋。

太子案,同样是1644年年底,鸿胪寺少卿高梦箕的奴仆穆虎从北方南下,途中遇到一位少年,结伴而行。晚上就寝时发现少年内衣织有龙纹,惊问其身分,少年自称是皇太子。可是皇太子都死光了,哪来个皇太子,同样的是弄的满朝惊慌。

童妃案,这是到了1645年,一位姓童的女人,自称是弘光帝的继妃,但是呢,这个朱由崧搞死不承认,同样是弄的满朝啼笑皆非。

其实,无论这三案从历史的严谨度,还是可信度来看,都值得商榷。说实话,桃花蔡觉得连野史也算不上。

这个明显不应该作为南明政局开始的焦点,只有一种可能,东林党、复社党那帮人炒作出来的,目的就是要搞的南明乌烟瘴气,越乱他们越有机会。

关于这两个党派,我留在后面详细说。这三案在红楼梦里有原型吗?

有的。《红楼梦》的作者,除了贾宝玉,还有个甄宝玉,有意思吧?如果非要在这里生搬硬套的话,可以说作者在影射大悲案与太子案,也不为过;还有,女史元妃,也可以理解为“童妃安”的缩影。

在古代,太子册封元妃并不罕见,历朝历代都有,但监国的朝期,册封元妃在南明,则连续发生过三次,弘光帝、唐王、鲁王均有,这在《南渡录》、《甲乙事案》、《弘光朝实录》均有详细记载。《红楼梦》的作者在这里特意的写出“元妃”,很明显,是在交代成书是南明背景,根本不是清朝初年时的背景。

况且,元妃的丈夫到底是太子还是皇帝?这种矛盾在索隐派与考证派的证明中,均明显规避,毕竟如果把红楼梦的故事放在康雍乾时代,这些细节是没有办法解释的。

这种特定的矛盾时代,在历史上,只有南明最符合,没有其他。除非有平行宇宙。

真的是牵强附会吗?

明显不是,当时的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得出来,从这个南明时代震惊朝野的三大案中,在小说中如此飞扬跋扈的提及,没有半点避讳,甚至有挑事之嫌。

只能推论出一点,《红楼梦》的作者,可以从东林党、复社党中来找。

如果桃花蔡这个推论是对的,那么关于《红楼梦》里所有的疑惑,也许均可以游刃可解。

真的是这么自信吗?

就是这么自信,如果错了,桃花蔡想来也无妨,故事能做到自圆其说、天衣无缝,最好的方式就是事实,一切拿事实说话不就行了吗。

下一章会继续聊聊南明,当然了,抽丝剥茧的意图就在于,先让作者浮出水面,要不然,全是扯淡。

不有人会问桃花蔡,作者不是曹雪芹吗?

呵呵,真不是。

我说的不是这个曹雪芹。

这里,很想数落数落胡适老爷子,曹家家谱里根本没有曹雪芹这个人,不能单凭书中的一个信笺有曹雪芹三个字就认定是曹雪芹写的。

会有人问,胡适之前,难不成没人知道是谁写的吗?当然知道,的确叫曹雪芹,但是一个人的笔名,这个人在16岁的时候,就用过雪芹这个笔名,而且是董其昌给他起的(暂无证据),这个曹雪芹根本就不是胡适说的曹雪芹,胡适考证的那个曹雪芹,事实上是北京一个落魄书商,说白了,贩书卖字的一个人。

有点拗口,细读几遍就明白了。

为什么这一段,桃花蔡敢于斩钉截铁的论述呢?是吃了熊心豹子胆啦?竟然敢在大师的头上动土,还真就动了,事实就是如此。

此人是复社四公子之一:冒辟疆。

作者 | 闾丘闻樱

·············   ◆◇◆◇   ············

(0)

相关推荐

  • 崇祯皇帝为什么不让太子先去南京?答案原来就藏在唐朝这段历史中

    公元1643年八月,在崇祯皇帝的执意要求之下,身不由己的孙传庭不得不率军出师潼关迎战闯王李自成的农民起义部队,结果被打得大败而回.十月,孙传庭战死,潼关失守,北京门户大开.正所谓"传庭死而明 ...

  • 破解红楼梦10 | 为什么用《金刚经》牵出柳如是与《红楼梦》?

    [写在前面] 明末清初诞生了许多才女,这其中不仅仅有董小宛,还有我很欣赏的柳如是.曾在大学里的一篇文章中,大胆的猜测<红楼梦>某种层面就是柳如是的传记,虽然有些夸张,当时也被系里的老师臭骂 ...

  • 破解红楼梦9 | 直男癌的冒辟疆与吴蕊仙

    [写在前面] 在破解红楼梦的过程中,贵族生活的神秘感一直是这本巨著让人津津乐道的秘史所在,尤其是书中的女儿们,每个人都是一册经典的行为秘史.也应了巴尔扎克的那句话,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所谓的贵族感, ...

  • 破解红楼梦(8) | 书中教我们如何抗击疫情

    [写在前面] 近期武汉肺炎疫情愈加严重,政府采取了多种办法进行防御.在<红楼梦>也有针对天花(水痘).重感冒.肺炎等传染性疾病的防治,通过这类型的研究,也能找到破解红楼梦的密码. 这么说吧 ...

  • 破解红楼梦(7)| 水绘园为什么一定是大观园的原型?

    [写在前面] 关于<红楼梦>里面的种种秘密,包括书中的人物关系,历来成为研究者探索的重点.但事实上,一直有一件没办法确定的事,"大观园"的原型到底是哪里?即使作者能通天 ...

  • 破解红楼梦(6) | 元妃到底是谁?

    [写在前面] 前面几章,零散的解释了冒辟疆写作<红楼梦>的初衷,以及这本书与清廷之间说不清的关系纽带.很多红学大家,把书中归结于所谓的"贾家"家族史,升级版的金粉世家, ...

  • 破解红楼梦(5) | 顺治爷出家始末

    [写在前面] "顺治出家",是清宫四大悬案之一,至今没办法一一破解,其他三案不在此期研究红楼梦的范畴之内,以后有机会给大家讲一讲.在顺治17年的8月19日,董鄂妃去世,顺治福临那个 ...

  • 破解红楼梦(4) | 顺治爷与石头记的诞生

    [写在前面] 了解清廷正史的朋友大都对康熙之前的历史知道的少之又少,毕竟在清史稿里,关于努尔哈赤到爱新觉罗·福临的这段史料,真实性太难以考证,满汉文化相融,政治观念的冲突,很难看出哪些是真哪些是假.而 ...

  • 破解红楼梦(3) | 抗清义士的儿女情长

    [写在前面] 看过越剧<冒辟疆与董小宛>的朋友大都会被剧中的冒董爱情所感动,当年董小宛爱慕冒辟疆,百里迢迢从南京赶到如皋,后来冒家人被小宛的真情所打动,接受了她,而此时,冒辟疆这个&quo ...

  • 破解红楼梦(2) | 念念不忘的大明朝

    [写在前面] 距离上一讲关于红楼梦的剖析,已经过去了有半年时间.当时那篇文章被好几位"红学"老师一顿批评一顿骂,弄的我失去了往下研究的信心.今天不知道哪个神经搭错了,突然一激动,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