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ltzer论自闭症与自体的四维空间建构
Meltzer论自闭症与自体的四维空间建构
在本章中,我们将重点介绍自闭症病理学如何逐渐将自身与精神病区分开来的。在我们的研究中,跟随我们的前任,我们朝着区分两种病理学的方向争论。基本上,自闭症的过程和机制对我们而言似乎比精神病的过程和机制更为陈旧,因此在人类心理发展的状态方面不足。我们在此引用后克莱因理论的作者,他们在自闭症世界的理论化方面取得了突破,与精神病有所不同。因此,他们在Bion(1956)关于精神病性和非精神病性人格的工作的直接思路上奠定了心理病理学基础。“自闭症世界的探索”,提出了自闭症星座的过程。自闭症的过程和机制也由Bick(1967)提出了尺寸,投射性认同和粘合性认同的概念。他通过相反的粘着依赖性将粘着性认同与投射性认同区分开来,在粘着性依赖性中, “客体的被分离出来的存在并非被认出来独立性”是投射性的独立”(Meltzer,1975,第284页)。F Tustin(1985)对自闭对象和自闭形式的概念进行了理论化。它会唤起与精神病完全不同的自闭症状态,有时也会出现在神经症患者中。
2.2.1 自闭空间的设计
我们将解决自闭症中的空间问题。自闭症儿童似乎将成年人的身体用作自己的身体的延伸,就好像是他自己的身体一样。另一方面,他从不使用另一个孩子的手,以证明可能的代际的区别。当成人拒绝他的手时,自闭症儿童似乎经历了崩溃,“ 好像他被物体撕开并被拒绝了”(Meltzer,1975,第285页)。
他描述了表明客体缺位的重要性,以使孩子“ ……使他有可能对焦虑作出反应,以确保该信息能很好地到达他们。”,他补充说:” 这种妄想感(看到并知道投射认同所产生的客体的内部),知道常常会导致高估假性成熟的孩子的智力,但是,人们很容易低估了通过黏性方式认同的孩子的智力[... ]”(Meltzer,1975年,第286页)。在这个拼贴画中,自闭症儿童是没有深度的。在S. Freud(1900,1905)在“ 《释梦》”或“《性学三轮》”中将一维性概念化之后,Meltzer(1975)引入了二维,三维和四维概念。现在,我们将看到它们的区别和定义,因为在心灵中创造空间是在可能的关系的起源处产生了空间。
2.2.1.1 一维空间
梅尔策(Meltzer,1975)描述了“一维性”。因为基本上没有精神活动,由一系列无法记忆或思考的事件所组成 ”(同上,第279页)。他使用“自体”一词,而不是“人”,“主体”,甚至“个人”,指的是与他人不同的自体意识。在只有自体的一维状态下,自体与另一个人之间的空间仍然是不存在的。不存在空间和时间的维度,因此不存在距离的维度。自体以万能的万能运动将一切带回到自己。
这是一个充满混乱,融合和动力的世界。这种没有维度的平面与孩子成长的身体结构,不存在的精神活动产生了拼贴,被简化为一系列无法理解和记忆的感觉事件。该维度对应于作者的自闭状态本身。
2.2.1.2 二维空间
在二维中,出现了外部混凝土物体表面的概念,但尚未脱离表征它们的感觉,“ 当这些客体的含义与人们可以在其表面上感知的感官品质密不可分时,这是一个概念自体的必然受到限制”(Meltzer,1975,第279页)。一切都减少到一个没有深度或没有空腔的表面。物体被降级为二维的感官品质,物体自身的内部空间的缺乏阻止了投射,内投,投射认同,从而阻止了自体的内在涵容的功能。思想受到限制,并打算在循环时间模式下发挥作用,因为: ……在记忆,欲望和预见能力上都受到了限制(Meltzer,1975,第280页),它自发地旋转着。自闭症世界是卓越的世界,这里的胶粘剂“关系”(就像孩子被粘在表面上)和定型观念占主导地位。最小的变化使静止的世界崩溃了,脆弱的表面结构也崩溃了,而脆弱的自体的崩溃和液化则使他们痛苦不堪。在这二位的平面中,自体解体的过程在我们看来似乎已得到充分表达,并导致与外界隔绝。
2.2.1.3 三维空间
在此,对双平面进行了空间化,对体积和“三维”(3D)进行了架构。客体是由内部和外部空间组成,然后“自体”可以开始通过从内部到外部的通道对其进行探索,反之亦然。容器的设计以及对外部渗透的抵抗力具有保护和保留这些孔口的能力。它得以构造出三维空间:“ 只有在有效建立括约肌功能后,才能设想空间的潜力,因此也就可以设想容器的潜力。(Meltzer,1975,第281页)。一个包含自体的容器应运而生,并允许经验作为与过去,现在和未来成线性关系的时间性的支撑。投射认同正在发挥作用:“ 不仅确保了自体与客体分化的可逆性,而且作为必然结果,还要求时间具有可逆性”(Meltzer,1975,第282页)。自体离开了不变和刻板印象的世界,成为一个整体,包含一个潜在的空间,并能够通过投射和内投的游戏而建立联系。
2.2.1.4四维:新的空间
最后一个维度是主体出现的维度。四个维度通过内在的认同,建立了无所不能,嫉妒的放弃,为一个不再与自恋斗争的世界让路:“ 放弃是其先决条件,时间是他的朋友,并希望他的毒药”(Meltzer ,1975年,第282页)。他还指定永远不要完全放弃这种放弃。
2.2.2自闭症心理功能与它的临床
2.2.2.1 英国学派的贡献
Tustin(1972年)与Klein(1927年,英国精神分析学会国际精神分析大会)的工作一致,对自闭症儿童的内部世界特别感兴趣。它介绍了孩子的嘴到乳房的连续性受到灾难性断裂的幻想。它确定了“正常原发性自闭症”的一种分类,1990年她将返回“壳状自闭症”,“章鱼自闭症”和“退化性继发性自闭症”(Tustin,1978)。它的主要理论贡献在于对自闭对象的展示,其在自闭症和自闭症形式中的功能(Tustin,1984)。
2.2.2.2 法国学派的建构,自闭症形式:象形字:
1957年,比昂(Bion)将表意字概念化,表意字是拉康派的奥拉尼耶(Aulagnier)(1975)提出的象形字概念的始祖。通过表意文字,Bion的意思是想阐述人是如何“获得客体的印记的”(S. Freud,1911,第138页)。零散的现实将位于分裂之前,并将产生奇异的客体。它从最古老的心理水平(感官性,P元素)到最次要的心理水平(抽象思想,代数计算)将思想的结构层次化。表意文字思想是原始思维,他定义如下:“ 我的经历使我推测,在生命的早期存在 ,某种形式的思想,涉及到了我们应该称作表意文字,而不是言语和听觉,(Bion,1957年,第57页)。进一步,他在表意文字上阐明了自己的想法:
“实际上,不仅是原始思想受到了侵害,只要它将感觉印象与意识联系在一起,而且由于非精神病学中大量存在破坏性,分裂的过程扩展到了与精神联系的联系上到思想过程的内部。正如弗洛伊德对思想转向了客体的印记象之间的关系的那些评论所暗示的那样,从中产生思想的表意文字的原始矩阵在其内部保持了将表意文字结合在一起的链接。”。(比昂,1957年,第59页)
Aulagnier(1975)将象形字理论化为一种原始的表示形式。它是由色情区和兴奋的客体泉源之间的未分化而产生的,两者在一个精确的点合并在一起,两者之间根本没有更多的空间。
总结,因此临床工作中,如何把象形字变成拼音文字,让感知系统(如同象形字中的形象部分)抹除,压抑,才能让感知变成记忆,并且形成无意识空间。然而,这种抹除、压抑,于此同时,自我就将从自体中产生,并且吐出客体,排斥到外部。于此,就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如何逐步形成Meltzer四维空间的临床整体。“壳状自闭症”,“章鱼自闭症”和“退化性继发性自闭症”的根本机制,也可以发现他们发展过程中的困境:防止他者入侵联系的壳状,丧失保护壳的多足依附关系的章鱼型,和创伤性退行导致的继发性封闭,并且在特殊的自闭症移情的临床中,透过自我的建构,符号系统的重新养成,得到发展。