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阈值与心理函数
时间是过得非常快的,尤其是当你每天的生活单调重复的时候。
有一个著名的故事,说某富翁看见一个流浪汉在海边晒太阳,问:你怎么这么懒,活该你受穷。流浪汉说:那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富翁说:我会利用手里的资源,早出晚归,多钓鱼,等攒点小钱了就买几张网,在雇一条船,这样我就能攒下更多钱;然后等境况好转了,再组织几个人,对接好生鲜市场,把海鲜品都能以合适的价格卖出去,成立自己的渔业公司,包下整个码头。这样我就是一名远近闻名的富豪了。
流浪汉说:成为富豪之后呢?
富翁说:这样我就可以自由自在地在海边啥太阳了。
流浪汉问:那我现在在干啥呢?富翁一时之间语塞。
人生很难有真正的自由,因为每个人都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阈值和心理函数。
小时候,我们围在电视前,看个自己喜欢动画片都高兴半天;初中时,把玩着山寨复读机,听着盗版磁带,都能开心得睡不着觉;而当你快30岁时,你会发现,你将越来越难以取悦自己。
是的,讨好任何人都不如取悦自己来得重要。可惜,随着年龄增大,取悦自己变得越来越难。
因为你的心理函数随着时间阈值在下降,你越来越难以管理自己的情绪;越来越难以满足,甚至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你奋斗你拼搏,你挣扎你努力,结果或许也得到了一些东西,但已经分不清是不是自己想要的了。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如今这个时代,贩卖焦虑特别吃香,很简单,因为焦虑的人特别多。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吧,我们总是特别容易焦虑。仔细想想,这种焦虑其实从一出生就伴随我们了。
刚出生的婴儿,母亲抱着你和邻居阿姨拉家常,她们说“你看这个孩子长得多好看多仿他爸”“那个孩子怎么怎么样”;读小学时,老师和家长开始给你灌输学习的重要性,让整个焦虑感伴随你的全部中小学时代;到了大学时,各种攀比和虚荣心理开始滋生,你唯恐自己得不了奖学金,唯恐自己找不到女朋友(就算找到又担心长得不好看,不是自己真正喜欢的类型);毕业后参加工作,你的焦虑感就更强了,以至于除了焦虑,你发现,身边已经没有真正伴随自己的东西了。
为何当今中国人这么焦虑呢?而且这种焦虑是一种全民焦虑,不光年轻人焦虑,据我所知,很多中老年人也焦虑,他们担心孩子找不到对象,担心自己老了缺乏照顾,担心不能享受天伦之乐,担心女婿或儿媳不孝顺自己,担心老了之后孩子会嫌弃自己……
甚至于小学生、初中生这类16岁以下的孩童也充满焦虑:他们担心自己衣服没其他人的好看,担心自己的手机不是最新款因而被同学嘲笑,担心老师和同学不喜欢自己,担心被同学孤立……
我翻看史书,发现,凡是处在社会大转型大变革的前夜,人们都普遍有一种焦虑心态。
当今的中国社会很特殊,一个强大的政权建立快70年了,各方面的秩序开始稳定,利益开始固化,这个时候的改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难。人们也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容易陷入物质崇拜。
当然,我绝对不否认物质崇拜,我自己本身也有点物质崇拜心理。只是说,这种物质崇拜,往往不是我们自愿的,而是社会的发展逼着我们不得不如此;如果大城市房价不这么贵,如果孩子上幼儿园不这么难,如果结婚不这么难,如果养老不这么难,如果看病不这么难,我们也没必要这么物质崇拜了。
这种物质崇拜心理进一步降低了我们的心理阈值,让我们越来越难以取悦自己。
所以,这个时代物质丰富,经济发达,但我们的快乐度却不断降低,这绝对是有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